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

打開兒子的怨言盒

遇上悲觀的孩子,怎麼辦?
文/呂松庭 

成人眼裡,這一代孩子總是顯得早熟,早熟得讓人心疼。有位在兒福機構工作的媽媽,向來對相關資訊就較為敏感,當她讀到有項調查指出小學生曾想自殺的比率增高後,臉色大變,立即想起自己的兒子。

兒子在學校成績中上,她從未擔心過兒子的學業,卻想起那幾日兒子有誇大痛苦經驗的傾向,會跟她抱怨「為什麼要這個……」、「為什麼要那個……」。她並沒有聽進心裡,「反正,台灣的父母總覺得,只要孩子的功課還可以,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回想起來,兒子常看一本《傷心書》繪本,是一位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翻譯的,所以不屬於媽媽認定的「兒童不宜」類。媽媽還以為是學校的功課,心裡瞥過一個念頭:「童年不是應該很陽光、無憂無慮的嘛,怎麼就要傷心了呢?」

然而,兒子的悲觀傾向,終於連老師也注意到了。約了時間,媽媽與老師見面,老師提到兒子變得非常喜歡抱怨,同學間的小玩笑或無心之過,兒子都會擴大。老師問媽媽:「他平常在家會跟妳埋怨嗎?」媽媽想了一會,遲疑地說:「沒有啊,他在家裡很正常啊!」或許,相對於他的年齡,還過於沉默了一點。媽媽心中浮光掠影,閃過一些畫面,兒子看的《傷心書》、欲言又止的神情,總是硬硬地被她打斷的話頭。會不會……媽媽思索著這個可能,兒子鬱積的怨念,在家裡得不到舒放,只得轉向在學校發洩

台灣人的常民智慧是「小孩有耳無嘴。」不會認真看待孩子的負面念頭和情緒。埋怨的孩子當然不一定等於「傷心的孩子」,也不一定就真的會走上自殺的絕路。然而,許多父母都和這位媽媽一樣,輕忽了孩子表達出來的警訊。對悲觀型孩子來說,埋怨只是一種習慣。老師畢竟擁有較豐富的經驗,看過較多類型的孩子。她察覺出媽媽的思緒,安撫媽媽說,孩子會有這類行為,不一定就是父母的疏失,很有可能她兒子原本就屬於悲觀型,在一連串生命事件和生活環境條件刺激下,喚醒他天生的性格取向。

老師跟媽媽說:「但還有一種可能,妳的兒子還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埋怨,從埋怨裡尋取正面的能量。」老師翻開娜妲麗.瑪朵斯基.艾爾蔓的《友誼的隱密法則》(The Unwrittten Rules of Friendship),特別指出其中一段話:「對悲觀型的孩子來說,埋怨只是一種習慣。」教導兒童社交技巧訓練的瑪朵斯基.艾爾蔓曾設計過「利用怨言盒」活動,就是要求孩子將怨言寫在紙上,將紙放進盒子裡,承諾在晚上與孩子討論。這個策略所以能夠奏效,因為孩子必須學習將怨言寫下來,轉移了他將心思全放在找人埋怨,減少了真正埋怨的次數。更關鍵的因素是讓孩子知道,媽媽其實很關心他的感覺,願意聆聽他的心聲,與他一起設法瞭解問題、解決問題。看起來,「怨言盒」的設計似乎不難,真的要台灣父母嘗試做,他們又說感覺怪怪的。說不定,父母會在怨言盒裡發現一張這樣的紙條,靜靜地躺在盒裡,寫著:「媽媽都不聽我抱怨,我好怨。」

怨,是互動不良的親子關係裡,長期累積下來的破壞動力。事實上,我們何嘗不曾好奇過,父母會塞進自己的怨言盒的內容。在親密關係裡,我們都應該給彼此一只怨言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