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0日

家族排列

1、家族排列在諮商輔導上的運用--------- 吳 文 傑
2、忠誠的代價----------------- 吳 文 傑
3、施與受的平衡-----------------吳 文 傑
4、對命運謙卑------------------吳 文 傑
5、擁抱是為了分離----------------吳 文 傑
6、愛,是可以不一樣---------------吳 文 傑
7、親密關係的迷思----------------吳 文 傑
8、如果你為四郎哭泣---------------------------------------------龍 應 台
9、愛的獨立宣言---------------------------------------------------吳 文 傑
10、愛情不用翻譯--------------------------------------------------吳 文 傑
11、認真也是一種逃避--------------------------------------------吳 文 傑
12、暴力的動力-----------------------------------------------------吳 文 傑


講 師 簡 歷
吳 文 傑

學歷︰
政大社會系
日本國立東京學藝大學 臨床心理學碩士

資格與訓練︰
教育部大學講師資格
神經語言學(N L P)高階執行師(Master Practitioner)
美國P D P性向測驗合格診斷師(Specialist)
美國LIFO(長處管理與發展系統)分析師
美國P A體驗學習輔導員訓練
家族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執行師

著(譯)作:
1、「步步人生步步禪」 陳健宇等合著 創 見 堂
2、「企業女性人力資源開發與運用」 胡愈寧等合著 職業訓練研究發展中心
3、「成功啟示錄」 馬來西亞 傳智國際學習機構出版
4、「支持之愛-家族排列與兩性關係」 海寧格 原著 海 寧 格 台灣機構
連絡方式︰
手機:0936-712-930 Email:wchieh@ms24.hinet.net


<家族排列在諮商輔導上的運用>
吳 文 傑
何謂家族排列
家族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是由德國當代系統心理學大師伯特.海寧格(Bert Hellinger)所發展出來。海寧格發現每一家庭都有一股隱藏的家庭動力,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會受到這股動力的影響,而這個動力是在潛意識的深處,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在家庭中所發生的許多負面事件如:家庭失和、身心疾病、自殺、傷害意外、暴力犯罪等都是抵觸這股力量所導致,而使整個家庭的“愛的序位“(Orders of Love)受到干擾,有的時候這些事件還會重複發生,延續到下一代。

家族排列的功能,就是要協助我們辨識家庭背後的動力狀況,把隱藏在潛意識的動力,藉由這個方法帶到光亮的地方。同時也能找出解決的途徑,調整被干擾的家庭系統,讓愛重新在家庭中流動,不會把傷害再傳遞給無辜的下一代。

它的進行方式如下:
首先當事人陳述具體的事件、問題或困擾。若時間允許,在進行輔導之前,請個案事先了解下列事項-
1、家中是否有人早夭、早逝?
2、年幼時,家中是否有人過逝?
3、是否有家人被送走、或有私生子、或是領養的?
4、家庭祕密(如成員被排除在外、遺產分配不均等)
5、犯罪事件(如殺害、被殺、傷害行為等)
6、家族中是否有重大疾病、行動障礙、或成癮習慣等(如毒癮、酗酒、賭博等)
7、精神疾病、自殺、暴力事件
8、流產、墮胎
9、移民
10、父母是否為彼此的第一任關係(指是否之前有結婚、訂婚、或關係親密的情人)

輔導者根據當事人的具體事件,初步決定跟事件有關的家族成員,再由當事人以直覺的方式,選擇團體中的成員來代表家庭中的成員,並把這些代表直覺的排在某些位置上。很奇妙的,當代表一站到那個位置時,就會感受到一些特別的感覺(包括生理跟心理)。這些代表的感覺反應出當事人的家庭動力,代表把這些角色的感覺反應出來。輔導者隨著代表們一步步移動、試驗,找出系統的平衡和具有愛的解決方法。

個案實例
<主訴>
志勇(假名、男35歲),他擔心自己跟母親的關係會影響到自己跟太太與孩子的關係。他離婚,有個五歲的小孩跟前妻同住。志勇的母親在生完他之後得了憂鬱症,幾個月之後不知甚麼原因,母親卻突然淹死了,大家都不去談這件事,整個家庭充滿哀傷的氣氛。他是由父親一手扶養長大的。

<輔導過程>
在輔導的過程中,有一位團體成員代表當事人的母親,與志勇面對面站著,並請他看著母親的眼睛。志勇一開始有點不自在,身體不由自主的抖起來。
輔導員(簡稱輔):嘴巴張開呼吸,讓你的痛苦出來。
志勇(簡稱勇):(放聲大叫)
輔:深呼吸,不要有聲音,呼吸深一點,再深一點,繼續呼吸
勇:(情緒稍稍平復,比較敢正視母親)
輔:像孩子般的呼喊你的母親
勇:(大聲的叫媽咪,向前抱住母親)
母子相擁一陣子之後
輔:現在離開媽媽,對你母親說
“媽媽,妳還是繼續在我裡面
媽媽,妳還是活在我的裡面
我可以感覺到妳在我的裡面
妳現在可以有妳的平安
請祝福我,我也祝福妳
請祝福我,我會繼續把妳的愛傳遞下去
我從妳身上得到的愛,我會繼續傳下去“
勇:(一句一句地跟隨輔導員說)
輔:帶著尊敬和愛,深深的向母親鞠躬
勇:(深深的向母親鞠躬)
母親的代表:我祝福你!

