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劃下那一道界線?
精神病患是社會上相當弱勢的一群,他們無法解釋自己到底發生什麼狀況,無法對自己的存在辯白,他們脫離現實、自我強度降低、生活機能薄弱、所說的話沒人相信,因此多半被剝奪了人權,被貼上「有病」的標籤,人們拼命想把他們從「瘋子」變回「正常人」。
真實的活著,意味著個人選擇對自己誠實的方式生活,面對我們是自由的,且需要為自身的狀況負責,以及人終將面對死亡,而無任何的自我欺瞞。~Fritz Perls
精神病患是社會上相當弱勢的一群,他們無法解釋自己到底發生什麼狀況,無法對自己的存在辯白,他們脫離現實、自我強度降低、生活機能薄弱、所說的話沒人相信,因此多半被剝奪了人權,被貼上「有病」的標籤,人們拼命想把他們從「瘋子」變回「正常人」。
at 12/31/2006 10:58: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心理專業
積極面對生命的無力感
口述/台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暨中華新時代協會理事長許添盛
文字整理/胡春秀
要解決這個世界的自殺率,只有回歸心靈的寧靜和喜樂,和你的內我做連結。
at 12/30/2006 09:25: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自我探索
米力日本裏千家十六代家元千宗室曾說:「雖然現在社會發達,能經由網路、報章雜誌、電視得到文化資訊,但我認為文化就像大地吸收雨水的滋潤,而萬物生生不息般,需要經過體驗、進入思想,才能感受真正的深度,影響個人修養……」
聽到這段話時,不免心頭一驚,由於工作需要,經常碰觸各國文化,但我的認知卻僅限於中學時在課本讀過、電視上看過。現在上班族工作緊湊,很少人將文化議題當作一門功課來修,習慣依賴片面資訊,缺少驗證功夫,連閱讀都可能馬馬虎虎,更遑論高舉文化旗幟,進軍市場……
在歐洲時,一位國外朋友問:「台灣有什麼文化?」我想了想,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身在台灣的我,對這塊土地的文化認知卻非常薄弱。最後我回答:夜市吧?他搖搖頭說,香港、大陸、東南亞都有夜市,夜市充其量只是生活型態,不是文化。想想不免莞爾。
近年喜歡上九份民風純樸,常到九份度周末,結識了一些經營民宿的朋友。某天早上坐在戶外咖啡座吃早餐,盤子裏擺了生菜佐青醬、黑糖雜糧核桃麵包、素火腿片、太陽蛋、水果四樣,加上拿鐵一杯,我看著主人夫婦,忽然有感而發:「台北人誰能像你們一樣,每天對著日出、山巒、海灣、雲海,從容不迫地吃早餐?你們真幸福。」兩夫婦相視而笑,他們除了滿足外,另一個重要理由,便是對九份歷史、文化的熱愛,讓他們願意拋開金錢和社會的價值觀,回到孕育他們成長的土地,經營民宿,並免費帶領遊客,認識這塊土地的故事……
店主談到日據時代的挖金歲月、礦工的悲情故事,不免多有歎息……走到礦山植物生態區,他一一介紹:「這是颱風草、這種蕨類會長到兩公尺高;這是土地公拐……」後來得知「土地公拐」的學名叫野菰,開著紫色吊鐘花,據說能治療惡疾,深諳藥理的在地人,總會趁秋季上山採擷。
這位九份達人也興致高昂地教我辨識各種石頭,他拾起一塊帶有金光的石頭,我誤認是金礦,他解答說:「這是愚人金啦,呵呵。」他又仔細在成千上萬的石礫中翻找,挑出一塊有著黃白結晶和淡褐色紋路的石頭,說這顆石頭含有微量的金,又說:「當初這樣的原石含金量低,被四處丟棄,盛產時,一噸原礦約可提煉三兩黃金。」
從大金瓜能俯瞰整個金瓜石美景,遠處的茶壺山,在雲海裏跟我們玩捉迷藏,望著本山礦區,陽光在山壁灑下金黃光芒……數百年來,這塊土地因礦而興盛,因礦而沒落,直到因電影再度繁榮,吸引遊客慕名而來,文化便在一塊石頭、一座山、一碗麵、一間戲院、一位人物、一棟廟宇、一條穿屋巷、一碗芋圓之間,開枝散葉。
文化是什麼?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故事,默默地影響著過去和未來,而我,正走在文化的旅行上……
(文章摘錄自講義雜誌)
at 12/28/2006 08:33: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心靈小品
一位剛去世不久的人,託夢給他的友人:突然,我變的輕飄飄了起來,茫茫然的我來到了一個大門邊,有一個人出來領我進去,走入間大廳,他示意我坐下,我萬分好奇的問他:「請問?這是什麼地方?」「這是死後的世界。」他回答。 「真的?那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呢?」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
接待員朝我笑了笑,一語不發地走到張檯子旁邊,回頭看我:「天堂!」聽到他這樣回答,我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還好,我沒做過什麼虧心事,如今竟然進入了天堂,真是上天的恩寵。 接著接待者伸手按下了檯子上的一顆按鈕,大廳忽然暗了下來,前方後夢幻般的放映出一些影片。「一定有異想不到的美景出現」我暗自思量著。
第一幕: 這個地方好熟悉喲,對了,這不是老家四合院前面的那個晒穀場嗎?爸爸出現了,看看到處都鋪滿著穀子,哎,那不是小時候的我嗎?那模樣兒還真可愛,只見我仰起頭問爸爸:「爸,今年是不是大豐收呀?」「是呀,你高不高興?」我豈止是高興,興奮的跳到他懷裡,父子倆樂的滾成一團。
第二幕: 碩大的銀幕上這回出現了一間辦公室,也挺熟悉的,唉呀,這不就是我生前上班的那個地方嗎?我出現了,那時候比較年輕,西裝畢挺,神采飛揚的從董事長辦公室出來。忽然,同事們把我團團圍住,其中的一位女同事還送上了束鮮花,大家高聲的喊著:「王經理,恭喜升官!」我不迭回答:「謝謝,謝謝。」臉上盪漾著快樂的表情,內心也覺得飄飄然,彷彿升上了天。這時的我開始納悶:「給我看這些幹什麼?」
第三幕: 首先映出來的是一間客廳,裝璜的倒是蠻合我的口味的,唷,不對,那不就是我家客廳嘛?我正陪著兒子,女兒在看卡通影片,忽然太太出現在門口,手上捧著一個蛋糕,上面插滿了蠟燭,然後坐下來,大家一起合唱生日快樂歌。啊!這不就是女兒過周歲生日的那一天嘛?女兒滿臉虔誠的吹滅了蠟燭以後,大家用奶油在對方的臉上互抹,整個客廳洋溢著尖叫聲,歡笑聲,直到大家笑倒在地上,捧著肚子爬不起來,影像才慢慢的消失。
我終於按捺不住,滿臉狐疑的問接待員:「這就是天堂嗎?為什麼都是一些我熟悉的地方呢?」他朝我笑笑,沒有回答。 我愈來愈不解,心中暗暗的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好,即然天堂只不過是這樣的,那不如帶我下地獄好了,那兒一定有新鮮的東西可看。」「沒問題!」 「那麼走吧!」我起身準備離開。 他招招手,示意我坐下:「不用走,留在原位就可以了!」 「啊!」就在我驚訝的還未開口時,他又按了另外一個鈕。我尚未回神,影片竟然又再度放映出來。
第一幕 還是那個晒穀場,只是沒有滿地的稻子,天空有點陰陰的飄著細雨,我穿著學生服,手上拎著個小小的布包袱,滿臉悲傷,爸爸跟著我身後走出家門,顯得有點兒蒼老。忽然,我緩緩的回過頭無助的看看他,兩行眼淚不禁流了出來:「阿爸,我走了!」「乖囝仔,在外面要好好照顧身體!」爸爸哽咽的說著:「要寫信回來唷!」我同樣的衝向爸爸,抱著他粗壯的腰桿兒,心中無限酸楚。終於,我踏出了家門,然而臉上感覺不到天空飄落的雨點,離開家就好像失去了一切!唷,我知道了,這不就是那一年我要到鎮上讀書借住阿姨家而要離開的那天嗎!地獄好像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可怕嘛!
