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0日

智慧的取得就是在這些沒有標準的答案上

二次大戰時,美國軍方委託著名的心理學家桂爾福研發一套心理測驗,希望能用這套東西挑選出最優秀的人,來擔任飛行員。結果很慘,通過這套測試的飛行員,訓練時成績表現也很亮眼,可是一上戰場, 三兩 下就被擊落,死亡率非常高。桂爾福在檢討問題時,發現那些戰績輝煌,身經百戰打不死的飛行員,多半是由退役的『老鳥』挑選出來的。他非常納悶,為什麼專業精密的心理測量,卻比不上『老鳥』的直覺呢?其中的問題在哪兒呢?桂爾福向一個老鳥請教,老鳥說:『是什麼道理,我也說不清。不如你和我一起挑幾個小子看看,如何?』 『能夠這樣是最好不過了。』

第一個年輕人推門進來,老鳥請他坐下,桂爾福在旁觀察、紀錄。
『小伙子,如果德國人發現你的飛機,高射砲打上來,你怎麼辦?』老鳥發出第一個問題。 『把飛機飛到更高的高度。』『你怎麼知道的?』『作戰手冊上寫的,這是標準答案啊,對不?』『正確,是標準答案。恭喜你,你可以走了。』『長官,只有一個問題嗎?沒有其他要問的嗎?』 『你沒有問題,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的。』『是的,長官!』

第一個菜鳥走出去後,進來第二個菜鳥。他剛一坐下,老鳥問了同樣的問題:『小子,如果該死的德國佬發現你的飛機,高射炮打上來,怎麼辦?』 『呃,找片雲堆,躲進去。』『是嗎?如果沒有雲呢?』『向下俯衝,跟他們拼了!』『你找死啊?』『那搖擺機身呢?』 『是你開飛機還是我開?書,你都沒看?』『長官,你說的是作戰手冊嗎?』『對,難道叫你看《靈犬萊西》?』 『作戰手冊我有看,但太厚,有些記不清。長官,我愛開飛機,我要替美國開飛機。但讀書對我像讀食譜。』『什麼意思?』『我煎蛋、煎牛排都行,我還會幫我老媽烤蘋果派。但要我像食譜那樣講出1、 2、3 ,我就搞不懂了。』『好,你可以下去了。』 『長官,我是不是說錯什麼?』『菜鳥,現在不要問問題。』

等菜鳥走出門,老鳥轉過身來問桂爾福:『教授,如果是你決定,你要挑哪一個?』 『嗯,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我會把第一個刷掉,挑第二個。』老鳥說。『為什麼?』『沒錯,第一個答的是標準答案,把飛機的高度拉高,讓敵人的高射炮打不到你。但是,德國人是笨蛋嗎?我們知道標準答案,他們不知道嗎?所以德軍一定故意在低的地方打一波,引誘你把飛機拉高,然後他真正的火網就在高處等著你。這樣你不死,誰死?』 『噢,原來如此。』『第二個傢伙,雖然有點搞笑。但是,越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子,他的隨機應變能力反而越好。碰到麻煩,他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方法越多,活命的機會就越大,像我這種真的打過很多仗沒死的,心裡最清楚,戰場上發生的事,作戰手冊都沒有。只有一樣跟書上寫的一樣。』 『哪一樣?』『葬禮。只有這樣兒跟書寫的一字不差。作戰都靠背書,那你只能戰死,找不到答案!』

桂爾福經此教訓,重新改造他的測試。新的測試就會問:『如果你有一塊磚頭,請說出 50種不同的用途?』這類激發創意的問題。不但為美國選出真正優秀的飛行員,也因此創造了『創意測試』,成為現代創意活動之父。 人都有惰性,碰到問題,總會用最快、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最好有個標準答案,是以前人用過就有效的,這樣就不用花腦筋去想。久了成為習慣,就不會去思考新的可能。 現代教育最大的問題,就在『標準答案』。

