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30日

是也不是

中午和老公去飲茶,注意到自己今天叫的全都是炸的東西。

我不是個很愛吃油炸的人,今天的狀況頗為反常。

我蠻好奇自己的呈現,就讓自己深呼吸先靜下來。我問自己,是什麼讓我想吃油炸的東西?我等著答案的出現。有個聲音出現,「我要油,油讓我覺得滋潤,讓我覺得溫暖」。我用完形的方法,讓自己進入油炸的東西中,感受成為油炸物的感覺,忽然有個很強烈的感受上來,油炸的外皮,就像是個保護膜,可以讓我有個躲藏的地方。原來我覺得不安全,我需要被保護。

我問自己,是什麼是讓我覺得不安全?是什麼是讓我覺得需要被保護?

馬上進入腦中的是,我做部落格。我覺察到,我在部落格裡寫太多自己私人的事情,那種狀況像是脫了衣服,讓自己赤裸裸呈現,感覺是不安全,是會有擔心,害怕的。原來我並沒有真的那麼全然自在的呈現自己,我還是有焦慮,有緊張的。

緊張,焦慮來自於害怕被批判,因為這不是社會期待我的樣子。但我清楚知道這才是最真實的自己,我不願去隱藏,也不想去修飾。

我和老公分享我的發現。他只是聽著,問我,「那妳現在打算怎麼做?」

我還是選擇保留所有我寫的東西,也把今天對自己的覺察放上來。我還是要做自己,還是願意真實呈現真正的我,讓自己隨著時間之流,在每一個當下,保持清醒的意識,也做直接的分享。至於別人怎麼想,那不是我能控制的,但我清楚知道,我的家人、好朋友是站在我這邊的。

也算是對自己的挑戰吧!我知道自己總是有調整的權利和自由的。

我注意到,當我能承認我軟弱,我害怕,我的軟弱,害怕就控制不了我;但是,當我越不承認我有擔心,我有緊張,我就越被那些感覺牽著走,整個人就是不對勁。「是」就是「不是」,「不是」就是「是」,又一次被證明。唯有真實,才能讓一切回到原點。

重新得力

老鷹在四十歲時,經過痛苦的換喙、拔毛過程,重新得力展翅飛翔

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牠的一生可以長達七十年。

不過要活那麼長的壽命,牠在四十歲的時候,必須做出一個困難卻非常關鍵的決定。因為當老鷹活到四十歲時,牠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牠的喙也漸漸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而牠的翅膀也因為羽毛長得又濃又厚,所以變得十分沈重,也使得飛翔更加吃力。這時候的老鷹只有兩種選擇:等死,或是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牠必需在懸崖上築一個特別的巢,並且停在那裡,不得飛翔,進行長達一百五十天的痛苦過程。老鷹首先用牠的喙敲擊岩石,直到完全脫落,然後靜靜地等待新的喙長出來。接著,牠再用新長出來的喙,把原來的爪子,一根一根地拔出來。然後當新的爪子長出來後,再把自己身上又濃又密的羽毛一根根地拔掉。五個月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重新得力又開始飛翔,再過三十年展翅上騰的歲月。

這是從網上看到的故事。關於老鷹的故事。

我不知道它的可信度有多少,但內容對我卻是無比的撼動。

半年多來,因緣際會,一些事情的發生,讓自己一直在情緒的波浪中晃動著。我一向習慣回頭看自己,和自己接觸,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但我有很深的無力感,看到自己的期待願景,看到自己的介入干涉,看到自己的失望挫折......。彷彿整個生命從年少無知時代,又從頭再快速走過一次。許多朋友對我的狀況和行為處事有很多的建議及看法,我會在那些講法中搖擺,拉扯。在上下起伏中來來回回的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除了外在,自己的內在受到那些影響,的確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在叫囂著;要擺平自己已屬不易,哪有那麼多心思去想別人的是非對錯?

人到中年,進入另一個階段。老鷹40歲重新更新,我也在這個年歲,重整生命,重新思考、定位。

昨天一位朋友說我,以前是真實夾雜著任性,在兩者間擺盪,對自己不想碰的部分,就在當中尋求模糊地帶;但現在是任性少了,誠實更多了,對自己的生命更負責了。是這樣的嗎?我感受著。

Google 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在他「做最好的自己」的那本書中,期許讀者可以成為一個能夠從思考中認識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攫取快樂、從追求中獲得力量的人;一個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的人。我也自我期許著。

我相信我的心態還是夠年輕的,還有許多可以調整的空間。而麥克阿瑟和卡內基的座右銘也正好給我一個可以振振有詞的下台階。

你的信念會顯示你有多年輕
你的疑慮會顯示你有多蒼老
你的自信多強就表示你有多年輕
你的恐懼多深就表示你有多蒼老
你與你的希望一樣年輕
你與你的絕望一樣蒼老
歲月會在皮膚上留下皺紋
而靈魂的皺紋卻是消極的心情刻下的

(Samuel Ullman)

第四道

廖閱鵬

依照諸中心的發展現況,人可以分為七類。

第一種人,是指他的本能中心或運動中心佔優勢,也稱為「肉體人」。

第二種人,是指他的情感中心佔優勢,也稱為「情感人」。

第三種人,是指他的理智中心佔優勢,也稱為「理智人」。

我們在日常生活裏所碰到的人幾乎都屬於這三種人,任何人天生下來都屬於這三種人,唯有透過自覺的努力,才能成為較為高等的人。

在這三種人裏,情感人的人數最多,肉體人次之,而理智人的比例很小。

獨立思考能力並不是老天賜給人的禮物,而是人必須下功夫為自己努力奮鬥才能獲得的寶貴能力。由此,人也可以了解,為什麼訴諸情感的宗教往往擁有人山人海的信眾。

第四種人是指一個人已經將靈魂進化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並且致力於四個低等中心的平衡發展。 唯有有心修行的人,他擁有健全的磁性中心,修行成為他不會改變的生活方向,而且,正確掌握了「四個中心必須平衡發展」的修行原理,這樣才是第四種人。

雖然修行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數人沒有建立平衡發展的知見,或者他的磁性中心有瑕疵,使他走上岐路,或者認同於虛假的修行團體,所以仍然落在前三種人的窠臼。

無知而忙修瞎練,其弊病往往比不懂修行的平常人更嚴重。

第五種人,是指一個人已經獲得了「統一性」與「自我意識」,他的高等情感中心開始發揮作用,具有常人所沒有的許多能力。

第六種人,是指一個人已經獲得了「客觀意識」,他的高等理智中心開始發揮作用。

第七種人,具有永遠不變的「我」,具有真正的意志,他能控制他所有的意識狀態,人所能獲得的一切都已圓滿,而且再也不會失去他所獲得的一切。

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夜睹明星,悟道成佛,在印度說法四十九年後圓寂。

剛剛成道的佛陀,可以說是成為第六種人,這時他開發了高等情感中心與高等理智中心,完全認識自我與宇宙的真相,擁有各種凡人夢想難及的神通。

而四十九年之後,圓寂前的佛陀與剛剛成道的佛陀又不一樣,前者比後者更加圓熟,理由是成佛以後,佛陀的境界就不斷從第六種人向第七種人邁進。

第七種人非常希罕,非常珍貴,幾乎不可能在人間出現。以凡人的眼睛來看,第七種人是無與倫比的完人。

現在我們可以解釋為什麼稱呼本體系為「第四道」的原因了。

「第四道」就是人類進化的第四條道路。
第一條道路,著重對肉體下功夫,也就是對本能中心和運動中心下手,古代印度的苦行者就是典型的第一道,事實上,這是一條又長又難又不可靠的道路。

第二條道路,是僧侶的方法,是情感之道,例如基督教強調對上帝的信心、佛教淨土宗強調阿彌陀佛的救護力量。當這種情感宗教走偏時,會形成盲目崇拜、迫害異教徒的行徑。

第三條道路,著重對理智下功夫,例如印度的瑜珈學派、佛教的唯識宗。它的流弊是沈迷於字眼、形式、儀式、玄學的爭辯。

苦行者是過分的第一種人,僧侶是過分的第二種人,瑜珈學派行者是過分的第三種人,。所以,前三道是前三種人的道路,第四道則是第四種人的道路。

第四道強調四個中心的平衡發展,強調「不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因為所有的下功夫都是內在的」。

由於第四道要同時發展四個中心,它的難度更高,所以第四道很清楚這個體系只會被少數人接受,走第四道的人必須比前三道的人知道更多,否則,即使打著第四道的招牌,也仍然不脫前三道的窠臼。

廣義來說,只要掌握「四個中心同時發展」的修行體系即可稱為「第四道」。

第四道的第一原理是人不能相信任何事

對第二道來說,信心是必要的;對第四道來說,了解才是必要的。

當人沒有信心的時候,他就沒有辦法向上帝祈禱,或者祈求阿彌陀佛的救度。

第四道不要求信心,因為只有人懶得思考的時候,才會相信或者不相信。

第四道要求人以思考以行動以實驗去親自驗證

第四道不會流行,不會擁有眾多追隨者。

鄔斯賓斯基說:「只要本體系的觀念不被人曲解,就決不會流行,因為人們不會承認自己在睡覺,自己是機器。自命不凡的人總是反對這個觀念。」

由於第四道不像第二道訴諸情感,給信徒保證、安慰、善意的謊言,第四道給予冷酷無情的真相,人的虛假個性不喜歡玩真的,所以第四道注定只會被少數人接受。

第四道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只有少數人能夠發展,能夠開發隱藏不露的可能性」。

大多數人都淹沒在甲種影響裏,畢生追逐死後不存在的事物。

少數對修行有興趣的人,又往往沒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人們要記住,修行是非常困難的事,比人類登陸月球還難百萬倍。

第四道認為,進化是不可能自動發生的,靈魂是不可能自己長出來的。

葛吉夫說:「你不能等烤熟的乳鴿自動飛進嘴裏。」

人必須有明確的方向,有意識地下功夫,而即使如此,都不能保證你能修行成功。

修行,是沒有保證的。

第二道給人許多保證,第四道令人看見無私的真相。

第四道強調修行從目前生活的立足點開始

不需要放棄外在的事物,因為所有的下功夫都是內在的。

現實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修道場。

第四道鼓勵人有意識地欣賞文學、藝術、音樂,這些美好的事物是人為的精緻印象,成為餵養情感中心、理智中心的高等食物,有助於靈魂的結晶。

有意識地欣賞,意味著在欣賞的當下,記得自己,分開注意力,保持雙向的清醒,於是,美的欣賞活動就成為記得自己的實踐。

這也就是為什麼第四道強調在生活中修行的秘密。

重點不在於你從事什麼外在活動,而是你以什麼樣的意識狀態來面對當下

附註:

1.「第四道」體系是由二十世紀初俄國的葛吉夫所建立,並由弟子鄔斯賓斯基、以及目前在美國的羅勃.波頓……等人發揚光大。

「第四道」引介了一種不同於古老宗教及傳統修行的修道觀點,並以該系統為基礎,擴及探討宇宙、認知、靈魂、永恆、修行團體等相關單元,提供一個觀看世界的嶄新視角。

「第四道」是指有別於其他三種傳統修鍊的修行之道:第一道,是指回教或印度教,透過苦行以獲得控制肉體的力量和意志;第二道,藉由各種儀式激發行者的宗教情操,類似一般僧侶的修行方式;第三道,即瑜伽派的修道方法,透過對知識及意識下工夫,充分發展行者的理智部份。是以,第四道強調修行無需隱遁避世,而是就現前當下的生活狀況持續地在自己身上下工夫,從而獲得真實的蛻變。

「第四道」是俄國數學家兼哲學家鄔斯賓斯基就該修行體系和他的學生們所進行的對談紀錄,時間約在1921至1946年間。本書共分十六章,第一章係對第四道的基本思想做一通盤的思辨及敘述,而相關主題則在後面的篇章中,按照鄔斯賓斯基的考量依序詳述。

「第四道」觀點認為,人基本上是一部機器,他的所感所知所想絕大部份受制於各式習氣或種種定型的觀念;因此,和一般認知不同的是,第四道指出,人「並不真正認識自己」,乃至「甚麼都不會做」。此故,人無異一部受外界影響和衝擊而活動的機器;而其中解脫的契機就在於我們開始覺察這樣的侷限,並將這一覺察的觸角延伸至生活裡的行住坐臥以及起心動念

「第四道」主張個人靈修應從他發現該體系時的生活狀況中開始著手,不需離群索居,逃離眼前的滔滔紅塵。依循「第四道」方式,人們就能使得四個中心並行發展,不致有所偏頗。

2.四個中心為本能、運動、情感、理智四個部分

2006年11月29日

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

主啊!求你塑造我的兒子,
使他夠堅強到能認識自己的軟弱;
夠勇敢到能面對懼怕;
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
在勝利中,仍保持謙遜溫和。  
 
"Build me a son, O Lord,
who will be strong enough to know when he is weak,
and brave enough to face himself when he is afraid;
one who will be proud and unbending in honest defeat,
and humble and gentle in victory.  
 
懇求塑造我的兒子,
不至空有幻想而缺乏行動;
引導他認識你,同時又知道,
認識自己乃是真知識的基石。
 
Build me a son
whose wishes will not take the place of deeds;
a son who will know Thee…… and that
to know himself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knowledge.
 
我祈禱,
願你引導他不求安逸、舒適,
相反的,經過壓力、艱難和挑戰,
學習在風暴中挺身站立,
學會憐恤那些在重壓之下失敗的人。  
 
Lead him, I pray,
not in the path of ease and comfort,
but under the stress and spur of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Here, let him learn to stand up in the storm;
here let him learn compassion for those that fail.  
 
求你塑造我的兒子,
心地清潔,
目標遠大;
使他在指揮別人之前,
先懂得駕馭自己;
永不忘記過去的教訓,
又能伸展入未來的理想。

Build me a son
whose heart will be clear,
whose goal will be high,
a son who will master himself
before he seeks to master other men;
one who will reach into the future,
yet never forget the past.
 
當他擁有以上的一切,
我還要禱求,賜他足夠的幽默感,
使他能認真嚴肅,
卻不致過分苛求自己。

And after all these things are his,
add, I pray, enough of a sense of humor,
so that he may always be serious,
yet never take himself too seriously.
 
懇求賜他謙卑,
使他永遠記牢,
真偉大中的平凡,
真智慧中的開明,
真勇力中的溫柔。
 
Give him humility,
so that he may always remember
the simplicity of true greatness,
the open mind of true wisdom
and the meekness of true strength.
 
如此,我這作父親的,
才敢低聲說:「我沒有虛度此生。」  
 
Then, I, his father will dare to
whisper, "I have not lived in vain.'"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李順長 譯

2006年11月28日

誰為我哭?我為誰哭?

今早和老公早餐的時候聊到一些生死的問題。

忽然腦袋裡閃出一個問題。「如果我死了,有多少人會為我哭?」

我相信會有很多人難過,流淚。但..., 有多少人是真正為我哭?

也因為這樣的問題,我問自己,在我經歷一些生死離別後,有多少人,我是真正為她/他哭的?

小學時候,老蔣總統去世,我如喪考仳,到國父紀念館謁靈,跪在地上大哭,我在哭什麼?我一點都不認識他,和他完全沒有任何私人接觸,我的哭,來自何處?為何而來?

一位好朋友忽然的死亡,讓我難過不已,難過的是我和她之間因為一些誤會而許久未聯繫,而再聽到她的消息時,是她的過世,我沒有機會在和她表達我內在的感受,沒機會解釋,沒機會和她和好.....

乾爹去世,我哭到快昏倒。但老實講,我和乾爹的感情連結並沒有那麼深。我好奇自己的哭從何而來?是現場的氣氛引發了我對死亡的恐懼?是我沒辦法接受死亡?是我相信自己死時決不會像他一樣風光大葬,蓋黨旗,有五院院長致贈牌匾;副總統親臨,學生、親友塞滿禮堂?

外婆走時,我讀高中,我一滴眼淚也沒掉,沒哭,又代表了什麼?

外公走時,我讀大學,我也沒哭。但在我學心理治療之後,我常常因為他而哭,哭我小時不懂事,常常對他大小聲,只有要錢才找他。他最疼我,我卻對他不孝順,我對他充滿了愧疚,想要彌補,但已沒有機會。

媽媽過世三年,她走時我也沒哭。在她走前幾年,我把能為她做的事都做了,想跟她說的話都說了,陪著她一起面對死亡,一起回顧過去,計畫身後的一切。在她走前兩個月,為她辦了一場生前感恩會,把她想見的親戚、朋友、學生都找來,讓他/她們跟她互相說說心裡的話,到她走時,全家人都圍在她的身邊,跟她告別,要她一路好走。我難過,但沒有遺憾。

我偶而想起媽媽,我會流淚,特別是在我低盪的日子。我知道,我的哭因為我失去了一個大靠山,一個最疼我,能給我情緒支持,物質援助的人。那是為我自己哭,不是為她哭。

去年一個朋友毫無預警的腦溢血去世,我哭了,但我清楚知道,我哭的是世上少了一個能貢獻的人,哭的是她的突然死亡引發我的焦慮,提醒自己千萬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千萬不要把情緒憋在心裡....

這不禁讓我有更多的疑問,當人走時,我們的哭,是為她/他哭?還是為自己哭?在完形治療裡,相信的是我們都在為自己哭,但我總覺得會有不同比例的分配。很多人告訴我,他/她是為某人哭,但繼續往下探問,通常也可以找到哭的還有自己的罪惡,損失,歉咎,害怕,擔心.....。好像不會是完全偏向某一邊的,總有一些比例上的不同,端看彼此的關係和那個死亡引發了自己內在什麼樣的感觸吧!

不知為什麼,當我想到自己的死亡,我會認為真正會為我的死而難過,而哭的人,除了老公,只有兩個人,兒子都不會真正為我哭。這當然是個人很主觀的認定,但也讓我再次思考我和周圍人的關係。問問自己的期待是什麼?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關係什麼?

2006年11月27日

幸福

送兒子去補習,等他的一個鐘頭,我和老公就在車裡,把椅子放低,半躺著,聽著歌,聊聊天。

車裡放的是好友刻的台語CD,台語歌本就是蠻悲情的,配上車外暗黑的天色,稀稀疏疏幾家的聖誕霓紅,頗有一番風情。兩人天南地北的聊著,偶而牽個手,親他一下,聽到不爽的話,還可以打他兩拳;我珍惜這樣的兩人時間,可以在一起,可以談心,可以耍賴...,覺得自己好幸福 。

說著聽著,聽到江蕙唱的「家後」,眼淚不聽使喚的在眼眶中打轉。我知道,歌中表達的,某個程度也代表了我的感受和想法。

認識老公近22年,在多倫多這幾年,對他情感上的依賴越來越深,他是我最信任的人。兩人感情像是倒吃甘蔗,越來越甜。老實說,還真是會擔心,不知何時會失去這樣的幸福,也只能提醒自己好好把握每一刻和珍惜每一次能在一起的時間。

我很喜歡家後的歌詞,也把它抄了下來。因為是台語歌,我就順帶翻譯一下,就直譯,不再修飾了。

你可以在以下網址聽到這首歌 http://hk.geocities.com/ye530520v2/435e.wma

家後 (妻子)  詞/曲:鄭進一    演唱:江蕙
有一日咱若老   找無人甲咱友孝 我會陪你   坐惦椅寮 聽你講少年的時陣   你有外摮(有一天我們如果老了,找不到人孝順我們,我會陪你,坐在椅子上,聽你講你年輕的時候有多厲害)
 
吃好吃醜無計較   怨天怨地嘛袂曉 你的手   我會甲你牽條條   因為我是你的家後(吃好吃壞我不計較,怨天怨地我也不會,你的手我會把你緊緊牽住,因為我是你的妻子) 

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阮對少年跟你跟甲老 人情世事已經看透透   有啥人比你卡重要(我把青春嫁到你家,我從年輕跟你跟到老,人情世事我都看的清清楚楚,有誰比你更重要) 

阮的一生獻乎恁兜   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   我會讓你先走 因為我會嘸甘   放你   為我目屎流 (我的一生獻給你家,才知道幸福是吵吵鬧鬧,等到回去的時候如果來到,我會讓你先走,因為我會捨不得,讓你,為我眼淚流)

有一日咱若老   有媳婦子兒友孝 你若無聊   拿咱的相片 看卡早結婚的時 陣   你外緣投(有一天我們如果老了,有媳婦兒子孝順我們,你如果無聊,拿我們的相片,看早時結婚的時候你有多英俊) 

穿好穿醜無計較   怪東怪西嘛袂曉 你的心   我會永遠記條條   因為我是你的家後(穿好穿壞我不計較,怪東怪西我也不會,你的心,我會永遠牢牢記住,因為我是你的妻子) 

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阮對少年就跟你跟甲老 人情世事嘛已經看透透   有啥人比你卡重要 (我把青春嫁到你家,我從年輕就跟你跟到老,人情世事我已經看的清清楚楚,有誰比你更重要) 

阮的一生獻乎恁兜   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   你著讓我先走 因為我會嘸甘   看你   為我目屎流(我的一生獻給你家,才知道幸福是吵吵鬧鬧,等待回去的時候如果來到,你要讓我先走,因為我會捨不得,看你,為我眼淚流)

十句話讓你感悟人生

http://www.xlcz.com/wanyuanyi/rsgwsjh.pps

愛一個人而那個人不愛你是很讓人難受的,但更痛苦的是,愛一個人,卻永遠都沒勇氣告訴他。

生命中最悲哀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一個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人,但你卻到了最後才發現,一切都太遲了,你無力回天,只好任其隨風而逝。

最好的朋友是你們靜坐在游廊上,一句話也不說,當你們各自走開的時候,仍感到你們經歷了一場十分精彩的對話。

當我們失去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曾經擁有。

只需一分鐘就可以碰到一個人,一小時喜歡上一個人,一天愛上一個人,但需要花盡一生的時間去忘掉一個人。

不要追求外表,它會騙人。不要追求財富,它會消失。

追求一個能經常讓你微笑的人吧!因為微笑會讓你灰暗的世界豁然開朗、陽光明媚 夢自己想夢的,做自己想做的,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機會不會再來

一句無心的話也許會點燃糾紛,一句殘酷的話也許會毀掉生命,一句及時的話也許會消釋緊張,一句知心的話也許會愈合傷口、挽救他人。

最快樂的人所擁有的一切東西並不都是最好的,但他們會充分享受自己已有的東西。

愛情是以微笑開始,以吻生長,以淚結束。你出生的時候,你哭著,周圍的人笑著﹔在生命的盡頭,你笑著,而周圍的人在哭著。

2006年11月26日

無謂的自尊,傷害的是誰?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家庭》裡摘抄(蘆荻口述> 連淑香整理)

一個個無情的誤解﹐紛亂了幸福的腳步﹐當命運的死結終於用代價打開﹐一切都為時已晚。

接婆婆來家安度晚年﹐結果卻背離我們的初衷﹐結婚二年後﹐先生跟我商量把婆婆從鄉下接來安度晚年。先生很小時父親就過世了﹐他是婆婆唯一的寄託﹐婆婆一個人扶養他長大﹐供他讀完大學。“含辛茹苦”這四個字用在婆婆的身上﹐絕對不為過!我連連說好﹐馬上給婆婆收拾出一間南向帶陽台的房間﹐可以曬太陽﹐養花草什麼的。先生站在陽光充足的房間﹐一句話沒說﹐卻突然舉起我在房間裡轉圈﹐在我張牙舞爪地求饒時﹐先生說﹕“接咱媽去。”

先生身材高大﹐我喜歡貼著他的胸口﹐感覺嬌小的身體隨時可被他抓起來塞進口袋。當我和先生發生爭執而又不肯屈服時﹐先生就把我舉起來﹐在腦袋上方搖搖晃晃﹐一直到我嚇得求饒。這種驚恐的快樂讓我迷戀。

婆婆在鄉下的習慣一時改不掉。我習慣買束鮮花擺在客廳裡﹐婆婆後來實在忍不住﹕“你們娃娃不知道過日子﹐買花幹什麼?又不能當飯吃!”我笑著說﹕“媽﹐家裡有鮮花盛開﹐人的心情會好。”婆婆低著頭嘟噥﹐先生就笑﹕“媽﹐這是城裡人的習慣﹐慢慢的﹐你就習慣了。”婆婆不再說什麼﹐但每次見我買了鮮花回來﹐依舊忍不住問花了多少錢﹐我說了﹐他就“嘖嘖”咂嘴。有時﹐見我買大包小包的東西回家﹐她就問這個多少錢那個多少錢﹐我─如實回答﹐她的嘴就咂的更響了。先生擰著我的鼻子說﹕“小傻瓜, 你別告訴她真實價錢不就行了嗎?”快樂的生活漸漸有了不和諧音。

婆婆最看不慣我先生起來做早餐。在她看來﹐大男人給老婆燒飯﹐哪有這個道理?早餐桌上﹐婆婆的臉經常陰著﹐我裝做看不見。婆婆便把筷子弄得叮噹亂響﹐這是她無聲的抗議。我在少年宮做舞蹈老師﹐跳來跳去已夠累的了﹐早晨暖洋洋的被窩﹐我不想扔掉這惟一的享受﹐於是﹐我對婆婆的抗議裝聾作啞。婆婆偶樂幫我做一些家務﹐她一做我就更忙了。比如﹐她把垃圾袋通通收集起來﹐說等攢夠了賣廢塑料﹐搞得家裡到處都是廢塑料袋;她捨不得用洗潔精洗碗﹐為了不傷她的自尊﹐我只好偷偷再洗一遍。

一次﹐我晚上偷偷洗碗被婆婆看見了﹐她“啪”的一聲摔上門﹐趴在自己的房間裡放聲大哭。先生左右為難﹐事後﹐先生一晚上沒跟我說話﹐我撒嬌﹐耍賴﹐他也不理我。我火了﹐ 問他﹕“我究竟哪裡做錯了?”先生瞪著我說﹕“你就不能遷就一下﹐碗再不乾淨也吃不死人吧?”後來﹐好長一段時間﹐婆婆不跟我說話﹐家裡的氣氛開始逐漸尷尬。

那段日子﹐先生活得很累﹐不知道要先逗誰開心好。婆婆為了不讓兒子做早餐﹐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燒早飯的“重任”。婆婆看著先生吃得快樂﹐再看看我﹐用眼神譴責我沒有盡到做妻子的責任。為了逃避尷尬﹐我只好在上班的路上買包奶打發自己。睡覺時﹐先生有點生氣地問我﹕“蘆荻﹐是不是嫌棄我媽做飯不乾淨才不在家吃?”翻了一個身﹐他扔給我冷冷的脊背任憑我委屈的流淚。最後﹐先生嘆氣﹕“蘆荻﹐就當是為了我﹐你在家吃早餐行不行?”我只好回到尷尬的早餐桌上。

那天早晨﹐我喝著婆婆燒的稀飯﹐忽然一陣反胃﹐肚子裡所有的東西都搶著嚮外奔跑﹐我拼命地壓製著不讓它們往上涌﹐但還是沒壓住﹐我扔下碗﹐衝進衛生間﹐吐得稀裡嘩啦。當我喘息著平定下來時﹐見婆婆夾雜著家鄉話的抱怨和哭聲﹐先生站在衛生間門口憤怒地望著我﹐我張著嘴巴說不出話﹐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我和先生開始了第一次激烈的爭吵﹐婆婆先是瞪著眼看我們﹐然後起身﹐蹣跚著出門去了。先生恨恨地瞅了我一眼﹐下樓追婆婆去了。整整三天﹐先生沒有回家﹐連電話都沒有。我正氣著﹐想想自從婆婆來後﹐我夠委屈自己了﹐還要我怎麼樣?莫明其妙的﹐我總想嘔吐﹐吃什麼都沒有胃口﹐加上亂七八糟的家事﹐心情差到了極點。後來﹐還是同事說﹕“蘆荻﹐你臉色很差﹐還是去醫院看看吧。”

醫院檢查的結果是我懷孕了。我明白了那天早晨我為什麼突然嘔吐﹐幸福中夾著一絲幽怨﹕先生和作為過來人的婆婆﹐他們怎麼就絲毫沒有想到這呢?在醫院門口﹐我看見了先生。僅僅三天沒見﹐他憔悴了許多。我本想轉身就走﹐但他的模樣讓我心疼﹐沒忍住﹐我喊了他。先生循著聲音看見了我﹐卻好像不認識了﹐眼神裡有一絲藏不住的厭惡﹐它冰冷地刺傷了我。我跟自己說不要看他不要看他﹐伸手攔了一輛出租車。那時﹐我多想向先生大喊一聲﹕“親愛的, 我要給你生寶貝了!”然後被他舉起來﹐幸福地旋轉。我希望的沒有發生。在出租車裡﹐我的眼淚才遲遲地落下來。為什麼一場爭吵就讓愛情糟糕到這樣的程度?

