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8日

又變了

又把部落格的樣式改了。 希望自己能像貓頭鷹一樣有智慧,有更多自我覺察的分享。

發現自己有許多的變化。每天都有很多很多的覺察和洞見。生命真的是好有趣,光是看自己,就看不完,自己的起心動念,自己的行為處事,固著、彈性,獨立、歸屬,許多看似對立的個性,同時存在我的身上。看似類似的發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深入中,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組合,也從中看到無限調整的契機....

最近因為有閒,就有了更多和自己在一起的時間。觀察自己,看一些有深度的書,到醫院當義工,讓自己生活有多一些不同的視野。看到生命的過程,每個當下都充滿了美感;即便在醫院,那一個生老病死的地方;人的善良,有心,都帶給我好大的感動。沒有目的的做事,享受當下的過程,一切都充滿了真,善,美。

張艾嘉有首歌「忙與盲」。人太忙, 心就亡了,眼也瞎了。身邊發生的事變成無法引起自己的注意,需要加重口味,才能吸引自己,那是很悲哀的事。人不該是這樣的,生活裡有太多太多趣味,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可以看、聽、嗅、嚐、感、思。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每時每刻都會發現新東西。

這兩天開始下雪,從玻璃窗向外望去,片片的雪花隨著風動,各有各的姿彩,光禿的樹枝在這樣的景致裡,充滿了無限禪意,忍不住要讚嘆大自然的奧妙。

我喜歡蔣勳在他的「天地有大美」那本書裡寫到─我們必定是自己先有了心靈的空間,才能有容納他人的空間;我們必定是自己先感受到了美,才能把美與眾人分享。在另一本「美的覺醒」中他也提到─每個人完成自我,才是心靈的自由狀態;每一個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完成自己,那就是美,完全不必有相對性。

「自我完成」,不就是我一直在說的發現自己,回歸自己,活出自己

我一直覺得,如果我們自己沒辦法活出我們講出來的方式,我們的生命只活了一半。我看到很多老師,很多所謂的專家,他們很會說,很會教,但回到他們的生活裡,他們常常做不到他們所教導的事物。知識若不能和生命結合,那是死的,不是活生生的,那有什麼意義?

說是這樣說,我自己大概也只能做到百分之七、八十,我想是因為我們都還是humanbeing吧!我們都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修練的地方。但我們有沒有覺察到?願不願意承認? 願不願意改變?

在「和尚遇到鑽石」那本書裡,麥可‧羅區建議了許多方法,在每一天早晨靜默,每週一天的圓圈靜謐日,兩星期的森林圓圈日裡實踐。在美國風行好一陣子的「感官復甦」, 為的是讓自己復甦如嬰孩般單純、回復感官的敏銳度,覺察能量的自然流動。而現在流行的靜坐、瑜珈、慢活....,我發現好像所有的方法都要回歸到對自我的覺察,都在幫助我們靜下來,慢下來,和自己有真正的接觸。

似乎,回到自己是世界上所有行事的基礎,但卻是最被遺忘的。能不能給自己一些時間,不要用忙做藉口,讓自己的心死了...........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回到自己,就是「深呼吸」。當我們深呼吸的時候,自然就會慢下來,靜下來。呼吸的頻率越慢,越長,就越容易讓自己沈澱。若能再加上清醒的覺察,注意空氣的進出鼻間,關照自己的身心變化,對自己就會有更多的瞭解,要做出適合的決定就更為容易。。

只有死人是不會變的。「變」是永遠不變的原則。四時的變化,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在分子結構,心態,心境都有所不同,身邊的人、事、物,也因著我們的心境在變化著。看著所有的變化,接納一切的存在;以覺察之眼,觀察體會每時每刻自我、他人、環境的狀態,找到當中的平衡及和諧,美感因而產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