為了做評量的方便,為了表面的公平,標準答案就是最好的尺,最準的秤。 快又簡單,沒什麼討論空間,只有對與錯,一翻兩瞪眼。當孩子習慣了一個問題, 一個標準答案,他就會停止尋找。這就會發生如我最崇拜的洪蘭教授說的,當她先告訴學生舊的理論,然後再說舊的已經被新的理論修正或推翻,這時學生會憤憤不平的塗掉剛剛抄的筆記,好像在對她抗議:『為什麼不直接講正確的答案?幹嘛找麻煩?』 如果你相信只有一個標準答案,你不只會停止尋找,在你有了一個標準答案,你就會停止思考。就像兔子睡著了,只要牠不醒來,距離再短,永遠也到不了點。

張三搭火車,到站後步下火車,張三臉色發白。朋友李四來接他便問: 『你怎麼啦?不舒服嗎?』『暈車,我每次搭火車,只要反方向靠背坐車,就暈的厲害!』 『那你為什麼不跟對面的人換座位呢?』李四說。『我也想換啊,不過,我對面並沒有坐人啊!』 這是笑話嗎?不,它真實的發生在這個世界上,時時上演。

你知道日本東芝早年起家時,差點經營不善而關門,是什麼救了東芝?是『彩色電風扇』。當年第一台電風扇,是黑色的。從此,每個公司生產的電風扇也是黑色的。 1952年東芝也不例外,照樣生產了一堆黑色的電扇。但銷售很差,競爭不過別家,公司有 7 萬名員工,想不出一個辦法,眼看公司陷入危機。 董事長石阪宣佈: 『誰能讓電扇打開銷路,就把公司 10%的股份給他。』這時候,一個小職員向石阪建議,何不把電扇的外殼改成彩色的呢?

石阪因此開了董事會,大家都說這個建議很荒謬,後來石阪想說死馬當活馬醫,姑且一試。結果,彩色電扇銷售奇佳,扭轉東芝的命運,東芝從此黑色人生變彩色。電扇改彩色有什麼了不起?對,因為標準是黑色的,大家就不問青紅皂白,給他黑到底。

洪蘭 教授說過一個她親身的經歷,她有一回坐火車,在月台剪票口,一個手撐拐杖的小兒麻痺症女孩,因為沒帶證件而不准用殘障票,和收票員爭論起來。最後,火車來了,女孩只好悻悻然補票。

洪蘭對收票員說:『你難道看不出她是個殘障者嗎?』 收票員很無奈的說:『規定就是規定,沒有證件就不能打折,不然萬一被抓到我要自己賠。』 碰上又笨又勤快,真不知道誰無奈?

停止思考,就會腦筋死。問題他不會光自己死,還會把別人都弄死。我們常說人食古不化,其實古代就有好故事。

三國時,劉備統治蜀漢,酒要專賣,不准民間私釀。 有一天,他出來巡視,發現有個人家有釀酒的器具,便下令把那家人抓起來。在旁跟隨的簡雍便問劉備為何抓人? 劉備說:『他們有酒具,必有私釀,自然該抓。』簡雍這時突然叫士兵把路邊一個人抓過來,說這人有罪。 劉備問:『他有何罪?』簡雍答:『他犯淫罪。』『怎麼說他犯淫罪,可有證據?』 『有,他有淫具。』劉備聽了,哈哈一笑,把人全放了。