第二幕 竟然也還是那間辦公室,只不過這一次同事們個個垂頭喪氣,好像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情,原來接續二年的經濟不景氣,造成公司的業績直線下降,面臨薪水發不出的窘境。只見我坐在位子上猛抽香煙,憂心如焚,眉頭緊縐,如臨大敵。
第三幕 居然又是同樣的我家客廳,兒子呆呆的坐在沙發的角落裡,太太則在另一端掩面哭泣,我像隻鬥雞似的站著,手指著兒子大聲斥責:「你看,叫你平常多看點書,你不聽,現在大學沒考上,怎麼辦?」兒子低著頭,不敢答話。接著我再指向太太:「都是妳,平常我在公司忙著賺錢,叫妳盯著兒子讀書,妳看妳怎麼盯的?嗯?」太太用手在沙發上無奈的拍打著,哭的更大聲起來。「沒用,沒用,全是一群沒用的東西!」我暴跳如雷,氣急敗壞。「砰!」的一聲,用力的摔上門走了。
「停,停,不要再放了,為什麼你一直給我看同樣的場景呢?這些事都己經發生過了啊!」 影片消失了,接待員依然看著我,微笑著,沒有搭腔。
「先生,你要搞清楚,我不是來回憶的,麻煩你請判官出來,叫判官出來,他一定可以判定到底我是應該去天堂呢?還是去地獄?」我有些不奈煩地吼著。
「判官?我們這兒沒有判官,判官就是你呀!」接待員慢條斯理的回答著。 頓時,我如同五雷轟頂般的呆若木雞,什麼話也說不出。 「先生,先生,還要再播影片嗎?」接待員拍著我的肩膀,問我。 「不用,不用,謝了,我該好好想想了」
故事說完了,你也該好好想想了! 天堂、地獄由誰建造?神嗎?還是自己?
故事來源:網路
at 12/28/2006 08:23: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心靈小品
文字是一種暗示.在作者引導下.慢慢卸下心防.隨著紛紛起舞.(或被玩弄)
透過種種描述.以過去經歷為素材.在內心深處建構出一幅幅的栩栩如生的影像.彷彿是走入一人獨享的電影院.
透過細緻的描述.來拉長時閱讀時間.藉由不同的用詞遣字來加深印象. . .
散文般的景點.南腔北調的喧嘩.交錯的場景互換.饑渴的纏綿穿插著精神分析加上心口不一的對話.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然而.是這樣開始的. . .
上面的文章是我今天在部落格上發現的留言。作者未留下姓名。
令我心頭一震的,是作者所謂,文字是拿來讓讀者跟著起舞和被玩弄的方式。
仔細想想,也實有一些道理。文字本就是表達及抒發作者本身的意念,但它同時也可成為一種操控他人,攻伐殺戮的武器。
未能深思明辨的讀者隨時可能跟著文字鼓譟,而失去自己的自由意志。但問題不在文字,而在使用者的用心及讀者本身的判斷力。
就像我在部落格所寫或所選的文章。基本上就是我這個人思想的呈現。增加的註解,加粗的文字,更是我認為重要,或為提醒自己,或為想加深看倌們的印象而做的。不就是這樣嗎?
倒是提到那心口不一的對話,還真是一針見血的見解。在看作者評述的同時,我也在思考著...。這世上有多少人真能完全心口合一?在嘴巴、腦袋跑的比心要快的多狀況下,我自己又能做到幾成?
就像奧修所謂“你是一個菜市場,那裡有很多聲音。如果你想要說「是」,就會立刻有「不」的存在,你甚至無法很全然地說出很簡單的「是」這個字……”。
如何讓自己不分裂、完整、歸於中心的整合,是心理治療和靈修一直想完成的工作,也是我一直所追求及期許的真實。
也唯有先回到自己,覺察及承認自己內在的不一致,接納及感謝每一個聲音想傳遞的訊息,才有可能有自我負責的選擇及一致的行動吧!
at 12/27/2006 07:10: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心情點滴
對我來說,溝通不良的話,情況會令人很不滿意。如果我不知道他要什麼,或對方不懂我的需要,老是在試著互相猜測,結果就無法完全滿足。 --蕾娜,41歲
at 12/26/2006 07:04: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親密關係
遇上悲觀的孩子,怎麼辦?
文/呂松庭
成人眼裡,這一代孩子總是顯得早熟,早熟得讓人心疼。有位在兒福機構工作的媽媽,向來對相關資訊就較為敏感,當她讀到有項調查指出小學生曾想自殺的比率增高後,臉色大變,立即想起自己的兒子。
兒子在學校成績中上,她從未擔心過兒子的學業,卻想起那幾日兒子有誇大痛苦經驗的傾向,會跟她抱怨「為什麼要這個……」、「為什麼要那個……」。她並沒有聽進心裡,「反正,台灣的父母總覺得,只要孩子的功課還可以,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回想起來,兒子常看一本《傷心書》繪本,是一位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翻譯的,所以不屬於媽媽認定的「兒童不宜」類。媽媽還以為是學校的功課,心裡瞥過一個念頭:「童年不是應該很陽光、無憂無慮的嘛,怎麼就要傷心了呢?」
然而,兒子的悲觀傾向,終於連老師也注意到了。約了時間,媽媽與老師見面,老師提到兒子變得非常喜歡抱怨,同學間的小玩笑或無心之過,兒子都會擴大。老師問媽媽:「他平常在家會跟妳埋怨嗎?」媽媽想了一會,遲疑地說:「沒有啊,他在家裡很正常啊!」或許,相對於他的年齡,還過於沉默了一點。媽媽心中浮光掠影,閃過一些畫面,兒子看的《傷心書》、欲言又止的神情,總是硬硬地被她打斷的話頭。會不會……媽媽思索著這個可能,兒子鬱積的怨念,在家裡得不到舒放,只得轉向在學校發洩。
台灣人的常民智慧是「小孩有耳無嘴。」不會認真看待孩子的負面念頭和情緒。埋怨的孩子當然不一定等於「傷心的孩子」,也不一定就真的會走上自殺的絕路。然而,許多父母都和這位媽媽一樣,輕忽了孩子表達出來的警訊。對悲觀型孩子來說,埋怨只是一種習慣。老師畢竟擁有較豐富的經驗,看過較多類型的孩子。她察覺出媽媽的思緒,安撫媽媽說,孩子會有這類行為,不一定就是父母的疏失,很有可能她兒子原本就屬於悲觀型,在一連串生命事件和生活環境條件刺激下,喚醒他天生的性格取向。
老師跟媽媽說:「但還有一種可能,妳的兒子還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埋怨,從埋怨裡尋取正面的能量。」老師翻開娜妲麗.瑪朵斯基.艾爾蔓的《友誼的隱密法則》(The Unwrittten Rules of Friendship),特別指出其中一段話:「對悲觀型的孩子來說,埋怨只是一種習慣。」教導兒童社交技巧訓練的瑪朵斯基.艾爾蔓曾設計過「利用怨言盒」活動,就是要求孩子將怨言寫在紙上,將紙放進盒子裡,承諾在晚上與孩子討論。這個策略所以能夠奏效,因為孩子必須學習將怨言寫下來,轉移了他將心思全放在找人埋怨,減少了真正埋怨的次數。更關鍵的因素是讓孩子知道,媽媽其實很關心他的感覺,願意聆聽他的心聲,與他一起設法瞭解問題、解決問題。看起來,「怨言盒」的設計似乎不難,真的要台灣父母嘗試做,他們又說感覺怪怪的。說不定,父母會在怨言盒裡發現一張這樣的紙條,靜靜地躺在盒裡,寫著:「媽媽都不聽我抱怨,我好怨。」
怨,是互動不良的親子關係裡,長期累積下來的破壞動力。事實上,我們何嘗不曾好奇過,父母會塞進自己的怨言盒的內容。在親密關係裡,我們都應該給彼此一只怨言盒。
at 12/26/2006 06:02: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兒童教育
傾聽孩子的無聲語言
「看,你發掘的就是屬於你自己的──它可能會和其他人所重視的不同,包括我。」
── 艾瑞克森
文/楊雅亭
生活中您有沒有發現孩子會出現許多細微變化,好比說突然變得焦躁、上網時間變長、對性感興趣、突然拒學,甚至言語冷漠……,或者更嚴重地出現割腕、飆車,甚至集體自殺的反社會行為呢?