回家後﹐我躺在床上想先生﹐想他滿眼的厭惡。我握著被子的一角哭了。夜裡﹐家裡有翻抽屜的聲音。打開燈﹐我看見先生淚流滿面的臉。他正在拿錢。我冷冷地看著他﹐一聲不響。他對我視若不見﹐拿著存折和錢匆匆離開。或許先生是打算徹底離開我了。真是理智的男人﹐情與錢分得如此清楚。我冷笑了幾下﹐眼淚“嘩啦嘩啦 ”的流下來。第二天﹐我沒去上班。想徹底清理一下自己的思緒﹐找先生好好談一次。

找到先生的公司﹐秘書有點奇怪地看著我說﹕“陳總的母親出了車禍﹐正在醫院裡呢。”我瞠目結舌。飛奔到醫院﹐找到先生時﹐婆婆已經去了。先生一直不看我﹐一臉僵硬。我望著婆婆乾瘦蒼白的臉﹐眼淚止不住﹕天哪!怎麼會是這樣?直到安葬了婆婆﹐先生也沒跟我說一句話﹐甚至看我一眼都帶著深深的厭惡。關於車禍﹐我還是從別人嘴裡了解到大概﹐婆婆出門後迷迷糊糊地向車站走﹐她想回老家﹐先生越追她走得越快﹐穿過馬路時﹐一輛公交車迎面撞過來……我終於明白了先生的厭惡﹐如果那天早晨我沒有嘔吐﹐如果我們沒有爭吵﹐如果……在他的心昊﹐我是間接殺死他母親的罪人。

先生默不作聲搬進了婆婆的房間﹐每晚回來都滿聲酒氣。而我一直被愧疚和可憐的自尊壓得喘不過氣來﹐想跟他解釋﹐想跟他說我們快有孩子了﹐但看著他冰冷的眼神﹐又把所有的話都咽了回去。我寧願先生打我一頓或者罵我一頓﹐雖然這一切事故都不是我的故意。日子一天一天地窒息著重覆下去﹐先生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我們僵持著﹐比陌路人還要尷尬。我是繫在他心上的死結。

一次﹐我路過一家西餐廳﹐穿過透明的落地窗﹐我看見先生和一個年輕女孩面對面坐著﹐他輕輕地為女孩攏了攏頭髮﹐我就明白了一切。先是呆﹐然後我進了西餐廳﹐站在先生面前﹐死死盯著他看﹐眼裡沒有一滴淚。我什麼也不想說﹐也無話可說。女孩看看我﹐看看我先生﹐站起來想走﹐我先生伸手按住她﹐然後﹐同樣死死地﹐絕不示弱地看著我。我只能聽見自己緩慢的心跳﹐一下一下跳動在瀕臨死亡般的蒼白邊緣。輸了的是我﹐如果再站下去﹐我會和肚子裡的孩子一起倒下。那一夜﹐先生沒回家﹐他用這樣的方式讓我明白﹕隨著婆婆的去世﹐我們的愛情也死了。先生再也沒有回來。有時﹐我下班回來﹐看見衣櫥被動過了──先生回來拿一點自己的東西。我不想給他打電話﹐原先還有試圖向他解釋一番的念頭﹐一切都徹底失去了。

我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去醫院體檢﹐每每看見有男人小心地扶著妻子去做體檢﹐我的心便碎提不像樣子。同事隱約勸我打掉算了﹐我豎決說不﹐我發瘋了一樣要生下這個孩子﹐也算對婆婆的死的補償吧。我下班回來﹐先生坐在客廳裡﹐滿屋子煙霧彌漫﹐茶几上擺著一張紙。沒必要看﹐我知道上面是什麼內容。先生不在家的二個多月﹐我逐漸學會了平靜。我看著他﹐摘下帽子﹐說﹕“你等一下﹐我簽字。”先生看著我﹐眼神複雜﹐和我一樣。我一邊解大衣扣子一邊在心裡對自己說﹕“不哭不哭……”眼睛很疼﹐但我不讓它們流出眼淚。掛好大衣﹐先生的眼睛死死盯在我已隆起的肚子上。我笑笑﹐走過去﹐拖過那張紙﹐看也不看﹐簽上自己的名字﹐推給他。“蘆荻﹐你懷孕了?”自從婆婆出事後﹐這是先生第一次跟我說話。我再也管不住眼睛﹐眼淚“嘩啦”地流下來。我說﹕“是啊﹐不過沒事﹐你可以走了。”

先生沒走﹐黑暗裡﹐我們對望著。先生慢慢趴在我身上﹐眼淚滲透了被子。而在我心裡﹐很多東西已經很遠了﹐遠到即使我奔跑都拿不到了。不記得先生跟我說過多少遍“對不起”了﹐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會原諒﹐卻不能﹐在西餐廳先生當著那個女孩的面﹐他看我的冰冷的眼神﹐這輩子﹐我忘記不了。我們在彼此心上劃下了深深的傷痕。我的﹐是無意的;他的﹐是刻意的。

期待冰釋前嫌﹐但過去的已無法重來!除了想起肚子裡的孩子時心裡是暖的﹐而對先生﹐我心冷如霜﹐不吃他買的任何東西﹐不要他的任何禮物﹐不跟他說話。從在那張紙上簽字起﹐婚姻以及愛情統統在我的心裡消亡。有時先生試圖回臥室﹐他來﹐我就去客廳﹐先生只好睡回婆婆的房間。夜裡﹐從先生的房間有時會傳來輕微的呻吟﹐我一聲不響。這是他習慣玩的伎倆﹐以前只要我不理他了﹐他就裝病﹐我就會乖乖投降﹐關心他怎麼了﹐他就一把抓住我哈哈大笑。他忘記了﹐那時﹐我會心疼是因為有愛情﹐現在﹐我們還有什麼?

先生用呻吟斷斷續續待續到孩子出生。他幾乎每天都在給孩子買東西﹐嬰兒用品﹐兒童用品﹐以及孩子喜歡的書﹐一包包的﹐快把他的房間堆滿了。我知道他是用這樣的方式感動我﹐而我已經不為所動。他只好關在房間裡﹐用電腦“□哩啪啦”敲字﹐或許他正網戀﹐但對我已經是無所謂的事了。

轉年春未的一個深夜﹐劇烈的腹痛讓我大喊一聲﹐先生一個箭步衝進來﹐好像他根本就沒脫衣服睡覺﹐為的就是等這個時刻的到來。先生背起我就往樓下跑﹐攔車﹐一路上緊緊地攥著我的手﹐不停地給我擦掉額上的汗。到了醫院﹐背起我就往產科跑。趴在他乾瘦而溫暖的背上﹐一個念頭忽然闖進心裡﹕這一生﹐誰還會像他這樣疼愛我?先生扶著產房的門﹐看著我進去﹐眼神暖融融的我忍著陣痛對他笑了一下。從產房出來﹐先生望著我和兒子﹐眼睛濕濕地笑啊笑啊的。我摸了一下他的手。先生望著我﹐微笑﹐然後﹐緩慢而疲憊地軟塌塌倒下去。

我痛喊他的名字……先生笑著﹐沒睜開疲憊的眼睛……我以為再也不會為先生流一滴淚﹐事實卻是﹐從沒有過如此劇烈的疼撕扯著我的身體。醫生說﹐我先生的肝癌發現時已是晚期﹐他能堅持這麼久是絕對的奇蹟。我問醫生什麼 時候發現的?醫生說五個月前﹐然後安慰我﹕“準備後事吧。”我不顧護士的阻攔﹐回家﹐衝進先生的房間打開電腦﹐心一下子被疼窒息了。先生的肝癌在五個月前就已發現﹐他的呻吟是真的﹐我居然還以為……

電腦上的20萬字﹐是先生寫給兒子的留言﹕ 孩子﹐為了你﹐我一直在堅持﹐等看你一眼再倒下﹐是我現在最大的願望……我知道﹐你的一生會有很多快樂或者遇到挫折﹐如果我能夠陪你經歷這個成長歷程﹐該是多麼快樂﹐但爸爸沒有這個機會了。爸爸在電腦上﹐把你一生可能遇到的問題一一地寫下來﹐等你遇到這些問題時﹐可以參考爸爸的意見…………孩子﹐寫完這20多萬字﹐我感覺像陪你經歷了整個成長過程。真的﹐爸爸很快樂。好好愛你的媽媽﹐她很辛苦﹐是最愛你的人﹐也是我最愛的人……

從兒子去幼兒園到讀小學﹐讀中學﹐大學﹐到工作以及愛情遙方方面面﹐事無巨細都寫到了。先生也給我寫了信﹕ 親愛的﹐娶了你是我一輩子最大的幸福﹐原諒我對你的傷害﹐原諒我隱瞞了病情﹐因為我想讓你有個好的心情等待孩子的出生……親愛的﹐如果你哭了﹐說明你已經原諒我了﹐我就笑了﹐謝謝你一直愛我……這些禮物﹐我擔心沒有機會親自送給孩子了﹐麻煩你每年替我送他幾份禮物﹐包裝盒子上都寫著送禮物的日期……回到醫院﹐先生依舊在昏迷中。

我把兒子抱過來﹐放在他身邊﹐我說﹕“你睜開眼笑一下﹐我要讓兒子記住他在你懷抱裡的溫暖……”先生艱難地睜開眼﹐微微地笑了一下。兒子偎依在他懷裡﹐舞動粉色的小手。

我“喀嚓喀嚓”按快門﹐淚水在臉上恣意地流……

中年

那是最好的年歲,也是最壞的年歲;是虔信的年歲,也是懷疑的年歲。那是光明的時節,也是黑暗的時節。是最有希望的春天,也是最絕望的冬天。那個年歲就叫做--中年。

* 在感情路上,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年輕時喜歡具有自己欠缺的特質的人,有一種補償的滿足。隨著人生閱歷和自信的增長,這種心理也會有所改變,轉而找尋和自己相同特質的人。

* 由於越來越能夠欣賞自己,肯定自己;喜歡自己的人,才能真正欣賞別人,而不是找一個人來彌補自己所沒有的。

* 年輕時知道自己要什麼是一種福氣,中年後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是一種幸福。

* 我現在比較注重自己和自己的關係,而不是我和他人的關係。

* 中年的我不那麼在乎他人是不是喜歡我,而在意我喜不喜歡自己

中年應像菩薩:眼睛向下,常常自我反省;嘴角朝上,時時自我滿足

* 不再從結果看得失,學著從過程看人生

不要把生命的意義託在別人身上,這對自己和他人都是不公平的

承認自己的極限,順服於生命,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和自己相處,讓種種壓力來去自如。

不再寄望別人帶來快樂和幸福。因為除非自己先有快樂的溫室,否則快樂無處著床。

* 中年體會到人生不是照著你的劇本演的,為此我的座右銘是:努力追求,但不強求

終於放棄改變他人的想法,這是成熟的開始

謝謝蕙文姐提供

───────────────────────────────
中年,第二個青少年期
■楊 蓓(台北大學社工學系專任副教授)

「中年」,這是個非常有趣的階段,可是卻常被忽略,我稱之為「人生的第二個青少年期」。

人生的第一個青少年期是無法掌控的,青少年經常有些異想天開的行為,讓人摸不著頭緒、想不通。許多父母親對青少年感到頭痛,儘管都曾經歷那段成長歲月,可是仍不清楚:為什麼孩子會變得這麼奇怪?從生理變化來看,他們正處於生理的風暴期,會突然身高抽長,明顯的青春期跡象,脾氣也隨著內分泌而起伏不定。中年也是如此,更年期的徵狀出現,脾氣也會變得陰晴不定,但與青少年期相較,中年期的風暴少些。因為人生幾十年的歷練後,使人較能成熟地面對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心理學者仍給它一個名詞──中年危機。

正如面對青少年一樣,人對「中年危機」的感受不一。有人覺得青少年很可愛,有人卻直陳很可惡,甚至有人認為是不可思議的。同樣地,面對中年危機,有人會覺得危機就是轉機,很開心終於可以改變一下;有人則是開始疑惑,將會面臨什麼危機呢?如何去安然度過這個人生危機呢?

以下向大家介紹中年階段的變化。

空巢期來臨 首先是角色的差異,當孩子逐漸獨立,扮演父母角色的時間相形變少。有時聽見步入中年的朋友抱怨:「我進入更年期,偏偏小孩又在青少年期,我們家真是一團亂。」埋怨裡透露出:「到了孩子即將獨立的準備階段」。孩子的翅膀硬了、準備要飛了,可是父母仍隱隱擔憂:「那雙翅膀是不是真的夠大、夠有力,足以振翅高飛?」心中呈現想讓他們高飛,卻又擔心的矛盾。父母還思量:「倘若孩子離開家庭獨立了,我還剩下什麼?」未來的五至十年內,這矛盾周而復始地出現。從家庭的角度來看,中年時期的父母多半必須面臨這樣的變化。

其次,中年時期夫妻關係轉淡,親密關係極待重建。夫妻情感生活的內涵,在長時間的沉澱之後,能留下什麼?是滿值得探討的。有人感嘆:「中年以後的夫妻關係經常會進入危機狀況,可能已從濃漸淡,淡掉之後,或許什麼也不剩。」又有對夫妻曾對我說:「還剩下什麼?就是老來伴囉!」夫妻間熱情沒了,留下的只是習以為常的感情。

婚姻裡有個很弔詭的現象──人因為相愛而結婚,卻有人因為了解而離婚。了解彼此間的差異後,於是出現衝突,最後無可奈何地選擇離異。人一直在人際的差異上琢磨,夫妻關係其實是很好的修行道場;一天二十四小時面對同一個人,對方就像一面非常鮮明的鏡子,時時刻刻化照你的好惡、得意或失意等。

許多婚姻因孩子的誕生而起變化。有了孩子以後,夫妻倆無暇理會彼此差異,因為小孩成了彼此共同的焦點。等到中年,小孩長大了,已無需耗費太多精力、心力照顧。父母親回頭看看過去,再想想將來,常會不由自主的恐慌起來。

自我的肯定開始動搖中年時期又牽涉到性別角色的自我肯定。人年輕時,都自信具有獨特魅力。一路走來,對於自己的性別角色都有或多或少的肯定,當然也有或多或少的的缺憾。年屆中年,更會意識到魅力不再的危機。拿我自身的例子,先生年輕時很高大、很帥、很吸引人。一步入中年,腰圍就變粗了。雖然他仍覺得自己有魅力,女兒卻常打擊他,當他穿上體面的衣服,得意忘形地站在鏡子前,女兒便會趨前去,頑皮地一拳捶在他肚子上,接著說:「爸爸,您這裡太大了!」這時我先生就會用白眼瞪她。

其實每個人都愛漂亮,都在找最具魅力的方式呈現自我。中年後,身材、外表,甚至於體能,在在提醒我們:「要開始衰老了。」自己的吸引力到底還在不在?對性別角色的魅力開始質疑時,就容易出現外遇現象。許多人為了證明自己還有魅力,便蠢動著想藉外遇來再次證明,征服慾也隨之出現。為了滿足征服感,外遇就發生了。當然這只是發生外遇的原因之一,此際,性別角色的自我肯定受到挑戰,是毋庸置疑的。

工作角色上的變化,也是步入中年會面臨的問題。多數人進入中年時,工作生涯已慢慢進入高原期,經歷前期的拼命往上攀爬、衝刺之後,專業知識和能力都達到相當的累積。對於自己的性向逐漸有了清晰輪廓,同時外界環境對自身的評價也穩定了。這時,常會出現的懷疑是:「接下來我還能做什麼?」反映在職位上,許多人在體制內,已到了金字塔的頂端,往上晉昇的機會不大。即使自己還想突破,卻不知道該往什麼方向走?因此,有個現象發生:中年轉業,成了職場轉業的第二個高峰;第一個高峰是大學剛畢業的那個階段,轉業頻率最高。

過去為了賺錢、養家,且長期在工作上衝刺,很少有時間去思考:「除了眼前的工作,自己還想做些什麼。」等到瓶頸一旦出現,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毅力去突破,而中年時期的體能開始衰老,如果要再衝刺,會面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窘境。這時,大多數人會問自己:「我這樣做,到底為的是什麼?若是為了養家活口、給家人安頓的生活,好像到此也完成了十之七八。中年以前,大多為別人忙,步入中年後的自己,還該做些什麼呢?」

中年時期的你,可能必須面臨夫妻關係平淡無味;或是工作角色的瓶頸,不知該如何突破?種種的問題一點一滴出現在日常生活裡,像滴水穿石一樣,這即是所謂的中年。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34期

最珍貴的禮物

網路流傳

「你覺得一個人能夠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是什麼?」 這是我在紐西蘭採訪時,同行一位美麗女子問我的問題。

我覺得這問題很有意思,於是 也拿它問了許多人。答案林林種種 ,很有趣。包括真心、讚美、誠意、體貼、智慧、尊重、包容、感情、愛、關懷、等等....。而我印象最深刻的答案是,問我問題的那位美麗女子說的兩個字, 時間

好友失戀了。為了療傷止痛,我們一群手帕交陪她逛街買東西 ,企圖轉移她的注意力。一個星期後,其中某位知己對她說,「妳應該把帳單全部寄給他,要他還錢。」「為什麼?」她問。「分手費啊!」 她嘆了口氣說:「他還不起的,因為我把最好的時間給了他。」

有個過了適婚年齡的朋友,天天埋頭工作,他的家人心急的不得了 ,四處安排他相親 ,不停幫他介紹女朋友,但似乎沒什麼眉目。我問他:「你到底喜歡什麼樣的?說個條件,別人好幫你留意。」他想了想說:「我想找個我願意把時間花在她身上的人。」

一位被愛擊傷的女孩 ,多年來始終不曾打開心門,讓愛再生。旁人一直以為她等的是曾經滄海的他。可是,當他回過頭想與她再續前緣時 ,她卻不給他機會,拒絕了他。她說:「我不是忘不了他,我捨不得的是從前相戀的那段時間,但我們回不到過去了。」

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這是張愛玲的名句 ,恨早或恨晚的愛情,都是一種遺憾,都只能錯過。只有在對的時間 ,愛情的樣子才能美麗。

找個願意把時間花在他身上的人,珍惜一個願意花時間在妳身上的人 ,把握每一個願意為妳下心力的人。

最珍貴的禮物,是願意給愛的人自己的時間~

再多的感情、再多的尊重、再多的愛,都比不上有時間陪一個你想要陪的人…

───────────────────────────────


想像有一家銀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賬戶裡存入八萬六千四百元,可是每天的賬戶餘額都不能結轉到明天,一到結算時間,銀行就會把你當日未用盡的款項全數刪除。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


當然,每天不留分文地全數提領是最佳選擇。你可能不曉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銀行,它的名字是「時間(TIME)」。


每天早上「時間銀行」總會為你在賬戶裡自動存入八萬六千四百秒;一到晚上,它也會自動把你當日虛擲掉的光陰全數注銷,沒有分秒可以結轉到明天,你也不能提前預支片刻。


如果你沒能適當使用這些時間存款,損失掉的只有你自己承擔。沒有回頭重來,也不能預提明天,你必須根據你所擁有的這些時間存款而活在現在。你只能善加投資運用,以換取最大的健康、快樂與成功。時鐘總是不停地在運轉,努力讓每個今天都有最佳收獲。


想要體會「一年」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失敗重修的學生。


想要體會「一月」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不幸早產的母親。


想要體會「一周」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定期周刊的編輯。


想要體會「一小時」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對等待相聚的戀人。


想要體會「一分鐘」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錯過火車的旅人。


想要體會「一秒鐘」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死裡逃生的幸運兒。


想要體會「一毫秒」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錯失金牌的運動員。


請珍視你所擁有的美好時光,特別是你可以和一些值得付出的人來分享這些時光。別忘了!時間不等人。


昨天已成為歷史,明天則遙不可知,而今天是一個禮物,所以英文把「現在」稱為Present(禮物),請珍惜這份禮物。

2006年11月25日

做自己

這兩天,我在想著,我們到底可以做到多少的自己?

能做自己,無寧說是幸福的。但那需要多少的配合才有可能?

一個是自己需要很有自信,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這已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個是,在現實生活裡,沒有太多足以影響自己的人事物。就好像,如果我今天沒錢過日子,我極需要錢,需要工作,而對錢和工作的需求,就很可能讓我為五斗米折腰,對上司低聲下氣,而不能好好做自己。又好像,我如果是個很需要被愛的人,被愛的需要大要到讓我用討好,奉承,犧牲去換取,我又如何能做自己?

我發現,我自己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角色下的自己,另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在角色下,要呈現那角色該有的樣子和行為;妻子,媽媽, 女兒,朋友,團體領導人....,各有各自的職分。特別在工作角色上,我基本上是不能挑剔和誰接觸的,也都會讓自己保持在一個開放接納的狀態,去面對每一個和我談話的人。但當我沒有那些角色在的時候,我很清楚,有些人我是不願和他/她有來往的,不是每個人我都想跟他/她說話,不是每件事我都想去做的。

很難在當中有一個很清楚的劃分。只能在角色裡盡量的讓自己自由呈現,不委屈自己,也兼顧他人;容忍自己偶而的放縱,找到一個平衡;那是需要一些智慧的。

2006年11月24日

生活別太乖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89 期
作者:盧怡安

也許你覺得,忙碌中抽空學跳舞、畫圖,花十天到僻靜處靈修,是浪費時間、精神,於成功無益。若是你真如此想,那你就錯過了與靈感碰撞,形成個人獨特風格的機會。

Being Wild!對生活興趣保持開放的態度,甚至不顧一切的瘋狂追求。它們,日積月累,會逐漸改變你腦袋的結構,甚至,人生的軌跡……。 如何跳好一支舞,和蓋好房子有什麼關係?到處遊歷世界,為何會讓一個廚師做出絕妙好菜?擁有收集棒球卡的嗜好,就能發明受歡迎的紙牌遊戲,賺進十億台幣?