論語先進篇,子路問:『聽到事理,可以立刻去做嗎?』(聞斯行諸?)子曰:『尚有父兄在,怎麼可以呢?』(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也問:『聽到事理,可以立刻去做嗎?』(聞斯行諸?)子曰:『立刻去做。』(聞斯行之。) 公西華在旁邊聽糊塗了,問孔子為什麼沒有標準答案?子曰:『冉有做事慢,所以催促;子路太性急,所以讓他緩一緩。』(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釋迦牟尼佛也碰過同樣的事。有一次,佛陀的弟子問他,為什麼同一個問題,早上來問的人,跟傍晚來問的人,得到的卻是不同的答案呢? 聽說,佛陀指著太陽說:『早上的太陽和下午的太陽,位置也不一樣啊!』 所以,食古未必不化,不化的吃什麼都不化。食今也不化。現實生活上有很多情況現狀,不是用學校學的或是理論,就可以克服,要學會活用知識的道理及精神,才不會如題一樣。

(文章來源:網路)

《借鏡日本》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膽

文/吳錦勳、李郁怡、呂燕智


62萬尼特族寄生父母尼特族與寄生蟲的差異在哪裡?

這恐怕是很多父母痛心的自問。一個關鍵時刻、兩個關鍵思維,釐清帶種與放縱的界限。

在日本社會裡,這幾年出現一種「尼特 族」(NEET),指的是: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意即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的十五到三十四歲年輕人。他們很多是長期在父母羽翼下成長,一旦到該進入社會的時候,卻喪失做決定的能力與勇氣。他們通常缺乏自信、人際關係孤立,不肯面對由校園轉換到社會的挑戰。或是曾在職場受到挫折,而不願再嘗試。

依據日本勞動機構的調查,目前日本尼特族已超過六十二萬人。父母過度保護,是養出尼特族小孩的主因。經濟成長搭配上少子化趨勢,父母大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也願意一直金援小孩。尼特族一旦遭到挫折退縮到家裡,父母也不向小孩施壓,漸漸讓他們成了足不出戶的隱蔽青年。而尼特族中也不乏曾是「乖乖牌」的小孩,從小接受父母的安排,為符合家庭的期望不斷讀書、補習,長大了才決定以消極的態度表達抗議。

尼特族繭居家中的時間一旦越拖越久,就業競爭力就越薄弱,惡性循環造成個人、家庭,甚至是社會沉重的負擔。造成「尼特族」的重要推力,正是不放手的父母。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膽,他們錯過人生關鍵的試誤(trial and error),結果就是即使七老八十了,心裡仍在青少年階段徘徊。

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世琤,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很清楚父母「放手」內心要修練的五大關卡:

一、缺乏信心:父母覺得只要一放手,孩子就跌倒、失敗,所以不願放手。有時父母越缺乏信心,子女就越會跌倒。

二、失落感:孩子失去掌控、連絡,父母覺得被孤立,被忽略,像風箏斷線,面對空巢的失落。

三、羞辱感:子女的行動讓父母蒙羞,父母把子女的失敗,視為是自己的失敗,在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四、憤怒:雖不反對子女的決定,但過程中沒有和父母商量、討論,父母最後才知道,感到憤怒。好比,都快要結婚了,父母最後才看對象。

五、擔憂受傷害:子女遭受重大損失傷害,父母失去孩子,面對折翼傷痛。不同的父母,面對大小不一的關卡。

最高行政法院書記官伍榮陞,五年前妻子罹癌病逝後,就父兼母職的照顧四名子女,經常忙得心力交摔,「她走的那一年,每天早上我送完孩子,一間間關完燈,我就出不了家門,呆坐沙發哭一場。」

栽培子女讀書成材,是妻子的心願,更是承諾。排行第三的長子伍家鼎,在爸爸做菜時,經常進廚房幫忙,沒想到幫出興趣。當今年三月,他提出要念職校、想學做菜時,伍爸爸一口回絕「不可以!」「我們家不是當律師,就是醫生。」父子陷入冷戰,後來,他無意間看到兒子作文寫到「夜晚萬盞閃亮的霓虹燈,卻沒有一盞是屬於我的。」才體悟到兒子想走另一條路,都得不到支持的苦。