<解說>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母親,心中會想念母親,但因當時年紀太小無法表達內心的悲傷。這種無法表達的悲傷,在長大之後很可能會轉化成憤怒或沮喪、自責。
本案例中的當事人所表現的,就是不知如何跟現在的家庭相處,因為他和母親之間還有一股很強的糾結。

海寧格發現孩子跟父母之間有一股“我跟隨!“的動力。父母過世,孩子也想跟他們一起死掉;父母生病,孩子也想替他們生病。這是一種盲目的愛,因為孩子只看到自己的愛,而沒有意識到父母的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他們更好,如果生病,他們希望孩子更健康,如果死亡,他們希望孩子活下來。

讓孩子清楚地看到父母的眼睛,使孩子了解到父母對他的愛,如此孩子就可以不再那麼盲目的愛,知道“我好好的活著,就是給母親最好的禮物“。同時也願意把這份愛傳遞下去,用更健康的方式去面對自己的下一代。

家族排列在諮商輔導上的運用
一般在輔導的個案當中,除了少數是屬於有很明顯的遺傳生物因素影響外,絕大多數都和“關係“(Relationship)有關,而家庭關係又是其中最大的一環 。在一般的家族治療中,都需要家庭中的相關成員一起參與輔導,這也是最令輔導人員困擾的地方。開個玩笑,若家庭中的成員都願意參與輔導,那基本上這個家庭就應該沒甚麼問題。家族排列提供一種新的可能,因為只要家庭中的一位成員參與,其它家庭成員可以找代表扮演,同樣可以得到很好的輔導效果。

再者,在許多行為的背後常常有一股系統動力在影響著,若不去探討這個系統動力,只從表面的行為做一些調整、改善是無法有效解決問題。例如青少年跟父母衝突的問題,其背後有著各種複雜的家庭動力,而許多時候是跟父母的原生家庭或家族有關,絕不只是簡單的親子互動問題。在一對一的個案輔導之中往往看不到這一面,因這股動力不易察覺。但家族排列卻可巧妙地發現家族動力,進而找到解決的方法,它所帶來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因為它不是表面行為的改變,而是整個家庭動力的轉向-互動關係的平衡且出自於愛。

其次,在輔導過程中,過世的人常不是我們晤談的重點。但在家庭系統中,家族系統的所有成員,不論存在或過世,都享有同等的歸屬權。如果有任何成員被排除、貶抑或遺忘(例如有家人自殺、早逝或犯罪),家族系統的良知會有所反應,使得另一位家族成員(通常是後來世代的小孩)承擔起責任,重複前人的命運。
這種形式的糾結,我們稱之“認同“。這種情形相當普遍,特別是在處理自殺、意外事故及犯罪個案的孩子身上看到。

家族排列在國內輔導界的運用才剛剛起步,有待更多人員的共同參與,以建立更多本土的案例。在此僅將個人有限的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藉此拋磚引玉,以吸引更多有興趣的朋友,大家一起研究、探討,為國內輔導界開創另一個嶄新的視野。

<家族排列> 系 列 專 文 二
忠 誠 的 代 價
吳 文 傑

最近遇到一些事,讓我對忠誠有不少的省思。
美伊之戰雙方的領導人都說是一場聖戰,烽火遍野,死傷無數,不論誰贏誰輸,都感受不到有任何神聖的氣氛,可是參與其中的人,去不容否認他們的犧牲精神。
許多殘暴不公的事,常會假正義之名來進行;但是當我們做出好事,反而會覺得有罪惡感,這種令人感到清白或罪惡的感覺稱之為個人良知(Personal Conscience)。個人良知有許多不同的衡量標準,它跟所屬的團體有關,卻跟實際的善惡無關,他們認為對的事,只是那個團體的一種價值觀。在一個竊盜集團,偷東西是一件對的事情,一個人為了要繼續待在這個團體,要擁有歸屬感,就必須表現對這個團體的忠誠,而這種表達忠誠的方法,往往會傷害到自己,也會傷害到別人,這種情形在家庭關係中也是屢見不鮮。


在“家族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舊譯 家族星座治療)中,有一位多次流產的朋友尋求協助。她的的母親是養女,而她自己也是在小時候被送走,等到她懷有自己小孩的時候,也是無法把小孩留住,這是她表達對母親忠誠的方式。在潛意識的深處,人對家庭有一種很強烈的歸屬意識,一個小孩看到母親婚姻不幸福,當她自己有了婚姻之後,如果有了幸福的婚姻,她不見得會很快樂,因為這會讓她有罪惡感,心中是有壓力的。相反的,當她跟母親有了相同的命運時,會有一種我跟母親一樣的清白感,感覺跟媽媽是一體的,雖然會讓她很受苦,可是心中卻有一種屬於這個家庭的喜悅。


在美國對酗酒家庭的一項調查中指出,在酗酒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雖然因父母一方酗酒而深受其害,照理講,他們以後在選擇配偶時,因該更會去避免找到酗酒的人結婚,可是調查發現他們跟酗酒者結婚的比率,是一般人的2-3倍。人類受苦的原因很多,其中很主要的一項是孩子表達對家庭的忠誠。


孩子這種“我跟隨﹗“的動力,也常在有家人早夭、或父母早逝的人身上看到。當父母早逝或手足早夭,孩子在潛意識當中有一種想跟他們走的衝動,這是孩子對家庭的忠誠,也是孩子對家庭的愛,只是這種愛是盲目的愛,因為孩子只看到自己,而沒有從父母的眼睛中看到整體。對父母而言,不管他們的命運如何,他們總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過的比自己好,孩子犧牲自己,不僅無法幫助父母,反而給他們帶來更大的痛苦。對孩子而言,自己好好活下去,並把從父母親身上得到的生命,作一些好事榮耀他們,這才是智慧的愛。


921之後出現一段自殺潮,原因除了是經濟上的壓力之外,另一方面是心理創傷所留下來的後遺症。當家人死了,我卻活了下來,心中除了悲痛之外,還背負一種很強烈的罪惡感--“為什麼不是我死,而是你們死?﹗“ 這種罪惡感會讓人的生命力萎縮,喪失活下去的力量。在<家族排列>中經常運用的解決方法,是請一個人代表當事人過世的親人,請當事者看著他的眼睛,一方面表達思念和愛,另一方面說出“我尊重你的命運,我還要在這個世界待一陣子,做一些好事來紀念你,等時候到了,我再去找你,謝謝﹗“