在傳統觀念中,被定位為「非正事」,或者,是純興趣的繪畫、舞蹈,收藏郵票、卡片……等嗜好,如果有人樂在其中,且為之瘋狂,先別說他們浪費時間,相反的,這些無心插柳的生活情調,往往是世界上許多專業領域的成功者,能夠與眾不同的關鍵。

踏進不同文化的異場域碰撞,可以形成大量傑出的新構想。這是非裔美籍的企管顧問強納森(Frans Johansson),二○○五年提出的想法,他稱之為「梅迪奇效應」。

他因周遊各國躋身名廚
在《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書中,提到以下的故事:一九九五年,紐約市瑞典菜餐廳阿瓜維特(Aquavit),史無前例的起用了一名才二十四歲的黑人小夥子薩繆森(Marcus Samuelsson),擔任新主廚。三個月後,《紐約時報》給予這家餐廳的評價,從一顆星,提升到罕見的三顆星。薩繆森成為最年輕就得到此評價的主廚,躋身美國名廚之一。他的靈活點子,使他當之無愧:海帶乾麵配海膽香腸佐花椰菜醬的龍蝦、甜椒覆盆子梅冰與檸檬草優格。龍蝦、優格,是傳統瑞典菜與甜點,但大膽使用日式食材和東方香草,還是讓紐約人驚訝的排隊品嘗。

薩繆森十六歲才上廚藝學校學做菜,他的獨到之處在於創意,而且,很抱歉,這些點子從來不是來自正規的廚藝訓練,而是他小時候就遊歷世界各地的背景所致。他來自衣索比亞,父母雙亡,由於養父是瑞典的地質學家,他自幼跟著遊歷各個國家。嚐遍了西班牙和法國菜,外加南斯拉夫、波蘭、俄羅斯等各地美食。

他信服歐洲的傳統口味,也在後來的旅途中,慷慨接受從泰國、日本到印度的滋味。很難相信,但卻是事實:旅遊生活,是最後讓他大放異彩的原因。

她因藝術變身百貨強人
懂得生活,原本就是「成為一個獨特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安郁茜說:「生活經驗太狹隘的人,很難做出模仿之外的設計。」她自己,身為一個建築師,是在學跳民俗舞蹈那段日子,學到了複雜、難以言喻,不可能在課堂上學到的團隊合作。

一、二十年前,中興百貨曾以充滿新意識形態的櫥窗設計和廣告,成為業界模仿對象。因為,當時擔任中興百貨總經理的徐莉玲結合自己學畫、學藝術的興趣和背景,讓中興百貨的櫥窗和流行主張,走在其他百貨公司之前。

今年成立學學文創事業、希望為台灣美學教育盡一份心力的徐莉玲,最近在百忙中,還想學彈鋼琴。原來,這是高中時代的夢想,當時她曾經代班當了一年的電台DJ,播放音樂獲得熱烈回響,這讓她興起學音樂的念頭,但迫於聯考壓力而放棄。

最近,徐莉玲把iPod都裝滿古典鋼琴樂曲,並預定在新辦公室放一架鋼琴。期待未來能和先生林伯實(台玻董事)四手聯彈。

她因習畫躍身國際舞台
時裝設計師溫慶珠的經典設計之一,是有一年的服飾色彩,淺藍色像是雨後的朦朧天空、起霧的湖面,淺紅則帶著詩意。但那如詩的色彩,卻不是來自溫慶珠服裝設計的所學、淵源,而是她跟隨以潑墨山水著稱的中國畫家歐豪年,八年不曾間斷的國畫興趣,所帶給她的靈感。

「國畫裡沒有鮮紅、大黃或大藍。」溫慶珠說,紅就是硃砂,是一種中藥;黃,來自藤黃,也是植物;藍色是靛青,多半是礦物提煉而來,而自然界裡,沒有絕對的原色,總是摻雜了一些微妙的灰色調。那就是之所以詩意的來源。

但她是刻意擷取自國畫色彩的嗎?絕不是。個性不喜拘束的她,既然主動開口說要學國畫,就很執著的將十七歲到二十四歲的花樣年華,「浪費」在這個同學清一色超過六十歲、看似過時的嗜好裡。

只要一隻鳥、一隻蜜蜂,畫得不夠栩栩如生,她就整夜的畫,畫幾百隻、上千隻,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在那近三千個日子裡,那模仿不來的色彩,已深入她的腦海,時機一來,就成為她的設計語彙。

生活及生命經驗的累積,堆疊成一個人的「差異化」高度。而不斷使自己接觸不同的生活情境,即使當時看來,這些經驗未必有用,但可能某天,它們會和自己的工作或事業「相遇」,激出美麗火花。

他因集卡發明熱銷紙牌
一九九三年,美國一個年輕數學博士研究生賈菲德(Richard Garfield),發明了一種名為「魔法風雲會」的紙牌遊戲(Magic:The Gathering),打破了紙牌遊戲只能玩固定張數、同樣類型的牌,玩家可以不斷擴充自己的牌和牌樣,就像交換郵票一樣,不斷的比賽。

二○○三年,該紙牌在全球五十個國家發行,超過六百萬人在玩,為他起初僅七名員工的公司,帶來第二年就有四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二億八千萬元)的業績。「想到這個點子,幾乎是憑空出現的。」賈菲德說。但也許——你絕不會事先曉得——那是根據賈菲德收集棒球卡的興趣創造而來的。

學舞、旅行、集卡,看似毫無「生產力」, 但對於這些興趣,你得認真以對並抱著「無心插柳」(不能一開始就期待它們會帶來什麼實質好處)的心情,有一天,當它們和你的專長發生化學變化,即是「柳成蔭」之日!

6個方法幫你跨界學習 如何結合跨領域專業,激出新火花?除了培養豐富的興趣,《梅迪奇效應》一書提到了更多激發創意、改變自己的實用做法與箴言:

1. 樂於浪費時間在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
美國企管顧問公司貝恩(Bain & Co.)董事長蓋迪西(Gadiesh),能解決從電子業到鋼鐵業的企業問題。原因在於他每年看100本書,沒有一本與企業相關,但就是這件無聊事,讓他總是聯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2. 與三教九流互動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為抵禦德軍利用密碼信號發動的潛艇攻擊,組織了「布雷奇麗公園」的解碼團隊。雖然過去此學專家多以語言學出身,此次卻找來數學家、科學家,甚至是西洋棋手與填字遊戲愛好者,終於成功解碼扭轉海戰劣勢。

3. 思想散步
著名小說家愛倫坡(Allan Poe)為新的小說構思靈感時,會無意義的在字典裡找尋兩、三個字,企圖把他們串在一起,如果失敗,就再繼續找一組,直到有靈感為止。這被稱做是「思想散步」的靈感來源。

4. 接受建議、克服冒險的無謂恐懼
1984年維京(Virgin)已是主流唱片公司,每年獲利超過1,000萬英鎊。但當一位美國律師斐爾茲(Fields)建議董事長布蘭森合夥投資跨大西洋的航線時,布蘭森克服對冒險的恐懼,找出音樂與航空的共通點,就是絕佳的顧客服務,成功跨界經營。

5. 直接的獎勵是扼殺內在創意靈感
進行異場域碰撞時,不要去想直接的收穫。2000年B2B網路泡沫中,所有人都想到股票上市後的收入,目標動機過於強烈,以致創意變得有限,甚至有人寫出B2B公司上市的流程表。這意味著,這些人都不會成功。

6. 為嘗試錯誤做準備
畢卡索在創作出曠世鉅作〈亞維農的姑娘〉之前,曾經為了構圖草稿,畫掉八本筆記本。第一次靈感來時,你也許沒有辦法很完美的呈現它,但不表示整個構想都失敗。給這些靈感碰撞一些資源吧,包括時間、金錢等等。

資料來源:《梅迪奇效應》(商周出版)

2006年11月23日

「獨立思考」的10個Dos & 10個Don'ts

當無止盡的新聞、觀點、八卦排山倒海而來,要在龐大資訊中判斷邏輯與真偽,獨立思考相當重要。參考以下祕訣,可以幫你檢視自己是否具備獨立思考能力。
編譯/陳孟珠】

大部份的我們都認為自己可以獨立思考:擁有自己的觀點,並能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你知道「獨立思考」的真正意涵嗎?回顧歷史,從伽利略、佛洛依德到達爾文,這些自由的思想家皆提出足以影響世界的創見。

在當今「世界就在彈指間」的網路時代,無止盡的新聞、觀點、八卦傳聞,排山倒海而來,個人要在龐大資訊量中判斷邏輯與真偽,獨立思考的能力更顯得重要。

獨立思考主要根基於自信,一種確實掌握自己的念頭與感受,勇於挑戰群體觀點的能力,和聰明才智並無太大關聯。儘管如此,人們通常還是需要練習才能順暢地獨立思考。

有創意的獨立思考者會丟掉過多的假設,專注觀察自己的思考過程。練習挑戰自己與他人的觀點,習慣提出「為什麼」。或許你會因此冒著「過於批判」的風險,但也一定會發現,生活中逐漸出現更多積極、開放的朋友,人們也會因為你的觀點與意見而印象深刻。

如何型塑自我觀點?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並非難事,英國《心理學》(Psychologies)雜誌整合多位專家的意見,可以提供你參考。

1.找時間獨處並充分放鬆。創意的種子需要空間才能萌芽,「不認同」某個觀點,也需要更多的腦部運作,來判斷事實、選擇立場。因此如果你總是要求自己快速做決定,不允許自己有更多思考空間,結果就會是人云亦云,全盤接受他人想法。

2.和辦公室裡的怪人聊天。美國波士頓顧問集團總監菲利普‧依凡(Philip Evans)觀察,職場裡通常都會有「怪人」,仔細聆聽他們提出的問題,並試著針對那些怪問題發展出適當的解決方案,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3.努力認識不同背景的朋友。和端莊的淑女聊天,或和電梯裡偶遇的公司總裁攀談,都可以擴展你的經驗。

4.假裝自己是那個和你意見不合的人,然後用他的立場思考、辯駁自己的想法

5.故意找出自己思考中的錯誤。當你聽見或看見任何訊息,都不要視為理所當然,盡可能找出其中的錯誤。

6.當某項資訊被註明為引述自某位專家,務必追問該位專家是誰。如果資訊來源的確真實可靠,試著找出這項資訊可能存在的偏見,例如這項資訊來源者的背景或專業知識有可能影響資訊本身的客觀性。

7.閱讀不熟悉的跨領域書籍。如果你喜歡心理學,試試看歷史或哲學。愈是不熟悉的領域,愈能有不一樣的刺激。

8.你通常習慣如何描述問題?試著用其他單字、語言描述問題,或許問題也會跟著改變。

9.傾聽你的直覺。你真的是這麼想的嗎?這個感覺夠真實可靠嗎?

10.提問最顯而易見的問題。顯而易見的問題通常最容易被忽略,例如,「我們可以換個顏色嗎?」

哪些是缺乏獨立思考的徵兆?
除了培養正確的思考方法,另一方面也要丟棄既有的壞習慣。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下的情況,就要注意了。

1.你相信且依賴自己的經驗,不太需要任何數字或通論的佐證。這聽起來很像是獨立思考,事實上,你很有可能只是用自己的經驗與未受檢驗的慣性來詮釋問題。

2.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偏見,或曾被認為有偏見,請嚴肅地看待它。認真檢視你的知識/資訊來源有哪些,(例如,你是如何認識不同國籍、不同宗教的人?)並質疑自己的假設。

3.你依賴或引述哪些自己根本沒有親眼看過或親耳聽過的談話、文字

4.你會用單一觀點評論藝術(一本書或一部電影)。或者,你會因為多數人(包含專業影評)的評價不好,而放棄去欣賞一部電影,即使該部電影的導演或編劇原來深受你喜愛。

5.每個你認識的人總是認同你的看法

6.當有人駁斥你的意見或信仰,你會感到氣憤、受傷。或者你會興起防禦心,甚至驚訝於自己的過度反應。

7.經常分享「奇聞軼事」。故事,的確很有力量,但一遍一遍由不同的人講述,就經過一層層的過濾與詮釋,而逐漸喪失其真實性。好的佐證是客觀且禁得起觀察,而非茶餘飯後的小故事。

8.依賴個人的記憶。要說服你接受人類的「心靈資料庫」一點也不可靠,的確很難,但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吉伯特指出,我們的大腦是選擇性的記憶,並且會留下許多扭曲的回憶或不尋常的缺口。

9.缺乏證據,貿然斷下因果關係,只因為兩個事件同時發生

10.辯論時,你不了解對方觀點,可能是自己思考不清楚。在一場辯論中,如果你不了解對方的觀點,你就無法回答對方提出來的問題。例如你贊成死刑,對方的提問可能是,為什麼死刑不算是一種謀殺?殺死另一個人又如何改善現況?

唯有建立獨立思考的習慣,才能真正讓別人注意到你,看出你的能力。

本文出自 Cheers雜誌74期

受傷的心,寬容的愛

大學時代和我同住的好友燕子寄了一封e-mail給我。說上我的部落格,看了我對自己的描述,才慢慢能理解我為什麼會在那時半夜兩點對著窗外尖叫,又狠狠咬當時還是男朋友的老公的手的那些行徑。

老實講,我都幾乎忘了自己曾經做過那些事。但經她這麼說,想起來,還真是覺得對不起當時住在我周圍的鄰居和我老公。特別是在那時常常被我咬得流血的老公。

現在的我回頭看當時的狀況,我知道,那是一種情緒發洩的方式;但當時僅是發洩情緒,是沒有自覺,不知道原因,混沌不清的。

是爸爸的影響。我有很多受傷。受傷的心讓我變得像刺蝟一樣,也讓我用和爸爸一樣的方式去對待周圍的人。

我想起了小學時候的班長,被我打到躲在男廁所不敢出來,想起了中學時候隔壁班的男生,被我罵到躲進他們班上,而我還走到他們教室,站在講台上當著他們全班的面,繼續罵他。是什麼事引發的,我已經完全不記得了。忽然發覺,會被我欺負,被我打,被我罵的,都是男生。是一種轉移吧!把對爸爸的憤怒,轉移到和他同性別的人身上。現在想起,對他們,我忽然有很多愧疚在心裡出現;希望能有機會讓我表達我的抱歉。

現在的我一定是不會做那樣的事的了!但這是經過心理治療訓練洗禮過後的我。

印象很深的是,在接受心理治療師訓練時,老師就說,會選擇走社工、輔導、心理治療領域的人,多數都是自己有類似的受傷經驗,想藉由助人幫助小時候受傷的自己

當時聽不懂,還很不以為然。但十幾二十年後,再回想這段話,我不得不說,那是真的。

我真的要說,這是人生的一段過程。藉由覺察、承認、接納,和自己受傷的心有所接觸,是需要很多勇氣,很多淚水,才能找回自己的。不管是用什麼方式,靜心,靈修,心理治療,藝術,身體工作.....,只要能讓自己更貼近自己,更看到自己,接納自己,那都是好的。

從另一方面,當我回溯爸爸的成長過程,我也清楚看到爸爸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長大。14歲開始就要一切靠自己,跟著政府到處去流浪,對自己,對家人,對孩子都有很大的責任感和期許。那是塑造他用那樣的方式對我的源由。那讓我為他有更多一些的體諒和瞭解。

父母總是用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對我們,而大部分是學自他們的父母和身邊重要他人。我如果沒有另外的學習,我也是用我爸對我的方式在和別人互動的,這是我很清楚看到的。

面對自己的受傷,用淚水洗滌自己的傷痛,是生命必經的過程;會伴隨著憤怒、愧疚、困惑、 恐懼 ...也都是正常的,但不過也就是見山不是山的階段,還是要繼續向前走的。

唯有允許自己可以有所有的情緒,整理了自己,接受了自己,也能瞭解他人行為動機後的意圖,能夠接納,包容。在那之後產生出來的愛,才是真正愛己愛人,出自真心,而非「應該」「必需」,的真『愛』吧!

2006年11月22日

清貧生活中的富饒心靈

幸福不受金錢束縛,是靠自己的心來決定的。」戰後的貧窮、物質的匱乏,都不能影響超級阿嬤歡笑度日的決心,吃溪蝦和吃龍蝦一樣快樂,吃撿來的蔬果和吃市場買的東西一樣營養。與其被動讓困境影響,不如主動決定困境的樣貌。

昭廣是個一出生就沒有父親的遺腹子。 在艱苦的戰後,母親無力扶養昭廣與哥哥兩兄弟,因此囑託昭廣的阿姨將他帶到南方佐賀的外婆家寄養,而開始了昭廣與神奇外婆祖孫相依為命的八年溫馨時光。八歲那年,昭廣從廣島來到佐賀鄉下的阿嬤家,迎接他的,是一間破爛的茅屋,以及曾經帶著七個子女辛苦熬過艱困歲月的超級阿嬤。雖然日子窮到不行,但是樂天知命的阿嬤總有神奇而層出不窮的生活絕招,在物質匱乏的歲月裡豐富了昭廣的心靈,讓家裡也隨時洋溢著笑聲與溫暖……

昭廣與阿嬤的神奇對話: 「阿嬤,我英語都不會。」 「那,你就在答案紙上寫『我是日本人』。」 「可是,我也不太會寫漢字。」 「那你就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我也討厭歷史……」 「那就在答案紙上寫『我不拘泥於過去』。」

窮得開朗、苦得歡喜的「超級阿嬤生活哲學」--
※ 現在就先來過窮日子吧!有錢人很可憐耶,要去旅行、吃壽司大餐、訂做新衣,忙死了。
※ 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囉。1啊、2啊的加在一起,就有5啦!
※ 吝嗇最差勁!節儉是天才!
※ 別抱怨「冷啊」、「熱啊」的!夏天時要感謝冬天,冬天時要感謝夏天。
※ 時鐘反著走,人們會覺得鐘壞了而丟掉。 人也不要回顧過去,要一直向前進!
※ 這世上滿是生了病還不想死的人,自殺未免也太奢侈了。
※ 不需要穿泳褲,靠實力游!
※ 尾端岔開的蘿蔔,切塊煮起來味道都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伴過後味道也都相同。
※ 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
※ 東西有撿來的,但沒有扔掉的。
※ 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即使不能達成也無妨,因為終究是夢嘛!
※ 聰明人、笨人、有錢人、窮人,過了五十年,都一樣是五十歲。
※ 只要能道聲「再會」,就是幸福。 如果能說「改天見」,就更加幸福。要是能說「好久不見」,就更加、更加的幸福了。

作者島田洋七/SHIMADA YOUSHICHI一九五○年生於廣島縣,本名德永昭廣。一九四九年美軍於廣島投下原子彈之時,在母親的肚子裡和全家一起疏散到外地,未受波及;怎料鐵齒的父親在爆炸後竟然一個人「回廣島看看」,自投輻射污染羅網,而讓。 昭廣成年後拜入日本相聲(漫才)大師島田洋之助門下,改名為「島田洋七」,與師弟島田洋八組成相聲二人組「B&B」,大膽地以大阪腔闖入東京的相聲表演界,並參加NHK的相聲大賽獲得最優秀新人賞。

八○年代「B&B」在日本掀起相聲熱潮,為這項日本傳統技藝注入新的能量。全盛時期,曾經有過同一天參加二十六個節目錄影的恐怖趕攤行程。「B&B」曾經一度解散,但之後又復活,現在依然活躍於電視和舞臺上。

二○○一年,島田洋七將童年時在佐賀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本書,在二○○三年夏天接受日本最受歡迎的談話性節目「徹子的房間」主持人黑柳徹子專訪,真摯感人的內容在日本造成話題,迄今熱銷超過五十萬冊,並以「一人一萬日圓」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募集到一億日圓的拍片資金,改編拍攝成電影,預計二○○六年春天於日本上映。作者官方網站:http://www.gabai-youchan.com/原著改編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網頁http://www.gabai-baachan.com/

作者:島田洋七
譯者:陳寶蓮
出版社:先覺

我愛阿嬤的樂天知命,怡然自得,在困苦的環境裡積極尋求可用的物資,讓自己和孫子的生命豐富而充實。

我對她在腰間綁馬蹄鐵吸鐵釘拿去換錢,以樹枝將門前小溪阻隔,取得的木枝、樹葉當材燒,將上游流下的蔬菜、水果化身為家中每日的糧食,印象深刻。

環保真的是在生活中隨處可做,不論貧賤,都該珍惜老天給我們的物資。

看完這本書,是有很多感慨的。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精神生活卻比今日更富足,創造力也遠甚於今天,似乎快樂也多過現在。讓我不禁要思考,到底是什麼扼殺了我們和我們的孩子?

─────────────────────────

好友薛寄了一篇自己的整理給我,也和你/妳一起分享。

賀的超級外婆

當我還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父親就因為受到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輻設感染而過世。母親沒辦法在戰漏同時撫養我和哥哥,就決定把八歲的我送到佐賀鄉下給外婆照顧。

沒想到,和外婆相依為命八年時光,變成影響我一生最重要的一段時期。外婆家超窮的,常常都有一餐沒一餐。小學三年級某天,正是秋涼已深、寒氣逼人的時候,我放學回家,書包還沒放下就嚷著:「外婆,好餓哦!」

可是家裡那天一定什麼都沒有,外婆冷不防回了我一句:「哪有餓?是你神經過敏啦。」

聽她這麼一說,才九歲的我也只能乖乖地以為:「是這樣喔?」可是不吃飯該做什麼好呢?我們家沒有收音機,當然也沒有電視,窮極無聊的我嘀咕著:「去外面玩耍吧?」

外婆馬上對我說:「不行,出去玩會肚子餓,你去睡覺吧!」

我看看鐘,才下午四點半耶!再怎麼說都還太早了吧!可是因為實在是太冷了,我乖乖地鑽進被窩,不知不覺睡著了。

大概晚上十一點半吧,儘管外婆一直說我是神經過敏,但我真的餓到醒過來。我搖醒睡在旁邊的外婆:「人家真的肚子餓啦!」

這回她卻跟我說:「你在作夢!」

因為在被窩裡,有一瞬間我真的以為是在作夢……但終究因為肚子太餓又寒冷,而落下淚來。
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清晨,我迫不及待向外婆說想吃早餐,她竟然說:「早餐昨天不是吃過了嗎?趕快去上學,學校有營養午餐喔!」

就這樣,我熬過了兩餐。

運動全能的我,功課卻有點差。上中學以後,最討厭的就是考試。為了期中考和期末考,我必須暫停最喜歡的社團活動,學校變得好像地獄。

某次段考前一天,我向外婆哭訴:「外婆,我英語都不會。」

「那,你就在答案紙上寫『我是日本人』。」

「可是,我也不太會寫漢字。」

「那你就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我也討厭歷史……」

「那就在答案紙上寫『我不拘泥於過去』。」

帥呆了!

我真的這樣寫了,結果……

討了一頓好打

雖然我們很窮,可是外婆真的超有辦法對付貧窮的。

外婆家後面有一條河,外婆就在河面上架著一根木棒,用來攔截漂流物。

外婆會把木棒攔下來的樹枝木片曬乾後當柴燒,還說:「這樣河川就可以保持乾淨,我們又有免費燃料,真是一舉兩得。」回想起來,外婆早在四十五年前就己經致力資源回收了。

木棒攔住的不只是樹枝木片,河的上游有個市場,長得醜醜的蘿蔔、畸形的小黃瓜等賣不出去的蔬菜,都被丟進河裡,也都被外婆的木棒攔住。

外婆看著奇形怪狀的蔬菜說:「醜蘿蔔切成小塊煮起來味道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抓一抓,味道也一樣。」就這樣,外婆家大部分的食物,都仰仗河裡漂來的蔬果;有時候甚至會有完好無傷的蔬菜流下來,因為當時在市場賣菜的歐巴桑會到河邊洗菜,有時候一溜手,蔬菜就隨波飄到外婆的木棒上了。

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東西順流而下,被木棒攔住,因此外婆稱那條河是我們家的「超級市場」,她探頭望著門前的河水笑著說:「而且是宅配到府,也不用算錢。」偶爾木棒什麼也沒攔到,她就會遺憾地說:「今天超市休息嗎?」

最猛的是,連中元節用小船放流要供奉菩薩的供品,都會成為「超市」的「商品」。外婆會撈起小船,拿起上面的蘋果、香蕉等水果,雖然我是很想吃蘋果和香蕉,可是第一次看到外婆這麼做時,感覺會遭老天懲罰,我說:「外婆,這是供給菩薩的東西吧!」

「嗯。」

「這樣做不會遭老天懲罰嗎?」

「什麼話?這樣放任它們流下去,水果腐爛了會汙染大海,也造成魚類的困擾。」

她一邊說,一邊撈起一艘艘小船,手不停歇地只拿起水果。

「可是……」

外婆繼續說:「船上還載著已死的人的靈魂,不好好送回河裡不行。」

說著,又把小船恭敬地放回河裡,雙掌合什說聲:「謝謝。」

外婆說這個超市只有一個缺點:「即使今天想吃小黃瓜,也不一定吃得到,完全要聽憑市場的供應。」

真是無限開朗的外婆啊。

外婆生活哲學
※ 現在就先來過窮日子吧!有錢人很可憐耶,要去旅行、吃壽司大餐、訂做新衣,忙死了。
※ 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囉。1啊、2啊的加在一起,就有5啦!
※ 吝嗇最差勁!節儉是天才!
※ 別抱怨「冷啊」、「熱啊」的!夏天時要感謝冬天,冬天時要感謝夏天。
※ 時鐘反著走,人們會覺得鐘壞了而丟掉。 人也不要回顧過去,要一直向前進!
※ 這世上滿是生了病還不想死的人,自殺未免也太奢侈了。
※ 不需要穿泳褲,靠實力游!
※ 尾端岔開的蘿蔔,切塊煮起來味道都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伴過後味道也都相同。
※ 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
※ 東西有撿來的,但沒有扔掉的。
※ 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即使不能達成也無妨,因為終究是夢嘛!
※ 聰明人、笨人、有錢人、窮人,過了五十年,都一樣是五十歲。
※ 只要能道聲「再會」,就是幸福。 如果能說「改天見」,就更加幸福。要是能說「好久不見」,就更加、更加的幸福了。

「幸福不受金錢束縛,是靠自己的心來決定的。」

「再艱苦,也要讓老天笑出聲音來!」

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精神生活卻比今日更富足,創造力也遠甚於今天,似乎快樂也多過現在。讓我不禁要思考,到底是什麼扼殺了我們和我們的孩子?