現在,伍家鼎是私立開平餐飲學校高一新生。他覺得自己做菜很有天分:「做菜給我的成就感,跟考試的成就感不同,一個是願意做的成就感,一個是不願做的成就感。」雖然將來他仍不確定是五星級餐廳大廚,還是擺麵攤的老闆,但是他的父親放手,讓他試路。

關鍵時刻:青少年期的試誤回頭時間成本低,叛逆能量可善用

政大心理系教授陳皎眉表示,如果說試誤是人生必經的階段,那麼青少年期,就是試誤最關鍵的時刻,「因為即使發現路不對了,回頭的時間成本最低。」而且青少年叛逆期有很強的能量,聰明的父母善用這股力量,可將它導向正面用在自我探索上。

沒有任何心理學工具,比得上父母對孩子的觀察與瞭解。」父母是最親近孩子的人,如果父母看不出孩子的天分,其他人很難做得更好。

父母是協助子女開發潛能最關鍵的人物,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羅夫(Joseph Luft)與英格漢(Harry lngham)發展出 的「喬哈利之窗」(Johari Window)可以解釋其中關鍵: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潛力,或者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天分,只有親子之間能夠坦誠,孩子才會將隱藏的那個自己打開來,告知父母自己要什麼,而自己又有哪些天賦是父母沒有注意到的另外,父母也應該給予子女誠實的回饋,協助孩子找到連他們都不知道的潛能。

台大心理系畢業,又有商學學位的李明融是一個帶種的爸爸,因為他支持讀了兩年大學的女兒李盈瑩,放棄文憑的執著,轉讀餐飲職校。他不在意親友對他不支持孩子讀書的批評,因為人生路漫漫,他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身邊成功人士雖多,但快樂的人很少。文憑,無法讓女兒更快樂,這就是事實。

問題是,「帶種父母」與「放縱父母」之間的界線,在哪裡?如何確認孩子是在逃避學業,還是探險人生?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有三個選項:一,如果你是總統的父母;二,如果你是王建民的父母;三,如果你是日本「尼特族」的父母。哪一個角色,最需要帶種?

答案是第二選項:王建民的父母。當一個總統或者尼特族的父母,需要承受的風險並不大。當一個孩子沒有變成世界級棒球明星之前,誰都不知道他的嘗試成本有多大,尤其當他在青少年時期,有能力考上台大電機系時。

所謂的風險,包括,他可能變成簽賭案的球員鋃鐺入獄,也可能是被球隊淘汰後的計程車司機。一如李明融的角色,在某些人的眼中是「帶種」,但某些人的眼中叫做「放縱」。

關鍵思維一:把孩子當大人看待,孩子做出選擇,父母就必須退後

帶種與放縱之間,是有不同。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愛卜斯坦(Robert Epstein),在二○○七年四月出版的新書《在每位青少年中再發現成人》(The case against adolescence rediscovering the adult in every teen)建議父母:「想要培育出負責又快樂的青少年,就必須將他們當成人看待。」他強調,每位青少年都有成人的特質,父母必須主動給予青少年成人般的權利與義務,才能夠誘發青少年的成熟度。

至於如果父母想要判斷,青少年只是好玩隨便想想,還是認真想要嘗試某一個生涯方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再觀察孩子的反應。陳皎眉舉例,當孩子因為喜歡扭蛋,說要去開店,父母可以問問:「你知道開店是什麼樣子嗎?」如果孩子說不出所以然,或者聽到開店要處理那麼多事,就打了退堂鼓,父母大概就知道,孩子並不當真。

像伍榮陞數度觀察伍家鼎,發現他積極蒐尋餐飲方面的資料,「布局很久」,於是知道兒子是當真的。如果孩子清楚選擇,而且堅持要做,即使有風險,父母也必須退後,讓他們承擔後果。

陳皎眉表示:「對父母來說,最難的事其實是體悟,「雖然你能給的很多,但也就只能給到這麼多。(You can do so much, bu only so much)。」