這些行為的背後究竟傳達了什麼訊息?父母又該如何覺察警訊、客觀判斷呢?傾聽孩子們的生活警兆,這一期《minE張老師月刊》我們約訪了馬偕兒童心智科醫師臧汝芬,她試著從孩子的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交互因素來分析孩子的行為動機,並提醒我們必須重新檢視孩子現階段的需求,餵飽孩子過去的匱乏,以協助孩子達成完整的自我認同。
「只要在生命中遇到一個有意義的人,孩子就會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臧汝芬如此做結論。
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讓孩子開展生命的奇蹟,最基本前提應該聽懂孩子的言語吧,無論是有聲的,或是無聲的。
以下是我們的訪談摘要。
來自孩子的警訊
每位孩子都可能出現情緒障礙,有研究報告指出:五個孩子裡,平均有一位會出現情緒困擾,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問題型態也會不同;另外,也有報告指出,在十個孩子裡,平均有一位先天的基因有問題,如果後天環境無法配合,孩子也可能出現嚴重的心理或精神障礙。
◆警訊1:學習障礙、身體化徵狀與反叛行為
成績很可能影響孩子的自我認定,特別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台灣,如果一開始我們不去處理孩子學習障礙的原因,很容易造成孩子日後的情緒障礙,尤其是女孩,多以焦慮的形式表現,而男孩多以反叛行為規範來表達。有些學習障礙的小孩,每次上學前會說肚子痛,但是經醫學檢查結果,卻發現身體並無異狀,這是焦慮所引發的身體化徵狀(somatization disorder),其他的徵狀,包括心悸、呼吸困難或呼吸加速、出汗、肌肉緊繃、噁心、拉肚子、頭暈……等。
也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國小時,成績還不錯,但是到了國中,功課變多,因為積累的學得無助感引發內在焦慮,各種警訊也愈來愈明顯,例如在人際相處上出現與父母親的對立、交壞朋友、語言稀少冷酷、不愛談論複雜事物、只關心自己有興趣的話題等;生活適應方面則出現做事草率、面對複雜工作時愛找藉口、經常衝動犯錯、打電動的時間變長,甚至出現自我放棄的言語,而更嚴重者更會以各種理由拒學、透過操弄、威脅父母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上述的警訊,通常是因為孩子本身小小的缺陷(如注意力不中、認知能力較低、學習方式策略無效等因素),卻未能即時經過大環境的處理,而逐漸地造成日後在學習上、人際關係,及生活適應能力等各面出現狀態。
◆警訊2:割腕與集體自殺
前不久又傳出一起學生集體割腕的事件,雖然有媒體報導說,孩子是「純粹為了好玩」,但我們可以思考,為何孩子要用這種方式來求救?究竟想表達什麼?為何不能用說的?而必須以這樣的威脅方式取得關心?「看到血的那一剎那,感覺不是疼痛,而是找到一個答案……。」
我接觸過一個割腕自殺的個案,她這麼敘述著,「割腕的感覺,比起過去心裡所承受的痛苦,是不痛好幾倍,我想從小到大所累積的傷害,用血也無法完全表達,割腕是為了表達傷痛。」換句話說,她是透過自我傷害,來轉移心理的創傷。
每個自我傷害的個案都有一段特殊的成長過程,這些孩子不是故意的,而是他們在表達憤怒、需要他人關懷。當然正常孩子可以透過用語言來表達情緒,但是對於在特別家庭長大的孩子來說,有時這樣的表達反而舒服些。我想這些孩子從小就出狀況了,但卻被用不正確的方式來處理,而在生命中也未曾遇見好的人,他們心理的痛被漠視了。因為基因不利(如憂鬱特質等),加上外在的大環境對他們的不瞭解(如生長在充滿壓力、挑戰的家庭等)而無法應付困境,於是問題不斷包裹,最後終於爆發。而集體自殺,通常發生在網路上,當孩子發現他們的痛竟然可以被人理解、自然得到共鳴,於是自殺效應蔓延群體。
◆警訊3:飆車、混幫派、搖頭族
青少年最需要處理的是認同危機,亦即關心「別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覺得自己是誰」是否一致,如果青少年出現飆車、混幫派等反叛行為,甚至成為搖頭族,通常意味著他們未處理好先前的認同危機,也就是說,他們現在正試著追求一個完整的自我,期待在紊亂中找到一條出路。
如果孩子在兒童階段,在家庭的信賴關係下,獲得足夠的愛,必建立了自我認同,而這樣的自我認同感,又與社會文化所期待的人格是一致時,就更趨向完整的「認同」。也不會透過破壞、特異獨行、搞東搞西,以表達其認同危機,他們會更清楚社會的價值觀,自我價值觀也會更鞏固。相對地,如果男孩缺乏「好爸爸」的認同,但社會出現其他不錯的學習典範時,多少也有彌補作用,他的自我認同不至於過於紊亂。但如果男孩缺乏「好爸爸」的認同,又成長在不順的環境裡(如學業成績不順、同儕不瞭解他),在內在情緒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下,那麼未被肯定的他,可能找不到自我定位,以致出現衝動、易怒、情緒很差等問題,也缺乏社會的認同感。
給父母的處方箋
◆處方1:不要逛醫院
我覺得台灣的家長辛苦,因為排斥精神科就醫、覺得丟臉,或是不信服醫師的診斷、拒絕用藥、拒絕接受孩子的真實狀況,而造成逛醫院的現象,然而治療是有關鍵期的,一旦發生問題,必須早早處理,才是當務之急。我建議家長如果懷疑醫師的診斷,但經過兩家醫院的診斷結果都一樣時,就必須接受孩子的真實狀態,與醫師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才能及早治療。
◆處方2:找出癥結點、接受孩子的真實狀態
當孩子的警訊出現時,我們就必須面對,否則孩子的壓力累積到一定、無法符合社會需求時,情緒一定會爆發,例如同樣是學習障礙的孩子來求診時,我們治療方式是發現問題,並提出具體的治療方法。
假設原因是:
1.認知能力不足
當孩子的認知能力趕不上生理年齡時,我們就必須說服家長與孩子改變現階段的學習目標,以適合孩子現階段的認知能力,重新訂立學習目標,並重新檢討孩子的讀書習慣與學習方法,如果家長還是希望孩子繼續補習,那就必須用特殊的教學法來教導孩子。