人因忠誠而有了歸屬與連結,但這種對家庭的認同也支配我們可能覺察、相信和了解的一切,這就是忠誠的代價。上述的句子,是一種對命運的謙卑與臣服,同時也表達對家人的愛,但是這種愛已經走出狹小的個人良知,而朝向一個更大的整體。


<家族排列> 系 列 專 文 三
施 與 受 的 平 衡
吳 文 傑

從2001年十二月起,開始運用德國當代心靈大師伯特˙海寧格(Bert Hellinger)所發展出來的『家族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 舊譯家族星座治療),協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家庭動力與關係中的糾葛。在跟將近一百個家庭工作的實際經驗中,發現在兩性之間,最常遇到的是施與受平衡的問題。


在報紙的極短篇上,有一則令人印像深刻的故事:有一對夫妻在婚後將家事做很公平的分工,他一、三、五,她二、四、六。但自從先生失業在家以後,所有的家事都由他一人承擔。過年前太太領了年終獎金,回家之後不經意的說了一句:“如果你還在上班,今年年終不知道會領多少?!“自從那天之後,先生就不洗碗,任憑碗盤堆積如山,太太也不理它,好像這件事非他不可。不知先生知不知道太太是用這種方式來愛他。


這個故事乍看之下好像不容易了解,但請想一想,如果太太真的跑去洗碗,後果會如何?施與受的平衡一旦失去,彼此間的關係就會變得緊張,付出多的人會覺得不公平,會產生一種清白感,認為自己比對方高一等;接受多的人會覺得有所虧欠,會產生一種罪惡感,認為自己比對方矮一節。施予受的雙方都有一種追求平衡的動力,付出的人想要拿回,接受的人想要有所回報,若能很順暢的相互交流,雙方都會有一種滿足感,彼此的關係就能繼續維持下去 。


有一對伴侶,先生有很高的才氣與理想,在工作上也很努力。原本經營的公司,在這一波不景氣的衝擊下倒閉了,因付不起房貸,也把房子、汽車都賣了。太太不僅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也從娘家拿了不少錢來支持他東山再起,甚至遠赴國外工作,全心協助他完成理想。一年多下來,生意沒多大起色,先生變得更消沈。太太看到這種情形很擔心,到處借錢,不斷幫他張羅,一直鼓勵他,可是夫妻的感情卻越來越惡化,先生不時用語言罵她、攻擊她,還慌稱自己有女友,故意氣她。最後女方的家人實在看不下去了,要她做個決定,終於協議離婚。


為對方真心無悔的付出,難到有錯嗎?問題是出在施與受的不平衡。在文化的制約之下,一個男人長期接受另一半的支助,又找不到機會可以有所回報,往往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裡,但卻表現出一副冷漠、高傲、憤世忌俗的樣子。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平衡方式,以為攻擊對方就可以不必認為自己比對方差,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小、很脆弱的。對女方而言,單向的付出也是無法維持長久,心中多少是會有所抱怨與不滿,只是一時忍下來,靠不斷的告訴自己“我是愛他的“,而一再的容忍。等到發現事實真相時,就完全崩潰了。


當妳為對方付出時,記得不要否定自己的需求,千萬不要有照顧者的情結-“讓你感到有負於我,比讓我感到有負於你要好!“只想給予而不接受的人,是一種執著於優越的幻想,她們否定同伴平等,容易造成敵對的關係。因此,長期扮演照顧者的人,大多是孤獨寂寞的,最後甚至變得尖酸刻薄的原因也就在此。


伴侶間最美的施與受,就如同海寧格所說的:“完全給於,又完全接受,施與受充分交換之後,會產生的豐富和幸福的感覺。給予者接受,接受者給予;二者同時平等地扮演給予者和接受者。“平常善於照顧別人的人,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家 族 排 列 > 系 列 專 文 四
對 命 運 謙 卑
吳 文 傑

貝克特(Samuel Beckett)寫的經典名劇『等待果陀』 (Waiting for Godot),
描寫人性一些很基本的困境,劇中人物思考﹑計畫﹑拖延﹑下定決心,可是卻沒有任何行動。這齣戲是這樣結束的--


費拉基米爾:我們該走了吧?
艾斯崔根:我們走吧。
(舞台旁白:)沒有人移動。


這就是人性的縮影。知道是一回事,行動又是另一回事,而行動之後會怎麼樣又是另一回事。表面上我們好像能夠掌握些什麼,可是如果很誠懇的捫心自問,我們是知道這一切並不是如我們所想的那樣,有太多的人﹑事﹑物不是我能掌控的的。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一個更大的力量是在我之上的,是比我更大的存在,我暫且稱它為「命運」(Destiny)。


在英國鐵路意外事故被判定為植物人的劉海若小姐,奇蹟式的恢復健康。返台之後到同行遇難的兩位朋友靈前上香,含著眼淚說:“我好想念妳們,很抱歉這麼久才來看你們,我會勇敢地好好活下去,謝謝!“,並承諾要替這兩位朋友盡孝道,在有生之年會孝敬他們的父母及家人。劉小姐的言談中沒有悲情﹑自憐,只有一份對命運的謙卑,在這謙卑之中看到生命的光輝﹑真情的流露。整個意外事故所帶來的不是找出兇手是誰,或是誰該負責任的忿恨不平,而是這個事件帶給生命什麼啟示,這裡面有愛﹑有包容﹑有很深的同理。


梅爾吉伯遜所導演的<耶穌受難記>,其詳細描述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前十二小時的過程,有人批評內容太逼真寫實,讓人看不下去。在聖經使徒行傳的故事中,耶穌在被捕的前夕和門徒們共進晚餐,其中彼得對耶穌表達自己的忠誠,說他不論如何都不會背叛老師。耶穌對他說:“彼得,你在黎明雞啼之前,會不認我三次!“ 不久之後,耶穌被捕,羅馬士兵捕捉同黨,門徒四處躲藏。在一個羅馬士兵聚賭房子的陰暗角落,有一位女子好像認出彼得,問他:“你是不是耶穌的弟子彼得?“「不,我不認識耶穌!」她連問三次,彼得三次都否認。當他第三次說“ 我不認識耶穌“時,遠處傳來雞鳴的聲音。此時彼得想起耶穌的預言,掩面痛哭失聲。