關鍵思維二:挫折不能無止境,以階段性目標,培養自主與信心

除了要求孩子,在試誤的過程中,必須為自己負責之外,黃世琤還指出一項父母千萬不要犯的錯誤,那就是讓孩子停留在「重複挫折」的階段。

她在長達七年的心理輔導臨床經驗中發現一個現象,任何人如果試來試去都沒有成功找到認同的目標,他的自主性會越來越弱,就越來越不能做決定,就越難發展認同。一旦自我懷疑的想法在年輕人的心中浮現,這時想要嘗試追求自我的動力反而會降低,孩子也就失去「帶種」的動力。

她提醒家長,由於時間與資源有限,試誤不可能沒有止境,但也不可能一蹴可幾。放手是可以一步步來的,就像《聖經》中描述的,老鷹教導小鷹飛翔,先是拆掉鳥巢最細緻的底層,露出枝呀與荊棘,再來才是驅趕小鷹離巢飛翔。

黃世琤表示,「能夠找到一個合理、合適的階段性自我目標或承諾,都遠比一直在搜尋,長時間找來找去找不到的情況要好。」

比較可行的策略,是與孩子共同討論出階段性目標。等到出現一些成績之後,孩子的自主性隨之增強,信心有了,再尋找下一個目標。像爬階梯的方式,一階階往上爬。
.
前國防部長陳履安從小教導子女要「輸得起」,他指出,現在父母的心魔卻是「輸不起」。他的五名子女個個出身哈佛、麻省名校,又是MBA博士,結果後來出家、經商、拍廣告片、寫武俠小說…,樣子全不一樣,他完全讓子女適性發展。

他比喻說,清朝當時,父母為女兒裹小腳,從不管她怎麼痛、怎麼叫,因為心中相信,這樣女兒才可以嫁到好人家。「現在做父母的,表面上不為女兒裹小腳,但心裡面卻拚命為子女裹小腳。」
.
父母若想方設法的要子女按照自己期望走,就是在心裡跟小孩子比武,兩個人在鬥,最後一定會有人受傷。不為子女裹小腳,也是伍榮陞掙扎過後的體會,他說,子女不是父母的「家產」,父母只是忠心良善的好「管家」,「我們只能灌溉、施肥、除草,至於這棵樹要結什麼果子,是他的生命,也是他的責任。」他牽著兒子的手笑笑說。

六十二萬人口的尼特族在日本形成社會問題前,沒有任何一對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尼特族。但是,這類父母卻不自主的掉入「操心太多、安排太多」,一輩子的在循環。在台灣,雖然沒有尼特族的正式統計,不過,趨勢的隱然形成已無庸置疑。尼特族與寄生蟲的差異在哪裡?這恐怕是很多父母,最痛心的自問。

《商業週刊第1032期》

誰有權能決定孩子的生命該如何走下去?

在報上看到了一則舊聞,有個植物人自殺了。


說植物人自殺其實用字不確,大家都知道植物人是「睡眠人」,除了安樂死,不可能有「自殺」的方法。

我們所說的這位對象,是「前植物人」。他是難得的,長年昏睡後,居然甦醒的例子。

男孩成為植物人時,只有十九歲,正在念大學,有一位要好的女友。他因為腦溢血,轉成中風,成為了植物人。

在他陷入昏迷時,他的女友沒有放棄他,一直來醫院探望。

據報上所載:這時間接近一年。

之後是因為病者的母親覺得不應該耽誤女孩子的青春,所以力勸她不要去探視自己的兒子。而女孩離開時,還要求男孩的母親:萬一男孩醒了,一定要通知她。

一年後,男孩居然真的醒了,母親將他接回家中。

由於昏睡了一年,身體機能受到影響,肢體似乎退化了,男孩變成了半殘廢,靠輪椅輔助生活。

母親為他在親戚開的相片沖洗店找了工作,但是男孩的社交和生活圈縮小,沒有朋友,看不到未來,意志始終十分消沈。

女孩子這時候回頭來找他,而由於男孩的情形,母親認為兩人在一起不會有好結果,再度「為了那個女孩好」,也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害人」,所以要求兩人分手。