2.注意力不集中
兒童心智科醫師的責任是幫忙家長釐清孩子腦部的缺陷,讓父母去面對孩子精神病理的狀態。如果學習障礙的主因是注意力不集中,除了進行感覺統合治療及心理輔導之外,我想最根本的還必須透過藥物治療與行為治療的方式來治療。例如,過動症是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不足所導致,而藥物會影響腦內傳導物質的分泌,進而增加這些腦細胞的功能,改善過動兒的行為。然而,部分家長會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寧可半途停藥,而拒絕給孩子持續吃藥。這是對藥物的認知不夠正確,或者使用藥物的習慣不佳。我認為只要正確的使用藥物,再配合行為治療,大多數的過動兒在情緒與行為上都會獲得很大的改善。此外,我們也要改變家庭氣氛,避免用權威、要求的口氣要求孩子、或者對孩子設定過高的道德標準;多鼓勵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很不錯,並且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3.單純的焦慮症特質
如果學習障礙是單純的焦慮症、強迫症等特質,我們會教導孩子放輕鬆、轉移注意力,並導向正向的思考模式。
◆處方3:檢視自我分析
此外,我們也會請父母練習分析孩子行為的起因,如果父母分析的方向朝向:氣候、食物、被某人影響……等因素,這時就必須重新分析了,而醫師建議的方向是思考:大腦出了什麼問題?行為是經常出現,還是會隨著情境轉變?行為的背後所傳達的意義是為何?至於還找不到自我定位的孩子,我們會告訴他,他的自我傷害停留在生命的哪些階段;也讓父母知道現在的孩子目前的狀態。如果孩子的自我認同停留在八、九歲階段,那我們就一起回到孩子的八、九歲階段,帶孩子重新走一遍,重新找回生理與實際的發展,重新餵飽孩子,將曾經的匱乏慢慢補給孩子。
at 12/24/2006 12:53: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兒童教育
曾經有人對英國的幾所知名大學做過這樣的調查:在牛津大學,教授會問的問題是:What do you think?你思考什麼?在劍橋,經常聽到的是:What do you know?你知道什麼?在倫敦大學,大家說的是:What do you‘not know’什麼是你還不知道的?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同樣都是問題,但每個問題卻有不同的發射方向,更存在不同的精神內涵。問問題是三歲孩童都會的天生本能,但如何問對問題可是一大學問了。你會問問題嗎?在問與答之間,是否真的獲得你想要的?
大師教你如何問問題 文●王茜穎
學習問一個好問題,是這次台灣諾貝爾科學營最重要的功課。
五十位來自台灣各地的基礎科學資優生,十二月十一日,與六位來自全球的諾貝爾獎得主,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談。為了這場可以「開眼界」的會面,學生先是在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接受兩天、十五個小時的密集訓練。課程包括光化學、表面與奈米科學、量子力學等十堂專業科目,由台大、清大、中研院教授與研究員輪番上陣指導。接著,為了爭取當面提問的機會,前一天晚上,五十個學生絞盡腦汁,只為擠出一個好問題。十點截止,不願放棄機會,不少人拖到十一點才交。全部學生總共交出三十個問題,接著由中研院的兩位研究員林志民與倪其焜負責篩選,因為隔天的對談中,只有八張發言條會被選中,由學生當面向大師們提問。「即使是一個受過well-trained(良好訓練)的教授,也不見得可以問出一個好問題。」林志民一語點出提問的難度。
要能問一個好問題,確實大有學問。除了要具備膽識和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外,諾貝爾科學營的手冊上提出了問好問題的幾個原則:
一、好問題是經過思考的,應避免類似What、Why這些不用想就能問的問題;
二、應就主題進一步發揮,例如:「如果能……,是不是就能……」;
三、先行推演疑問再發問,例如「我做了……推演,但仍有……無法想通之處」。
林志民還強調:「應該多問How的問題,因為科學就是一門關心How的學科。」
只有八個問題獲選可提問 與大師們正式會面前十分鐘,五十位學生先集合坐定。像是公布選秀得獎名單一般,兩位研究員公布連夜篩選出的八個問題。唱名之後,學生們又開始一堂提問課,由研究員向學生一一分析每個問題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並指導學生如何修正或進一步延伸他們的問題,並建議發問的對象。「這個問題建議你問波蘭尼,不要只問量子力學研究有多困難,我們誰都知道很困難,但即使困難,還是要做點事情。你應該問:『我們能做什麼?從中又能學到什麼?』」「通常人家都問:『得到諾貝爾獎後,生活有什麼改變?』他們會跟你說,很忙很忙,邀約太多了。但問他們:『你的人生目標是否因此改變?』就變得很有創意。」
會談正式登場,緊握著麥克風,台大化學系學生胡立志用青澀但流暢的英文問賀西巴赫:「如果,能再年輕一次,你想研究什麼領域?什麼最有挑戰性?」「很多年輕學生都愛說,東西都被你們這些人發現光了,我們還剩下什麼可以做的!」賀西巴赫的幽默引起在場所有人哄堂大笑,「年輕人,你們比年長的人有更大的優勢,你們繼承了前人的很多方法,理論的、概念的、實驗性的,讓你們能夠進一步去發掘身邊許許多多的新問題。」很多台灣父母都期待能教出得諾貝爾獎的小孩,讓孩子學會問問題,應該是第一步。
at 12/21/2006 07:06: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兒童教育
從來都沒想過要逃離
從陪伴的角度來看照顧,事情會變得單純、容易許多,而那些愈是簡單的事,記憶卻愈深。
文∕陳雅馨
你認識史丹佛MBA王文華、作家王文華、電視及廣播節目主持人王文華、跨國電影公司行銷經理王文華……,但你知道,還有家庭照顧者王文華嗎?