彼得害怕被捕﹑害怕酷刑﹑害怕死亡,可是他同時也發現真正的信仰,就是在人性的矛盾對立中摸索前進。這使彼得知道人性的脆弱,領悟到信仰的艱辛,終於無畏的走向殉道之路。換言之,當你看清人性的種種之後,就不再以單一的道德標準還看待自己﹑看待別人﹑看待世界,你所關心的不是別人會怎麼看我,也不是我這樣作對我有什麼好處。而是了解人的侷限,知道每個人都在受苦,即不是可憐同情,也不是自命不凡,向命運鞠躬,把對方該付的責任留給他,同時也接受自己的命運。


德國當代系統心理學大師海寧格(Bert Hellinger),以<家族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協助先天性身心殘障的朋友時,經常發現他們對自己的父母﹑命運有很大的憤怒與抱怨。對自己父母﹑命運的不接受,並沒有帶給他們力量,反而讓他們陷入永無止境的痛苦深淵。他提供一個非常強有力的句子,讓這些朋友不僅跟父母有了連接,也跟更大的整體--命運連結,重新站起來,走出自己的人生。


“親愛的爸爸﹑媽媽,感謝你們給我生命,這個生命不論是花多大的代價,我都願意接受。你們已經給我最寶貴的生命,其他你們沒有給我的,我會用你們給我的生命去好好學習,謝謝!“


<家族排列> 系 列 專 文 五
擁 抱 是 為 了分 離
吳 文 傑

“生命是一連串不斷的剝離過程,擁有、失落、相聚、分離,擁抱成為最真實也最虛幻的情感姿勢…..誰是我們的大白熊,而我們又是誰的大白熊?冰天雪地裡,大家都在尋找,都渴望擁抱。“
~『擁抱是最孤獨的姿勢』 張小紅 ~


分離的經驗對我們而言,一點都不陌生。從小時候斷奶(或不準再吃奶嘴)開始,到一段關係的結束、至親好友的過世,每一次的分離都是一種撕裂與傷痛。有人說:「分離是為了下一次的擁抱。」,那可不可以說,擁抱是為了分離?


小孩子稍微長大之後,不能再與父母同床,開始學習一個人睡覺的時候,父母親常常會用一隻玩具熊,陪小朋友渡過沒有父母陪伴的夜晚,這隻小熊宛如父母的替身,它取代不能一直再擁抱她的父母親。擁抱這個“替代品“,是成長的過渡階段,它幫助我們減輕分離所造成的痛苦,同時也編織一個可以再度回到父母親懷抱的夢。


到了青少年時期,一群朋友成為另一個“替代品“,有了朋友就好像可以不要父母。朋友來來去去,難得有幾個“死黨“,但是隨著聯考的分發,每個人又各分東西,再一次經歷分離的傷痛。接下來就是想發展更親密的兩性關係,這一回是帶著更大的期待,以為“至死不渝“的愛,可以讓自己不用再嚐到分離的痛苦。
結果是摔的更重,這種分離常是令人痛入心扉。


進入社會之後,我們希望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讓自己忘記分離的記憶,甚至有一些人則是用“工作“當替代品。對工作上癮的人來講,工作只不過是另一隻小熊罷了。


上了年紀的人,常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或是不斷回憶以前的事情,孩子成為替代品,回憶成為他們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小熊,這是一隻看不見的小熊,既抱不倒也摸不著,這種景況更是悲涼!


請問:「我們到底在分離時失去什麼?」是愛、依賴、利益,還是被照顧。如果沒有這些分離,我們是無法走到下一個成長階段;就像一條船一樣,在生命的長河中,隨著河水漂流而下,一站接著一站,像是有個門檻似的,當妳走出這道門之後,就不可能再回頭,譬如當孩子離開母親的子宮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渴望擁抱就像渴望再度回到母親的懷裡,這是最原始也是最深切的渴望,會在人生中不同的階段“發作“。換個場景,媽媽在擁抱孩子時,最常說的話是:“媽媽愛妳,寶寶,快快長大!“母親的愛沒有改變,她一直都在那裡,而妳也真的長大了。


「擁抱是為了分離」,能夠勇敢分離的人,才有勇氣再度擁抱。這會讓我們體會到所有的依賴、佔有都不是天長地久的。珍惜身邊的人、珍惜每一次的擁抱,可是同時也知道,你終將有離開我的一天,我們終究是要分離的。我樂意當他的小熊,我也承認自己有時候需要他這隻小熊,這種愛是謙卑、是有深度的。


當下次擁抱他時,別忘了跟他說聲“謝謝“,不問任何理由。


<家族排列> 系 列 專 文 六
愛,是可以不一樣
吳 文 傑

我們很怕別人跟自己不一樣,不一樣代表是不能控制、不能了解,那相處起來就會有問題,這是一種很原始的焦慮。


人如果沒有一時地失去自我,人是無法墜入情海。在一段關係裡,差異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有意無意被包容、接納的,在愛情之中因為包容不一樣,它加深浪漫的動力,也凸顯衝突的張力,更彰顯其中的淒美動人。可是愛情到後來,往往變成找一個可以配合我的需求的人,彼此的不一樣就變得很棘手,這也是愛情無法維繫的主因。人在追求一個靈魂伴侶,可是卻又怕一個跟自己不一樣的人。


有一位朋友因為小時候服用過多抗生素,導致牙齒法瑯質受損,牙齒顏色變黃,洗牙、漂白都無效。她因為自己的牙齒是這個樣子,所以當在念幼稚園的女兒不刷牙的時候,她也沒有力量去做該有的要求,可是又怕這樣下去孩子會滿口蛀牙,內心覺得很矛盾。直到有一天她在跟女兒說故事時,突然領悟到--“愛,是可以不一樣的!“ 她跟女兒說:“媽媽的牙齒黃黃的,是因為小時候吃太多藥,所以妳要多運動、多吃青菜喔!妳的牙齒很白、很漂亮,妳的牙齒可以跟媽媽不一樣,媽媽一樣愛妳,妳也一樣愛媽媽!“小朋友聽她這樣一說很高興,趕緊說:“媽媽妳要教我怎麼把牙刷的白白的!“ 接連好幾天小朋友都會主動找她一起刷牙,現在經養成刷牙的好習慣。


