第四道
廖閱鵬
依照諸中心的發展現況,人可以分為七類。
第一種人,是指他的本能中心或運動中心佔優勢,也稱為「肉體人」。
第二種人,是指他的情感中心佔優勢,也稱為「情感人」。
第三種人,是指他的理智中心佔優勢,也稱為「理智人」。
我們在日常生活裏所碰到的人幾乎都屬於這三種人,任何人天生下來都屬於這三種人,唯有透過自覺的努力,才能成為較為高等的人。
在這三種人裏,情感人的人數最多,肉體人次之,而理智人的比例很小。
獨立思考能力並不是老天賜給人的禮物,而是人必須下功夫為自己努力奮鬥才能獲得的寶貴能力。由此,人也可以了解,為什麼訴諸情感的宗教往往擁有人山人海的信眾。
第四種人是指一個人已經將靈魂進化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並且致力於四個低等中心的平衡發展。 唯有有心修行的人,他擁有健全的磁性中心,修行成為他不會改變的生活方向,而且,正確掌握了「四個中心必須平衡發展」的修行原理,這樣才是第四種人。
雖然修行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數人沒有建立平衡發展的知見,或者他的磁性中心有瑕疵,使他走上岐路,或者認同於虛假的修行團體,所以仍然落在前三種人的窠臼。
無知而忙修瞎練,其弊病往往比不懂修行的平常人更嚴重。
第五種人,是指一個人已經獲得了「統一性」與「自我意識」,他的高等情感中心開始發揮作用,具有常人所沒有的許多能力。
第六種人,是指一個人已經獲得了「客觀意識」,他的高等理智中心開始發揮作用。
第七種人,具有永遠不變的「我」,具有真正的意志,他能控制他所有的意識狀態,人所能獲得的一切都已圓滿,而且再也不會失去他所獲得的一切。
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夜睹明星,悟道成佛,在印度說法四十九年後圓寂。
剛剛成道的佛陀,可以說是成為第六種人,這時他開發了高等情感中心與高等理智中心,完全認識自我與宇宙的真相,擁有各種凡人夢想難及的神通。
而四十九年之後,圓寂前的佛陀與剛剛成道的佛陀又不一樣,前者比後者更加圓熟,理由是成佛以後,佛陀的境界就不斷從第六種人向第七種人邁進。
第七種人非常希罕,非常珍貴,幾乎不可能在人間出現。以凡人的眼睛來看,第七種人是無與倫比的完人。
現在我們可以解釋為什麼稱呼本體系為「第四道」的原因了。
「第四道」就是人類進化的第四條道路。
第一條道路,著重對肉體下功夫,也就是對本能中心和運動中心下手,古代印度的苦行者就是典型的第一道,事實上,這是一條又長又難又不可靠的道路。
第二條道路,是僧侶的方法,是情感之道,例如基督教強調對上帝的信心、佛教淨土宗強調阿彌陀佛的救護力量。當這種情感宗教走偏時,會形成盲目崇拜、迫害異教徒的行徑。
第三條道路,著重對理智下功夫,例如印度的瑜珈學派、佛教的唯識宗。它的流弊是沈迷於字眼、形式、儀式、玄學的爭辯。
苦行者是過分的第一種人,僧侶是過分的第二種人,瑜珈學派行者是過分的第三種人,。所以,前三道是前三種人的道路,第四道則是第四種人的道路。
第四道強調四個中心的平衡發展,強調「不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因為所有的下功夫都是內在的」。
由於第四道要同時發展四個中心,它的難度更高,所以第四道很清楚這個體系只會被少數人接受,走第四道的人必須比前三道的人知道更多,否則,即使打著第四道的招牌,也仍然不脫前三道的窠臼。
廣義來說,只要掌握「四個中心同時發展」的修行體系即可稱為「第四道」。
第四道的第一原理是人不能相信任何事。
對第二道來說,信心是必要的;對第四道來說,了解才是必要的。
當人沒有信心的時候,他就沒有辦法向上帝祈禱,或者祈求阿彌陀佛的救度。