兩人是何時分手,報上沒寫。

但是透露說男孩的意志益發消沈,多次起厭世之語,因此家裡一直擔心他會自殺。 依此也許可推斷這不會是太久前的事。

自殺的直接原因是男孩接到了同窗好友的喜帖,看到別人能正常的結婚生子,而自己一生無望,於是在自己臥室內割腕而死。

而他終於棄世時,離他甦醒已經七年,他的死實在是令人扼腕。

將心比心,就從報上所提供的這些資料,其實也可以推理出許多事情來。

這位母親顯然是有良知有道德的好人,不願意耽誤兒子女友的青春,不願意害別人家女孩子守著自己殘廢的兒子終老。

也或著她整個出發點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擔心兒子萬一被女友拋棄後會受不了打擊。

但是,無論哪一種理由,其實都只反證了她對自己兒子的看法,她覺得她的兒子沒有用,不可能有未來,不夠資格與正常人平起平坐。

無論是因為愛,還是因為無知,這位母親在他兒子甦醒後所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剝奪他兒子的生機。
.
他醒來後還活了七年,植物人甦醒是多麼大的奇蹟。

而這個母親沒有看到奇蹟,只看到限制。

她所做的是要他安於這個限制,而不是突破這個限制。

這七年,我以為正是這孩子從掙扎到屈服的過程。

他的死等於完全贊同了她母親對他的看法:他沒有未來,他的生命只是個拖累,他沒有資格做正常人能做的事,唯一應當有的生存方式是無聲無嗅,不要害人的活下去。

當有人讓我們相信了自己的生命毫無價值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除了就死,他還能有什麼想法。

我決無意要懷疑或譴責這母親對孩子的愛。 但是忍不住要想:腦痲痺患者孫嘉梁的母親如果也只看到這孩子的限制,那麼孫嘉梁不會成為聯考狀元。

日本的「熊寶寶人」乙武洋匡,一生下來就無手無腳,如果他的母親只看到他的限制,那麼他不會成長成這樣富朝氣有幽默感的人。

你把你的子女當成什麼樣的人,他們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你用限制教導他們,他們就會學到限制,你用希望教導他們,他們也會學到永不對自己失望。

別讓自己或是家人『限制』了自己....... 給你的朋友也給你自己.......
.
(文章來源:網路)

2007年9月15日

感情

想必今天是個好日子!

走到湖濱公園,一眼望去,就看到有七、八對新人在拍照。有的是單獨兩人帶著攝影師,有的是一大家子父母親友加上男女儐相,整個公園好不熱鬧!

雖然都是新人,都是拍照,但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喜氣滿身,笑臉對人,但有的只覺得倦容滿臉,一身疲憊,一臉無奈。一場婚禮,有多少心情故事?

這兩天重看了幾部電影,都和感情有關。

斷背山中深情交疊的襯衫,麥迪遜之橋裡握著車子手把猶豫要不要下車的糾葛,看的我是心肺欲裂;雖是細細兩行淚緩緩流下,卻覺得整個人快要昏厥。

圖雅的婚事則讓我看到一個女人對丈夫的情意。為了生活,不得不離婚,但再婚的條件卻是,新丈夫要和自己一起供養殘廢的前夫。

都是感情,都是真愛,但摻雜多少複雜的因素?似乎越是無法見容於社會,越無法有圓滿結局的故事,越讓人心思低吟,輾轉反側。讓我想起了孔雀東南飛,想起了陸遊和唐婉,想起了沈三白和芸娘。

看著公園裡的新人,想著這幾天看的電影,我的心裏只有惆悵..........