「錢不夠,不能去大飯店吃飯,不能出國觀光,買不起名牌服飾,就覺得不幸福。……因為沒有錢,所以不幸福。因為大人都這麼想,小孩子當然也過的不安穩。因為不能帶他們去狄士尼樂園,不能幫他們買流行服飾,所以他們也不尊敬父母。因為成績不好,進不了好學校,連自己也覺得前途黯淡。因為養出的都是這樣的小孩,每天都過的沒意思,對將來也不抱希望,少年犯罪一逕增加。」島田洋七這樣分析著日本社會的現象。島田洋七接著說:「其實,就算真的沒錢,心境樂觀也能活得開朗。……幸福不是受金錢束縛,是靠自己的心來決定的。」這句話,在台灣好像就很少聽到了,不過,這正是我想跟大家介紹這本書的理由。

2006年11月21日

積極的自我暗示

你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你就會真的成為你想的那樣。

你是健康的嗎?你是快樂的嗎?你是成功的嗎?……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身體不好,即使他沒有任何毛病也會感到不舒服;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天生性格憂鬱,那麼他會主動逃避快樂;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那麼他永遠也無法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與滿足。

你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你就會真的成為你想的那樣。
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暗示的巨大影響,因為它是溝通我們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橋樑。

曾經看過一個關於「換腦」的故事。
一個體弱多病的富翁和一個身體強壯的流浪漢,他們之間互相羡慕著對方。富翁為了得到健康,表示願意放棄自己所有的財産,只求有一個好身體。而那個流浪漢則表示,只要能做個有錢人,他願意捨棄健康的身體。 後來,有一位全世界最有名的外科醫生表示願意為這兩個人進行交換腦袋的手術。結果是富翁會變成一個窮人,但可以得到他夢寐以求的健康,而流浪漢則會成為一個富有的人,但他從此將病魔纏身。 手術進行得相當成功。富翁真得告別了病痛,而流浪漢真得成了富人。他們各自得到了自己期盼的東西,按理說,這個故事應當有一個喜劇的結尾。

不過,事情卻遠沒有我們想的那樣簡單。那個成為失去了財富的富翁由於他有著強烈的獲取成功的意識,漸漸的他重新積聚了許多財産,告別了貧困的生活。與此同時,他對自己來之不易的健康過分在意,甚至到了有些神經質的地步。身體哪怕只有小小的不適,他也會十分恐懼,害怕會生什麼大病。久而久之,他的身體不那麼強壯了,他重新回到了自己以前的狀態,變得富有而多病。 而那個流浪漢雖然如願以償的得到了金錢,但由於他不會理財,很快他的錢就在失敗的投資中浪費了。但他對自己多病的身體狀態並不在意,他能吃能睡,心情也十分愉快。他無憂無慮的生活著,疾病也就不知不覺的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樣,成了一個健康的窮人。

我們暫且不論故事的真假與否,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它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雖然經過了「換腦」,但富翁和窮漢還是回到了各自原來的生活狀態裡。 事實上,心理暗示在這裡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那個失去財産的富人,由於他依舊相信自己致富的能力,所以也順利的得到了財産。可是,由於他總是擔憂著自己的健康,可見他還是認為自己是一個易生病的人。而那個失去了健康的窮人,由於他對自己身體狀態的積極暗示,使得他最終得以遠離病痛,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自我激勵的一個重要途徑便是積極的自我暗示。我們的思想不完全都是有意識的選擇控制,潛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行為。積極的暗示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健康,而消極的暗示則可能讓一個人失去健康、失去成功、失去快樂。 親愛的,千萬不要忽略心理暗示的巨大力量。我們要有意識的抵制錯誤的、有害的暗示,而給自己多一些有益的暗示,這種積極的暗示長久的保持下去,便會轉變成為戰勝自我的力量。

文章取材自網路

變與流變

金樹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輔系
(感謝金老師慷慨的讓我將文章放上部落格,希望可以給你一些激盪及啟發。)


沒有巧合,並且也沒有什麼事是「因意外」而發生的。每件事和每件冒險,都是你的靈魂召來你自己身邊的,以使你能創造並經驗你真的是誰。(N. D. Walsch,1998,《與神對話》,83頁,台北:方智)

壹、緣起
若干年前,有位博士班的學生說要訪問我,要我談談我的故事,我的諮商理路。有許多心理學的老師輩也在談他們的學思歷程,我覺得自己的歷程還像拼圖一樣的散滿一地,拼湊困難。當時我不置可否。一晃七、八年過去了,有一次開會的時候遇到翁開誠與夏林清,他們約我談小歷史大脈絡。我答應了。我後來想,為什麼我會答應。雖然這些拼圖還是散滿一地,年復一年,可它們一直還在,有的更鮮明。如果它們的存在有呼之欲出的理由,我就試著來拼湊看看吧,看它們想說什麼。

第一次在電腦畫面空白的文件檔,我把浮現在腦海的,一一寫下,首先出現的是一些事件與畫面,混雜著一些概念。這些概念有的和事件有關,有的是事後的反思。就著這些事件與概念,我試著拼湊看看自己的小歷史。至於大脈絡,就有勞讀者自己去理解了。

我是接受了諮商心理學的訓練,再選擇進入生涯諮商的領域。在諮商心理學的範疇,有許多人認為生涯諮商與一般諮商是分屬不同的領域。專業領域可以被切割,但是人的問題表徵以及這個問題的背後原因是一體的。我處理的較多是生涯問題,可這個問題表徵的後面是人之所以陷入困境的歷史。我浸沐於生涯個案的學理與實務,在安身與立命的層級索解突破之道。穿透了問題的表徵,我似乎看到了一些人類心理現象「變」與「流變」的肌理。如果昇華到一個高度,我背後的信念是在幫助人找到「希望」。這個「希望」是回到人的歷史中才得以彰顯的。如何幫助一個人從失望、無望到希望,我試著從一些經驗敘說我對於「變」與「流變」的理解過程。以下這些片段的歷史,前面的部分大致是平鋪直敘,後面的部分則糾結著我的歷史與個案的歷史。

貳、小歷史
我的名字是村裡一位老先生取的。「樹人」成了我的天命,其實是有跡可尋的。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過年,父親騎著腳踏車帶我去拜年。車子經過當時省主席的官邸。爸爸回頭問我,將來要不要住在裡面。我說,不要,我將來要當老師。

我做事認真負責,雖然換了幾位導師,除了小一,我年年當班長。我從小記憶力就不好,每次的背書都是最後快天黑了,老師也想回去了,才打幾個手心充數。小二我參加演講比賽,稿子背到哭,竟也得到全校第二名,第一名是五年級的。

初中我國文、史地的成績不錯,還代表學校參加台中市的作文比賽與演講比賽,都沒有得名。我最擅長的是工藝課,無論是做書架、石膏雕塑、模型車,都被老師拿去展示。有一次,我還把線裝書拆開,研究書是怎樣被串出來的,再用線裝釘回去。全校的海報比賽也是我帶著一群同學製作的。但是,英文26個字母和理化的元素表都是班上最後一個背完。初中三年,我又當了三年的班長。畢業參加高中聯考,我想考師專。那時候師專非常難考,我名落孫山,進了高中。

高中念的是一所教會學校,升學的壓力不大,五育均衡發展。校內的社團活動十分蓬勃,都在中午。我參加了口琴社,我們還上台視表演。我是足球校隊的右前鋒,在台中的聯賽中曾經踢進第二名(一共只有三隊比賽)。物理和化學一直不好,我選擇念乙組(社會組)。高中很喜歡美術課,尤其是水彩,我的畫作十有八九都被貼在布告欄。考大學沒有太大的把握,雖然幾次模擬考都在全校前幾名。最後兩個月的衝刺,我把每天每時要念的時間表列出來,照表操課。時間逼近的前幾週發生了狀況。我一個字都念不下去。將近有一週的時間腦子裡一片空白。恐慌之於,我只能找爸媽談,也去看了一位好同學。好不容易又能看書了。

師大的志願我幾乎都填了。大學進了師大教育心理系。並不是喜歡這個系,而是不討厭這個系。那時差一兩分就進了政大新聞系。大一又當班長,大二想轉國文系。當時也沒有輔導老師可以談,那幾天在床上輾轉反側,過了轉系的時間,就留下來了。大三忙社團,大四忙教學實習,大學就這樣過了。

真正開始作學問是在研究所。當時沒有教育心理研究所,相近的只有教育研究所。系裡大多數的老師都是教育研究所的教心組畢業的,幾位學長也是走這條路。我的專業認同在心理學,雖然教育研究所心理學的科目並不多,反使得我對每一門心理學的課都相當的投入。我的碩士論文與成就動機、焦慮有關,經常跑台大心理系的圖書館找資料,在裡面找到了研究的樂趣。

退伍前幾個月,師大的學生輔導中心成立。劉焜輝老師找我去,說好只是職員缺,每天要簽到簽退。那時我高考及格,第一次分發到中油人事處,第二次分發到總統府,戒嚴時期,如果在總統府做事,走路都有風。我不為所動。我開始很清楚知道我要什麼,不要什麼。也只有在作重要的抉擇時,自己才會被剝開來看個清楚。

在師大學生輔導中心的兩年,我一方面學著做事,一方面接觸心理輔導的個案。我十分篤定,就是這條路了。後來有機會出國,我想在心理諮商的領域裡學一些不一樣,而又是國內需要的。我選擇了生涯諮商。

國外三年,我接受的是實證主義的研究訓練。伊利諾大學是研究型的學術環境,研究法的要求很嚴。雖然我三年就完成了論文,入學時伊大剛剛接受APA認證的課程規範,我必須再加上一年的全時實習才能畢業。我不想留在美國工作,系裡同意我回國實習。

回國後進了師大教心系。當時學校輔導工作被稱為是顯學,師大開了一大堆在職訓練班,我曾經一週最高教到三十幾節課。從白天上到晚上,學期中上到暑假。20學分班、教官輔導知能班、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不知日子是怎麼過的。有一次進了研究室,上課鈴響了,我在研究室裡發呆,打電話向助教請假,說我病了。這種情形一直到系裡陸續增聘了心理諮商專長的教授進來之後才稍有改善。

源於大學社團的經驗,我瞭解自己不善於處理複雜的人際事務,所以一直迴避行政工作。接了三年的師大學生輔導中心主任,中國輔導學會四年的秘書長、兩年的理事長,三年的系主任,是人在江湖,不是全然的心甘情願。尤其在輔導學會理事長與系主任任期重疊的期間,接二連三處理的都是重量級的大事,幾乎每天都忙到心力交瘁。但是這段期間也是自我反思最強烈的階段,我以我承受壓力的反應為觀察的對象,內省壓力如何在這個主體上來來去去,來是怎麼來的,去是怎麼去的。這是上天給我最好的禮物。

在大學教席的教學、研究與服務三種角色裡,我一直把教學放在第一順位。即使是服務,我也視為是教學的一種延伸。至於研究,我的原則是必須有用,研究是為了放在實踐場域的應用。

接下來,是「我這個人」如何與「我的學術工作」相遇,摩擦出什麼樣「能夠把專業工作做得更好」的東西。

參、脈絡中的肌理
一、現代人力潛能發展中心:安身、立命與天命
柯永河老師主持現代人力潛能發展中心,時約1987年前後。我才從美國回來沒多久。柯老師認為我的專長在生涯諮商,所以我所接的個案都是生涯困擾的個案。這些個案是要付費的,年齡層橫跨青年期到中年後期,挑戰性十足。現在回想起來,十多年來的試煉,現代人力潛能發展中心是我專業發展最重要的實踐場域。

我帶著John Holland的概念與方法進入現代人力潛能發展中心。初期處理個案的方式大多以SDS與EPPS的解釋與應用為主。SDS我用來一向順手,EPPS在上過柯老師的在職訓練課程後,合著和SDS一同看個案的問題,也不覺得有困難。當個案數累積到一定的次數後,我從諮商的結果觀察到一些現象,我也從諮商的方式中發現自己有一些新的做法,讓諮商的效果更能凸顯。

在當時慢慢出現了一些自己的做法,只是力道還不夠。這些新的做法是不經意的發現,卻成了自己後來相當重要的諮商理路。所謂不經意是在什麼情況下的不經意?現在回溯起來,應該是一種亂軍中衝殺出來的兵法。一般來說,諮商的歷程是偶發的與不確定的。在進入諮商室之前多少有一些「今天該怎樣進行」的假設。一旦投身於現場,上下浮沉,必須在整個過程中緊貼著諮商的律動進行。有時在律動中,有時又必須跳出這個律動,conceptualize整個過程。所謂新的做法,是在貼緊這個律動之後的檢視,意外中發現律動中一些「不在預期中」的節奏。這些節奏環繞著對自我本質的探索。

(一)自我本質的探索
Holland的六角型概念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相對位置的興趣類型,呈現出一種相剋的組型。這種組型很難以興趣概括之,有時還混雜了了人格、能力或價值。我相當好奇的是,來談的個案為什麼十之八九都呈現出兩極化的興趣位置?一個位置是真正自己,一個位置是現在職場的位置。這種現象是一種生活經驗與自我疏離的現象。開始時我只覺得用Rogers的理論可以解釋得通。後來Fromm(1976/1991)的人之所是(to be/being)與人之所有(to have/having)的概念,讓我看得更清楚。

當這樣的概念越來越亮眼的時候,接生涯的個案也越來越順手。但是我在這樣的過程裡不斷向下一步思索的問題是,如何把真正的自己定位得更清楚?對一位個案來說,諮商過程裡的覺察必須明確。我信奉的一個圭臬是Fretz Perls的名言:覺察是改變的開始。但是,how?如何才能讓一個人的自己被自己看得更清楚?我開始去探索「自我」,以及「自我」形成「概念」的本質是什麼?

(二)瞭解自我的途徑
我的焦點一直放在如何讓一個人看到真正的自己。我假設這個真正的自己存在於being的經驗中。如何讓being的經驗現身?心理測驗似乎辦不到,心理測驗只能看到抽離經驗的概念。我回到興趣的第一義去思索。May(1983)指出,英文的interest,拆開來是inter 與 est兩字。「inter之後產生est的經驗」,什麼是est的經驗?寫完一帖毛筆字,在課堂上與學生對話之後的共鳴,與個案交會的眼神。est的經驗是忘我的,陶醉的,沒有時間感的,空無的,…類似於高峰經驗。每一個經驗都有故事。於是我就帶著個案去找這些故事,去聚焦這些經驗。不經意的,從一次又一次的個案眼神裡,我相信我大概是做對了。這背後的諮商理路,大概有以下這幾項:

1.理路之一:從概念引發經驗,讓經驗說話
經驗發生於前,之後才產生概念。Perlz (1969)認為,「我」不是固定的,「我」是變動不已的,是因時因地(wherever and whenever)存在於個體與環境的每一個當下的接觸中。因此,「我」只有在不在,沒有好或壞。當每一個當下的「在」,成了過去的經驗,落入了回憶,這個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素材才是測驗所能測出來的客體「我」。我的主體不斷的和環境接觸,只要接觸就必留下痕跡,留下故事。故事有情節,情節自成段落,自成場景。我們會自動的給場景以主題,這個主題的命名就是認知中抽象能力的運作,出來的東西我們稱之為概念,也就是測驗上的題項。自我概念就是這些與「我」有關概念的集合。

「休姆首先斷定人有兩種知覺:一種是印象,一種是觀念。『印象』指的是對於外界實在的直接感受,『觀念』指的是對印象的回憶。」
「能不能舉個例子呢?」
「如果你被熱爐子燙到,你會馬上得到一個『印象』。事後你會回想自己被燙到這件事,這就是休姆所謂的『觀念』。兩者的不同在於『印象』比事後的回憶要更強烈,也更生動。你可以說感受是原創的,而『觀念』或(省思)則只不過是模仿物而已。『印象』是在我們的心靈中形成『觀念』的直接原因。」(Gaarder, 1995, p.368)

上述的「印象」以經驗為本,係「概念」形成的直接原因。

測驗呈現的是概念,從概念無法瞭解自我概念,這是相當諷刺的。測驗告訴我,我是「內向的」。這並不表示我知道我是內向的。除非我知道我為什麼是內向的。「內向的」是手指頭,指向的地方是有著豐富的內向經驗。從概念切入經驗,是認識自我的一條途徑。將原有心理測驗的優點與最自然的故事敘說結合。我讓個案經由概念,透過故事讓經驗說話。

2.理路之二:讓成功的自我認同(positive identity or success identity)現身
being 的經驗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對於某些諮商或心理治療學派,是從負面的經驗著手處理。我的生涯個案當然也有必須從負面經驗切入的,但是佔的比例不高。我大多從being 的正面經驗處理,或許與我的信念有關。當風箏下墜時,是negative identity讓一個人加速下墜;要讓風箏向上攀升,要緊抓住positive identity。positive identity不是無中生有,它是潛隱在人的存在經驗中,等待被發現。

3.理路之三:讓經驗from thin to thick
這個名詞是Michel White在敘事治療用的。我很高興我的發現和他所見略同。讓being的經驗from thin to thick,我的做法是這樣的。

Prediger(1976)在「美國大學測驗服務社」(American College Testing:ACT)的一連串有關職業研究計畫中,以Holland的理論為藍本,發現在Holland這個六角形的興趣結構下,潛藏著兩個雙極向度:一個向度為「資料」(data)與「意念」(ideas),另一個向度為「事物」(things)與「人物」(people)。為了考驗Prediger六個類型與D/I、T/P之間的對應關係,我們分別以高中生、大學生與成人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金樹人,民82;金樹人、宋德忠,民82;金樹人、張德聰,民82),發現Holland的六角形模式與其潛在結構出現了一個新的對應關係:

圖一:改良式的六角型的潛在二元向度模式圖

從圖中觀之,趨近於Y軸「事物」這一端的興趣類型,是「實用型」 (R)與「研究型」(I),而非原來Prediger單純的「實用型」;趨近於Y軸「人物」這一端的興趣類型,是「企業型(E)與「社會型」(S),而非單純的「社會型」。另外,趨近於X軸「資料」這一端的是單純的「傳統型」(C),而非原來的「傳統型」(C)與「企業型」(E),趨近於X軸「意念」這一端的是單純的「文藝型」(A),而非原來的「研究型」(I)與「文藝型」(A)。

我設計了幾項類似於以下的活動。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從不同的途徑切入,儘量貼近當事人原原本本的興趣經驗,喚起其「人之所是的情態」。我在這裡努力去做的,是儘量讓一個人增加他對being經驗的體會,從而產生改變的動力。以下是這三個主要的活動:(1)「生涯憧憬」:請列舉出三種你(妳)以前曾經非常嚮往,但是至今仍無緣實現的職業(由近到遠);(2)「我最愉快的經驗」:在生活的經驗裡,我們常常會有一些回想起來感到十分愉快的事情。請你(妳)儘可能的回憶,在最近一段時間曾經做過哪三件事,讓你(妳)感到最愉快?(記在心裡,不必寫出來);(3)「生涯度假計畫」:假設你(妳)有七天的假期,打算前往馬爾地夫附近的一個新開發的島嶼群度假。旅行社的經理向你介紹這個旅遊的新據點:「這是我們和當地的旅遊業合作開發的新路線,一共有六個不同風情的島嶼,各有特色。」瞭解了六座島嶼的性質後,你(妳)覺得在哪些島上度假最自在?扣除來回飛行共一天,你(妳)可以選擇在三個島上各停留幾天?。

前兩項經驗聚焦在十字的圖形上,後一項經驗聚焦在六角型上,兩個十字加上一個六角型,可以引發出相當豐厚(thick)的生活經驗,而且是「being」的經驗。不只是將經驗變「厚」,這六角型的潛在結構最大的優點是能讓經驗聚焦。所以在我的個案紀錄裡,到處都是兩個十字加上一個六角型的塗鴉。

總結近廿多年來對「自我」這個概念的端詳與觸摸,下面的這個隱喻可以說明我對「自我」的理解(金樹人,民89 )。

在一個風和日麗,景氣和暢的清晨,有個人來到山中。茂竹修林,蜿延的小徑開滿了野花野草。「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這時候有個念頭不期然的浮現:
花是花,草是草,那「我是誰呢?」
他站在野花野草的中間,心裡想著:「花不會問『我是誰』,花就是花;草也不會問『我是誰』,草就是草﹔那是誰在問『我是誰?』」他看看四下無人,那當然是「我在問『我是誰?』」了。
「我在問『我是誰?』」
這下子出現了兩個「我」;一個我是發問的我,另一個我是被問到的我。被問到的我原來是提問的我,當後面發問的我出現的時候,主詞變成了受詞。而發問的我反成了主詞。

可是這兩個我分明是一個我。將時間的先後序列加進去,「我」在這個序列裡一分為二:發問的我在此時此刻(here and now)成了主體,被問的我在彼時彼刻(there and then)成了客體。主體的我浮上來,是一種不生不滅(nowhere;可視為now-here與no-where)的狀態;望著客體的我,是卻顧所來徑的每一個曾經經驗的狀態。主體的我是活潑生動的我,客體的我是經驗過後成了記憶的我。
如果這個人再繼續問下去:
「誰在問:『我在問:我是誰?』」
這個新念頭出現的我,也就是提問的我,成了新的主體的我;剛才才是主體的我這時候被推向原來是客體我的那一方,先前兩個主客位的我這會兒都成了客體的我(阿部正雄,1992)。
這個提問的我如何看客體的我?「我」彷彿看到客體的我成了電影底片中一格一格的畫面,從有記憶起到剛才的發問為止。正在「看」的這個我,要從這些畫面中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然而,真正的問題是,他不能回答這個主體我究竟是誰。

心理學家面對心理現象的理解,相當於歷史學家面對歷史的史觀。理解的角度不同,帶出的行動也會不同。從現象學去理解精神病患,相信看了許樹珍、林湫雯、游淙祺的『精神病患生活與照顧的時間性問題』(民91),接受了精神病患特殊時間性的生活經驗,護理人員會帶出不同的照顧行為。而這種行為迥異於奠基於透過DSM-IV對於精神病患的理解。當下提問的我永遠沒法被理解,被理解的是層層經驗堆疊出來的「被推向過去時間點」上的我。這是我對「自我」的理解,也影響了我在諮商中的作為。

(三)The way to do is to be:立命的肌理
一般人想到生涯諮商,以為就是在解決安身的問題。但是人一旦接觸到自身的being,就是接觸到本然的經驗。生涯的發展決不是只有在安身的層次,拉高了層次看,是立命之道。中國人接觸到存在的議題,常說安身立命。這逼得我不能迴避「立命」的問題。

有趣的是,一位計程車司機啟發了我的想法。有一次我在師大上了部計程車趕去教育部開會,與計程車司機有幾句的簡短對話。
「你在師大教書,是吧?」「是。」
「教什麼?」「我教生涯輔導。」
「那是什麼課?沒聽過。」「生涯輔導的意思就是幫助別人做生涯規畫。」
「我聽過,可是什麼是生涯規畫?」
「它的意思是...安身立命吧。」車子在晃動,我直覺的就冒出來。
「這我懂,可是你們教授可以安身立命,我們開計程車的怎麼安身立命?」
「『安身』意思很簡單,賺錢養家餬口,我們都一樣。」
「可是『立命』是什麼意思?」
這立命是什麼意思?
我在生涯諮商的實務經驗中,如何切入立命這個議題? 第一個要弄清楚的是what:在我的理解裡,什麼是可以被觀察的立命?接下來是how:如何貼近觀察?

1.原頁探源
證嚴法師常提到「願力」,一個人只要在心底深處發願,就會產生源源不絕的巨大力量。這種「願力」和《第五項修練》的聖吉(Peter M. Senge)所提的「願景」十分相似。當我們將「目前的景象」與「願望的景象」同時在腦海中並列時,一種想要把二者合而為一的力量--「創造性張力」(creative tension)--便會產生。

有一次,我和黃素菲老師帶領一個外商電腦公司的生涯成長團體,我們在黑板上寫著大大的兩個字:願景。也許是黑板上沒其他的字,「願」這個字現身成「原」、「頁」兩個字:原來那一頁。

一個人的原來那一頁,是什麼
趨近於東方的看法,一個人的原來那一頁,譬如本性;譬如自性;譬如真如;譬如如來;譬如如如。在《華嚴經》的<十迴向品>,為了說明「譬如真如」,從「譬如真如,遍一切處,無有邊際;」到「譬如真如,究竟清淨,不與一切諸煩惱俱。」,用了近百個譬如真如,說明這個抽象的概念。

在《成為一個人》一書中,Rogers提到在《老子》中有The way to do is to be之語(1961/1990, p.196)。我在《老子》中遍尋不得。後來發現似乎接近《中庸》開宗明義的「率性之謂道」。To be 即率性。而天命之謂性。天命與Maslow的inner nature相近,境界又比inner nature高一層。

而西方心理學研究原來那一頁,較趨近Maslow所謂的inner nature,包括了的是興趣、能力、性向、智力、價值、智力、與信念等特質,這些心理現象在人的自我狀態之內,以各種抽象而不可捉摸的形式存在。心理測驗專家編製出各種測驗,為了一窺這些特質之究竟。心理輔導專家藉著測驗的解釋與應用,讓一個人貼近自己的內在。一個人如果能貼近這些特質,讓它們充分展現,就是自我實現。

這些興趣、能力、性向、智力、價值、智力、信念等屬性再往第一義的深處去探詢,再下一層,更靠近原來那一頁的會是什麼?用什麼方法能再往第一義的深處去探詢?

2.立命的透視
前述我對於being經驗的探究,是回到「人之所是」的經驗中去搜尋高峰經驗,從中理解貼近原頁的本質,現今看來,這種方法上的掌握十分類似於敘事療法的做法。1997年前後,我進行國科會補助的三年有關「生涯建構」的研究,也同時在發展「職業興趣組合卡」,意外的發現了「階梯法」(laddering)。階梯法幾乎就是焦點詢問法的翻版。更意外的發現是,階梯法可以與being經驗的探詢相互遊走,讓我對立命的肌理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與掌握。

階梯法是一種透過表面建構,層層深入到核心建構的方法。我們對於事情的判斷、人物的觀感、時事的贓否、物件的選取等,均源於內在認知建構的運作。此種建構有其階層性,表面建構在外,核心建構在內,如洋蔥般由外而內,層層相疊。外層容易為個體所覺知,內層則甚隱微,不易察覺。此法之概念源於Kelly(1955)的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經由Hinkle(1965)的改良而進一步的推廣應用,可以幫助當事人「透析」到內在的核心建構。

此法以「階梯」為名,顧名思義,其過程如踏階梯一般,循階而下。階梯的最上層是入口,屬一般的表面建構,如收入高、喜歡幫助別人、自主性高等等。只要選取一項建構,透過下列幾種類似性質但句型不同的問話,就可以逐級而下。因這種方法會讓當事人有被「窮追猛打」的不愉快感受,因此問話的形式要有變化。

為什麼你喜歡X,而不喜歡Y?
為什麼對你而言,X是那麼的重要?
喜歡X,對你有什麼好處?