2000年,《蛋白質女孩》出版。兩岸三地,有上千萬人讀過這本書,卻鮮少有人知道這書是王文華於父親病榻前,抓空檔寫成的。那時候的王文華,恐怕扮演家庭照顧者的時間較作家角色還長些呢。家庭照顧者正是如此易被忽略的角色,不僅別人看不見他,有時候,連他自己都看不見自己。
2006年,在父親過世後六年,王文華以「照顧者」的角色回顧那一段「無聲,卻彌足珍貴」的陪伴歲月。王文華父親生病的那年,他寫出了《蛋白質》女孩。儘管王文華說,父親生病是他從小至今唯一真正的挫折,無法以努力和意志力克服的疾病,一開始幾乎將他擊潰。父親的剛強意志讓他學會了接受,「就像陽光會自然灑下般,接受父親病了的事實,不再費力質疑,夏天為什麼特別熱。」
他的父親一直是個模範病人,即便如此仍難免低潮。「疾病的power遠遠超出我們健康者的想像,當疾病及死亡的恐懼降臨時,它可以偶發性地,甚至是結構性地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本性。」王文華和他的家人遂得隨著每一次狀況的不同,巧妙拿捏各種對應方式,關心的詢問、沉默的傾聽、持久的陪伴,或單方對症,或多管齊下,「沒有固定策略可循。」他們明白,貼心最難。隨著父親的病程演變,王文華也逐漸發覺,照顧,不只是自己的身體承受另一個人的重量以及生活勞務,更必須能以全副心神面對、承擔病人病況乃至內在情緒、行為表現的好壞起伏 。
「分工,才是長期抗戰的勝利之鑰。」家人生病時,自己的生活勢必要受影響,工作、家庭,就連嗜好也許都因而無法持續,但他認為,身為照顧者,就必須避免陷入受害者情結之中,因為當心中埋藏受害情結的火山時,照顧品質自然好不到哪裡去。「若要長期抗戰而不當久病床前逃跑的孝子,維持某種程度的正常生活,很重要。」他也不鼓勵照顧者把自己當個烈士、聖人。照顧工作重質不重量,因此適當的分工是必要的,但也不必過分執著,擔心背負不孝罪名而將責任一肩扛下。當你為了照顧病人而犧牲前程辭去工作,你的內心將不時出沒怨懟的怪獸。「你還是要去上班,也許是和公司談好不再加班。你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為自己的犧牲擺上臭臉;那是懲罰,不是照顧。」
站在對抗疾病的前線,照顧者必須配備一顆堅強的心臟,才能應付每天收到的各種有利、不利的情報。「一開始,你以為人生病了就如樓塌了,只要用同樣的素材就能一天天蓋起來,但疾病卻是種有機的過程,病人狀況不斷演變,今天好,明天壞。」王文華打了個比方。照顧者因而必須懂得自我調適心情,而他認為,正常生活正是一道緩衝墊,讓照顧者在悲喜的交相衝擊下不至於失魂落魄。
疾病屬於生命自然的一部分,他一直明白、接受這點,因此未動過逃離的念頭。只不過偶爾也有想要休息的時候,「想要休息不是壞事,若是照顧者將自己累得形容憔悴、生活搖搖欲墜,相信那絕不會是病人所樂見的。」他總是讓自己在想休息時休息,運動,享用營養、美味的食物,找朋友聚聚,抓住空檔寫些好笑的小故事,例如《蛋白質女孩》。「當天下太平時,人生是連續而明確的段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大概是早、中、晚三段式的結構;當生活出現動盪時 ,則必須適應切割零碎而非大塊揮灑的人生。」脫口而出的又是一連串漂亮的比喻。他認為這種適應不困難,每個人都做得到,「你只需要一本可以想到什麼就記下什麼的筆記本。」和一點幽默。
王文華在病房中寫下了那些和當時的現實生活南轅北轍的故事,「對我而言,它們是安慰、是啟發,也許,也是逃避,但卻是最有效的紓解。」長期照護的確需要較多的專業,以及政府社福部門、醫療單位的支持與政策面的介入,但就一般、廣泛的照顧體驗而言,卻是每個人人生的必經之路。從自己的經驗中,他發現,絕大多數的照顧說穿了只是彼此陪伴而已。
「我想,親人曾有過重病經驗的人都應該能同意,在醫療專業的援助下,百分之八、九十的所謂照顧都只是陪伴而已,而陪伴,誰不會呢?我想,陪伴更積極的意義是一起去做一件喜歡的事。誰會不願意抽個時間陪親人、朋友散散步呢?如果你喜歡。」從陪伴的角度來看照顧,事情會變得單純、容易許多,而那些愈是簡單的事,記憶卻愈深。
王文華回憶,「當我們健健康康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往往依靠語言,只有在一些極端的情境中,人們才會發覺其實語言是過度被高估的溝通工具。父親病重之後,就再也無法看我寫的故事了。於是我念自己的作品給他聽,和他分享創作的掙扎與喜悅。而在父親無法閱讀、說話後,我們則開始了筆談,那些以微弱的字跡寫下的紙條日後成了我最珍貴的記憶收藏。當父親連筆都提不起來時,我時常握住他的手、不時捏捏他寬大的手掌,等待著他的回應,最簡單的,亦是最深刻的。至於話語,我記得的反倒不多。」
他從自己的經驗中體悟,陪伴,不一定需要做許多事,要說故事、講笑話、侍奉湯藥,而是一種有人在的安全感、有人等候的心情。「照顧,不是少數慈善人士的專利,不是要犧牲奉獻、含辛茹苦,而是輕鬆的、令人安心的陪伴,每個人都能做,而且能長長久久。」他稱它是一種life style、是每個人可以為自己安排的生活計畫的一部分;有的人熱愛戶外生活的life style,有的人喜歡藝文活動的life style,而他,則選擇了陪伴與分享的life style。
他說,卸下「照顧」兩個字崇高的道德神聖包袱,人才會比較容易維持住平衡的心態及生活。「你不會以為喜歡戶外活動的人特別了不起,同樣地,也別將照顧別人神聖化。」近年來,王文華開始固定撥出一部分的時間投入公益,但他依舊排斥把先鋒烈士或傳教士的稱號往自己身上堆,「身分是無機的,我從這些活動中所得到的快樂與成就感是來自於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出發點與其說是公益,毋寧說是自私的。」因為做的是對的事,所以快樂、所以樂意去做。公益不能依靠熱血沸騰的少數人拋妻別子地犧牲奉獻,而是必須成為一種大眾化的、以平常心從事的活動,才能持續,而這樣的公益投入也才會回過頭來滋養自己及周遭人的生命。
他進一步從人性來思考照顧的本質,「照顧者的身心狀態也應該同時被照顧;而理想狀態下的人類社會是個大循環,每位照顧者都該同時是個被照顧者。只不過,在現代社會中,這條彼此照顧的鏈結中間因疏離與冷漠而出現了許多裂痕。」
談到少子化議題,他更提出:「在未來少子化的時代,扮演照顧、陪伴者角色的,也許不會是孩子,甚至親人,當人與人的陪伴與依賴將成為一種必然時,社區照顧會是值得推廣的概念,而公益的生活方式也勢將成為一種選擇。」未必是把屎把尿等龐大的生命耗費,也許是每週抽出一小時時間陪鄰居的長輩散散步、看看電視,當人們能夠喜悅於單純、無負擔地共度一段美好時光,這才符合他心目中的對公益與照顧的理想定義。
王文華從六年前的病房歲月得出一個心得:「其實家庭照顧者還可以再多些。」儘管許多家庭完全把照顧的責任委託給看護,亦即專業照顧者,這在今天的社會形態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個人的角度及體驗,他仍希望親人、朋友們能勇敢承接疾病的挑戰,它將改變每個人的生命,艱苦的過程培養出團隊精神與親密感,人們相互依偎、取暖,不再各不隸屬。
「當父親生病時,世界彷彿縮小成了一張病床。」原本為日常瑣事所稀釋的親情遂逐漸加溫,濃縮成一種無法探測的深度。「我體悟到疾病,或許是對某些家庭最大的祝福。」而若能珍惜這分祝福,我們或將從這些經驗中汲取出更為深厚的力量,修補、再造那些斷裂的鏈結成為一個完整美好的循環。或許那也是每個人對這社會最深的期許。
(轉載自 張老師月刊)
at 12/20/2006 08:25: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親密關係
95高齡的杜拉克,最近用心研究的兩大課題竟然是「自我管理」與「非營利的未來管理」,為了理解杜拉克之所以是杜拉克,他的七項體驗及自我管理,值得我們參考與學習。