不一樣有兩重意義。一個是“你有、我沒有“,因為我沒有,所以我也不敢跟你平起平坐,即使你做了一些傷害我的事情,我還是忍氣吞聲,不願意正視問題,這是一種恐懼的關係,這當然沒有愛啊!另一種是“我有、你沒有“,對方的不一樣變成是妳的負擔及憤怒的來源,所以妳會千方百計的要他跟妳一樣,關係變成是雙方角力的戰場,一個拼命的追,一個拼命的逃,終究會分道揚鑣。


省思過去的種種,如果妳誠實的話,妳會發現被我們成功改變的事,真是少的可憐,可是為什麼到今天我們還覺得過得不錯,原因不是對方改變,而是我們以前很在乎、認為很嚴重的事,現在已經沒有那麼CARE了。換言之,妳越成熟,能夠影響妳的事就越來越少,妳就越能夠自由自在。


跟別人一樣比較有安全感,跟別人不一樣就需要有勇氣。愛是要有勇氣去實踐、去創造,而不是提供對方安全感。最近在電視上看到一位情史豐富的知名男演員,娶了一位美嬌娘,在婚禮上也把出生六個多月的女兒抱出來跟大眾見面。在接受訪問時他舉手宣示說:“我保證,我絕對不會外遇。“這種保證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幸福不是來自對方的保證,而是來自相互尊重對方的差異,同時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負責。


愛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來自看到自己的獨特性,並且勇於地把這個部份展現出來。當一個人能夠沒有恐懼地接受自己的時候,他才能沒有恐懼的去跟另一個人接觸。相反地,暴力的來源是來自人被一昧的要求跟別人一樣,個人獨特性被壓抑所引起的反彈是很嚇人的。控制他,就是希望他跟妳一樣;傷害他,就是不准他跟妳不一樣;尊重他,就是接納他的不一樣;愛他,就是看到他的真實面貌。


<家族排列> 系 列 專 文 七
親 密 關 係 的 迷 思
吳 文 傑

最近在帶領一些親密關係工作坊的團體時,發現一些表面聽請來很甜蜜、很浪漫的說法,可是它的背後卻隱藏許多親密關係的迷思。


“你愛我就要對我坦白,我們不是說過要彼此信任嗎?為什麼一提到你前女友的事,你就一副不高興的樣子,你是不是還在想她?!“


每個人都有一些不想被碰觸的東西,這是很私密的部份。不管是多麼親密的伴侶,都有必要彼此尊重這個領域。倘若伴侶雙方都有自己的前一段的關係,那這一部份就要特別小心。從兩性親密關係的觀察中發現,最早在生命中發生的關係,它的連結(Bonding)比較深,這可以從分手之後痛苦受傷的程度得知它的影響力。第二任伴侶的連結就會少一點,依次遞減。有人在失戀多次之後,幾乎就感受不到失戀的痛苦。這並不是說對以後認識的伴侶的愛比較少,他們的關係也許會比前任關係更有愛、更好,但是無可否認的,前任關係在他心中還是有個位置,這一點是要承認、尊重的。


如果妳能謙卑的看到自己的位置--「妳是他的前任伴侶,我是他現在的伴侶,我尊重妳在他生命中的位置。」 同時也告訴妳現在的伴侶:「我知道她在你生命中的位置,你可以用合適的方式跟她連結。現在我們是一對,請看著我!」
當妳能以這種態度去面對有前任伴侶的親密關係時,對方會更敬重妳,你們的關係也會更堅實、更穩固。因為個人的態度就像個容器,當這個容器越大時,能裝進去的愛就越多。我不僅接受對方的現在,同時也接受在他生命中發生的一切,你們之間的連結就不是單一、脆弱的點,而是彼此生命的整體。


“我覺得愛就是全然的接受、全然的支持對方。不管發生什麼事,只要我們彼此有愛,就一定可以克服任何困難!“


我不否認愛情之中是含有浪漫的成份,可是隨著關係的發展,逐步會有理性的東西跑出來,原因是當一個男人要開始跟妳討論理性、實際的問題時,這就是表示他考慮要跟妳建立長期的關係。給對方承諾絕對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它必須有理性做基礎,願意為承諾負責,否則都是些空頭支票,這也就是在親密關係中有那麼多抱怨、傷害的理由。


另一方面,我們個人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自由,多多少少會受到自己原生家庭或以前關係的羈絆。這些事情,不管你們有多愛對方,都不是一個“外人“可以置啄的。即使他在裡面很受苦,如果妳真的愛對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對方的命運,陪他一起走過,即不是要拯救他,也不是要逼他改變,有時候甚至要從這段關係中“撤退“。當妳覺得這段關係已經背著很累了,要有勇氣跟對方說:“我尊重你的命運,這是你的尊嚴之所在,我無力承擔你的重擔,我把屬於你的責任留給你,我還是深愛著你,我要好好過我自己的生活,謝謝你曾經給我的一切,祝福你!“ 人在最悲傷的時候是沒有眼淚的,人在愛的很深的時候是冷靜的,這是勇氣也是智慧。


對親密關係不要存有“這是緣份“、“有愛就行了“、“時間到了,靈魂伴侶會自然出現“等迷思。任何關係都是要去經營,愛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天下絕對沒有那種不用耕耘就能找到真愛的“廉價親密關係“。在任何關係中都要有自己的參與、付出與努力,不管結果如何,當你認真地在經歷親密關係過程中的一切時,幸福就在其中!