2007年9月10日

創造力

創造力是一種品質,是你帶給你正在做的活動的品質,它是一種態度,一種內在的接近方式,讓你如何來看待事情……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畫家,事實上也不需要如此。如果每一個人都成為畫家,世界將會變得很醜,畫家將會很難活下去;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舞蹈家,不需要如此。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具有創造力的。

不論你在做什麼,如果你是高高興興地去做它,如果你很有愛心地去做它,如果你的做法並不是純粹為了經濟,那麼它就是具有創造力的。如果透過它可以使你的內在成長,那麼它就是靈性的,它就是創造的,它就是神聖的。當你變得更有創造性,你就變得更神聖。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說神是創造者,我並不知道祂是不是創造者,但是我知道有一件事是:當你變得越有創造力,你就變得越有神性。當你的創造力達到了頂峰,當你的整個生命變成具有創造性的,你就生活在神裡面。所以祂一定是那個創造者,因為那些具有創造力的人跟祂最接近。愛你所做的事,不論你在做的是什麼事,就讓你在做它的時候,要成為靜心的!
Osho A Sudden Clash of Thunder Chapter 4

註解:
從下方的水和火的冶煉到神聖的光從上方進入,卡片上的這個人物實際上是被創造的魔力所佔有。的確,創造力的經驗是進入「那神秘的」。技巧、專業的經驗和知識等都只不過是工具,重點在於捨棄自己而融入那個生出萬物的能量。 這個能量沒有形式或結構,但是所有的形式和結構都來自它。不論你的創造力要採取什麼特定的形式都沒有差別,它可以是繪畫或唱歌,造出一座花園或煮出一餐,重點在於要對那個想要透過你來表達的東西敞開。記住:我們並沒有佔有我們的創造物,它們並不屬於我們。真正的創造是來自於跟神性的結合,跟「那神秘的」和「那未知的」結合,那麼它既是創造者本身的喜悅,也是對別人的祝福。

瓶裝水的罪惡,你喝不出來

作者: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6 罐未開封的瓶裝水,整齊地排列在會議桌上,透明的瓶身加上白色的標籤,散發出 一股極簡的時尚感。會議正討論著企業間的碳排放交易,與會者陸續轉開了瓶蓋,尖銳的膠膜碎裂聲,像暗箭般在會議室裏四竄。

兩個小時後會議結束, 6瓶水中開了4 瓶,開封的水全都沒有被喝完,喝剩的水一如往常地將被沖到下水道去。 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企業開會場景,瓶裝水不知自何時起,已成會議桌上的必要擺設。其實不只是企業,包括學術的研討會、議會的公聽會、政府的協調會、一直到學校的家長會,瓶裝水都是必然與會的貴賓。 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飲用瓶裝水嗎?

瓶裝水市場成長飛快
全球去年售出1 億5000多萬噸的瓶裝水,若把水全倒在一起,需要 3個澄清湖水庫才裝得下。而光是支撐這個產業,每年就必須消耗 1800萬桶原油,以及 1300多億加侖的水當原物料。 而以自來水生飲管線十分普及的美國為例,光是去年,平均每位美國人仍消耗了 167罐的瓶裝各式飲料。其中關於瓶裝水的需求,在這 30年來竟成長了20 倍,超越了咖啡、啤酒等飲料,幾乎和碳酸飲品並駕齊驅。

不過,瓶裝水在美國熱賣,並不是因為這幾年美國缺水,純粹只是行銷手段的成 功。像是 Aquafina、Dasani 、Perrier 、Evian等這些大牌子,把瓶裝水塑造為健康、清新、甚至是時尚的象徵。像歌手凱莉米洛在巡迴演唱時,瓶裝水廠商甚至還出了一款紀念瓶。 追逐時尚,卻讓環境付出了代價。