第四道不要求信心,因為只有人懶得思考的時候,才會相信或者不相信。
第四道要求人以思考以行動以實驗去親自驗證。
第四道不會流行,不會擁有眾多追隨者。
鄔斯賓斯基說:「只要本體系的觀念不被人曲解,就決不會流行,因為人們不會承認自己在睡覺,自己是機器。自命不凡的人總是反對這個觀念。」
由於第四道不像第二道訴諸情感,給信徒保證、安慰、善意的謊言,第四道給予冷酷無情的真相,人的虛假個性不喜歡玩真的,所以第四道注定只會被少數人接受。
第四道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只有少數人能夠發展,能夠開發隱藏不露的可能性」。
大多數人都淹沒在甲種影響裏,畢生追逐死後不存在的事物。
少數對修行有興趣的人,又往往沒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人們要記住,修行是非常困難的事,比人類登陸月球還難百萬倍。
第四道認為,進化是不可能自動發生的,靈魂是不可能自己長出來的。
葛吉夫說:「你不能等烤熟的乳鴿自動飛進嘴裏。」
人必須有明確的方向,有意識地下功夫,而即使如此,都不能保證你能修行成功。
修行,是沒有保證的。
第二道給人許多保證,第四道令人看見無私的真相。
第四道強調修行從目前生活的立足點開始。
不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因為所有的下功夫都是內在的。
現實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修道場。
第四道鼓勵人有意識地欣賞文學、藝術、音樂,這些美好的事物是人為的精緻印象,成為餵養情感中心、理智中心的高等食物,有助於靈魂的結晶。
有意識地欣賞,意味著在欣賞的當下,記得自己,分開注意力,保持雙向的清醒,於是,美的欣賞活動就成為記得自己的實踐。
這也就是為什麼第四道強調在生活中修行的秘密。
重點不在於你從事什麼外在活動,而是你以什麼樣的意識狀態來面對當下。
附註:
1.「第四道」體系是由二十世紀初俄國的葛吉夫所建立,並由弟子鄔斯賓斯基、以及目前在美國的羅勃.波頓……等人發揚光大。
「第四道」引介了一種不同於古老宗教及傳統修行的修道觀點,並以該系統為基礎,擴及探討宇宙、認知、靈魂、永恆、修行團體等相關單元,提供一個觀看世界的嶄新視角。
「第四道」是指有別於其他三種傳統修鍊的修行之道:第一道,是指回教或印度教,透過苦行以獲得控制肉體的力量和意志;第二道,藉由各種儀式激發行者的宗教情操,類似一般僧侶的修行方式;第三道,即瑜伽派的修道方法,透過對知識及意識下工夫,充分發展行者的理智部份。是以,第四道強調修行無需隱遁避世,而是就現前當下的生活狀況持續地在自己身上下工夫,從而獲得真實的蛻變。
「第四道」是俄國數學家兼哲學家鄔斯賓斯基就該修行體系和他的學生們所進行的對談紀錄,時間約在1921至1946年間。本書共分十六章,第一章係對第四道的基本思想做一通盤的思辨及敘述,而相關主題則在後面的篇章中,按照鄔斯賓斯基的考量依序詳述。
「第四道」觀點認為,人基本上是一部機器,他的所感所知所想絕大部份受制於各式習氣或種種定型的觀念;因此,和一般認知不同的是,第四道指出,人「並不真正認識自己」,乃至「甚麼都不會做」。此故,人無異一部受外界影響和衝擊而活動的機器;而其中解脫的契機就在於我們開始覺察這樣的侷限,並將這一覺察的觸角延伸至生活裡的行住坐臥以及起心動念。
「第四道」主張個人靈修應從他發現該體系時的生活狀況中開始著手,不需離群索居,逃離眼前的滔滔紅塵。依循「第四道」方式,人們就能使得四個中心並行發展,不致有所偏頗。
2.四個中心為本能、運動、情感、理智四個部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