如 果 你 為 四 郎 哭 泣 龍 應 台  

我陪父親去聽過好幾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會遇見父老們和他們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場靈魂的洗滌,感情的療傷,社區的禮拜。   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可能找得出一百個方式來回答「文化為什麼重要」這個問題,但是我可以從一場戲說起。  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別帶了八十五歲的父親去聽。從小聽他唱「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我好比淺水龍,困在了沙灘……」,老人想必喜歡。  遙遠的十世紀,宋朝漢人和遼國胡人在荒涼的戰場上連年交戰。楊四郎家人一一壯烈陣亡,自己被敵人俘虜,娶了敵人的公主,在異域苟活十五年。鐵鏡公主聰慧而善良,異鄉對兒女已是故鄉,但四郎對母親的思念無法遏止。悲劇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潛回宋營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漢賊不兩立」的政治鬥爭之間,在愛情和親情無法兩全之間,在個人處境和國家利益嚴重衝突之間,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對母親痛哭失聲:「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  我突然覺得身邊的父親有點異樣,側頭看他,發現他已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父親十六歲那年,在湖南衡山鄉下,挑了兩個空竹簍到市場去,準備幫母親買菜。路上碰見國民黨政府招兵,這十六歲的少年放下竹簍就跟著去了。此後在戰爭的砲火聲中輾轉流離,在兩岸的鬥爭對峙中倉皇度日,七十年歲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見到那來不及道別的母親。  他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緊握著他的手,不斷地遞紙巾。  然後我發現,流淚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兩排一位白髮老人也在拭淚,隔座陪伴的中年兒子遞過紙巾後,將一隻手環抱著老人瘦弱的肩膀。  謝幕以後,人們紛紛站起來,我才發現,啊,四周多的是中年兒女陪伴而來的老人家,有的拄著柺杖,有的坐著輪椅。他們不說話,因為眼裡還有淚光。  中年的兒女們彼此不識,但在眼光接觸的時候,沉默中彷彿已經交換了一組密碼。是曲終人散的時候,人們正要各奔東西,但是在那個當下,在那一個空間,這些互不相識的人變成了一個關係緊密、溫情脈脈的群體。  在那以後,我陪父親去聽過好幾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會遇見父老們和他們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場靈魂的洗滌,感情的療傷,社區的禮拜。  從「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頂似地發覺,是的,我懂了為什麼「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兩千年仍讓人震撼,為什麼「李爾王」在四百年後仍讓人感動。  文化,或者說,藝術,做了什麼呢?  它使孤獨的個人為自己說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義。少小離家老大失鄉的老兵們,從四郎的命運裡認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處境,認出了處境中的殘酷和荒謬,而且,四郎的語言──「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為他拔出了深深扎進肉裡無法拔出的自責和痛苦。藝術像一塊沾了藥水的紗布,輕輕擦拭他靈魂深處從未癒合的傷口。  文化藝術使孤立的個人,打開深鎖自己的門,走出去,找到同類。他發現,他的經驗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體的經驗,他的痛苦和喜悅,是一個可以與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悅。孤立的個人因而產生歸屬感。  它使零散的、疏離的各個小撮團體找到連結而轉型成精神相通、憂戚與共的社群。「四郎」把本來封鎖孤立的經驗變成共同的經驗,塑成公共的記憶,從而增進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會的文化認同。白髮蒼蒼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兒女,或者對這段歷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經驗過「四郎」之後,已經變成一個擁有共同情感而彼此體諒的社會。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而公民社會,因為不倚賴皇權或神權來堅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


<家族排列>系列專文之八
愛 的 獨 立 宣 言
吳 文 傑

『即使別人不愛我,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這句話可以當作妳在感情上的「獨立宣言」。

有很多時候,我們是以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決定自己是否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在感情上這種情況更是嚴重。當有人愛妳的時候,妳就覺得自己不錯;相反地,當別人不喜歡妳或背叛妳的時候,妳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很不堪!儘管情人眼中出西施,同時在情人的面前也出現許多否定自己的人。

當我愛一個人的時候,我真的去愛,在這個時候“愛“就已經完成了。愛的行動本身就是意義,就有價值,這不需要別人來肯定或否定。活在別人的掌聲或眼光之中是很辛苦的,我知道自己是怎樣一個人,我去愛人,也需要別人的愛,即使別人不愛我,我還是要愛我自己。因為不管別人愛不愛我,我都是愛我自己,我是OK的!

上述的觀點是受到一本書---『不管怎樣,還是要…』(Kent M. Keith著 大塊文化) 的啟發。作者在就讀哈佛大學二年級(19歲)時,就寫下「矛盾十誡」,後來不知經過怎麼樣的輾轉流傳,竟然被放在德蕾莎修女印度加爾各答兒童之家的一面牆上,因而廣為流傳,感動許多人的心。

『矛盾十誡』
1、人都是邏輯不通、不講道理、只顧自己的。但不管怎樣,還是要愛人。
2、你做好事,別人說你是為自己打算。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好事。
3、你成功以後,會獲得假朋友和真敵人。但不管怎樣,還是要成功。
4、你今天所行的善事,明天就會被遺忘。但不管怎樣,還是要行善。
5、誠實與坦率待人,常使你受到傷害。但不管怎樣,還是要誠實坦率。
6、眼光遠大的人,會被心胸狹隘的小人打擊。但不管怎樣,還是要眼光遠大。
7、人都會同情弱者,可是只追隨贏家。但不管怎樣,還是要為弱者奮鬥。
8、你多年建立起來的東西,極可能毀於一旦。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建設。
9、別人急需幫助,你幫了忙以後竟然被他們攻擊。但不管怎麼,還是要助人。
10、你把最好的自己獻給世界,卻大大受挫。但不管怎樣,還是要獻上最好的你。

玩個文字遊戲,把上述的『矛盾十誡』改編一下,就成為『愛的獨立宣言』。

1、即使別人不愛我,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2、即使我愛他,他卻愛別人,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3、即使我愛他,卻受到他的傷害,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4、即使我有他所不欣賞的地方,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5、即使我的表現不如人意,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6、即使一段感情受挫,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7、即使我有過失敗的婚姻,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8、即使我的經濟出了狀況,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9、即使我的工作沒有著落,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10、即使我的命運坎坷,我還是要愛我自己。

愛自己是不需要任何條件,同樣幸福也是不需要任何條件。妳愈接受自己,妳就愈自由,妳可以不需要再活在別人的評價裡。勇敢一點,把生命的自主權拿回來、把感情的自主性拿出來,真正的活一次吧!