這些問句的特色是以「為什麼」提問。一般的諮商多習慣用what、how、who、when等提問,不鼓勵用why。然此法的殊勝之處,在於必須藉著why的問句才能層層深入。

例如:
諮商師:為什麼你喜歡自主性高,而不喜歡自主性低的工作?
當事人:因為這樣在工作上我才知道我在做什麼。

上面當事人所回答的「知道我在做什麼」屬第二層建構,在性質上與第一層建構不同,因此成了再往下踏出的階梯。接下來,同樣形式的問句:

諮商師:為什麼對你而言,「知道你在做什麼」是那麼的重要?
當事人:因為這樣我才能對自己的工作產生成就感。

當事人所回答的「成就感」屬第三層建構,因為在性質上與第二層建構又不同。因此同樣的方式繼續問下去,一直到當事人無法回答為止,就有可能達到了核心或趨近於核心的建構。如果上面的例子繼續進行下去,可能出現的結果依照出現的順序分別是:

會覺得更有自信
得到別人的肯定
受到尊重
感覺自己是有用的人
這樣活著才有價值

3.尋根之旅:參透為何,迎接任何
一般人在生涯選擇上所遭遇到了瓶頸,很難釐清問題之癥結,總在外在的枝節上找原因。「階梯法」的技術能讓一個人抽絲剝繭的深入探索內在最重視的東西,然後回過頭來看看這些東西和現在生活當中藕斷絲連的關係。這些東西是自己內在的聲音,是自己最在乎的,一層一層的疊埋在心靈的最隱密處,遙遠的影響著自己漂浮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所作所為。當事人越進入這個過程,引出越多過去的回憶。我發現走過的任何一層,只要敏銳的發現當事人有稍微波動的情緒反應,稍事停留,情緒的背後必定隱藏著故事。部分故事所標記的事件大多轉化成深埋著的「情結」(complex),影響著日常的行事。Jung認為,情結是因創傷的影響或著某種不合時宜的傾向而分裂的精神碎片,它有自己的驅力,可以強有力的控制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為。當這些情結以建構的形式被看見,當事人多半有著濃烈的情緒在心中打轉,非僅感傷而已。

我在課堂上讓學生操作,我也在教師的生涯成長團體中使用,許多人在接觸到這層深入核心的東西之後,會經歷到前所未有的真實、踏實,因而豁然開朗,原來許多的困擾都是來自於一種未曾覺察過的衝突:生命風格(life style)與核心建構的背道而馳。一個深入帶入一個深入,折騰翻攪,然後生命風格與核心建構在此交會現身,心情會由震驚不安、難以置信,漸漸沈澱、沈靜、沈穩,之後轉而喜悅。當事人透過一層又一層的尋根之旅,「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發現生命中最重要的寶藏。

上述的核心建構,即趨近於原頁的第一義。

(四)立命與天命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在接觸《天使走向人間》、《曠野的聲音》、《靈魂符碼》這幾本書之後,對於生涯的發展,我開始走向另一個層次的理解:天命。天命與宿命對待命運的態度不同。天命是agent,宿命是victim。

這個理解來自於:「今生我為何來此一遭」的提問。職業(vocation)的英文拉丁字根是"vocatio",意指"一種呼喚"(a calling)。職業的英文定義,按韋氏字典的詮釋,係指:「一種表現某種功能或進入某種生涯的呼喚、召喚或驅使」(Neufeldt, 1988)。Frankl指出,vocation指天職,即上天賦予每個人獨特的使命(1963/1983, p.124)。在天主教會內譯為「聖召」,認為每個人的生命是由天主所創造,天主所鍾愛。因此天主賦予此人一種獨特的召叫,當個人答覆此召叫時,才完成他被創造的目的(1963/1983, p.161-162)。回到中文看,職業,「職」當天職看,「業」當業報看,則人之秉性雖來自天賦,率性而為是呼應某種呼喚,有其更神聖的使命。

二、九二一哀傷團體:生命意義的轉化
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我身兼台灣師大心輔系系主任與中國輔導學會理事長,兩個機構都要動員救災,忙得團團轉。當時在羅東有一個輔導主任的輔導團受教育部之命南下災區進行心理復健工作,急需要督導與諮詢。我身邊所有能動員的人手都抽不出身來,只好自己硬著頭皮帶著一位博士班研究生上羅東。這個經驗斷斷續續兩個月,讓我對生命事件轉換成生命意義的過程有了一個嶄新的體驗。

我在進入這個工作場域之前的思考是,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哀傷經驗,他如何能幫助別人處理哀傷經驗?因此我決定先帶著這些主任去看自己的傷痛經驗。我所採用的是一個稱爲「危機事件的壓力轉化(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process: CISD)」(Everly & Mitchell, 1998)的訓練課程。

(一)什麼是CISD?
CISD是一種團體或小組活動的方式,經由口語敍說與團體的支援,透過壓力紓解、能量轉換與再教育等過程,減緩或紓解成員在經歷危機事件或創傷後的心理傷痛與不適。

(二)CISD的主要目標
1. DEBRIEFING:減緩危機事件對於受害人的影響,這些受害人包括:
(1)主要受害人(即當事人)
(2)次要受害人(如救難人員、目睹者等)
(3)周邊人員(如同學、朋友、家人或親人等)
2. EMPOWERING:協助受害人在危機中轉化生機
3. NORMALIZING:協助受害人從危機中盡速恢復正常

(三)CISD的七個主要步驟    
   CISD的主要步驟    
   CISD的步驟目標

1.暖身(introduction)
2.事實(fact)
3.思考反應(thought reaction)
4.情緒反應(emotional reaction)
5-1.症狀(symptom)a
5-2.重新建構(reframing)b
6.教導(teaching)
7.再出發(re-entry)
a急性情況下使用
b慢性情況下使用

介紹團體成員,解釋進行的過程,設定團體或個人的期待
成員逐一描述在事件中經歷之具體經驗,包括聽、聞、覺、知

將認知的內容表徵化,例如:
“最大的衝擊是什麼?”
“最糟的事是什麼?”
“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

將以上敍述的情緒表達或宣泄出來
確定成員有哪些症狀反應,再轉回認知反應

將情緒反應再轉回認知反應:
“你從這個經驗中學習到什麼?”
“這個經驗想要告訴你什麼?”
“在這個經驗中你覺得自己最棒的是什麼?”

從個人的親身經歷,討論壓力情境下的正常反應階段,以及如何進行壓力管理等

澄清疑點,建立行動計劃

這七個過程像是一口井的剖面圖,進行的前面過程中整個團體的動力是向下滑落的,相當低蕩。在第四個階段到達井底,也即是情緒最低潮的時候。之後,團體動力慢慢開始向上攀升。當成員在接納了自己的所有反應,也透過分享與支援,理解所有的反應是正常的,慢慢的開始從再經驗的體察中轉換生命的哲學;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躍升的能量在團體中如旭日般熱緩緩的出現。

向下滑落的階段是最令人擔心的,可是在那當下整個團體動力是控制不住的。我們緊緊貼著敘說者的哀慟,在靜默中適當的提問:「如果他還活著,他希望你怎麼做?」、「你從這件事情學到了什麼?」或「這件事教給你什麼?」生命經驗的轉化在這個時候開始發生。

成員的回應,這種哀傷中轉化出來的生命哲學相當令人動容。例如:
「她的死,像大菩薩一樣承擔了我的苦難,我的活,我要完成她生前照顧人的宿願。」;
「親人的亡故讓我刻骨銘心的體會到人生的無常,我真的體會到了什麽是把握當下,從現在起要好好愛我身邊的人。」;

「地震那天晚上我們全家擠在一起,當什麽都有可能在下一刻被無法控制的力量摧毀的那一剎那,生命當中最重要的居然是全家都要在一起。」

「從電視中的畫面,我領悟到我隨時會走,我的孩子們這麽依賴我,怎麽辦?從今天起我要好好的訓練他們獨立。」

從這些災難的經驗中,我們看到成員領悟到生命中原來重要的東西變得不重要了,原來不重要的東西變得重要了,生命的意義在苦難素材的再經驗後重新洗牌。對於一個第一次帶領哀傷團體的我,不啻是一個震撼教育。我不只在現場,而且親眼看著生命敘說轉化成生命意義的心理變化歷程從谷底攀升,這種生命主題的再現,給出了行為實踐的新動力,產生了「希望」。

但是,我還是要問,為何這種敘說的形式會產生如此戲劇性的變化?

三、禪、完形與辯證
有些學生或同行會好奇的問我,你學禪啊?老實說,以前年輕時囫圇吞棗看過一些,似懂非懂。別人問起,也是左閃右躲的,心虛。後來遇到了一些事情,才讓我認真的想認識禪。

(一)與禪的機緣:不二之道
1988年,中國輔導學會推派林幸台教授和我去日本東京參加亞洲生涯輔導研討會。其中的一場報告,是由一位廣島的高中校長在某大學教授的指導下進行有關生涯規劃課程的實施成效。他所用以評估實施成果的指標是生涯成熟問卷,看看接受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生是否生涯成熟程度會提高。這份問卷的建構分析將生涯成熟程度分成「開」、「示」、「悟」、「入」四個層次,也呈現了因素分析的漂亮數據。我不知道這四個層次的出處,好奇的前去問他。他看看我,問:你從哪來?我說:我從台灣來。他說:那你應該知道。

回來後我很不是滋味。過去我所有的諮商與心理治療的訓練,都來自於西方的治療理論,攀附在這些理論上,相當安全。這個刺激讓我駐足自問:西方發展出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解決人的苦痛,東方人難道沒有苦痛?東方的智者如何運用智慧有效的解決庶民生老病死的疑難雜症?這裡面的學理是什麼?我所能想到的是佛學與禪學。這種想法在當時只有一個微弱黫黯的光點,在對佛學與禪學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這個念頭隨時會被風吹熄。這風,看不見,可感覺的到。那時,我還不知道如何去找「開」、「示」、「悟」、「入」的出處。

1994年我得到國科會的獎助赴母校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一年。九月十五日,才開學沒多久,系裡的學術組邀我進行一場公開演講。我報告的是之前在國科會補助下的系列研究,我詳細的說明了研究小組是如何發現Holland六角型潛在結構的新位置。報告完後,Terry Tracey教授問我:Dr. Jin, since you found a different dimension, why you use the same interpretation for the name of dimension? Why don't you try new interpretation? 他所謂的new interpretation,意旨自己文化中的解釋。他的提問是一個很大的衝擊,這一陣風,吹得我東倒西歪。這種衝擊只有在異國文化中才會令人震聾發聵,我終於能體會楊國樞教授在美國類似的經驗。

那一年我身邊帶著一本六祖壇經,在睡前隨意翻翻。原來,「開」、「示」、「悟」、「入」在這裡面。我第一次從頭到尾仔細的看完這本禪學宗師的自傳。一本六祖壇經的精髓,可概括為「識心見性」四個字,而在我的理解,濃縮在「不二」兩字。這兩個字後來經常會冒出來「挑逗」之前所學到的西方心理治療理論以及壓力管理的實務工作。

1.壓力管理:無所住而生其心
談到壓力管理的學習,可說是我整個學術生涯相當難忘的學習經驗。1987-1990年間,我擔任台灣師大學生輔導中心主任。吳英璋教授在教育部訓委會提了一個有關教師心理衛生的研究案。這個案子與學校有關,吳老師邀我參加。我就一腳踏入壓力管理的領域,這個偶然的際遇讓我受惠至今。

在這個案子裡,吳老師的構想是將他在醫院處理壓力個案所研發出來的壓力管理模式,應用在教師的壓力管理。吳老師首先為我們開了工作坊,瞭解整個模式的內涵,再由這群種子教師(包括篩選過後的博士班學生、現職國高中輔導老師)帶出結構式的壓力管理團體。這個工作團隊後來的發展是全然動態的,每個人最後都有自己的風格。這個模式對我的啟發是從生理、認知、情緒與行為的各個層面,訓練一個人如何敏感的覺察壓力的存在與影響。

壓力感受的重要來源之一,是壓力的刺激透過認知自動化的處理歷程,被解讀成千斤重擔。一般處理認知的問題,不外乎採用大家熟知的Elllis 的理情療法,Meichanbaum的自我內言, Bech的認知療法。基本上,這些方法雖然對認知的看法略有不同,對處理認知都有其邏輯的步驟可循,這些教科書上所有的步驟,在此不表。吳老師傳授的是Bech認知療法中的焦點詢問法(focus interview)。在吳老師的工作團隊中,我們花了很大的功夫將焦點詢問法的治療用途轉化成能夠操作、用在壓力管理的習慣建立。但是禪宗所遵循的法則大不相同。我好奇的轉向另類的方法。我們來看以下的例子:

丹霞禪師是馬祖道一的的大弟子,他已經當方丈了。有一次在一個廟裡掛單。冬天冷起來,沒有柴燒,丹霞就差人把大殿上木刻的佛搬下來,劈了用來烤火。當家和尚看到了,嚇得說:燒了佛,這個罪過多大。他的鬍子、眉毛都掉了下來,還脫了一層皮。兩人的差別在於著相與否,所以一人安枕,一人失眠。

禪學用公案來暗喻認知執著對行為的影響。「不著相」是對治壓力的根本之法,「無念念即正」,只要「念」轉,「業」跟著轉,海闊天空。《金剛經》的名句:「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是這個道理。禪學處理「念」的問題,相當於西方心理學處理「認知」的問題。相對於西方的循序漸進,禪學採用的方法大多是頓悟,明顯的呈現出東西方思維模式的不同。

以公案的方式隱喻念頭的影響與無念的重要性,我應用在公務員、大中小學教師、法官庭長的壓力團體,學員多能領會。尤其近年來學禪者眾,一般對基本禪理多知曉一些,以禪說解讀自身經驗中的困頓,頗能引發共鳴。

2. 出語盡雙,皆取對法
我後來發現,在若干經典裡相當細微的指出了比頓悟更具體的方法,這些方法的探微又能幫助我回過頭來看清楚諮商技術的「所以然」。作為一個助人的心理師要知道「做什麼」與「知道做什麼」;「做什麼」與「知道做什麼」是同樣的重要。如果把層次拉高,「知道做什麼」又可分為「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知其然」還容易。「知其所以然」就微妙了。

惠能告誡他的高徒,在他滅度之後的傳法要旨遵循著以下的法則:

「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汝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壇經。付囑第十》

這種「出語盡雙,皆取對法」的做法相當有意思。問東答西,看似答非所問,裡面其實充滿玄機。我們要注意的是在這樣的問答中會產生何種認知現象。《金剛經》裡也有類似的方法: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金剛經》

莊嚴佛土,就已經是莊嚴了,為何即非莊嚴?更奇的是,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這也是一種「出語盡雙,皆取對法」的做法。當第一層「莊嚴佛土即非莊嚴」出現的時候,原有篤定的心念被打得莫名其妙,停留在紊亂狀態的思維一時間找不到依附。之後,第二層的「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再次出現,平常習慣的「因為…所以」邏輯又被打亂一次,造成了不敢或不能將思維停留在任何一邊的短暫現象,這就是「不二」。這種對話在《金剛經》中常常出現,這是一種打破二分慣性思維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就是辯證法?

3.完形與禪:辯證的理解
對於辯證法的理解在我成為一個諮商人員的養成過程是不曾碰觸到的,有較深刻的體會是來自完形治療。有趣的是,完形治療也搭了一座橋,讓我再去看禪。

在博士班和陳秉華教授合開諮商理論專題研究,我們的上課方式是由學生與老師共同決定,選擇兩個理論來深讀。我的部分多年來學生選的都是完形治療。我們從原典入手,開始時是吃盡苦頭,後來才苦盡甘來。完形治療有其迷人之處,尤其是開創的Fretz Perls,人如其言。Perls在其自傳提到(Perls, 1969b),有一次在日本學禪,離開前夕,禪師問了他一個問題,「風是什麼顏色?」。Perls沒有回答,只見他對著禪師的面,吹了一口氣。完形的許多觀點是和禪互通的。有一本完形的書(Clarkson, 1989),有幾章的開頭引了一個禪的公案,對應完形的重要觀點。第一次進入這些章節時,我先是好奇,接著是驚訝,後來是汗顏。禪與心理治療的對應關係,Fromm與鈴木大拙有深入的對話。我所要表白的是,汗顏代表一種態度的軟化與接納,我開始讓東西文化在自己的裡面對等、自由的交匯。當時接觸最多的是鈴木大拙的中文譯作。

完形的特色之一在於空椅法的應用。Perls相當推崇Hegel的辯證法。空椅法即是辯證法的應用。Perls厲害的地方是他看得到辯證法用在解除像魔咒般的impasse底層的心理機轉。

4.辯證法的理解過程
在這裡我要談一下我對辯證法的理解過程。
2001年台北市有一個輔導主任組成的輔導團邀請我當督導,為期一年。我們平均一週碰一次面,前半年沒有什麼固定的主題,主要在解決這些主任巡迴輔導學校時遇到的個案問題。我發現這些主任雖然身經百戰,其實內在有些東西需要整理。所以第二學期開始,我就把主題調整到清理每位成員自己的諮商理路。每一次聚會整理1至2人的諮商經驗。我鼓勵他們從成功的故事開始。

當有故事發生的時候,成員在敘說某個個案。在關鍵的地方,我讓他們倒帶,停格。「孩子的眼睛亮了」這亮是一個表徵,指向重要的改變。那時你做了什麼?你認為你做了什麼,讓這個變化發生?你為什麼要這樣做?當時內在的想法是什麼?

讓他們思考,即使是別人的故事,「我認為這個改變是怎樣發生的?」許多的精采的內在建構就出來了。(「接納」、「包容」、「允許」、「被了解」,不同的內在建構一一的出籠,精采極了。)就像在「黃絹幼婦」的表象下,看到「絕妙」的意涵。「黃絹幼婦」是經驗是現象,「絕妙」是詮釋是建構。這樣,就出現了一個立體圖。如果我們繼續探問,為什麼「接納」、包容、「允許」、或「被了解」能讓人產生改變,第三層又會出現。

記得有一次結束了當天的團體回到家裡,寫著我的感想的時候,我突然的發現,原來諮商當中的改變,包括當事人的改變,諮商心理師的改變,都離不開辯證的法則。辯證法則整個就跳入了我思考的核心,從這個核心來看所有的改變。

(1)辯證的條件:穿透性的理解 辯證是一種T-A-S的循環。在心理學所指稱的內在歷程裡,T(thesis)係指一個概念、一種認知或一個角色認定,A(antithesis)係指對立的概念、認知或角色,它並不必要與T相反,但一定不等同於T。S(syntheses)是一個由T經歷了A之後的產物,本質上既不是T也不是A,而是一個全新的本體。

S之所以產生,關鍵在於T與A是否產生「對立雙方相互穿透」(the interpenetration of opposites)的理解(Basseches, 1980)。這種穿透性的程度越深,由T到S的幅度會越大。例如,將出遊視為是自我更新的一種提煉,「自助旅遊」(A’)與「隨團出遊」(A”)穿透性的程度不同,內在的充實感(S)也會有所不同。文化評論家Said(1984)在《寒冬心靈》一書中指出:「大多數人主要知道一個文化、一個環境、一個家,流亡者至少知道兩個;這個多重視野產生一種覺知:覺知同時並存的面向,而這種覺知--借用音樂的術語來說--是對位的(contrapuntal)。 …..流亡是過著習以為常的秩序之外的生活。它是游牧的,去中心(decentered)、對位的;但每當一習慣了這種生活,它撼動的力量就再度爆發出來。」(Said,1997)流亡者的多重視野來自於位移,離開了習以為常的秩序,從一成不變的生活中脫身,經由穿透性的理解,再反身觀照,就會撼動已經僵化了的自我中心的思維,而產生不同的學習。

高行健在《靈山》一書中尋找自己,敘說的方式是以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交互出現,以「你、我」雙重面向的意符(signifiant)來表達意旨(signifié)中的自我,所採用的方法也是一種辯證。每一次敘說的位置轉換,都帶出了新的自我。我曾經學著用這種手法寫日記,的確有撼動的力量。

諮商歷程中的辯證法則其實就存在於不同的諮商學派裡,帶著辯證法則的視框進入治療的療程,一切豁然開朗。敘說治療:消極的自我認同(negative self-identity)如果穿透性的理解到積極的自我認同(positive self-identity);完形治療:優勢自我(topdog)如果穿透性的理解到劣勢自我(underdog);完形的夢工坊,支解的自己(Disowned self)如果穿透性的理解到被支解的每一個部分(the disowned);生涯諮商:所有的自己(having self)如果穿透性的理解到所是的自己(being self);改變就會發生。餘如家族治療、交流分析等等,皆是如此,不勝枚舉。

接著又會有一個問題出現,有時穿透性的理解發生了,但是還是不能產生改變,怎麼回事?我們在壓力管理的課程裡運用焦點詢問法,就常發現穿透性的理解發生了,但是還未產生改變的現象。原因之一,改變還是發生了,T成了T’,只是相當的細微,無法被觀察到。原因之二,T的自動化思考迴路相當堅強,Perls用「化石」形容之。我們可以試著藉助「量變產生質變」的歷程,也就是--Σ穿透性的理解。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從不同事件中增加當事人的覺察,當覺察的程度到達某種改變前的閾限,改變就會發生。我前面談到在生涯諮商中的「讓經驗from thin to thick」,就是「Σ穿透性的理解」運用的例子。

(2)辯證改變之前的一刻 如果我們再一次追根究底,為什麼穿透性的理解會產生改變?是什麼樣的氛圍,讓T經歷A的位置後,改變發生?我懷疑不二的狀態,就是「正」「反」辯證後,「合」即將生成的狀態。我自然的回到「不二」的狀態去找答案。辯證會讓一個人拉到中間的位置;這個位置既不是topdog的位置,也不是underdog的位置。這就是不二的狀態。那麼,「不二」是個什麼狀態?不二的狀態,是一種處於「念與念的空隙」狀態,「無所住」的狀態。
諮商的情境,不是只有一個人,不二經驗的形成更為複雜。我試著去找,在我自己的接案故事裡,有沒有這種經驗?我要分享我和我個案的一個經驗。

這是第四次的諮商,他在一陣憤怒的咆哮之後,道:「我真是很孤單,我真的是很寂寞…,要不是為了我的父母,我會去死…,那種孤單,像是外星人,沒有人能夠懂…。好難受好難受…」。我怔住了,整個人在一種失重的狀態,彷彿進到了孤單裡面,我和他中間的界線不見了。那一剎那的感覺,身份是多餘的,語言是多餘的。那一刻,我是平靜的,四周是靜得出奇的,聽不到一點聲音。外面原來施工的敲打聲落在意識之外。他也靜了下來,由原來的雙手握拳揮舞,嘶聲喊叫,在漫天狂花的怨懟中,平和了下來。整個諮商室靜得一點聲音都沒有。很空寂,又很飽滿。靜默中不知過了有多久,我感覺眼眶是濕的。他的眼中含著淚水,問我,你在想什麼。我回神過來,告訴他,以前我在他身邊,只想幫助他,但現在我感覺到了他的孤單,他的苦。我也很茫然。我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將來怎麼辦。

我離開了(letting go)我的位置,穿透性的進到他的位置,這時候的我是忘我的;他離開了(letting go)他的位置,在我的面前,穿透性的進入了敘說的位置,這時候的他也是忘我的。當各人分別進入了坐忘的狀態,同時發生的一種現象,由I&IT進到I&THOU,兩人之間是透明的,非常的empathy。同理心的前提,是letting go,離開原來的位置。同理心的極致,是在對方深層的需要上產生感應。感應的發生,對助人者與被協助者都同時產生了不二的心理狀態。

5.「不二」的心理治療功能:「變」之前的「流變」
上述「不二」的狀態,是一種空無一物的狀態。沒有你我,沒有高下,甚至沒有沒有。記得一個生涯的個案,在銀行任職,天天接觸的是數字,覺得日子像是行屍走肉(to have)。從過去經驗的敘說中,案主慢慢發現自我經驗中愉悅的部分,都集中在與人的接觸,覺得這才是真正鮮活的自己(to be)。To have 與to be經由穿透性的理解,接下來是落在既不是to have也不是to be的「不二」狀態。

這種「流變」的過程有的是緩慢的,有的相當激烈。在完形治療裡,Perls用汽缸的活塞引爆歷程來描述這個過程,怵目驚心(1969a, p.59-62)。Perls將T-A-S修改為正經驗-反經驗-合經驗。當事人的「正經驗」是虛假的,中間隔了一個僵局層(impasse layer),這是許多人的難關。只要有勇氣跨越僵局層穿透到「反經驗」,首先經驗到內爆層(implosive layer),會有短暫的黑暗、窒息感、麻木與癱瘓,伴隨著強烈的情緒反應,隨即進入外爆層(explosive layer)。過程的結束,恍如隔世,開始接觸到實存的人格(authentic personality),真實的自我。Perls認為這種狀態是no thingness。覺察到空,空就在那裡。當我們接受且進入了空,沙漠開始開花。

讓個案從「正經驗」的起身到「反經驗」的落腳,這種流變的過程是心理師相當大的挑戰,也是這門專業的致命吸引力。我曾用過空椅法協助一位中年的生涯個案,當進入了汽缸的活塞引爆階段,時間是停止的。結束後,兩人都恍如隔世。

西方智者認為,這種狀態是一種「創造性的模糊」(creative indifference),東方智者認為,這種狀態是一種「真空妙有」。也就是說,不著兩邊、真正的虛空當中,裡面蘊藏著無限可能的創造性,也蘊藏著極大的行動能量,對未來重新燃起希望。

我有理由相信,人是可以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只要進入這種狀態。

肆、後記:不疾不徐
在給出這些因個人的歷史而帶出來的文本,經過不斷的循環理解,我發現我一直沒有去碰觸窗外沸沸揚揚的心理學本土化的運動。雖然美國伊利諾大學的那場經驗讓我刻骨銘心,我還是帶著教學與研究所得到的知識進入諮商的現象場,在諮商的過程中尋繹自己的諮商理路。我並沒有,也不可能擺脫西方心理學對我的影響,我是讓諮商場域中的相遇(encounter)給出答案。這答案是否是本土,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是我的經驗。而回頭碰觸東方的哲思,往往是在諮商困境中回首後的豔遇,許是東方準備了千年,等待與我相逢。

最後,我想起《莊子天道篇》的一個故事。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做輪子。輪扁問桓公,讀什麼書?答曰:讀聖人之言。輪扁對曰:聖人已死,其書難得其精華。就如自己做輪子,不可徐,不可疾,而不疾不徐恰到好處,只能得之於手而應之於心。莊子講這個故事,想要說明可以形諸於語言文字的,只是形名度數。要用語言或文字說出意符背後的意旨,不是容易的事。心理現象的變與流變,原本混沌。我在自己的位置,逐漸看到這種現象,由平面到立體,由靜態到動態。而要用語言敘說這樣的經驗,只能說到這裡。人人有其不疾不徐的體驗,得之於手,應之於心。我比較篤定的是,經過了本文這樣的敘說,能夠更積極的面對混沌與不確定。


參考書目
金樹人(民82) 我國大學生職業興趣結構分析。輔導與諮商學報,1期,37-55.
金樹人、宋德忠 (民82) 我國大學科系圖之初步研究:興趣量表之應用。第一屆華文社會教育與心理測驗研討會,中國測驗學會主辦,民國82年12月14-16日。
金樹人、張德聰 (民82) 中國人之職業興趣結構分析(III)。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金樹人(民89)「我」的看見與現身-「職業組合卡」的不可能任務。測驗與輔導,162期,3393-3396。
許樹珍、林湫雯、游淙祺(民91)精神病患生活與照顧的時間性問題。「現象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政大哲學系與現象學研究中心,2001年4月15日。
Basseches, M. (1980).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adult development. Norwood, NJ: Ablex.
Clarkson, P. (1989). Gestalt counseling in action. London: SAGE.
Everly, G. S. & Mitchell, J. T. (1998). The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process (CISD) and th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post-traumatic stress. In J. T. Mitchell & G. S. Everly: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 The Basic course workbook. (2nd Ed.) MD: International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Foundation.
Hinkle, D. (1965). The change of personal constructs from the viewpoint of a theory of implica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Kelly, G. A. (1955).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Vols. 1-2). New York: Norton.
May, R. (1983). The discovery of being: Writings in existential psychology. New York: Norton
Neufeldt, V. (Ed.). (1988).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3rd ed.). NY: Simon & Schuster.
Frankl, V. (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oston: Beacon Press.趙可式、沈錦惠合譯(1983)活出意義來。台北市:光啟
Fromm, E. (1976). To have or to be? NY: Harper & Row.孟祥森譯(1991)生命的展現。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Perls, F. S. (1969a). Gestalt therapy verbatim. Lafayette. Calif:Real People Press.
Perls, F. (1969b). In and out of the garage pail. Mob, UT: Real People press.
Prediger, D. J. (1976). A world-of-work map for career exploration.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24, 198-208.
Rogers, C.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宋文里譯(1990)成為一個人。台北市:桂冠。

(本文發表於輔仁大學心理系卅週年系慶學術研討會, 2002年5月24~25日, 新莊,輔仁大學)