at 12/20/2006 07:53: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自我管理
作者:李欣倫
據說有些修行者會為了尋求感受而修行,企盼有光霧、神影的境界。
我只是初學者,神啟式的光暈未曾籠罩周身,不過坦白說,在禪修課程中,我也曾對奇妙光束充滿期待。那似乎成為一紙證明,證明心靈品質的提升,證明離苦難遠了點,離喜樂近了些。後來我逐漸明瞭,對這種境界的渴盼乃至執著,竟是人性最難割除的惡瘤。就像患者對健康的企求一般,純粹的健康究竟是何等模樣,我們不得而知。
平心而論,每個人多少都有些毛病,生理或心理的、顯見或幽微的病毒在大腦、身體植下種籽或蔓成雨林,若將所有的偏差與錯誤、反常及不自然都視為疾病,那麼,所有人都有病,都是病人。
當我練習觀察呼吸,才知道我病得很深。只要呼吸,只是呼吸。此時此刻,唯有氣息進出而無其它。起初,我想不過是觀察呼吸,應該很簡單,後來發現能持續而專注地觀察呼吸,絕對比完成一本幾十萬字的論文還難。這一秒、這一秒和這一秒,我專注呼吸,像觀察水流流動,但不知何時,我離開了呼吸(即使它仍在,但我已離開),遠足過去,漫遊未來,有關或無關的種種神思將我帶離當下,快樂、憤怒之事輾轉浮現,我在冷熱交替的回憶與妄想中,與情緒搏鬥。然後驚覺,呼吸在這,在這一秒,這一秒,這一秒,我又回到氣息河畔,凝視它貼著薄薄肌膚流動,流動,沒多久,我又擅自離開河畔,忽忽徜徉於尖塔、鐘樓、古堡、黑森林,或是廊廡、石階、燕尾脊。就像突然遠颺一般,我也隨時迫降於氣息河畔。
就這樣,我在蒲團上瘋狂地搬演著大遷移,這一秒我在,這一秒我仍在,這一秒我沒有離開,但當我再度意識到另一秒來臨之前,已遊歷了五大洲。《溪畔天問》的作者安妮‧狄勒德(Annie Dillard)曾引述一段話,表示人的當下感最多在二點三秒到十二秒之間。
學習觀呼吸後,我發現自己真正活在當下的時間少得可憐,大部分的時間裡,我沈湎過去,揣度未來,被巨大的不確定感緊緊擁抱。因此當我們嘲笑那些腦袋如水晶球、製造虛幻世界的瘋人時,別忘了自己也是他們的一員——連最簡單的呼吸都無法馴服的人,如何能稱得上多麼健康呢——我們不也在生產虛幻?
斗室裡、蒲團上沒有文字、乳房、耳語、眼神、氣味,唯有清楚的氣息之流和身體之島,但我們憑空創造了酒窩、金錢、權力,迅速折返於過去與未來,這難道不是瘋狂?當我們意識到這點,立即勃然大怒(我能掌握文字、金錢、女人及世界的種種複雜,卻無法掌握呼吸?)
然而,對呼吸發怒如同對喜馬拉雅山發怒一樣毫無意義,但我們仍不斷憤怒,站在真理面前耍孩子脾氣。想來有趣,我們常坐在定點揣想恐怖或虛擬的未來影像。明明坐在辦公桌前、躺臥床上或陷在柔軟的沙發裡,電視遙控器及零食就在手邊,優渥滋養著這一刻的肉體與精神,但奇妙的是,我們卻無故召喚顛倒夢想,任不存在的事實玩弄血壓、心跳及呼吸。
我很喜歡薩波斯基(Robert M.Sapolsky)在《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的論點,他說,斑馬或其餘動物所要擔心的往往是生存問題,例如飢餓、嚴重受傷或虎視眈眈的掠食者,牠們體內的壓力裝置幫助其渡過生存危機,身體也非常適應這種緊急需求,但現代人已經無須為了一頓晚餐而親自追獵與撲殺,沒有迫切的生存問題,卻將種種壓力於腦際搬演,薩波斯基幽默地說:「有多少河馬會擔心到牠們年老時,老人年金是否能夠發放?或是第一次約會時,該說什麼話?」在他看來,心理壓力是相當晚近的發明,「身為人,我們只要用想的,就能經歷強烈的情緒(同時引發身體劇烈的反應)。」
光是坐在沙發上,我們的身體就因為虛擬的壓力而啟動機制,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超時且頻繁地工作,但卻不是用來渡過現實中的危難,而是耗損在無意義的假想上,長久累積下來,對抗壓力的系統逐漸失靈,很難不生病。
at 12/18/2006 05:54: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生活靈修
at 12/18/2006 05:36: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親密關係
為什麽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賺更多的錢,擁有不錯的工作、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身體,整天快快樂樂,擁有高品質的人生,而有些人整天忙忙碌碌卻只能維持生計?
at 12/18/2006 05:17: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自我管理
有個老魔鬼看到人間的生活過得太幸福了,他說:「我們要去擾亂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
他先派了一個小魔鬼去擾亂一個農夫。因為他看到那農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卻少得可憐,但他還是那麼快樂,非常知足。
小魔鬼就開始想,要怎樣才能把農夫變壞呢?他就把農夫的田地變得很硬,讓農夫知難而退。那農夫敲半天,做得好辛苦,但他只是休息一下,還是繼續敲,沒有一點抱怨。小魔鬼看到計策失敗,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老魔鬼又派了第二個去。第二個小魔鬼想,既然讓他更加辛苦也沒有用,那就拿走他所擁有的東西吧!那小魔鬼就把他午餐的麵包跟水偷走,他想,農夫做得那麼辛苦,又累又餓,卻連麵包跟水都不見了,這下子他一定會暴跳如雷!農夫又渴又餓地到樹下休息,想不到麵包跟水都不見了!「不曉得是哪個可憐的人比我更需要那塊麵包跟水?如果這些東西就能讓他得溫飽的話,那就好了。」又失敗了,小魔鬼又棄甲而逃。
老魔鬼覺得奇怪,難道沒有任何辦法能使這農夫變壞?就在這時第三個小魔鬼出來了。 他對老魔鬼講:「我有辦法,一定能把他變壞。」
小魔鬼先去跟農夫做朋友,農夫很高興地和他作了朋友。因為魔鬼有預知的能力,他就告訴農夫,明年會有乾旱,教農夫把稻種在濕地上,農夫便照做。結果第二年別人沒有收成,只有農夫的收成滿坑滿谷,他就因此而富裕起來了。
小魔鬼又每年都對農夫說當年適合種什麼,三年下來,這農夫就變得非常富有。 他又教農夫把米拿去釀酒販賣,賺取更多的錢。慢慢地,農夫開始不工作了,靠著經濟販賣的方式,就能獲得大量金錢。
有一天,老魔鬼來了,小魔鬼就告訴老魔鬼說:「您看!我現在要展現我的成果。這農夫現在已經有豬的血液了。」只見農夫辦了個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來參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點,還有好多的僕人侍候。他們非常浪費地吃喝,衣裳零亂,醉得不省人事,開始變得像豬一樣癡肥愚蠢。
「您還會看到他身上有著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說。這時,一個僕人端著葡萄酒出來,不小心跌了一跤。農夫就開始罵他:「你做事這麼不小心!」「唉!主人,我們到現在都沒有吃飯,餓得渾身無力。」「事情沒有做完,你們怎麼可以吃飯!」
老魔鬼見了,高興地對小魔鬼說:「唉!你太了不起!你是怎麼辦到的?」小魔鬼說:「我只不過是讓他擁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這樣就可以引發他人性中的貪婪。」
(謝謝明潔轉寄)
貪婪、自私,本是人性中的一部份,甚至魔鬼都是自己內在的一部分。但身邊有人願意提醒嗎?自己有意識到嗎?能自我接納而調整嗎?