每瓶水碳足跡驚人
生產 1公升 的瓶裝水罐,製程中至少需要17.5公升 的水。瓶裝水出了生產線後,還需要運送、上架、冷藏等。根據估算,從歐洲運送 1噸的Evian 礦泉水到澳洲雪梨,會排出84 公斤的二氧化碳,而光是去年,澳洲人就消費了1 億5000 萬公升的瓶裝水,等同排放了約1萬 2000多噸的二氧化碳。

除了運送水會造成污染外,後續空瓶處理也是一大問題,在美國,使用過的塑膠 瓶,最後只有 2成被回收。這些講求設計美感的PET 製品,最後多半是成為垃圾掩埋場裏,千年不壞的現代化石。不過,喜愛喝瓶裝水的歐美先進國家,也不是完全不知反省,最近關於瓶裝水的論戰,就是先由美國開始。包括紐約市長、舊金山市長、鹽湖城市長等,在參與 6月舉辦的美國市長論壇時,就已經共同發表反對瓶裝水的立場。之後,紐約市還大作廣告,推銷城市自己的自來水。

此外,全美銷售第一的瓶裝水 Aquafina,在環保團體的壓力下, 7月時公佈了瓶裝水的水源。結果環保團體竟發現,該牌瓶裝水內竟有 24%是混著自來水,其他牌瓶裝水推估也有同樣情形。這可讓舊金山市市長紐森大為光火,立刻下令舊金山市政府開會時,不再另外提供瓶裝水。據估計,若舊金山的公僕以後通通改喝自來水,一年就可省下公帑 1650萬新台幣,約可以支付 3600多名學童的營養午餐!

回到台灣,我們對於瓶裝水的浪費程度,和美國相比不遑多讓。 台灣的自來水普及率超過9 成,而台北市的自來水品質也已達到生飲標準,不過由於輸水管線及用戶端儲水設施多屬老舊,使得民眾對生飲自來水有疑慮。即使如此,在台灣因煮水或濾水的成本並不高,多數民眾不難取得乾淨的飲用水。 不過在此同時,市面上卻仍出現愈來愈多的瓶裝水,不論是天然的礦泉水,或是後天濾淨的包裝飲用水。現在瓶裝水更成了台灣的商機,像是當紅的海洋深層水、能量水、電解水,甚至連自來水公司,現在都打算出自己品牌的瓶裝水。

喝進這些水到底能不能延年益壽,目前還沒有案例能證實,但卻已有國際智庫警 告, PET 瓶恐怕會分解致癌物質到水裏。此外,瓶裝水從製造、運輸到掩埋,一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將為地球帶來暖化的惡果,這也直接關係到我們子孫的生存問題。

回收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
台灣的官員雖對外宣稱,我們的回收率已接近 100%,每年大約回收了 46億支寶特瓶,另帶來了約20 億的再製商機。但這個數據也同時意味著,台灣人每人每年得為 200支寶特瓶對環境造成的業障,一同付出代價。 國際瓶裝水組織,8月初時利用紐約時報和舊金山紀事報的版面,登廣告再三強調瓶裝水較一般飲料,如酒或可樂之類的飲品來得健康。他們認為,瓶裝水與自來水其實並沒有衝突的問題,全看消費者取決飲用何者較方便。

不過,在台灣,一罐最低價的瓶裝水需要 18元,但同樣容量的自來水,卻連一塊錢都不到,消費者難道不能拿這中間的價差,去做其他對環境更友善的事?況且,全球有 10億人其實連乾淨的水都喝不到,每天平均有 3000位兒童因喝到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如果瓶裝水真正是為人類的需求而生,應該是送去給這些需要水的地方,而不是在自來水普及的地區畫蛇添足。

瓶裝水陪伴我們度過了許多年頭,參與了各式會議、研討會、甚至是廟會等,但在了解到它背後所代表的龐大碳足跡,以及對資源的浪費後,也許是對瓶裝水說不的時候了。至少,你該堅持,在能用自己的杯子,盛上一杯乾淨飲水的地方,就少開一罐瓶裝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