聽天由命中的安身立命

現代教師生涯鬱悶的百憂解

金樹人
臺灣師大心輔系教授

「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孟子,盡心》

小駱駝的疑惑
人會憂鬱,聽獸醫說關在動物園的動物也會憂鬱;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外顯特徵,例如大象的憂鬱是不斷搖頭晃腦,左晃右晃的。在網路上流傳這麼一個故事。有一隻極為憂鬱的小駱駝,經常無言的看著遠方。有一天,連著丟了幾個問題給長久以來也不怎麼快樂的老駱駝:
「老爹,我們駱駝的背上為什麼要有駝峰?」
駱駝爸爸說:「這是我們在橫越沙漠時,儲存脂肪和水分用的。」
小駱駝再問:「那我們為什麼有長睫毛呢?」
「因為沙漠風沙太大,長睫毛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還用問!」
小駱駝又問:「那,我們的腳底為什麼要長肉墊呢?」。
駱駝爸爸不耐煩的抬起眼皮說:「這樣才比較容易踩在鬆軟的沙漠呀!真是的!」
最後,小駱駝淒淒然望著遠方,喃喃自語:『那我們在動物園幹嘛?』

鬱悶的老師
我想起多年前指導的一篇碩士論文,也有類似的故事(周明倩,民92)。有一位鬱鬱寡歡的數學老師,困在數學教學的淺灘上。

她大學念數學,是班上的異數。她全身充滿了藝術的細胞,在高中就想要走藝術的生涯路。但是選填志願的時候被媽媽阻止。她的母親是高中的數學老師,跟她說話都是用命令式的。雖然心中很想反抗,但是對於自己自作主張的決定,媽媽都不接受,一定要跟著她的意見走才行。大學聯考完,選擇科系是按照分數排下來的。她母親一直認為數學很好,所以她就讀了應用數學系。在大學她讀得不太認真,但是花了很多時間在社團,都是藝術方面的。

到底是誰建構了動物園,讓原來以沙漠為天地的駱駝鬱悶的養在籠子裡?到底是什麼樣的社會文化脈絡,讓愛好藝術的人心不甘情不願的去教數學?這讓我想起傅柯(Michel Foucault)論述中有關邊沁(Jeremy Bentham)的圓形監獄(Panopticon,又譯:全景監獄)。

主流論述的宰制
在傅柯的經典名著《規訓與懲罰》(Foucault, 1975/1995)有一副令人心驚的素描畫面:一個跪著的犯人背對著讀者,俯首面向一個監視塔。這是十八世紀邊沁發展出來的建築,可以有效的控制「順民」。

從俯瞰的角度向下望,圓形監獄是一座圓形的環形建築,中間有一座高聳突起的監視塔。監獄層層疊疊的放射出去有數層,每一層都分成很多小房間,每個房間前面有一個很大的前窗對著監視塔,有一扇後窗讓光線透射進來。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於房間與房間之間只有牆壁沒有窗戶,住在裡面的人彼此之間無法接觸。

警衛從監視塔直接就可以監視每個房間的活動,每個房間的舉動一覽無遺。小小的房間裡任何活動都逃不過警衛的眼光。這樣的人所有的舉動,永遠只能假想著警衛正在注視他,而且行為必須符合一切規定,至於警衛在不在那並不重要。

文化中的主流論述就像是監獄中的那個監視塔。我們不知道警衛在不在,只知道彷彿永遠有人在看著。如果不順服,下場就很慘。動物園的駱駝,喜歡藝術的數學老師,都深處於一個無形無影的圓形監獄裡。

聽天由命中的安身立命
有一次我在一個學術研討會上談生涯諮商中的「立命」之道。有一位我所欽佩的學者在最後綜合討論時起身回應,他這一生所走的生涯之路,只有懵懵懂懂的「聽天由命」四個字,根本談不上「安身立命」。尤有進者,他認為不只他自己,周遭的親朋好友十之八九都是如此;安身立命只是遙遠的呼喚,或是虛幻的香格里拉,落實在人間的殘酷事實,就是聽-天-由-命。

聽天由命,無論從字面或其意涵來看,在我們中國人的意識層面的理解,長期以來都被暈染成負面的意象。聽,任憑。由,任隨。順從於天意,臣服於命運,無可奈何啊。天意如此,上天自然的安排,還有什麼好說的。然而,如果我們擺脫約定俗成的理解,這句成語可能隱含著另外一個更為深遠的意涵。

「聽」與「由」都是動詞。「天」與「命」都是主詞。聽由天命,可以是外塑於不可知的命運,也可以是傾聽內在悠遠的聲音。何謂「天命」?中庸有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我們來到這人世間,人人擁有天賦的本來性情。這個本來性情在一生當中不斷尋求展現的途徑,展延出去就是自自然然的生命道路。

臺灣有一位專攻兒童神經外科的醫生,他為國內幾乎百分之九十的癲癇兒開刀,因為國內會做這項冷門手術的人相當少。他一天門診量才二十幾個,最多只不過四十個。但是幾乎中南部所有需要開刀的癲癇病患,都轉到他這裡。他對記者說,兒童神經外科走起來很辛苦,也很孤獨,但是不後悔走這條路。他的孤獨是獨行俠,他走的是自己率性而為的道路。「如果有前世的話,他可能是上天派來的使者,專門為難纏的腦部疾病患者執刀。」(邱玉珍,民93,p.108)

《天使走過人間》的作者庫伯羅絲(E. Kubler- Rose),在其自傳體的敘述中回顧一生,發現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也似乎就是為了填補醫學史中「臨終關懷」的空白。

順乎本性,既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歡喜自在,一路走來無怨無悔。

「聽天由命」這種隱性的意涵與顯性的意涵集合一身,看起來好像自相矛盾,可是這種相悖而並存的雙重特性卻是萬物存在的基本現象。陰陽並生,在我們的思維中,當我們說「我討厭什麼」時,其實也「同時」隱含著沒有說出來的「我喜歡什麼」。

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一切
心理學家容格(C. Jung)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概念能夠更清楚的說明這種特性。所謂「個體化」是成為一個人的過程:成為一個既分離,又不可分割的一體或『整體』
的過程。「個體化」無論從中、英文的字面上看,都僅僅是指走向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的過程。但是,英文字根中卻又隱含著”in-divided”的意思,「不可-分割」的,整體的意思。說也矛盾,個體與整體看似分離不相屬,卻相容在一個名詞的意涵裡面。而容格的個體化,如果只有個體而缺了整體,在定義上就完全走味了。

容格指稱的個體化,是指「一號人格」(personality I)與「二號人格」(personality II)統整的過程。「一號人格」是人在意識層面能覺察的表層自我(ego),大多受到社會化的形塑;「二號人格」是人內心深處與天性接軌的自體(Self),「我們的心理有一條拖在後面的長長的蜥蜴尾巴,這條尾巴就是家庭、民族、歐洲以及整個世界的全部歷史」。容格在自傳中提到:
一號人格與二號人格之間的作用和反作用貫穿我整個一生。在我的一生當中,二號人格很重要,我總是試著為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一切騰出空間。他是一個典型的人物,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看見;大多數人所意識到的理解力並不明白:他其實和他們沒什麼兩樣。(容格,1961/1997, p.78)

讓我們再一次回味容格這句話:「我總是試著為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一切騰出空間。」。騰出空間,就能夠容納「一號人格」的「我」,以及從內心深處走來的「二號人格」。容格特別注意到中年危機這個現象,很多人沒有騰出心理空間去容納「二號人格」,偏偏一號人格又塞滿了不屬於自己的需要與呼喚。

發現「天命」的路徑--「立命」之道
我們如何接收「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訊息?2004年暑假,我在夏威夷美國心理學會年會的一個討論小組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試圖提出我的理解。從我在諮商心理學的教學與實務工作經驗中,大致歸納出三個途徑:(1)興趣中的高峰經驗;(2)相映成趣的生活經驗;(3)文字底下畫線的經驗。

(1)興趣中的高峰經驗
「興趣」 “interests”的英文字根來自於 inter-esse,按照心理學家佛洛姆的解釋,esse係指「在其中」“to be in [or] among it” (Fromm, 1976, p.30)。人與其他人、事、物的相逢相遇,可以「在其中」,也可以「不在其中」。如同莎翁名劇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台詞:to be, or not to be;「在其中」則興味盎然,「不在其中」則味同嚼蠟。生涯心理學家薩威可斯(M. Savickas)進一步詮釋,興趣就是人與其所接觸的事物融為一體的經驗 (Savickas, 1997)。綜合這兩種看法,所謂的興趣,是指我們與外在的人事物接觸,產生了一種融為一體的感覺;除了「在其中」之外,無他。我曾經問過許多在職進修的老師,真正的興趣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回到自身的經驗,他們給出來的答案包括:忘我、沒有時間、不知身在何處、法喜充滿、有成就感、物我合一、當下清靜等。這些經驗與馬斯洛的高峰經驗非常類似。

《舞動人生》(Billy Elliot)這部英國的影片當中,小男孩比利酷愛芭蕾,但是家裡從事礦工的工作。在環境閉鎖的鄉下,比利以芭蕾為志趣的選擇明顯的有性別的設限(男孩子跳芭蕾)與社經背景的設限(家裡窮)。這孩子本來要放棄的,他的芭蕾舞老師好不容易說服了比利的爸爸。在報考倫敦芭蕾舞學院時,出了一些意外,差一點遭滑鐵盧。主考官之一的芭蕾舞老師惜才的問他:「最後一個問題問你,你在跳舞的時候有什麼感覺?」他停頓了一下,支支吾吾的回答:

不知道…
感覺蠻好的…
本來有一些僵硬,一旦跳開來,
我會忘記一切,然後…..
我彷彿消失了,
整個身體都改變了…
好像體內有一把火,
我就這樣飛了起來…
像一隻鳥,
像一股電流,
對,像一股電流…..

當跳舞的時候,他這個人與舞蹈融為一體。我們用「興趣」一詞來形容這種狀態,然而當下的感覺似乎用任何的語言來形容都是多餘的。就是在裡面,to be in it,沒有其他雜質、雜物或雜念。當這種感覺被喚起來時,面對的就是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一切。

(2)相映成趣的生活經驗
我們過往的經驗何其多,一路走來,猶如千帆過盡,帆帆相連。多少的經驗會和我們的回憶擦身而過,有哪些經驗會和我們相映照?一個人從花園的這一端走到那一端,那一些花草會讓他駐足欣賞?王陽明先生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傳習錄)人與花的相映是內心深處的相映:兩者交錯,兩顆心同歸於寂;交相互映,則同時明白起來。

唐朝詩人崔護留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詩作: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面與桃花如果擦身而過,沒有相映,則人面是人面,桃花還是桃花,就不會有絢爛醉人的『紅』暈散開來。人在桃花之前駐足,紅粉的春色在兩者之間剎時明亮了起來,這『紅』是一種相映之後蒸騰出來的現象。相映提供了條件,讓現象本身跳了出來。因著相映,讓現象的主體出來;因著相映,讓感應之後人面與桃花之存在狀態得以映照出來,現身出來。

緣於這一層的理解,我在生涯諮商中相當看重「相映成趣」的生活經驗。在看似平常的生活經驗中,「是那些吸引著你?」這個「吸引」就是前面所說的映照,整理這些經驗,從內心深處向我走來的感覺就會呼之欲出。例如:

你在小學、國中或高中,曾經對未來有哪些夢想?有哪些未曾實現的「我的志願」?這些工作中的哪些特質最吸引著你?

你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麼?這些節目中是什麼吸引著你?

在休閒的時候,你最想做什麼或學什麼?這裡面是什麼最吸引著你?

(3)文字底下畫線的經驗
一般紙筆測驗的結果經由電腦或人工的計算,再給予書面的告知,無法讓受測者產生對於「我」的覺察;其最大的缺點在於測驗結果無法有效的轉換或內化為自我知識。Toman(2001)將庫德興趣量表(Kuder Career Search, KCS)的解釋和故事敘說取向結合。Toman請當事人從測驗題項中歸納出25個喜好的職業,每個職業都各有其迷你自傳(mini-autobiographies)。請當事人逐一檢視每個故事,並在故事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底下畫線。Toman希望根據這些畫線的句子,能夠引發出當事人自己更多的故事。Toman(2001)的做法如下:

(1)找出喜好的職業。
(2)這些職業都各有其迷你自傳的敘述。
(3)檢視每一個迷你自傳的故事,將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底下畫線。
(4)根據這些句子,引發出當事人自己的故事。
(5)在另外一張空白紙上,列出所有畫線的句子。
(6)將所有的資料彙整,尋找出這些資料底層的主題或組型。

以下以國內常用的「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金樹人、林幸台、林世華、陳清平、區雅倫, 民84)說明此法的應用。

步驟一:實施「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
從結果說明書中可以得到Holland六個類型的分數,以及前三個最高分的興趣代碼。

步驟二:從「單碼文字解釋」、「雙碼文字解釋」中進入敘事諮商
得到上述的代碼後,接下來「單碼文字解釋」、「雙碼文字解釋」的諮商策略參考Burlew與Morrison(1996)及Toman(2001)的做法:

a. 從測驗的結果中找出前三個單碼與一個雙碼。
b. 各組單碼與每組雙碼都各有其屬性的敘述。
c. 檢視每一個敘述,將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底下畫線。
d. 根據這些句子,引發出當事人自己的故事。
e. 在另外一張空白紙上,列出所有畫線的句子。
f. 將所有的資料彙整,尋找出這些資料底層的主題或組型。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自84年初開始建立興趣類型的文字解釋,先從單碼的文字解釋著手,再逐步完成雙碼的解釋,前後歷時七年。每一組雙碼的解釋文字結構包括(區雅倫、陳清平,民90,p.135):

a. 個性與做事風格
b. 處事方式、生活看重的事務
c. 不喜歡做的事
d. 與人合作與溝通方式
e. 喜歡參與的活動或課程
f. 有興趣的學群
g. 有興趣的職業

例如:

(a)單碼文字解釋:以藝術型(A)與社會型(S)為例

藝術型(A) 的人直覺敏銳、善於表達和創新。他們希望藉文字、聲音、色彩或形式來表達創造力和美的感受。喜歡獨立作業,但不要被忽略,在無拘無束的的環境下工作效率最好。生活的目的就是創造不平凡的事務,不喜歡管人和被人管。和朋友的關係比較隨興。喜歡從事如:音樂、寫作、戲劇、繪畫、設計、舞蹈等工作。

社會型(S) 的人對人和善,容易相處,關心自己和別人的感受,喜歡傾聽和了解別人,也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別人的衝突,喜歡教導別人,並幫助他人成長。他們不愛競爭,喜歡大家一起作事,一起為團體盡力。交友廣闊,關心別人勝於關心工作。喜歡從事教師、輔導、社會工作、醫護等相關工作。

(b)雙碼文字解釋:以AS為例

AS直覺敏銳、善於表現和創新,感覺細膩且豐富,情緒表達明顯強烈。喜歡處理人的事情,關心社會人群的變化,特別是對人有幫助的事情。喜歡熱鬧以文會友,與人的相處和諧。與兒童與青少年相處或活動,有耐心,會依需要設計相關活動與課程。喜歡直覺思考與分析,對事務機器與實驗較無興趣。

有好的表達能力,喜歡用文字、聲音或色彩或形式來表達創造力與美的感受,並帶給別人快樂。在感覺上直觀且有自信,極有個人風格。做事不喜歡清楚的規範,不講求精確效率。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雖不喜歡受約束,但仍能在規範中自闢樂土。做事不講求精確和效率也不喜歡清楚的規範。

喜歡的課程或活動如:寫作、繪畫、設計、教課。
有興趣的學群如:文史、外語、戲劇、藝術、音樂。
喜歡的職業如:老師、作家、戲劇表演者、媒體工作者等。

自我的探索與覺察必須透過個人與環境有意義的接觸。以上這些不同的接觸方式都能貼近內在的經驗本質,也更貼近自性的純然質地。對於一個老師而言,我相信這種貼近的覺察是一種悠遠的深谷回音,回應我們踏入教育這一行最原初的內在呼喚。

落地生根
一粒麥子不巧落在稻田裡,萌出來的芽長出來的禾還會是麥子。人,就不同了。很多人的職涯憂鬱是在稻田裡必須長出稻子的樣子,他原來的樣子卻是麥子。這對人之為人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自我疏離。

生涯選擇的落地生根,是對自我本質有了深切的體認後,在已經飄然落地的土壤上紮根下去,長出自己原來的樣子。「一號人格」與「二號人格」兩相結合,可以出其不意的創造出一個獨特的新局面。

「愛好文學」的根器落在「植物學」的土壤,會生出什麼樣子?一個對於文學愛好的人,因緣際會成了上山下海的植物學家。他在人生繞了一大圈之後,蟄伏的本質自然的又探頭追尋出路。在林業實驗所擔任森林生物研究員的潘富俊先生,花了三年的時間,重讀了八次紅樓夢,27萬首以上的詩詞,足跡遠至蒙古考察寶玉口中的昭君墓長青草,撰寫了「紅樓夢植物圖鑑」。他以紅樓夢各回植物出現的種類與次數,呼應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原作的說法;他從大觀園中植物出現的種類,間接推斷大觀園不在蘇州、南京或北京,而是曹雪芹「綜合南北各地」的理想之地。(聯合報,民國93年9月25日)在這之前,他已出版了「楚辭植物圖鑑」與「詩經植物圖鑑」。

「愛好動物」的根器落在「氣象學」的土壤,會生出什麼樣子?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一位氣象學家麥可‧高斯坦是位傑出的氣象學家。他出生於南非,雖然在美國工作了幾十年,至今仍對少年時期所熟悉的野生動物深深著迷。對野生動物的喜好是他根器的「根」。然而,他在氣象這塊土壤上結合了原本對動物的喜好,做出了氣象學家或動物學家單獨不容易做出的研究成果。(華倫,民93)

大象是以比人類所能聽到的最低音還低的頻率和遠距離的象群溝通。大象究竟是逆著風嘶吼,還是利用每日的大氣變化,採取最有利的條件進行訊息的傳播?尤其在交配季節,母象的交配聲波訊號如果受到強勁陣風和大氣熱浪擾亂,無法傳達到遠方的公象,下一代的優生繁殖就會受到影響。

高斯坦的研究團隊藉著老練的氣象知識與儀器,在納米比亞的埃托沙國家公園花了三個星期的時間進行偵測,發現有96%被紀錄到的聲波是發生在黃昏至黎明間寒冷無風的時刻。避開白天攝氏43度的高溫與每小時30公里的風速,大象係利用傍晚以後攝氏4度且幾乎靜止的空氣進行最有效率的超低頻呼叫,可以溝通的範圍可涵蓋至少290平方公里。他精準的發現,叫聲最多的時段是日落前一小時到日落後三小時之間,以及日出後的頭兩個小時。

落地生根,生出自己的樣子,其前提是知其本性。知其本性,率性而為,在不同的職場都能無入而不自得。

結語
前面提到的數學老師,在大學社團的舞蹈社非常的活躍,也很快樂。大學畢業後她母親要她繼續進修,後來千辛萬苦擺脫了數學,選擇了自己想念的研究所,重新回到學校,成為一個想要做自己的老師。盡其心,知其性,走出自己的一條生涯路。孟子在盡心篇中說道:「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盡心知性,存心養性,所以立命也;從內在生出的力量,或許可以破除主流論述的魔咒,生涯道路上百憂得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參考書目
邱玉珍(民93)黃棣棟:不穿白袍的幸福醫師。常春,259期,十月號,104-109頁。
金樹人、林幸台、林世華、陳清平、區雅倫(民84)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高中、大學版)。台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周明倩(民92)在分化與統整中擺盪—國民中學實習教師生涯探索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區雅倫、陳清平(民90)2001年版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使用手冊。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華倫(民93)荒野的呼喚。載於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04年3月號。96-101頁。
聯合報(民國93年9月25日)植物圖鑑,紅樓夢密碼?
Burlew, L.D & Morrison, J. (1996).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assessment in promoting lifestyle change via specific change strategie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9, 163-175.
Fromm, E. (1996). To have or to be. New York: Continuum.
Jung, C. (1961).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劉國彬與楊德友譯(1997),容格自傳。臺北:張老師。
Foucault, M. (197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劉北成與楊遠嬰譯(1995)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
Toman, S. M. (2001). Eliciting career storied from interest inventory results. Paper presented June 29th at the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Conference in Tucson, AZ.

個人諮商理論的建構與有效運用

吳麗娟

一、前言
「個人諮商理論」(簡稱個諮理論)是諮商師助人的理論,是諮商師的「相信」,是其對人,對己及世界所持的信念,它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不適合」、「有無效果」之別。個諮理論是一個地圖,在指引諮商的實務於教學訓練工作上,扮演重要角色。諮商師要仔細的釐清自己的理論性假定,因為那能催化諮商師的決定;甚至支配、影響這些決定的指南(Quinn,1998)。不同的信念,形成不同助人理論,會影響諮商師採用不同的助人方式來協助個體。但是,不管是何種個諮理論,都是期盼能協助案主有效生活,增進其心理自由(psychological freedom),使有能量(empower),及幫助其自我悦納。

若將諮商比喻成學習開車,諮商師就像教練一樣,不同學派,對教練角色的看法不同。有些理論認為教練應坐前座,有些甚至覺得教練在車下指導即可。教練要做的事情,也依不同理論而異,有些認為教練應要指導開車,有些則覺得只要陪伴,或幫忙拿地圖即可。即使是拿地圖的方式,主張也各異,有的覺得需要解釋給學習者聽,有的覺得只要幫忙拿著地圖即可,認為學習者會有能力,設法看懂地圖。儘管協助方式各異,但都是由教練個人的「相信」來決定其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方式,這些信念也是其價值觀、人性觀的反映。相同的,每位諮商師的助人理論不同,其信念決定其認為最有效的助人方式,決定自己和案主互動的位置及諮商進行的方式。

二、何謂「個人諮商理論」?
所謂「理論」,是明確、具體的、有用的、可測試的及可廣泛被應用的指引。Heinen(1985)認為「理論」是一群心理的、有組織的法則或關係,在科學中可提供解釋(引自sharf﹐2000)「諮商理論」是一個架構,是整合我們所經驗到的現實與複雜的解釋而成的,是了解現象及未來行動的基礎(stefflre & Kenneth ﹐1968)。一些國內外諮商研究者都共同認為「個諮理論」是諮商員諮商專業理論的學習及其成長、生活經驗及知識累積下,所形成對人、人類行為及改變的知識(吳英璋﹐民82;吳翠鳳﹐民89;Finch &Mattson﹐1992)。陳錫銘(民87)強調要由不斷的在實踐行動中省思及整合諮商員的理論、研究與實務經驗,以建立諮商員的「專業自我建構」。鄭玉英(民87)則認為「諮商模式」是一套諮商的理論和實施的方針,是諮商師的理念架構。諮商師會運用一套步驟化的預期與假設,此種假設即為諮商者工作時的內在地圖,也就是諮商者的理念模式,亦為諮商者對案主改變歷程的假設。此外,Combs 的「知覺—經驗取向的治療理論」也指出諮商師和案主互動時,需做出立即性的反應,此反應乃根據諮商師個人信念系統而來。這信念系統是一些整組的「假定」,是個體賴以做出各種回應方式或內容的基石,有人稱它們為諮商師的哲學觀、信念系統或諮商理論(Combs﹐1989)。這些信念可能是清楚顯明的或隱晦不清的、彈性寬廣的或僵化狹隘的,一般共通的或獨特不同的;不管是那種情況,它們都會左右諮商師將如何進行諮商的決定。在諮商的過程中,諮商師每一個決定、行為動作運作的每一瞬間,諮商師的自我、諮商理論都參與其中。

筆者認為「個人諮商理論」即助人者所依據的助人理論,是一系統化助人架構,是諮商師內在所持的一套信念系統,是其對人的行為本質所持的理論性的假定,像一個藍圖,可提供具體、有用的工作方向,指引著諮商師如何概念化及進行諮商。換言之,「個諮理論」是諮商師在諮商時自己所選擇、所相信的指引,它也是諮商師診斷的依據,對於案主的問題能有自我的假設、判斷及處理的方式。個諮理論決定諮商師的「意圖」(intentionality)與行為,諮商的架構、作法與歷程,對諮商中所發生的事件提供一個理解的架構,能對案主的行為賦予意義,幫助諮商師瞭解案主,發展適合的諮商策略。諮商師若沒有「個諮理論」,沒有指引、方向,常不知自己要往何處去?要怎麼做?常會疑惑:「接下來該怎麼做呢?」,對案主的問題乏統整、有效的處理。筆者發現自己比較能有效的進行諮商、心理治療的時候,是當筆者的個諮理論成型之時。當筆者對「人的本質」、「人的問題」、或「人的改變」有較統整的看法時,一切問題似乎都有了「答案」。諮商時,筆者個人的相信----不只是「知識」的相信,更重要的是內化到「心」的相信---指引著筆者如何有效進行諮商,對案主的行為也因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後,而產生了更大的包容,較不會浪費能量在處理或壓抑自己對案主所產生的情緒,或被案主的行為所綑綁、受挫,而能更有效能的處理。

綜上可知,諮商架構源於諮商師的個諮理論,每一位諮商師心中都會有隱而未顯的諮商理念模式,都有自己一套的信念,但不一定能被自己清楚覺察。Miller & Jackson(1985)強調諮商師應要覺察自己內在對人的信念,因為他對人及個人問題行為的假設,會影響其治療取向與治療效能(引自吳翠鳳,民89)。諮商員若未能覺察內隱但具指引性的信念建構,亦可能投射自己的「情結」、情感反轉移於諮商中,不自覺的投射自己的需求或焦慮在案主身上,有礙於諮商的有效進行,甚至危害案主的福祉。Hansen(1994)即指出雖然明確清楚的諮商理論可能流於教條化,但隱而未顯的個人諮商理論更有將個人的偏見投射在諮商過程中的危險。諮商師需要將心中的個諮理念加以整合覺察描述出來,才能避免此一弊端。下列一些思考問題可協助諮商師覺察其個人諮商理論。

三、建構個人諮商理論的內涵
諮商師建立個諮理論時,可有系統的回答下列這些問題,以便更清楚自己的個諮理論。筆者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的指導教授Dr. Brent Mallinckrodt曾提出一些思考問題,幫助學習者覺察、澄清、明確化個人的個諮理論(Mallinckrodt﹐1993),筆者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列出以下一些建立「個人諮商理論」的思考問題,以供讀者參考。這些問題包括:
(一) 為何需要個人諮商理論?
(二) 個人內在世界(intra-world)與外界互動關係(inter-world)的檢視。


1個人成長的自我省思
:了解自己個人的生命成長主題與資源。諮商師最好能有被諮商的經驗,能對自己掙扎的主題有所覺察,能瞭解自己的心理衝突、矛盾內容及問題困擾為何?自己願意冒險、信任他人的程度為何?自己是否願意去做那些自己鼓勵案主去做的事?自己因應困擾或衝突的方法為何?自己如何逃避運用自己的能力?什麼阻止自己去運用?自己如何發揮潛力?什麼阻止自己去面對自己真實感受,不能成為開放、真實的人?