<家族排列>系列專文之九
愛 情 不 用 翻 譯 ?
吳 文 傑

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愛情,不用翻譯“,乍看之下覺得這個片名取得很浪漫,愛情就是一切盡在不言中,否則怎麼叫做愛情呢!看了之後才知道其主題內容比較接近原文片名“Lost In Translation“,兩人迷失在語言不通的陌生城市,“寂寞“揮之不去,如影隨形,內心渴望的是一份真實的愛,可是所作所為的是卻是如何逃避寂寞--不管是外遇還是做愛。愈逃避就愈寂寞,要做更多事讓自己感覺到不寂寞,做更多事就愈空虛,整個人好像要被寂寞吞噬了,走不進對方的心,可是也走不出來這種寂寞的關係,最後就迷失(Lost)在這個寂寞裡。

“愛情,不用翻譯“是我們對愛情的想像,以為有了愛情,一切就會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對方因為愛我就會心甘情願的為我付出一切。可是事實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滿足我們的所有需求,就像我們無法滿足別人所有的需求。用“如果你愛我,就應該『心甘情願』的為我做一切“,這種高標準要求對方的人一定會失望,因為妳也無法『心甘情願』為他做一切。這種事實與想像之間的落差,是造成寂寞空虛的主因,只要妳有想像就一定有落差,這是愛情的必然。對這種必然性的接受,且無怨無悔的一往情深,正是愛情令人動容之處。

兩性之間的吸引力大多來自“相異性“,而不是“相似性“,我們喜歡從別人身上拿到自己沒有的東西。換言之,吸引力是從“匱乏“中產生的,愛情是因相互匱乏而結合,因得不到自己的匱乏而分開的。這種關係模式中只看到自己想要的部份,而沒有看到一個人,基本上是把對方給“物化“了,只要他能提供滿足妳的東西(不論精神或物質),他才是存在的、才是有價值。否則,妳就認為他不愛妳,妳也不會再愛他。可是人是一個整體,妳很難只要一部份,而不接受其它部份。當妳愛一個人的時候可是要“概括承受“,理由很簡單,因為他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東西,他有妳要的部份,也有妳不要的部份,這些都是他。妳只要他表現妳要的部份,不是欺騙自己,就是逼他說謊,這也就是在愛情中需要那麼多謊言的動力。當妳把對方物化成一個東西之後,很自然地妳也把自己“物化“了。妳只能拿自己的一小部份跟別人交換,這背後是有很多不安與恐懼的,當自己不能滿足對方時,妳會很沒有安全感,這種不安感常常是用『控制對方』來掩飾,愈控制就愈失去對方。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真相是我們都無法完全滿足對方,卻硬要逼對方這樣做。當看清真相的時候,也是很多人分手的時候。

愛情當然是要翻譯(Translation),因為每個人對愛情的劇本,都是用自己獨特的語言書寫,其中充滿想像、投射、隱喻、謊言,還有別人一輩子也猜不到的弦外知音。問題是我們都以為別人看得懂我的愛情劇本,並且會配合我的劇本演出,沒想到一上場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有人會怪對方不配合,不斷地換角色,想找個完美情人;有人會怪自己,一再修改自己的劇本,委屈受苦地待在一份關係裡,盼望有一天對方會注意到她的需求,配合演出。寂寞的人跟寂寞的人在一起,不管他們一起做什麼事,只會更寂寞。


凡是從匱乏出發的愛情,很容易陷入“別人要給我幸福“的迷思,而忘記自己所該責任的部份。幸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種沒有“自我參與“的幸福,肯定是得不到的,請問:妳何德何能,為什麼別人要給妳幸福?別人給妳的幸福,別人也可以從妳的身上拿走。為什麼幸福不是自己創造的呢?人終究是孤獨的,
自己無法給自己的東西,從別人身上也是要不到的;即使一時讓妳要到,妳也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但妳知道這畢竟是別人的東西,不是妳的東西。不只是愛情,人世間的真相就是如此。這不是對愛情的失望,而是對愛情的尊重、對生命的謙卑。我是一個人,有我的能與不能,有我的限制與跨不過的地方;對方也是一個人,他也有同樣的困境。我不要求對方為我的幸福負責,我願意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如果我愛對方,我不僅讓對方看到我行的部份,同時也讓他看到我不能的部份,這是『人』跟『人』的接觸,真正的愛開始流動,幸福就在其中。


<家族排列>系列專文之十
認真也是一種逃避?
吳 文 傑

『認真的女人最美麗』,我同意。可是不要讓“認真“成為一種逃避!

人對自己滿意或是得意的地方,有一種自以為是的驕傲感。就誠如社會心理學大師佛洛姆(Erich Fromm)所說的:「一個人的缺點,往往是他的優點的過度或過當使用。」一位認真的女人,以她的勤奮、刻苦、自律,而得以成就許多的事情,並且獲得掌聲及別人的尊重。可是在這同時,她也限制了自己的覺察範圍;換言之,認真的女人習慣認真,常以為我已經很認真了,就忘了別人的需要。雖然把事情處理好了,事實上卻跟另外一個人沒有真實的接觸,也沒有真正的關係。所以,認真的女人在感情上也常遭受到背叛,自己往往是最後一個知道對方“劈腿“的人。她們好像永遠搞不懂-“我那麼認真、對他那麼好、幫他做那麼多事情, 為什麼他還是不愛我?我到底哪裡不好,他一定是瞎了眼!“

