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1日

聽天由命中的安身立命

現代教師生涯鬱悶的百憂解

金樹人
臺灣師大心輔系教授

「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孟子,盡心》

小駱駝的疑惑
人會憂鬱,聽獸醫說關在動物園的動物也會憂鬱;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外顯特徵,例如大象的憂鬱是不斷搖頭晃腦,左晃右晃的。在網路上流傳這麼一個故事。有一隻極為憂鬱的小駱駝,經常無言的看著遠方。有一天,連著丟了幾個問題給長久以來也不怎麼快樂的老駱駝:
「老爹,我們駱駝的背上為什麼要有駝峰?」
駱駝爸爸說:「這是我們在橫越沙漠時,儲存脂肪和水分用的。」
小駱駝再問:「那我們為什麼有長睫毛呢?」
「因為沙漠風沙太大,長睫毛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還用問!」
小駱駝又問:「那,我們的腳底為什麼要長肉墊呢?」。
駱駝爸爸不耐煩的抬起眼皮說:「這樣才比較容易踩在鬆軟的沙漠呀!真是的!」
最後,小駱駝淒淒然望著遠方,喃喃自語:『那我們在動物園幹嘛?』

鬱悶的老師
我想起多年前指導的一篇碩士論文,也有類似的故事(周明倩,民92)。有一位鬱鬱寡歡的數學老師,困在數學教學的淺灘上。

她大學念數學,是班上的異數。她全身充滿了藝術的細胞,在高中就想要走藝術的生涯路。但是選填志願的時候被媽媽阻止。她的母親是高中的數學老師,跟她說話都是用命令式的。雖然心中很想反抗,但是對於自己自作主張的決定,媽媽都不接受,一定要跟著她的意見走才行。大學聯考完,選擇科系是按照分數排下來的。她母親一直認為數學很好,所以她就讀了應用數學系。在大學她讀得不太認真,但是花了很多時間在社團,都是藝術方面的。

到底是誰建構了動物園,讓原來以沙漠為天地的駱駝鬱悶的養在籠子裡?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文化脈絡,讓愛好藝術的人心不甘情不願的去教數學?這讓我想起傅柯(Michel Foucault)論述中有關邊沁(Jeremy Bentham)的圓形監獄(Panopticon,又譯:全景監獄)。

主流論述的宰制
在傅柯的經典名著《規訓與懲罰》(Foucault, 1975/1995)有一副令人心驚的素描畫面:一個跪著的犯人背對著讀者,俯首面向一個監視塔。這是十八世紀邊沁發展出來的建築,可以有效的控制「順民」。

從俯瞰的角度向下望,圓形監獄是一座圓形的環形建築,中間有一座高聳突起的監視塔。監獄層層疊疊的放射出去有數層,每一層都分成很多小房間,每個房間前面有一個很大的前窗對著監視塔,有一扇後窗讓光線透射進來。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於房間與房間之間只有牆壁沒有窗戶,住在裡面的人彼此之間無法接觸。

警衛從監視塔直接就可以監視每個房間的活動,每個房間的舉動一覽無遺。小小的房間裡任何活動都逃不過警衛的眼光。這樣的人所有的舉動,永遠只能假想著警衛正在注視他,而且行為必須符合一切規定,至於警衛在不在那並不重要。

文化中的主流論述就像是監獄中的那個監視塔。我們不知道警衛在不在,只知道彷彿永遠有人在看著。如果不順服,下場就很慘。動物園的駱駝,喜歡藝術的數學老師,都深處於一個無形無影的圓形監獄裡。

聽天由命中的安身立命
有一次我在一個學術研討會上談生涯諮商中的「立命」之道。有一位我所欽佩的學者在最後綜合討論時起身回應,他這一生所走的生涯之路,只有懵懵懂懂的「聽天由命」四個字,根本談不上「安身立命」。尤有進者,他認為不只他自己,周遭的親朋好友十之八九都是如此;安身立命只是遙遠的呼喚,或是虛幻的香格里拉,落實在人間的殘酷事實,就是聽-天-由-命。