2專業成長的自我省思:檢視自己的價值觀、需求、態度、人生經驗等對接案的影響。為何我要選擇助人專業工作?我的需求和動機為何?如何影響我接案?我由助人工作中可獲得什麼?我的價值觀如何影響我的諮商狀態?我的問題或未竟事物(unfinished business)如何影響我接案?如何妨礙我成為有效能的諮商師?我對他人有何影響?我對他人反應的敏感度如何?我自然的助人風格為何?我適合哪些學派?較適配我個人特質、價值觀的學派為何?

(三) 形成個諮理論的背景因素探源:即探究個人的「諮商樹」(counseling tree)。
可探討:如何發展出自己的諮商理論與風格?影響我「個諮理論」建立的來源?如何影響我?我每個時期的「個諮理論」變化的轉折點(turning point)?影響的因素?亦即,「個諮理論」建立的過程與一些關鍵經驗與影響為何?影響「個諮理論」形成的學習、發展背景與經驗?我曾有的諮商專業訓練、學習、實務、工作、成長及生活經驗等,如何影響我?

(四)「個人諮商理論」內涵的建構
1人性觀:我對人性的看法?人性是什麼?人性的本質為何?
2發展觀:個體成長和發展的動力是什麼?使人發展、成長的力量是什麼?
具體而言,驅使個體成長發展,讓個體在世界上產生功能的「引擎」是什麼?人類都想達到的目標為何?可能有人會認為並沒有任何「引擎」或指引的力量,或者會認為很簡單,只是為了「求生存」而已,不管看法如何,都要清楚自己的想法。另外,我覺得心理健康的定義為何?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其特質為何?什麼是心理健康的標準?
3病理觀:個體的困擾或問題如何形成?人為何會產生困擾或問題?引發「病態」或個人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具體而言,個體發展和成長的過程是如何出問題,以致於導致不適應行為、情緒或心理困擾的產生?個體的發展因何而受阻?個體因何有心理疾病?
4因應觀:案主如何因應困擾?案主如何自我調整、改變,以因應問題?
具體而言,在沒有專業諮商的協助下,案主如何自我修正不適應行為?案主如何使自己”過得更好”?為何案主的努力有時仍然無效,以致他們需要諮商?
5治療觀:諮商師的角色、功能為何?諮商師如何協助案主改變?諮商師如何催化案主改變歷程?
具體而言,身為諮商師,如何透過諮商催化案主的改變?諮商師是否能提供特殊的方法幫助案主改變,而這些方法是案主在諮商室外不會使用的?諮商師催化改變歷程的方法為何?
6改變觀:諮商師的「改變觀」,或稱「治療觀」(healing)為何?
具體而言,什麼叫改變?如何才能使人願意改變?想要改變什麼?改變如何發生?改變的”指標”是什麼?「改變正在發生」的徵兆是什麼?產生改變的要件、條件?促進改變的技巧與策略?改變的途徑?改變的契機、機轉?改變的歷程?改變的阻力與助力?如何評估改變?如何知道改變是在發生?如何知道已產生改變?如何透過觀察員可以知道治療性的改變已經在發生?諮商師如何判斷諮商的契機?改變如何影響案主?達到怎樣的標準與程度,才稱為「改變成功」?改變為何無效?案主若未能改變,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諮商無效的原因為何?什麼因素阻止案主改變?

此外,吳翠鳳(民89)所提出的幾個問題,亦可供諮商師繼續修正「個諮理論」時參考:
(五)擁有「個諮理論」對諮商工作的幫助與影響?
(六)如何修正或繼續發展個諮理論
?包括:
1「個諮理論」目前所遇困境經驗或疑惑?
2針對「個諮理論」目前所遭困境之因應、克服方法?或者並無突破或克服困難,狀況為何?
3如何繼續發展「個諮理論」,使它更豐富、完整?認為自己還需要在理論及實務上增加什麼?將會預料還有什麼困難有待解決的嗎?

筆者認為以上這些問題是朝向建構個諮理論的一些重要內涵。每一個我們所學過的諮商理論,對於上述問題都有它們獨特的見解,因此這些問題可以對諮商師在已經熟悉某個諮商學派後做自我檢核用,確定自己是否真正了解某諮商學派的內涵;然而,這些問題更合適對想要建構自己的諮商理論的諮商師,能更完整地,更深入地,檢核自己的諮商信念。諮商師若能和同學或督導討論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看法,也將十分有助於自己個人諮商理論的覺察、形成與發展。此外,回答Corey(1996)所列出來的「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態度與價值觀自評量表」,也有助釐清個人的諮商價值觀。

四、「個人諮商理論」的建立的階段與過程
筆者認為個諮理論是諮商師諮商的核心理念,乃由諮商師的諮商專業、實務訓練及個人生活、成長經驗統整而成;包括了諮商師的諮商專業訓練、學習的經驗、實務經驗、工作經驗、督導經驗、被諮商經驗、生活與成長經驗、人格特質、需求、動機、價值觀等。Corey(1996)認為個諮理論形成的兩個重要來源是「諮商的理論與技巧」及「個人豐富真實的生活經驗」,而個人理論的建立是有階段性的(1)進入期(Entry),開始學習階段(2)理論學習期(Mentorhood),受訓階段,瞭解各個學派,受老師、督導、研討會等的影響(3)折衷期(Eclecticism),各學派理論的彈性應用,與實習、實務經驗相結合(4)實驗期(Experimentation),學校的學習結束,應用所學於外(5)實用期(Pargmatism),個諮理論形成期。吳翠鳳(民89)的研究結果發現「個諮理論」的建構與發展時期,共分為:「原始理論學習、模仿期」、「個諮理論萌芽期、發展期及形成期」四個時期。就其訪談的六位諮商員中,出現了五種不同「個諮理論」的建構樣態:「階段整合型」、「實作取向型」、「經驗取向型」、「理論建構型」與「逐漸累加型」。她認為形成不同的「個諮理論」的原因有三:受環境中獨特學習背景、個人不同學習方式及其他個人因素的影響,影響「個諮理論」建構的三個重要因素,則為諮商理論的學習、實務經驗與生活經驗等。

筆者認為「個諮理論」形成是經常變動的,也是不斷統整的;它是一個彈性、開放的過程。「個諮理論」是諮商師整合諮商專業訓練、生活成長經驗,形成對人、人的行為、問題本質及如何改變的知識與假設後,再經由不斷的實作經驗,檢視、修正原有的假設,再形成新的信念的一個動態發展的統整過程。換言之,「個諮理論」的形成是一個不斷整合的過程,是個人的外在刺激與舊有經驗的整合;是諮商專業訓練與個人成長經驗的統整;是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共融合一的過程;是兒時與現在成長經驗的彙整。個體隨著個人、專業成長與經驗的累積,隨時隨地都匯集形成一個「暫時」的「相信」,是對他人、對自己及對周遭世界的關係的一種系統性信念;然後,又隨著新的知識與經驗,個體的專業與個人的成長,又再修正、再發展、再整合,使得「個諮理論」不斷在解構、建構、再解構、再建構。綜上可知,個諮理論是不斷在「形成中」(becoming),是諮商師對於自己的「相信」,一再地覺察、澄清、驗證、反思、修正、再建構與再統合的歷程。

五、台灣「個人諮商理論」的相關研究與論述
筆者在大學任教擔任諮商的課程,多會邀請學生在課堂上對上述的問題,探討其個諮理論,以瞭解自己對人的本質、人為什麼有問題,及人如何改變的「相信」做更有意識的覺察。張寶珠(民86)曾以上述問題為基礎,撰文「自我諮商理論架構三探」,探討她個人的諮商理論。吳翠鳳(民89)以上述問題為基石,進行碩士論文「個人諮商理論的建構」。她透過深度訪談六位諮商人員,瞭解「個諮理論」的重要內涵、建構的歷程、建構歷程中所遭遇的困境經驗及因應、轉化的方法,及瞭解諮商師建構「個諮理論」對從事專業心理諮商工作的影響。此外,鄭玉英(民87)也以她的博士論文,提出她的個人諮商理論----「人際因應轉變諮商模式之理念模式的建構」。柯永河(民83)亦著書提出個人助人理論「習慣心理學」。另外,吳英璋(民82)、陳金燕(民86)、陳錫銘(民87)也都對諮商師的自我建構進行相關研究。廖鳳池(民83)以實徵性研究方法,探討諮商員的自我認知對諮商關係及諮商行為之影響,他將諮商員的自我認知區分為三種:「一般自我」、「人際自我」及「晤談中自我」。研究結果顯示諮商員的自我認知是影響諮商關係及諮商行為的重要變項。廖鳳池(民84)並編製「諮商員自我認知評量表」,可幫助諮商師了解自我的認知內容及認知結構。過去十餘年來,台灣在這個主題上已經陸續展開觀念的闡述,也著手進行論文研究,諮商師的個諮理論愈來愈受到台灣諮商界的重視,是十分令人欣喜的事情。

六、建構個人諮商理論的基礎-----內化與整合
哲人尼采曾說:「認知的知識,除非它也是情意的知識,否則無法造成改變」。知識要咀嚼、消化,才能啟動行為,產生影響,否則仍是「知識」。理論要內化,與個人經驗相融合,才能一致、有效的「用」出來。諮商是一個真實接觸的過程,若知識未內化,就像諮商師和案主兩個真實的人之間,隔著一個叫「知識」的東西,案主仍然無法「享用」知識帶來「盛宴」。所謂「輔導是醇酒,自用相送兩相宜」,當諮商師將所學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時,自然能「相送」於無形,發揮「人」的影響力,而不再只是停留在認知的層面。筆者認為不管「個諮理論」如何的解構、再建構,諮商師要內化所學,縮小與整合專業理論、實務與個人經驗上的差距,使個人內外一致、統整,「個諮理論」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當諮商師在教導案主做一些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時,有「知」「行」不合一、內外不一致的現象時,這常是「理論」與「個人經驗」間有落差,理論未能內化的一個指標。當統整過程不完整,諮商師僅由理論的角度來陳述諮商的理念,有時會和接案中的諮商行動,或個人生活中的實際行為,有不一致的現象,而影響諮商的效能。例如:有時,諮商員「理論上」相信人是有能力的,但「行為上」卻常有「拯救」案主的行為;或「相信」案主是有能力處理自己問題的,但諮商師卻遲遲不結案。又如:要求案主真實過生活、做一些新的選擇、允許自己冒險,諮商師自己卻難做到。再如,諮商師請案主要練習真實表達情緒,但在諮商中,諮商師卻難對案主真實表達。諮商師唯有將專業知識與自己這個「人」結合起來,內化所學,才能知行合一,在諮商室中才易發揮有利的影響;而諮商師個人的自我覺察與成長會是影響理論的內化程度的重要因素。

七、有效運用「個人諮商理論」的基石
-----諮商師成為一個「人」
諮商師成為一個「人」是其個諮理論有效發展與運用的重要基石。諮商師本身是十分有力量(powerful)的治療工具(Combs﹐1989;Corey﹐2000;Teyber﹐2000)。諮商師諮商時,除了帶來專業外,也帶來自己的人格特質、生活經驗與成長過程,帶入自己的需求、心理主題、衝突的經驗,諮商師的「人」會影響諮商進行;諮商師的基本信念,也常受諮商師的個人成長影響甚鉅。筆者相信諮商師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但是決定諮商效果的重要變項之一,諮商師個人內在的心理主題、未竟事宜,也會影響諮商員如何運用其所學的知識。

當諮商師能將理論內化,將專業知識與自己這個「人」結合起來,整合個人經驗,充分瞭解及運用自己的感覺、經驗與知覺時,就能成為有效能的諮商師。諮商師要允許自己去體驗、接觸自己真實的感覺與衝突,去正視、處理自己的生命主題,去探討自己的選擇、決定,了解自己所忽略的內在潛能,真實生活,如此,諮商師較不會將自己的需求、焦慮投射到案主身上,而能更有效能的進行諮商。當諮商師愈能將專業知識內化,愈能以他們所教案主的智能來過自己的生活,他們就愈能了解自己,知道如何照顧、滋潤自己,就愈不會專業枯竭,也愈能成為案主的模範,使自己成為「有療效」個體(Corey﹐2001)。

諮商師的自我覺察與成長是重要的,其影響所學理論是否能運用得宜。諮商師個人內在的糾結若沒有適當的覺察與處理,則易使諮商師的學習停留在知識的層面,無法內化。諮商進行時仍由昔日較不成熟或扭曲的個人成長經驗、其內在「真正的相信」來主導諮商師的行為,而影響諮商成效。諮商師很難幫案主打開他們不曾打開過的門;諮商師也很難給案主自己沒有的東西。若諮商師不知道什麼叫尊重、親密、真實,他又如何教導案主這些他自己都沒有的東西?如果諮商師害怕去面對、接觸真實的自我,諮商師又如何能幫助案主正視他們自己?如果諮商師怕衝突,習慣把衝突蓋起來,他又如何去協助案主面對衝突?有時諮商師會在「我沒有問題」的迷失中,認為自己有能力獨立處理自己的問題,不用求助,甚至覺得尋求專業協助是表示自己有私人或專業弱點,自己很糟,如此,當諮商師自己也不願求助時,即存在一個矛盾中----諮商師常要求案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諮商師自己鼓勵案主要求助,但自己卻不願求助;此時諮商師也否定、貶抑自己所從事的「輔導工作」的重要性。此外,當諮商員覺得自己「沒問題」,不允許自己有問題,則諮商師也會投射自己的「不能犯錯」於案主身上,很難接納「犯錯,有問題」的案主;或當案主諮商後一直沒起色,或仍有問題時,則諮商師也會難容忍,感到生氣、挫折或無力。諮商師若常鼓勵案主學習接受自己的犯錯,要接納自己,但諮商師卻不能悅納自己,不允許自己犯錯,苛責自己未能將案主「拯救成功」,則案主也很難由諮商師身上真正學到自我接納。另外,也常看到一些諮商師,不能將所學用在自己身上,學習自我接納,學了各種諮商理論後,反而變成有更多苛責自己的「利器」,來批判自己和他人,反而活得更辛苦。

筆者深信只有「認知」的相信,常無法啟動行為,必須「心」也相信,才能化為行動。因此,當諮商師「真的」相信人是有能力的,就不會過度保護案主,而妨礙其獨立自主性的發展;當諮商師「真的」相信探索、處理情緒是重要的,相信案主有能力面對自己的脆弱時,則諮商師就能陪同案主去面對深層、沉重、巨大的情緒,而不會怕案主受傷,不自覺的用轉移話題、給建議、講自己的故事,或講道理的方式,將案主「引開」情緒漩渦中,不去碰觸情緒。當諮商師平日即實際去做自己鼓勵案主所做的事,常去接觸、處理自己情緒的話,就較不會有上述現象產生。否則,若諮商師「理論上」相信情緒的處理及探討內在真實感受的重要,但平日不習慣或怕碰觸、處理自己的情緒,則諮商中仍會常不自覺的不碰觸案主的情緒。另一個例子,諮商師若覺得權威是不可抵擋,無法溝通的,可能在處裡案主面對權威的問題時,因自己過去有「雞蛋碰石頭」的親身體驗,而不自覺不斷的引導案主要「低頭以求自保」,使案主常會覺得不被瞭解。此時,諮商師可能已經不自覺的以「個人過去成長經驗」來主導諮商,所學理論無法發揮,對案主就無法產生大的幫助。

諮商師個人心理主題若未覺察、未處理,則常會將自己的議題或自己的焦慮與不自我接納投射到案主身上,下面是常見的例子:諮商師對自己太年輕沒有信心,則可能認為案主不會喜歡像他這麼年輕的諮商師;再如,若諮商師是「努力歸因論」者,相信勤奮、努力一定會成功,則當案主不努力去做時,諮商師常會產生負向情緒,阻礙諮商的進行。又如,若諮商師難建立親密關係,則當案主愈親近諮商師時,諮商師可能不自覺的推開,案主則會感受到諮商員「忽冷忽熱」不一致的態度。此外,常見的另一種現象是無法區分自己和案主的需求,例如,若諮商師習慣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凡事有組織、有計劃,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會容易對案主來談時曖昧不清,模糊不確定,感到難容忍,而失去耐性,或覺得無助,失去掌控。此時,諮商師常不斷問案主問題,想把狀況弄清楚,這時候,諮商師要常要提醒自己:問這些問題是為了要滿足自己把事情弄清楚的需求,還是這是案主的需求?又如,未走出失戀、離婚、被強暴等傷害的諮商師,為了「保護」案主,其對男人的「偏見」不自覺的也會傳遞給案主,阻礙案主親密關係的建立與發展。相同的,當諮商師替案主做太多事時,要常問自己,是案主真的需要我替他做那麼多,還是在降低自己的焦慮,滿足自己「照顧者」、「不放心」的需求?當諮商師愈瞭解自己的心理主題時,就愈能區別案主和自己的需求。上述諮商師替案主擔心過多或做太多是常見的情形,一般而言,諮商師擔負責任的多少,主動涉入協助的程度,多由其對人的相信程度來決定;愈相信人是有能力的,諮商師的過度涉入就會愈少。

當諮商員對自己的未竟事宜未能覺察時,常會有情感反轉移的發生。筆者在美國曾督導一位諮商師,她諮商一位有很大憤怒的案主,案主雖然常貶損她無效能,但從未缺席且都提前到。我見她原本是位優秀的諮商師,卻任這個案主不斷的辱罵她,無法發揮平日的功能,例如,不能面質案主:「不滿諮商師但又每次提前到諮商室等候諮商」的不一致。經督導後,諮商師發現她在諮商室中,看到的是她的父親,昔日當爸爸生氣時,她是無法做任何事的,因此,那時諮商室中坐著的是「一個害怕的小女孩」,諮商師的能量已被凍結。很清楚的,這是諮商師的情感反轉移,然而,若這樣的情形經常發生,諮商師會因為未能覺察或處理過去的成長經驗,而阻礙了諮商效能的發揮。此時諮商師或許要對自己的專業與成長經驗間的差異。諮商中不能避免諮商師個人的需求、動機、價值觀、未處理的主題、情感反轉移等的涉入,諮商師不一定要「解決問題」,但當諮商師愈能覺察這些個人因素可能的影響、如何的影響時,以及當諮商員對理論與實務間的落差,有多一份的覺察與注意時,則對案主不當的影響力會大大的減少。

綜上所述,「個諮理論」是諮商工作的指引,個人經驗與理論知識的內化與整合,是構成有效個人諮商理論的基礎。諮商師的自我覺察與成長---成為一個「人」,更是內化個諮理論的基石。諮商師要統整「理論」與「個人生命成長經驗」上的差距,除了要持續不斷的學習諮商專業理論,有豐富的接受實務經驗,更要經常參加各種增進個人自我成長的活動,與專業知識融合,形成自己內化的信念。當諮商師能將理論內化整合於個人與專業的生活及生命中,在實務中有較高的覺察力,較不會投射諮商師自己需求、焦慮在案主身上,「個諮理論」才能發揮最佳效能。此外,不能只模仿他人,要把握、發展、發揮自己的獨特性,學習他人長處,但不失去「自己」,才能發展諮商師的獨特諮商風格。唯有諮商師將專業智能與自己的生命相統整,釐清自己的「相信」和生命主題,學習照顧自己需求,真實的生活,建立親密關係,提昇自己生活,諮商效能才能作最極致、有效的發揮。

(本文作者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教授, 原文刊載於民80年,測驗與輔導,167期,3504-3510頁)

2006年11月20日

TRUTH

好多人問我,為什麼會取一個TRUTH這樣的名字?是誰取的?有什麼特別意義?

這是我為自己取的名字,為的是提醒自己,千萬要對自己誠實。

我不是個會說謊的人。但以前的我很會壓抑自己。明明不想做,不願做,卻會因為不想傷和氣,想討好別人,而勉強自己;但之後會有很多委屈,很多生氣,很多自恨......。

從小,我是個好乖的小孩,特別在父母、師長面前。但在和其他平輩相處時,我有時會是個跋扈,控制,容易和人吵架,打架的大姊頭。在家庭環境裡,我是不被允許有太多個人意見的,特別是在我爸的面前。一句話不中聽,可能來的就是拳頭和皮帶。曾經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頂了老爸一句,一個碗隔空飛來,我當場血流滿面;而老爸從來掛在嘴上的話是「牛都打的變,人怎麼會打不變」。我知道在那樣環境的我,是不能有太多自己的,最好隨著大人起舞,久而久之,我連自己真正的感覺,想法是什麼也不清楚了。

是完形治療的訓練,讓我開始重新找回自己。

四年的課,藉著不同的活動、個案、課程來覺察自己的感受,和自己過去的經驗,內在的變化有真實的接觸;也將這樣的方式,帶給自己的案主。

有位同學在畢業時跟我說,一開始看到我時,覺得我像是個傀儡娃娃,什麼都是爸媽、老師說...,幾乎不知道我的心裡在想什麼;直到第三,四年,才開始慢慢聽到一些我自己的聲音。

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當我有能力能對自我的主體性有一些維護時,我出來的反應是相當激烈及堅持的。

在生活及工作中,我也看到好多好多沒有自己的朋友,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那是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教導的。它的確是個美德,但很多時卻只是在第一層次的見山是山,是不知其所以然,習慣性的。而且大部分的時候是「不得不」,是「必須」、「應該」而無選擇的。這樣的方式,常會令人覺得很無力,似乎生命都操控在別人手裡,都操控在外在的環境上。通常,我看到的他/她們都是不快樂的。

但我們真的是有選擇的。我們可以對自己很誠實的。不管是怎樣的心情,那只是反應我們的狀態,沒有理由去批判的。當我們越不能接受自己不被社會接受的那一面,那些感受就特別容易影響自己,很容易投射到外在的世界。就像一個不允許自己憤怒的人,常會看到別人在發脾氣或對自己生氣,一個不接受自己有性欲的人,常常會注意到別人的性呈現,或對周遭有嚴苛的性標準及批判。

我記得我小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我家旁邊醫院的太平間,我喜歡看血,看死人,看出殯。常常作夢自己拿武士刀殺人,而殺人的感覺是痛快,舒暢;那讓我非常的害怕,擔心自己有一天會變成殺人犯。一直到我接觸心理治療,我才覺察到,原來我認為自己像個死人,和死人接近,彷彿看到自己;而我的潛意識藉由夢幫助我減輕我內在壓抑的憤恨怒火。當我驚覺到這些,也開始和自己的憤怒有直接的接觸,並能有適當的管道發洩後,我就再也沒做過殺人的夢,也不想再看死人和血了。

回到自己,對自己誠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起點,也是讓自己身心健康的方式。個人的感受和肢體語言最容易呈現出真實的自己。我們的內在常會有不同的感受、聲音在拉扯,唯有讓它們都攤開在太陽底下,才能做一個真正的整合。那也是我為什麼一直提醒自己要對自己誠實的原因。讓我內在的每一部份都有機會說話,它就不會出來搗亂;而我也能在權衡自我,他人及環境下,找到一個較適當的選擇;讓自己更自在而快活。

我其實是很佩服那些能捨己為人的人的。只是我認為,要能真正走到第三層次,無怨無悔,全然放下自己,還是要先經過照顧自己,關照自己的第二層次的過程。

想想,一個不能全然接納自己,尊重自己的人,你如何期待他/她能真正接納和尊重別人?

你的孩子到底該學什麼?