自我內在有天使與魔鬼,是很正常的,魔鬼未必不好,他有時是要提醒我們一些事情,讓我們戒慎恐懼,讓我們學習前進,或讓我們有機會放鬆休息。但如何使兩者和諧相處,處於平衡,能利己利人,則是我們要學的功課。
名利使人腐化,能時時回到自己,觀察自己所言所行,讓自己保有最初最純的心,回轉像孩子一樣的天真單純,就能時時保有真,善,美。
at 12/17/2006 10:17: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自我探索
有一個家財萬貫的富翁快死了,死神來接他走,他問死神:「我死後會上天堂還是地獄?」
死神跟他說:「地獄。」
富翁很不服氣,他說:「怎麼會是地獄呢?我捐錢蓋了好幾座教堂,還捐很多錢給教會,怎麼會是下地獄,我不服氣!」
「你不服氣嗎?那好,我給你一週的時間,如果你可以收集到三個真心笑容,我就讓你上天堂。」
富翁很得意,他心想,要三個真心笑容還不簡單?
死神走後,富翁想了一下,要得到真心笑容,就從自己結髮四十年的老婆開始,會比較容易一點。
於是富翁就花了很多錢買了一條鑽石項鍊,這是他老婆以前就很想要的,然後送給他老婆。
老婆見到鑽石項鍊很驚喜,也笑的很開心,但是死神卻告訴富翁,這根本就不是真心笑容!
富翁感到很奇怪,於是他又加把勁,送了老婆房子,車子,鑽戒,所有女人想要的東西他都買,奇怪的是,老婆雖然高興,卻都不符合真心笑容的條件。
就這樣過了三天,富翁越來越慌張,因為時間只有七天,他卻連一個老婆真心笑容都得不到,直到第四天早上,富翁起的很早,他想到自己快要死了,也沒什麼東西給老婆,煩惱中他不自覺的走到廚房,拿起平底鍋,打了兩個蛋,烤了土司,開始作早餐。
他老婆起床,看到富翁在做早餐,大吃一驚,因為他們明明有很多傭人,富翁根本不用自己作早餐啊。
富翁把早餐端上桌,老婆吃了一口,突然眼眶泛紅,然後笑了起來,「親愛的,你還記得我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沒有錢,你都會作早餐,我們就是吃這樣的簡單早餐喔。」
這時候,富翁突然發現,老婆的笑容好美,一早起來的她雖然沒有化妝,笑容卻美的讓人心動,富翁突然明白,這幾年來他從來沒有好好陪過他的妻子,都忘記她真正開心的模樣了。
★於是,富翁得到了第一個真心笑容。
接著富翁回到公司,他決定要把第二個真心笑容,交付給跟他一個非常信任的部屬,於是富翁把部屬叫了過來,對他說:「我決定要升你的官,讓你當副總裁,然後給你股票和獎金!」
部屬非常驚喜,臉上堆欣,對富翁連連感謝,可是,富翁卻發現那部屬的笑容還不是真心的笑容。
富翁後來又開了很多優渥的條件,給了更多的獎金和股票,可是部屬雖然高興,富翁還是沒看到他的真心笑容。
時間又過了三天,直到第七天的早上,富翁把部屬叫了過來,遞給部屬一張假單還有五張機票。「你為我賣命這麼久,我才發現沒有讓你好好的放假陪家人,我給你一個月的長假,這是五張到夏威夷機票,帶你的老婆和孩子一起去玩吧!」
部屬先是吃驚,然後臉上嚴肅的表情慢慢變了,變得柔和而溫暖,一個笑容在他了臉上綻放開,那是很輕鬆很輕鬆的笑,淺淺的微笑,但是讓人一看就覺得很舒服。
「是啊,我真的好久好久沒有跟孩子去玩了,他們都快認不得這個老爸了!」
★富翁鬆了一口氣,原來這才是部屬真心想要的,這是第二個真心笑容。
可是好不容易得到第二個真心笑容,時間卻已經剩下不到一天了。富翁想了想,覺得時間已經來不及了,無論是老婆或是部屬,都花去他太多時間了,看樣子,他註定要下地獄了。
想到要下地獄,富翁有點難過,他決定脫下西裝到外頭走走,對日理萬機的富翁來說,這樣一個人四處閒晃的經驗,幾乎是不可能的!
平常他出門一定是坐高級的賓士車,身邊一堆保鏢,手邊總是有著處理不完的公文真的沒什麼機會一個人在台北街頭慢慢走。
富翁想說,反正再過幾個小時,他就要被死神抓去地獄了,所以他也不想掙扎了,只是在路上悠閒的走著。
走著走著,富翁突然看到了一個小女孩蹲在路邊哭,而周圍的路人卻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幫助她,富翁想說,反正我也沒多少時間好活了,就幫幫小女孩好了。
於是,富翁把小女孩帶去警局,做了記錄,等小女孩的父母親來接她,在等待的這段時間,富翁一直看著時間,他心裡是有點焦急的,因為離死神來接他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而他卻只能枯坐在警局中。
後來富翁就一直陪著小女孩,直到小女孩的父母終於趕來,三個人哭了起來,抱成一團,富翁看著這一幕,突然感到一陣打從心裡升起的溫暖,啊!原來單純的幫助別人,是這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然後,他看到了死神出現在警察局。
富翁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要被抓去地獄了。他伸出雙手,準備讓死神銬上手銬。
可是,死神卻意外的搖了搖頭,「你不是要跟我去地獄,你可以上天堂了。」
富翁睜大眼睛,他不懂。
「第三個真心笑容。」死神拿出了一面鏡子,放在富翁的面前「其實老早就出現了。」
富翁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原本嚴肅繃緊的表情,竟然整個鬆開了,一雙殘酷的眼睛變得像小孩般清澈,最重要的是,他的嘴角竟然不知不覺微微上揚著,彷彿不是一個掌握大權的總裁,而是一個親切慈祥的老人。
★「原來,第三個真心笑容是我自己....」
說著說著,富翁露出了笑容,這次,是一個真心的笑容。
來源:網路
當人在一個三餐不繼,無家可歸的時候,物質的給予,我相信還是能換來真心的笑容。因為那是他/她內在最深切的需要。
現代人,物質部分已不是大問題,而且常常為追求物質的滿足而失去了精神生活,心靈的渴望反而會成為他/她的最要。
對別人,給予他/她的最愛;對自己,沒有目的,從心而發的善意,才能得到從心而來的感激和快樂吧!