聽天由命,無論從字面或其意涵來看,在我們中國人的意識層面的理解,長期以來都被暈染成負面的意象。聽,任憑。由,任隨。順從於天意,臣服於命運,無可奈何啊。天意如此,上天自然的安排,還有什麼好說的。然而,如果我們擺脫約定俗成的理解,這句成語可能隱含著另外一個更為深遠的意涵。

「聽」與「由」都是動詞。「天」與「命」都是主詞。聽由天命,可以是外塑於不可知的命運,也可以是傾聽內在悠遠的聲音。何謂「天命」?中庸有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我們來到這人世間,人人擁有天賦的本來性情。這個本來性情在一生當中不斷尋求展現的途徑,展延出去就是自自然然的生命道路。

臺灣有一位專攻兒童神經外科的醫生,他為國內幾乎百分之九十的癲癇兒開刀,因為國內會做這項冷門手術的人相當少。他一天門診量才二十幾個,最多只不過四十個。但是幾乎中南部所有需要開刀的癲癇病患,都轉到他這裡。他對記者說,兒童神經外科走起來很辛苦,也很孤獨,但是不後悔走這條路。他的孤獨是獨行俠,他走的是自己率性而為的道路。「如果有前世的話,他可能是上天派來的使者,專門為難纏的腦部疾病患者執刀。」(邱玉珍,民93,p.108)

《天使走過人間》的作者庫伯羅絲(E. Kubler- Rose),在其自傳體的敘述中回顧一生,發現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也似乎就是為了填補醫學史中「臨終關懷」的空白。

順乎本性,既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歡喜自在,一路走來無怨無悔。

「聽天由命」這種隱性的意涵與顯性的意涵集合一身,看起來好像自相矛盾,可是這種相悖而並存的雙重特性卻是萬物存在的基本現象。陰陽並生,在我們的思維中,當我們說「我討厭什麼」時,其實也「同時」隱含著沒有說出來的「我喜歡什麼」。

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一切
心理學家容格(C. Jung)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概念能夠更清楚的說明這種特性。所謂「個體化」是成為一個人的過程:成為一個既分離,又不可分割的一體或『整體』
的過程。「個體化」無論從中、英文的字面上看,都僅僅是指走向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的過程。但是,英文字根中卻又隱含著”in-divided”的意思,「不可-分割」的,整體的意思。說也矛盾,個體與整體看似分離不相屬,卻相容在一個名詞的意涵裡面。而容格的個體化,如果只有個體而缺了整體,在定義上就完全走味了。

容格指稱的個體化,是指「一號人格」(personality I)與「二號人格」(personality II)統整的過程。「一號人格」是人在意識層面能覺察的表層自我(ego),大多受到社會化的形塑;「二號人格」是人內心深處與天性接軌的自體(Self),「我們的心理有一條拖在後面的長長的蜥蜴尾巴,這條尾巴就是家庭、民族、歐洲以及整個世界的全部歷史」。容格在自傳中提到:
一號人格與二號人格之間的作用和反作用貫穿我整個一生。在我的一生當中,二號人格很重要,我總是試著為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一切騰出空間。他是一個典型的人物,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看見;大多數人所意識到的理解力並不明白:他其實和他們沒什麼兩樣。(容格,1961/1997, p.78)

讓我們再一次回味容格這句話:「我總是試著為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一切騰出空間。」。騰出空間,就能夠容納「一號人格」的「我」,以及從內心深處走來的「二號人格」。容格特別注意到中年危機這個現象,很多人沒有騰出心理空間去容納「二號人格」,偏偏一號人格又塞滿了不屬於自己的需要與呼喚。

發現「天命」的路徑--「立命」之道
我們如何接收「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訊息?2004年暑假,我在夏威夷美國心理學會年會的一個討論小組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試圖提出我的理解。從我在諮商心理學的教學與實務工作經驗中,大致歸納出三個途徑:(1)興趣中的高峰經驗;(2)相映成趣的生活經驗;(3)文字底下畫線的經驗。