星期天早晨,上海市中心金融區裡,一堂看似培養未來企業領袖的「EMBA」課程正在進行,不過上這堂課的學生,並不是經驗豐富的企業經理、主管們,而是一群三到六歲的小孩。

「EMBA」的「E」代表的是「early」(及早)的意思。這種「兒童EMBA」現在成為上海的熱門課程,開課兩年來,已經超過一千五百人參加。積極的父母們,早早將孩子送入EMBA,學習溝通、領導、國際貿易,好讓孩子可以在全球化經濟中成為贏家。

「我的兒子在課堂上表現很好,他不害怕公開演講,還表現出做領袖的企圖,」一位將三歲兒子送來上課的家長說。 在中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從來沒少過,尤其少子化的這一代,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全都投入在孩子的教育身上。 不僅中國大陸如此,亞洲各國父母拚教育的決心,更顯現在孩子滿滿的行程表上,不僅學業科目要補習,國際禮儀、才藝、運動、潛能開發,全都列入課後學習項目。  

一位十歲的香港小學生,除了學校的課程外,每週要上八小時的網球課,外加三小時家教溫習科學與數學。他的姊姊更每週參加將近十樣以上的課外活動。在日本,愈來愈多家長不信賴公立學校那套讓孩子減輕壓力、身心平衡的「餘裕教育」,紛紛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好好加強各科學習。 連一向強調讓孩子獨立自主的美國,現在家長也開始擔心孩子未來的競爭力,為了因應中國的崛起,甚至把還在牙牙學語的寶寶就送去學中文。  

台灣十年教改,希望讓孩子快樂學習,但是十年來補習班成長為五倍。目前就讀實踐國中的學生李明綱說,「他每月補習費約三、四千元,念書到十一點睡覺還算早。」 國二的他看到「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兩萬起跳,碩士也只有三萬多一點,很多大學生都擔心失業」,也開始為未來感到憂心。

過度學習扼殺孩子潛能  
當全球化經濟的浪潮已經打到家門口,不但衝擊到每一個人目前的工作,更衝擊到孩子未來的機會。過去靠會考試、念好學校、找好工作的穩定階梯已經不見,全世界的父母,無不用盡心思及早加強孩子的競爭力。 但過度、過多、過早的學習,卻可能扼殺孩子真正的學習能力。被動填塞知識的補習,也無法培養出未來社會需求的能力。日本教育學者Hirohito Komiyama就提醒,不斷被送去補習的學生,EQ通常偏低,這樣的孩子不易和人社交、溝通,無法在需要團隊合作的社會裡獲得成功,也很難成為未來社會需要的創新人才。  

面對琳琅滿目的才藝補習,面對排倒海的全球競爭壓力,父母不斷送孩子學東學西,原因無他,「因為我不知道我怎麼做對孩子最好?」一位每週匆匆忙忙送孩子去補習的日本媽媽說出了當前大部份父母的心聲。

世界的孩子都在學什麼?  
你的孩子究竟該學什麼?什麼能力才是可以讓他在未來成功快樂的基礎?面對全球人才的競爭,台灣的教育又該如何積極面對? 教育,是因應全球化變遷的關鍵,許多國家早已開始面對這些變化,用心規劃教育政策,從根本教育孩子成為一位世界公民,一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這十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創新、發展,知識隨手可得,也隨時被淘汰、更新。在今天,知識本身不再具有高價值,也因此,各國教育上一個很重要的改變,就是從強調知識的吸收,到愈來愈重視關鍵能力的培養。  
為了讓歐盟成為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並讓人民有更好的工作與更好的社會凝聚力,在二○○一年,歐盟會議提出了關於未來教育應提供民眾具備終身學習的八大關鍵能力(key competency),包括: 一、用母語溝通的能力二、用外語溝通的能力三、運用數學與科學的基本能力。 四、數位學習的能力。 五、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包括,時間管理、解決問題、蒐集資訊、有效運用資訊的能力,更具體地來說,是管理個人職業生涯的能力。 六、人際互動、參與社會的能力七、創業家精神:能夠擁抱改變、勇於創新,能夠自我設定目標、策略,追求成功。 八、文化表達的能力:能夠欣賞創意、體驗各種美感經驗(例如:音樂、文學、藝術等)。  

澳洲在一九九○年代就開始推動全國性教改,教改重點──由知識導向,轉向能力;由著重如何輸入知識,轉向如何活用知識。也就是不僅能「學」,而且要會「用」,並提出了七項學以致用的關鍵能力(見註),做為教育的核心。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關鍵能力代表一種可轉移的(可以運用到不同的情境)、多功能(可以達成不同目標、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它是一種包含知識、技能、態度所組合成的能力,這些能力貫串終身學習。 各國提倡關鍵能力的目的不僅在提升個人競爭力,更在於讓人可以活出價值、社會得以繁榮。也因此歐盟所提倡的關鍵能力關係到一個人生活的三個重要層面,這些關鍵能力是為了讓人: 一、個人的自我得到充分的發展,創造個人的文化資本:能夠依個人的興趣、天賦、熱情追求人生的目標。 二、成為一個活躍的公民,融入社會:創造社會資本,可以參與公民社會的活動。 三、具備就業能力,創造人力資本:可以在就業市場中,尋得一份有尊嚴的工作。

建立學習支柱,培養關鍵能力
「在全球化的世界裡,很難單獨指出哪一種能力最重要,」微軟「未來學校」的顧問麥可曼(Mike McMann)指出,「但是很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個樂於追根究柢的人,讓學生有能力不斷地問:為什麼?要如何自我提升?我需要擁有哪些知識才能成功完成我所做的工作?」 儘管環境變動快速,父母無法永遠替孩子預作準備,但教育的目的,學習的根基卻有根本不變的原則,教育要能讓每個孩子適才適性,發揮最大的潛能。  

長期關心台灣教育的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語重心長地說,「不需要急著教給他,要讓他在過程當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吃得太多,孩子不知道滋味,就沒有機會真正學到、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份。」  

當全球的父母急著送孩子去上各式各樣補習班時,也許該回頭看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九九八年國際教育會議所提出的「學習的四個支柱」: ◆學習知的能力(learning to know):學習基本知識與技能。 ◆學習動手做(learning to do):培養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學習與他人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具備世界公民素養、國際觀與文化了解的能力。 ◆學習自我實現(learning to be):展現天賦潛能、實踐個人的責任與目標,成為熱愛生活、有道德的社會人。  

為孩子建立好學習的四大支柱,在基礎上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不管全球如何變遷,相信孩子都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註:澳洲七項學以致用的關鍵能力包括:一、蒐集、分析、組織資訊的能力。二、表達想法與分享資訊的能力。三、規劃與組織活動的能力。四、團隊合作的能力。五、應用數學概念與技巧的能力。六、解決問題的能力。七、應用科技的能力。

本文出自2006《天下雜誌》教育特刊

2006年11月19日

牽手  

好友玉霞寄來的文章,加上我自己在網上看到的一篇,一起跟你分享。


第一次很順從的給男生牽手,只因為覺得給他牽著很舒服很溫暖,後來卻發現……牽手是會把女生的心給牽走的。

因為後來就變成了他的女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跟他再牽手的緣分,但那時的感覺卻烙著。

第一次和現在這個男友有不愉快,和好之後,他對我說『你對我這麼好,我以後更要記得常常牽妳的手。』那時還覺得很奇怪,他怎麼會突然這麼說,因為他牽不牽我的手,那時覺得也沒有什麼差別,只會計較著他記不記得說對不起。後來感情較深了,當他忘記牽我的手的時候,才發現那是不一樣的…… 

手空空的、沒有暖暖的實在感,心也變著空空的;記得牽我的手,代表著時時想到我,那是連心都牽在一起的感覺…… 

特別是有時因為提著東西,沒有空出手給他牽時,他記得主動幫我提,讓我空出手可以讓他牽,那種被呵護的心情,是幸福的悸動…… 

第一次認識男友的姪子小寶,出去玩的途中,經過士林夜市,聽說那裡有一間水煎包很好吃,男友停了車讓我帶小寶去買,過馬路人多時,我牽著小寶的手過(才國小四年級的孩子,連過馬路都是用跳的),回到車裡,男友酸溜溜的跟小寶說:小寶,你第一次看到阿姨就牽到他的手,你要知道舅舅我之前為了要牽阿姨的手花了多大功夫,舅舅好羨慕你唷!

那時聽到他對小寶這樣說,心裡有一種自己是很被珍惜的感覺。雖然嘴裡念著:你跟小朋友說這什麼話阿!但是心頭一股甜味,害我硬是藏不住喜滋滋的笑意。
.
原來『掌心』『掌心』,手掌的中間真的有一顆呢!
 
牽著牽著手……心也就被牽著牽著走了……  
 
台語把妻子稱作【牽手】,是很傳神的。人都希望能在生命的過程中,與步伐一致的伴侶攜手打拚。有了牽手,就不會孤單,有了牽手,就有了力量。然而,大多的時候,我們成了人家的牽手反而不牽手了。一般來說,新婚夫妻在婚姻頭兩年,仍會浪漫地手牽手漫步公園,逛街出遊,然而時間一久,生活多了柴米油鹽,少了浪漫也就不牽手了。
 
能夠到老仍藉由牽手這樣的肢體語言來表達愛意與關心的,著實令人感動。其實,牽手象徵著彼此對對方的信賴及歸屬感,小小一個牽手的動作,往往勝過千言萬語。『愛他,就要讓大家知道』。
 
好友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一天她與老公逛街,遇到老公大學時代的舊情人,一時聊了起來,她不免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也許是察覺了老婆的心意,老公順勢牽起了老婆的手,舊情人看在眼裡,隨即意識到自己的身分,於是寒暄幾句,隨即告辭。

牽手是愛的證言,彷彿告訴全世界『我已心有所屬』。牽手的動作,再自然簡單不過,你有多久沒牽手了?
----------------------------------------------------------------------------------
牽手比做愛重要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她與男友交往了一年,只牽過手,還沒接過吻。

她不是處女,她交過男朋友,但是她願意和一個男人牽了一年的手,還不急著接吻。

有一個朋友寫了篇文章說她喜歡男人在過馬路的時候、在party的時候、在看鬼片的時候會牽著她的手,並告訴她牽不牽手,很重要。

我想起了談戀愛的過程裡,許多真正讓我心動的每一刻,都是與牽手相關。與初戀男人第一次牽手,我害羞的一直低著頭,緊張的直冒手汗,那一刻彷彿正式宣告了:「我們在一起!」我的心臟差一點因為劇烈的跳動而興奮窒息。

我喜歡我愛的男人,走在路上時,他步伐比較大在我的前頭,仍然記得把手往後伸,手心向上,暗示著我趕快向前抓住他的手。那種感覺,深刻的窩心。我也喜歡和朋友一同吃飯時,我的男人在餐桌下握住我的手,我們甚至不用看著對方的眼神,也可以透過手心的溫度感受到他緊緊的陪伴著我。騎車時候,他會空出他的左手捉住我的左手,開車的時候,他會伸出他的右手握著我的左手。
.
我喜歡男人大大的手掌、修長的手指、厚實的掌心,讓我感受到他的力量,安心的停靠在他的手裡。每到了冬天,男人的手是我的專屬暖爐,不管有多冷,即使是零下10度,我都可以向他取暖。男人手心的溫度總是暖的剛剛好,妳只能習慣他的溫度,別的男人就算有一樣的體溫,妳還是習慣那一種「他的溫度」。

當我們長大了,成熟了,談戀愛的速度變的快一些了,牽手的重要性或許小到微不足道,你可以覺得很容易,也可以覺得它不代表什麼。我們和一個男人在一起,不再只是由牽手開始,我們可能因為吻了一個男人所以開始了戀情,可能和一個男人做愛,才開始愛上他,更可能什麼都做過了,卻一點也不愛他。

我想起許多男人,他們或許願意和一個女人親密的接吻上床,宛如熱戀中的情侶一樣,但是他們吝於在公開的場合牽起她的手。我們開始習慣於複雜的情感關係,深層的肉體關係,但是我們卻忽略了最簡單的牽手關係。或許我們不是忽略,我們只是不願意重視。我想,牽手一定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肉體關係。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牽到任何一個人的手,我們很難和任何一個人做愛。相反的,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和任何一個人做愛,我們卻很難簡單大方的牽著他的手。

我們常學著保護自己,連帶的連任何的付出都受到保護。我們思考複雜的問題,相對的我們忽略了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常常我走在路上會被牽著手的老夫妻所感動,有多少人年老了,走不動了,還有人會牽著你的手陪你慢慢走嗎?我指的是陪伴你一生的「好牽手」。在你年老色衰、病痛纏身、舉步維艱的時候,他還會陪在你身旁給你永遠的力量。於是我微笑著看著那些老夫老妻,我總是忍不住感動濕了眼眶。
.
以前有一陣子,我很喜歡「簡單愛」這首歌的歌詞:「我想就這樣牽著你的手不放開,愛能不能夠簡簡單單沒有傷害。」年輕的時候覺得簡單的愛著一個人是很容易的事情,我們總是自負的以為可以簡單的愛一個人,但是最後才發現,感情不只是單純想像的那樣簡單,也不是我愛你你就會愛我那麼容易,我們還要面對許多的挑戰、時空的折磨,與人性的無奈。

有的人跟我說,做愛比牽手疏離。我不懂,明明是做愛比較親密不是嗎?我們分類感情的先後順序不就是:牽手、擁抱、接吻、坦誠相見、做愛,這樣的順序,不對嗎?那麼做愛的感情應該比牽手深,不是嗎?不是的。真的不是的。有的人先做愛了,才牽手,也有的人先接吻了,才牽手。如果最後真的能相愛,那麼順序當然不是重點。
.
但是願意在私下與你做愛的人,很多卻不願意公開與妳牽手。而讓我覺得窩心甜蜜的,不是男人與我做愛,而是他願意緊緊的,緊緊的牽著我的手,不管是在哪裡,都讓我感覺他的愛透過手心傳遞到我的心底,那一刻,才是最幸福、最溫暖的感動。或許愛情不再那麼簡單,我依然相信,牽手比做愛重要。

當滑鼠遇上木魚──電腦禪

電腦中的基本單位乃是由電流之通過與否來組成,而電流通過時所代表的「一」,以及未通過時所代表的「○」,在《電腦禪》的哲學中,便成了「陽」與「陰」、「實體」與「虛無」的微體顯現,並形成一個小小的宇宙,存在於整個浩大的宇宙之中。由電腦啟動的那一剎那起,你如何看待你面前的這套機器以及你和它之間的關係,直到你關閉它的電源,並體悟到在電腦的世界之外,還有另一個更廣大的世界,你終將可以找到一個完美的和諧。而所有的陰與陽、○與一、無與有,都必須達到一個完滿的平衡。至此,這種天人合一的完整,會有如鋪著白石的松樹庭園,帶給你一種難以言喻的平靜與清涼。


日本劍道精神
日本劍道中,武士在訓練之前和之後會向他們的劍鞠躬,這種鞠躬代表體認劍的功用,以及它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並且承認使用這種工具的本質是在於心靈上的追求。經過日復一日的技巧磨鍊,武士將自己融入宇宙運行的法則,以達到平衡、協調,及與萬物合一之境。他們學習的不只是身體的平衡,還有心智和心靈的平衡:包括何時該戰鬥,何時不該;何時攻擊,何時忍讓為懷。最後他們終能體悟生命的短暫無常,了解到一揮劍便能殺死一個人,進而學習以不戰來解決衝突,極力保持和諧。他們了解到在戰鬥中,自己和對手是不可分的夥伴,正如對立的兩極在結合宇宙的陰陽中共舞。在武士的思維裡,當劍握在手中時,靈魂就找到了歸宿。

電腦禪建議,我們應該以同樣方式看待電腦,將「使用電腦來工作」視為心靈訓練的一部分。依照禪的思維,心靈的訓練不限於在禪寺進行,而是永不停息的工作。這種練習必須時時刻刻進行,包括當我們坐在電腦前的時候。透過電腦禪,我們得以將電腦工作融進心靈生活中。有人可能對向電腦致敬感到猶豫,他們說,這豈非表示臣服?還有,電腦的行事方式如此難以捉摸,如何尊敬它?為什麼要對這種既專橫又不可靠的東西表示敬意?因為電腦對我們有貢獻。

當工具為我們工作時,我們常視為理所當然。然而,當電腦當機、士兵的槍械卡住,或汽車煞車失靈時,我們卻發現自己一籌莫展。是的,我們依賴工具帶來的超能力和安全感,當它們故障時,我們就痛加責難。然而,愈是這時候,我們愈是應該體認這些工具的價值。對大多數人來說,電腦是謀生的工具,對它點個頭就是感謝它提供我們生活所需的一種方式。電腦協助我們提供餐桌上的麵包和家庭的庇護,給我們工作和娛樂,磨鍊我們的思考,提供我們資訊,並建立和其他人的連線。電腦是協助我們達成目標的夥伴。
.
點頭也是為了對協助創造電腦的幕後英雄與心智勞力,表達感謝之意。擺在我們面前的東西並非從商店貨架上憑空冒出,而是無數科學家、工程師、投資人、程式設計師、數學家、設計家及製造商的心血,是他們累積前人的知識創造出來的。 它來自塑膠和玻璃製造商,來自包裝商與運貨商,來自建築公路、鐵路和生產飛機的工人,以及帶他們到這個世界的父母,和教導他們所需知識的老師。這些人全都將各自的心靈注入每一部電腦。藉著點頭,我們同時也感謝那些貢獻自己以創造我們眼前工具的人。
.
如果我們學會如此表達敬意,某種心理上的轉化就可能發生。電腦變得不再是沒有靈魂的東西。在表達對電腦的謝意時,我們得以覺察在工具與使用者間,以及在有生命和無生命者間的互動。透過這種互動,我們體認到其中的交互關係,一種萬物一體的感受。 有一個關於佛陀向眾僧侶說法的故事,描述佛陀一語不發,拈起一朵花來,眾僧中只有摩訶迦葉露出微笑,了解佛陀傳達的意旨:真理超越語言和形式。萬事萬物都不離上帝,不管是花朵、石頭,或塑膠、電線和微晶片組成的盒子。
.
如果今日佛陀舉起一部電腦,我們該如何對應?

《電腦禪冥想十要點》

在1時,你注視著「!」,並把它想成一支馬鞭,鞭策著你的心靈:醒來!去做!馬上!此刻!

在2時,你注視著「@」,並沈思你此刻「在哪裡(at,即『@』所代表之意)」:思考你的身體與你的電腦、環境、宇宙星座的關係,思考你的心理上是處於明澈或混沌的心智狀態,心靈上在成長過程的哪個階段。或者你可以想像自己在一個圓中,在宇宙的核心,天空包圍著你,彷彿你是子宮中的胎兒。

在3時,你注視著「#」,想像你在宇宙的無限浩瀚中的地位,從每一粒微塵想到天上每顆星星;或者你可以把「#」視為一個十字路口,而你了解自己每天所做的決定都是在選擇你的道路和生活;或者你可以想像一個五子棋盤,想到每一個引領你到此時生活的行動,並且明白你一生中遭遇的唯一敵人就在你心中。

在4時,你可以冥想「$」的符號,努力思索你對錢的感覺。錢對你有多重要?錢在你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你需要多少錢?你付出多少錢?你對已擁有的錢是否心存感激? 想像你口袋中的那枚銅板,發行年分是一九五九年,它經過多少人的手?它買過什麼?曾經在哪裡遺失和被找到?它旅行多遠才到你手中?這枚銅板連接你和一切過去發生的,以及未來將遭遇的。它的下一個擁有人是誰?下一次買的是什麼東西?

在5時,你冥想著「%」,並自問是否已百分之百全力以赴?你也可以沈思宇宙不可分割的性質——從起始到結束,宇宙是無法以百分率來計量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從零起始而終歸於零。

在6時,你可以注視「︿」符號,想著在你上方遮蔽著你,使你免於風雨的屋頂;或者你可想像一支指著上方的箭,顯示你心靈的方向;你可以想像一座山:想像自己巨大有如富士山,穩坐在椅子上,寧靜而無法撼搖。沈思你如何努力攀登心靈的高峰,選擇路途上的每一步,直上雲霄。

在7時,注視著「&」,思索一切與我們產生關聯的事物——你、我、她和他,以及水、土壤、天空和大地,並沿著時間的軌跡回溯到許多世代前。「和」的關係永無止境,它無限延伸到大虛空。你也可以把「&」視為一個坐者的圖像,背對著山,沈思著月亮與星辰,將整個夜晚吸盡,吐出天空。

在8時,你望著「﹡」的記號,想到遠方閃亮的明星,在這個無垠的宇宙中與你存在某種關聯。當看見它時,你會許什麼願?你也可以把「﹡」視為一個註記,提醒你倒空你的茶杯,回復初學者的心智。

在9時,你沈思著「(」的符號,想像就在此刻,懷著初學者心智的你,展開生命新的一頁。或者你可以想像一輪彎月正要結束一個月的循環,訴說著時間的流逝、季節的變遷,和生死的輪迴。

到了0,你注視著「)」,想到結尾,內心終於獲得平靜與安寧,或放下某件本來就不屬於你的東西;或者你可以想像月亮又開始一個新的循環,透露出大自然的重生訊息。

本文節錄自 菲利浦.須藤 《當滑鼠遇上木魚—電腦禪》 經點傳訊文化 出版

華人的"聰明"與美國人的"愚笨"

來源:新華網

在美國,記者已不止一次聽華人說,美國人「愚笨」。

說別人「愚笨」的人肯定有聰明過人的地方,但記者認識的一位華裔市長說,華人的一些「聰明」卻沒有得到美國人的認可。這位任期已超過10年的市長管理著洛杉磯縣轄下的一個中等城市。他說,他在任職期間,多次接到美國人投訴華人「過於聰明」的舉報信。有一次,一家商場搞促銷,平時2.5美元一瓶的食用油當時花5美元可買4瓶,但商家規定每人只能買4瓶。活動當天,當地不少華人不僅自己趕來搶購,而且還把其他地方的親朋好友都叫來了。一部分華人約好時間在商場門前集合,然後浩浩蕩蕩地「殺」進去,整個商場看上去幾乎全是華人。據說,有的華人買了4瓶後,返回去繼續購買。與華人相比,白人買了4瓶後就走了,而且沒有呼朋喚友。促銷活動剛開始半天,商場供應的促銷食用油就被「洗劫一空」。很多晚來的白人沒買到,掃興而歸。

第二天,一封舉報信投向了市政府,信中抱怨華人貪小便宜,不守「規矩」。市政府找華人代表對話時,華人代表反駁道,「商家也沒有事先規定不能通知親朋好友來採購。至於說有的華人買了又買,能拿出證據嗎?為什麼當時不阻止,反而事後告狀?」一名華人代表私下說,「美國人就是笨,還不服」。

某年復活節,市政府舉辦了兩項活動。其中一項是組織為慈善機構籌款,另外一項是組織孩子在野地裡尋找事先藏起來的彩蛋。籌款活動安排在早上6點,內容是製作早點,然後沿街出售,再把掙來的錢全部捐給慈善機構。活動當天,參加籌款活動的全是清一色的白人,他們干到上午9點多才回家。尋找彩蛋的活動安排在當天上午10點,華人家長早早地就把孩子帶到了現場,還沒等白人孩子來齊,就投入了「戰鬥」。華人家長一邊觀看孩子尋找彩蛋,一邊現場指揮,有的家長情急之下還親自「衝鋒陷陣」。在這些「聰明」的家長帶領下,藏起來的彩蛋很快落入華人孩子的籃筐裡。那些「孤軍奮戰」且「反應遲鈍」的白人孩子哪裡是對手?只好眼巴巴地看著華人孩子興高采烈地凱旋。

事後,一封投訴信交到了這位華裔市長手中。信中說,「早上募捐活動現場,看不到華人的身影,可是尋找彩蛋,華人家長『熱情有加』,提早讓孩子動手不說,還親自參與。這哪裡是公平的競爭遊戲?」為此事,這位市長和華人代表進行了對話。一位華人代表不以為然地說:「他們(美國人)的孩子找不到雞蛋,說明他們的孩子沒有我們的孩子機靈。孩子就應該讓家長指點,否則怎麼 能進步?再說,事先也沒有規定孩子的父母不能在現場做『參謀』。」市長無言以對。
市長說,華人的「聰明」和美國人的「愚笨」還體現在學習上。不久前,該市的某個高中舉行畢業典禮,其中一項儀式是對考試排名前10位的學生頒獎,上台領獎的全是華裔學生。校長照例發表講話,對獲獎學生的勤奮和刻苦褒獎一番後,又補充,「華裔學生的確 OUTSTANDING(出色)」。沒想到,這句話惹來了麻煩。

第二天,市長接到了一個白人家長的投訴信,信中說,華裔家庭的孩子之所以常常獲獎,是因為他們把課餘時間全花在了五花八門的補習上。與華人相比,白人家長不主張自己的孩子在放學後還去上輔導班,而是讓他們盡情鍛煉和玩耍,所以白人孩子學習時間自然要少得多,考試成績不如華裔學生也正常。投訴信建議,學校畢業頒獎不應只考慮考試成績,而應考慮綜合素質,如組織才幹、團隊精神、動手能力、演講與口才等等。市長說,他在調查此事時,一位華人家長很不高興地說,「白人孩子學習就是笨,怎麼還責怪起我們華人孩子來了?當地有法律規定不讓辦補習班嗎?再說,在我們華人中,有許多人是第一代移民,不少孩子也不在美國出生,英語不過關,正式身份都沒有,不加倍努力怎麼能融入這個社會?美國人為什麼不設身處地地為我們華人想想?」市長承認,他很難擺平這些「爭端」,既不能說服華人接受美國人的行為方式,也不能說服美國人理解華人的行為方式,「這或許就是人們所說的『文化衝突』吧。」

如何看待「聰明」與「愚笨」的問題,市長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法存在差異十分正常。同樣處理一件事情,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會有不同的解決方式,孰優孰劣,很難用「好」與「壞」來概括。聰明無疑是讚譽詞,但聰明過了頭,可能會變壞事,難怪中國有「聰明反被聰明誤」一說。「愚笨」是貶義詞,但愚笨有時不一定是壞事,所以中國也有「大智若愚」一說。一言以蔽之,不同的種族應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這才是最明智的辦法。

-------------------------------------------------------------------------------

華人聰明美國人笨 中國已勝過美國了嗎?

有一天,該市一家商場搞促銷活動,食用油5折出售,限每人買4桶,白人都老老實實地買4桶,而華人卻呼朋引類,蜂擁而進,其中一些人買了4桶後,轉身又去買。第二天,有美國人給市政府寫信投訴,說華人不守規矩。這位市長於是約見華人代表瞭解此事,試圖進行教育。但華人代表根本不買帳,說商場並未規定不能通知親友來買,至於有人買幾次,有證據嗎?還有人私下裡抱怨說:「美國人就是笨,還不服。」

這件事情很小,但其中蘊含著一個重大的社會學課題,就是人與人相處應該遵循一個什麼原則。人類社會是眾多個體組成的,每一個個體都要生存,也都希望生活得好一些,因此都有各自的利益追求。追求個人利益沒有錯,前提是不能損害他人利益,至少,你在謀取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也應該顧及他人的利益。西方勞動人民歸結為一句俗話:「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季羨林老先生在讚揚王選院士的時候,說了道德的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專為他人著想,不為自己考慮,他認為王選做到了。第二個層次是在考慮個人利益的時候,也能考慮別人的利益,他認為自己只達到這個層次。按照這個標準,香港大資本家霍英東先生也只是達到第二個層次,即便如此,已經受到港人的一致推崇。他不但自己賺錢,也幫助別人賺錢。所以連黑道上人也佩服他,他從來不帶 保鏢,獨來獨往,沒有人綁架他。美國白人只買4桶油,也只是達到第二個層次。他們覺得既然商場這麼說了,就不能違反,好事不能自己獨佔。那些「聰明」的華人連這個層次都沒有達到,給同是華人的市長留下了深刻印象。

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行為在國內更是普遍。比如一些駕駛汽車的,無論是行使過程中還是停車,都不大考慮別人方便不方便。這類事情,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常常遇到的,因此具有某種普遍性。

這篇報道不但揭示了兩種道德素養,而且揭示了兩種價值觀。我們許多人認為,能牟取個人利益就是聰明,不管採取什麼方式,否則就是笨。聰明當然比笨好,於是人人都設法學得「聰明」一些,「精」一些,於是乎這樣的「聰明」就成了一個群體的共同性格。一個做了十多年市長的華人,經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概括,總結出兩個群體之間「聰明」和「愚笨」的差別,說明起碼他認為「聰明」已經成為中國人的一種群體性格。

聰明過頭,還自以為聰明,叫做自作聰明。這正是可悲之處。但還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別人指出來之後還不以為然,拒絕作出反思。長期的環境熏陶使人們失去了辨別美醜的能力了。

有的人會說,這些都是小事,要看到我們民族偉大的地方。對此,我願意引用一句古話: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況且這不是小事,它關係到社會是否和諧,進步的道路是否順暢。北京的馬路上常常見到這種情況,一輛車搶道,擋住了別的車,誰也不讓誰,喇叭聲響成一片。他們的習慣性思維是,在這種情況下,誰讓誰吃虧,誰就是愚笨。結果大家都走不了,不但自己走不了,一大串車都塞得死死的動彈不得。某種程度上,這是社會的一個縮影。你說只顧自己不顧他人是小事嗎?

社會和諧離不開道德支撐,要求人在考慮自己利益的時候,也適當地考慮他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