「認真的女人,很無趣、很無聊!她只知道煮好吃的東西給我吃,可是卻都不知道我喜歡吃要什麼!」

「認真的女人,好可怕喔!跟她在一起很有壓力,在她面前我很怕自己表現的不夠好,會覺得自己很沒有用,我不要的這樣的兩性關係!」

「認真,認真個頭啦!她在別人面前是一個樣,跟我在一起又是另一個樣,她真的很懶,好像工作把她所有的能量都用盡了,她能分給我的真是少之又少!」

上述是一群男人對「認真的女人」的評頭論足。讓我驚訝的是,竟然負面的評價遠多於正面的。不可否認,這其中有男人被「認真的女人」威脅到的“焦慮感“。另一方面,也反應出「認真的女人」在兩性關係上的辛苦。有一位朋友認真努力的學習插花、烹飪、精油按摩,想要挽回她老公的心。可是她插的花他不看,她做的菜他不吃,她想要幫他按摩,他倒頭就睡。儘管她就像對其它事情一樣認真地經營一段感情(或婚姻),可是卻“付出的多、得到的少“,這到底是為什麼?

「認真」無法取代「暸解」
「認真」無法替代「關心」
「認真」無法療癒「傷痛」
「認真」無法挽回「欺騙」

我們可能因為害怕失去對方,而拼命的想多賺一點錢,或是努力的為對方做很多事情。在做這些事的同時,妳是在自己的需求、恐懼裡面,妳是沒有跟他在一起的。如果妳的認真的背後是“恐懼“,妳得到的就是恐懼;如果妳的認真的背後是“不想面對現實“,那妳的問題就會拖很久;如果妳的認真的背後是想控制對方,那他一定會跑掉或劈腿。認真是一種很棒的生命質地,可是千萬不要把「認真」當作是一把尚方寶劍,以為有了它就可以“有理“行遍天下;或是用「認真」來逃避自己該面對的問題,把自己搞得很忙,用忙碌來麻醉自己。

『工作不是用來逃避人生,而是臣服於人生,人最終的工作是工作自己,臣服於死亡。』人生禪 陳建宇老師如是說。相同的,「認真不是用來逃避人生,而是用來認識自己,自立利他!」

『認真的女人最美麗;認真工作自己、認識自己的女人更美麗!』


<家族排列>系列專文之十一
暴 力 的 動 力
吳 文 傑

向沒有愛的人要愛、向沒有自由的人要自由、向沒有錢的人要錢,這是暴力的動力。一個乞丐身上只有一塊錢,妳向他要這僅有的這一塊錢,而且認為自己是有權利要這一塊錢,他不對妳暴力相向才怪﹗

這幾個月來有機會跟一些受到家暴的婦女做心理諮商輔導,發現在暴力的背後有一股很微妙的動力存在,第一動力是:“我沒有做錯什麼,你為什麼要打我?“,第二動力是:“我做許多事,只是希望你不要打我!“這兩句話的背後都蘊含著某種假設,一個是“我是對的,同時我又是受害者,我好無辜“,另一個是“我是應該被打,只要我對你好一點,你就會少打我“。當事人就在這兩股相互矛盾衝突的動力中擺盪,一下子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一下子又認為自己該被打,急著做點什麼事來討好對方。不管走哪一條路,暴力都沒有減少,結果都是一樣。

就第一動力而言,許多以為自己是有愛的人,有意無意之間會拿愛來控制別人,她們以為自己愛對方的,我愛妳就表示我是可以幫助、拯救你,可是她其實是沒有愛的,她有很深的匱乏、很大的空洞,卻以為這個空洞是可以用愛別人來彌補。當這個“照顧者“的形象出現之後,她覺得自己是站在比對方更高的位置,當對方給不出愛或所給的不是她想要的時候,她馬上認為是對方對不起她,對他有憤怒、傷心、瞧不起的情緒。這種愛的“優越感“會讓對方覺得壓力很大,他往往不是選擇逃避,就是攻擊、暴力。

再者,如果妳不愛自己就是承認對方有權利打妳,雖然表面上做了許多努力,上了很多課,但這一切都只是消極的要對方少打妳,而不是積極地走出不健康的關係,這就是第二動力。人要是不能接受自己、愛自己,以為愛是要從別人身上得到的,一直向別人要愛,別人不給就生氣,其實這個想法本身就很暴力,一個對自己暴力的人是給不出愛,當然也是要不到愛,被妳吸引的人是跟妳“物與類聚“的人,而妳喜歡的人也無法滿足妳的匱乏,最後不是妳受不了,就是他受不了,這種關係是無法長久的。

什麼是愛自己?是不是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是這樣當然不是愛自己。在兩性關係中,愛自己的第一步是先看到自己是沒有愛、是匱乏、是沒有安全感的。先去真誠地面對自己這一個不完整的部份,同時向對方說“我對你是沒有愛的,我有恐懼,我只想要你滿足我的匱乏跟不安全感,對不起﹗“。這個舉動是把自己拉回與所謂的“加害者“同等的地位,我沒有比你清高,我也有在利用你的部份,我願意為自己所做的事承擔一切後果,這時暴力的第一動力就解除了,當一個人願意為自己的怯懦、恐懼負起責任時,她就變得有力量,有力量的人是沒有人有權利對她暴力。此時,妳可以用更客觀、公正的眼睛去看對方,這是一種很平衡的關係,妳可以很平靜地跟對方說“你的懦弱、逃避、不負責任,我也幫不了你,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把屬於對方的責任歸還給對方,在這當下,暴力的第二動力也就沒有著力點,妳開始可以真正為自己做一些事,不是為了恐懼、控制、討好,而是為了愛、自由與成長。

暴力最大的動力不是外來的,它是在我們的內心,對面的人是我們的一面鏡子,當妳看到鏡子裡面的人臉髒了的時候,不要急著擦鏡子,先好好第把自己的臉洗乾淨,這才是解決暴力的根本知道。

附註:好友文傑將他寫的文章寄給我,歡迎我轉載,我就藉花獻佛邀您一起共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