(1)興趣中的高峰經驗
「興趣」 “interests”的英文字根來自於 inter-esse,按照心理學家佛洛姆的解釋,esse係指「在其中」“to be in [or] among it” (Fromm, 1976, p.30)。人與其他人、事、物的相逢相遇,可以「在其中」,也可以「不在其中」。如同莎翁名劇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台詞:to be, or not to be;「在其中」則興味盎然,「不在其中」則味同嚼蠟。生涯心理學家薩威可斯(M. Savickas)進一步詮釋,興趣就是人與其所接觸的事物融為一體的經驗 (Savickas, 1997)。綜合這兩種看法,所謂的興趣,是指我們與外在的人事物接觸,產生了一種融為一體的感覺;除了「在其中」之外,無他。我曾經問過許多在職進修的老師,真正的興趣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回到自身的經驗,他們給出來的答案包括:忘我、沒有時間、不知身在何處、法喜充滿、有成就感、物我合一、當下清靜等。這些經驗與馬斯洛的高峰經驗非常類似。

《舞動人生》(Billy Elliot)這部英國的影片當中,小男孩比利酷愛芭蕾,但是家裡從事礦工的工作。在環境閉鎖的鄉下,比利以芭蕾為志趣的選擇明顯的有性別的設限(男孩子跳芭蕾)與社經背景的設限(家裡窮)。這孩子本來要放棄的,他的芭蕾舞老師好不容易說服了比利的爸爸。在報考倫敦芭蕾舞學院時,出了一些意外,差一點遭滑鐵盧。主考官之一的芭蕾舞老師惜才的問他:「最後一個問題問你,你在跳舞的時候有什麼感覺?」他停頓了一下,支支吾吾的回答:

不知道…
感覺蠻好的…
本來有一些僵硬,一旦跳開來,
我會忘記一切,然後…..
我彷彿消失了,
整個身體都改變了…
好像體內有一把火,
我就這樣飛了起來…
像一隻鳥,
像一股電流,
對,像一股電流…..

當跳舞的時候,他這個人與舞蹈融為一體。我們用「興趣」一詞來形容這種狀態,然而當下的感覺似乎用任何的語言來形容都是多餘的。就是在裡面,to be in it,沒有其他雜質、雜物或雜念。當這種感覺被喚起來時,面對的就是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一切。

(2)相映成趣的生活經驗
我們過往的經驗何其多,一路走來,猶如千帆過盡,帆帆相連。多少的經驗會和我們的回憶擦身而過,有哪些經驗會和我們相映照?一個人從花園的這一端走到那一端,那一些花草會讓他駐足欣賞?王陽明先生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傳習錄)人與花的相映是內心深處的相映:兩者交錯,兩顆心同歸於寂;交相互映,則同時明白起來。

唐朝詩人崔護留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詩作: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面與桃花如果擦身而過,沒有相映,則人面是人面,桃花還是桃花,就不會有絢爛醉人的『紅』暈散開來。人在桃花之前駐足,紅粉的春色在兩者之間剎時明亮了起來,這『紅』是一種相映之後蒸騰出來的現象。相映提供了條件,讓現象本身跳了出來。因著相映,讓現象的主體出來;因著相映,讓感應之後人面與桃花之存在狀態得以映照出來,現身出來。

緣於這一層的理解,我在生涯諮商中相當看重「相映成趣」的生活經驗。在看似平常的生活經驗中,「是那些吸引著你?」這個「吸引」就是前面所說的映照,整理這些經驗,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感覺就會呼之欲出。例如:

你在小學、國中或高中,曾經對未來有哪些夢想?有哪些未曾實現的「我的志願」?這些工作中的哪些特質最吸引著你?

你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麼?這些節目中是什麼吸引著你?

在休閒的時候,你最想做什麼或學什麼?這裡面是什麼最吸引著你?

(3)文字底下畫線的經驗
一般紙筆測驗的結果經由電腦或人工的計算,再給予書面的告知,無法讓受測者產生對於「我」的覺察;其最大的缺點在於測驗結果無法有效的轉換或內化為自我知識。Toman(2001)將庫德興趣量表(Kuder Career Search, KCS)的解釋和故事敘說取向結合。Toman請當事人從測驗題項中歸納出25個喜好的職業,每個職業都各有其迷你自傳(mini-autobiographies)。請當事人逐一檢視每個故事,並在故事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底下畫線。Toman希望根據這些畫線的句子,能夠引發出當事人自己更多的故事。Toman(2001)的做法如下:

(1)找出喜好的職業。
(2)這些職業都各有其迷你自傳的敘述。
(3)檢視每一個迷你自傳的故事,將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底下畫線。
(4)根據這些句子,引發出當事人自己的故事。
(5)在另外一張空白紙上,列出所有畫線的句子。
(6)將所有的資料彙整,尋找出這些資料底層的主題或組型。

以下以國內常用的「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金樹人、林幸台、林世華、陳清平、區雅倫, 民84)說明此法的應用。

步驟一:實施「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
從結果說明書中可以得到Holland六個類型的分數,以及前三個最高分的興趣代碼。

步驟二:從「單碼文字解釋」、「雙碼文字解釋」中進入敘事諮商
得到上述的代碼後,接下來「單碼文字解釋」、「雙碼文字解釋」的諮商策略參考Burlew與Morrison(1996)及Toman(2001)的做法:

a. 從測驗的結果中找出前三個單碼與一個雙碼。
b. 各組單碼與每組雙碼都各有其屬性的敘述。
c. 檢視每一個敘述,將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底下畫線。
d. 根據這些句子,引發出當事人自己的故事。
e. 在另外一張空白紙上,列出所有畫線的句子。
f. 將所有的資料彙整,尋找出這些資料底層的主題或組型。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自84年初開始建立興趣類型的文字解釋,先從單碼的文字解釋著手,再逐步完成雙碼的解釋,前後歷時七年。每一組雙碼的解釋文字結構包括(區雅倫、陳清平,民90,p.135):

a. 個性與做事風格
b. 處事方式、生活看重的事務
c. 不喜歡做的事
d. 與人合作與溝通方式
e. 喜歡參與的活動或課程
f. 有興趣的學群
g. 有興趣的職業

例如:

(a)單碼文字解釋:以藝術型(A)與社會型(S)為例

藝術型(A) 的人直覺敏銳、善於表達和創新。他們希望藉文字、聲音、色彩或形式來表達創造力和美的感受。喜歡獨立作業,但不要被忽略,在無拘無束的的環境下工作效率最好。生活的目的就是創造不平凡的事務,不喜歡管人和被人管。和朋友的關係比較隨興。喜歡從事如:音樂、寫作、戲劇、繪畫、設計、舞蹈等工作。

社會型(S) 的人對人和善,容易相處,關心自己和別人的感受,喜歡傾聽和了解別人,也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別人的衝突,喜歡教導別人,並幫助他人成長。他們不愛競爭,喜歡大家一起作事,一起為團體盡力。交友廣闊,關心別人勝於關心工作。喜歡從事教師、輔導、社會工作、醫護等相關工作。

(b)雙碼文字解釋:以AS為例

AS直覺敏銳、善於表現和創新,感覺細膩且豐富,情緒表達明顯強烈。喜歡處理人的事情,關心社會人群的變化,特別是對人有幫助的事情。喜歡熱鬧以文會友,與人的相處和諧。與兒童與青少年相處或活動,有耐心,會依需要設計相關活動與課程。喜歡直覺思考與分析,對事務機器與實驗較無興趣。

有好的表達能力,喜歡用文字、聲音或色彩或形式來表達創造力與美的感受,並帶給別人快樂。在感覺上直觀且有自信,極有個人風格。做事不喜歡清楚的規範,不講求精確效率。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雖不喜歡受約束,但仍能在規範中自闢樂土。做事不講求精確和效率也不喜歡清楚的規範。

喜歡的課程或活動如:寫作、繪畫、設計、教課。
有興趣的學群如:文史、外語、戲劇、藝術、音樂。
喜歡的職業如:老師、作家、戲劇表演者、媒體工作者等。

自我的探索與覺察必須透過個人與環境有意義的接觸。以上這些不同的接觸方式都能貼近內在的經驗本質,也更貼近自性的純然質地。對於一個老師而言,我相信這種貼近的覺察是一種悠遠的深谷回音,回應我們踏入教育這一行最原初的內在呼喚。

落地生根
一粒麥子不巧落在稻田裡,萌出來的芽長出來的禾還會是麥子。人,就不同了。很多人的職涯憂鬱是在稻田裡必須長出稻子的樣子,他原來的樣子卻是麥子。這對人之為人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自我疏離。

生涯選擇的落地生根,是對自我本質有了深切的體認後,在已經飄然落地的土壤上紮根下去,長出自己原來的樣子。「一號人格」與「二號人格」兩相結合,可以出其不意的創造出一個獨特的新局面。

「愛好文學」的根器落在「植物學」的土壤,會生出什麼樣子?一個對於文學愛好的人,因緣際會成了上山下海的植物學家。他在人生繞了一大圈之後,蟄伏的本質自然的又探頭追尋出路。在林業實驗所擔任森林生物研究員的潘富俊先生,花了三年的時間,重讀了八次紅樓夢,27萬首以上的詩詞,足跡遠至蒙古考察寶玉口中的昭君墓長青草,撰寫了「紅樓夢植物圖鑑」。他以紅樓夢各回植物出現的種類與次數,呼應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原作的說法;他從大觀園中植物出現的種類,間接推斷大觀園不在蘇州、南京或北京,而是曹雪芹「綜合南北各地」的理想之地。(聯合報,民國93年9月25日)在這之前,他已出版了「楚辭植物圖鑑」與「詩經植物圖鑑」。

「愛好動物」的根器落在「氣象學」的土壤,會生出什麼樣子?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一位氣象學家麥可‧高斯坦是位傑出的氣象學家。他出生於南非,雖然在美國工作了幾十年,至今仍對少年時期所熟悉的野生動物深深著迷。對野生動物的喜好是他根器的「根」。然而,他在氣象這塊土壤上結合了原本對動物的喜好,做出了氣象學家或動物學家單獨不容易做出的研究成果。(華倫,民93)

大象是以比人類所能聽到的最低音還低的頻率和遠距離的象群溝通。大象究竟是逆著風嘶吼,還是利用每日的大氣變化,採取最有利的條件進行訊息的傳播?尤其在交配季節,母象的交配聲波訊號如果受到強勁陣風和大氣熱浪擾亂,無法傳達到遠方的公象,下一代的優生繁殖就會受到影響。

高斯坦的研究團隊藉著老練的氣象知識與儀器,在納米比亞的埃托沙國家公園花了三個星期的時間進行偵測,發現有96%被紀錄到的聲波是發生在黃昏至黎明間寒冷無風的時刻。避開白天攝氏43度的高溫與每小時30公里的風速,大象係利用傍晚以後攝氏4度且幾乎靜止的空氣進行最有效率的超低頻呼叫,可以溝通的範圍可涵蓋至少290平方公里。他精準的發現,叫聲最多的時段是日落前一小時到日落後三小時之間,以及日出後的頭兩個小時。

落地生根,生出自己的樣子,其前提是知其本性。知其本性,率性而為,在不同的職場都能無入而不自得。

結語
前面提到的數學老師,在大學社團的舞蹈社非常的活躍,也很快樂。大學畢業後她母親要她繼續進修,後來千辛萬苦擺脫了數學,選擇了自己想念的研究所,重新回到學校,成為一個想要做自己的老師。盡其心,知其性,走出自己的一條生涯路。孟子在盡心篇中說道:「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盡心知性,存心養性,所以立命也;從內在生出的力量,或許可以破除主流論述的魔咒,生涯道路上百憂得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參考書目
邱玉珍(民93)黃棣棟:不穿白袍的幸福醫師。常春,259期,十月號,104-109頁。
金樹人、林幸台、林世華、陳清平、區雅倫(民84)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高中、大學版)。台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周明倩(民92)在分化與統整中擺盪—國民中學實習教師生涯探索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區雅倫、陳清平(民90)2001年版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使用手冊。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華倫(民93)荒野的呼喚。載於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04年3月號。96-101頁。
聯合報(民國93年9月25日)植物圖鑑,紅樓夢密碼?
Burlew, L.D & Morrison, J. (1996).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assessment in promoting lifestyle change via specific change strategie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9, 163-175.
Fromm, E. (1996). To have or to be. New York: Continuum.
Jung, C. (1961).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劉國彬與楊德友譯(1997),容格自傳。臺北:張老師。
Foucault, M. (197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劉北成與楊遠嬰譯(1995)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
Toman, S. M. (2001). Eliciting career storied from interest inventory results. Paper presented June 29th at the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Conference in Tucson, AZ.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