at 12/16/2006 06:00: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親密關係
at 12/15/2006 09:33:00 下午 1 comments
Labels: 心情點滴
at 12/13/2006 05:00: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親密關係
若是詢問那些父母感情不睦的成人,請他們描述童年的回憶,你很可能會聽到一些傷心、疑惑、失望和辛酸的故事。他們可能還記得,自己目睹父母離婚時是多麼迷失、痛苦。又或者他們的父母可能是那種倔強的夫妻,雖然婚姻不美滿,但「為了孩子」,還是決定堅持到底;假如是這樣,孩子應該會深切體驗到目睹自己深愛、也最需要的兩個人,一天到晚互相傷害對方的痛楚。
at 12/12/2006 08:28: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兒童教育
情緒輔導的基礎
想像一下在一個沒有同理心的家庭中成長的情景。
在這個家裡,父母盼望你會永遠高興、滿足而寧靜;悲傷或憤怒則被看成是失敗或潛在災難的象徵。父母每當你情緒低落時,就感到焦慮、不安;他們告訴你,他們寧願看到你滿足、樂觀、「朝好的一面看」,而且永不埋怨、永遠不對任何人或任何事口出惡言。而只是個孩子的你,也認為你的父母是對的-你如果有壞情緒,就表示你是個壞孩子,所以你會盡力達成他們的期盼。
同理心的最基本形式,就是感受他人情緒的能力。作為一個具有同理心的父母,當我們看到孩子流淚時,就能設身處地想像他們的處境、並且感受他們的悲痛;看到孩子生氣地跺腳時,我們則能感受他們的受挫與憤怒。如果我們能向孩子傳達這樣親密的情緒理解態度,也就等於是相信他們的體驗、並且幫助他們學習安慰自己。不論我們與孩子的關係中有多少暗礁或急湍,這個技巧都能讓我們穩穩地順流航行,引導他們向前進;甚至當航路變得極端險惡(青春期就經常如此)時,我們也能幫助孩子渡過障礙與危機、尋找自己的方向。
同理心,讓孩子視父母為盟友
同理心為何有這樣的力量?因為:它讓孩子視父母為盟友。當我們試著去瞭解孩子的體驗,他們會感覺得到支持,知道我們站在他們這一邊。如果我們不批評他們、不輕忽他們的情緒、也不試著轉移他們的目標,孩子就會讓我們進入他們的世界。他們會告訴我們,他們有怎樣的感覺、並且提供自己的意見;他們的動機、慾望變得比較單純,也因此更容易理解。孩子會開始相信我們,而衝突爆發時,我們也會站在同一陣線、一起解決問題。孩子甚至願意卸下心防,和我們一起腦力激盪來想出對策-事實上,有一天他們或許就會認真傾聽我們的意見了!
同理心這個概念的解說聽來似乎很簡單,事實上也是如此。同理心就是讓自己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思考,並因而做出回應。然而,所謂「知易行難」,即使同理心是個簡單的概念,也不代表實行起來就很容易。
情緒輔導的五大步驟,父母通常可加以運用,在自己與孩子的關係裡注入同理心、並提高其情緒智商。這些步驟包括:
‧察覺孩子的情緒
‧體認情緒的表達時刻,是親近孩子、教導孩子的機會
‧以同理心去傾聽,確認孩子的感受
‧協助孩子找尋言詞,來標示他正在經歷的情緒
‧思索眼前問題的解決對策,並且設立規範
(摘錄自“好個性勝過好成績 ”一書)
at 12/12/2006 07:40: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兒童教育
和老公吃飯時看到隔壁桌一個女孩子把左腳放在她旁邊的椅子上。
我實在有點看不過去,偷偷的跟老公使了一個眼色,嘴裡嘟嚷著,「女孩子家,怎麼坐沒坐相,多難看!」
老公看了我一眼,說:「妳怎麼知道她不是腳受傷了?」
當他這麼一說,我心裡一震。是啊!我憑什麼以自己的價值觀去評斷一個人?我對事情瞭解多少?我真的知道什麼嗎?
老公告訴我一個經驗。他說他有一次在香港,在地鐵裡,看到一個大約二十歲,很漂亮的一個女孩子坐在地鐵座椅上。那個時候剛巧是尖峰時間,地鐵裡很擠,很多老人家走到那個女孩面前,示意要女孩讓位,但女孩未起身。許多人都用一個很不屑的眼光看著那女孩,有的老人家甚至直接就批評女孩沒有家教,沒有水準。只見女孩抿著嘴,一句話不說。
老公說,那女孩比他早一站下車,當她起身時,腳是扭曲的,需要轉一轉才能放下,而她費了很大的勁才走出地鐵車門。
老公說,那一次,給他很大的警惕,對事情不要妄下斷論,要多一些觀察,多一些瞭解。
我一直以為,對人的部分,我已經修得很好了,看來,還是不夠火喉呢!
at 12/12/2006 06:22: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心情點滴
老公提到康熙十三子允祥被圈禁之後,性情大變,變的謹言慎行,畏畏縮縮,壯志不再。
從這個話題他談到眼下加拿大有許多人也像是在被圈禁的狀況裡,坐移民監,有志難伸,龍遇淺灘,虎落平陽。
我思考著,除了外在的這些限制、肉體的圈禁外,我們何嘗不也被內在的「應該、必須」所圈住呢!
一個很有名的實驗觀察被鐵鍊綁在木樁上的小象。小象不管如何掙扎,也逃脫不開綁在身上的鐵鍊,從此它學會不再掙扎,乖乖就範。即便他長成大象,只要腿一拉,它就可以離開木樁,但它不會去做,因為它相信「不可能」。
很像人吧!人小時候,需要一些身心的規範,幫助其健康成長,但有些狀況會因時、地、物、環境而有所變更,就需要有所修正,如果我們從小學到一些經驗,讓我們相信「就該是這樣」。而長大的我們如果沒有質疑,不願再度嘗試,讓我們有機會重新經驗和選擇,我們好像很難離開我們心理上的圈禁。
我是個很不像中國人的中國人,也很沒有傳統太太、媽媽的樣子,但是我很快樂。當然要歸功老公的寵愛,孩子的貼心。我看他們也蠻開心的。我昨天還故意要他們,給我一個分數。兒子給了我這個媽90分,老公給我老婆88分,媽65分, 這個分數有點傷腦筋,但是他的感覺,也必須尊重。看起來,和他有關的這個部分,他還頗滿意,但和兒子有關的部分,他顯然有一些意見。但似乎兒子才是當事人,該以兒子為主才對吧!
其實,分數不是重點。重點在,老公和兒子對母親角色的期待不同,是一個好機會溝通和討論。他們有各自的要求,但我對自己是怎樣的看法?會不會因為老公的分數有罪惡感,有衝突?那才是更重要的吧!
我很清楚,我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但倒可以聽聽他們的想法。兒子還蠻滿意我的,但老公有微詞,他認為我花很多時間在兒子的心靈健康上,卻缺乏提供生活上該有的照顧, 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值得我好好想想。
做母親(父親)應該是怎麼樣?做太太(丈夫)應該怎麼樣?做女兒(兒子)應該怎麼樣?什麼樣的角色該是什麼樣子.........?我們是可以找個機會靜下來想想,也問問當事人的期待是什麼?畢竟,在關係裡,可不是我們說了算,是要兩個人都滿意才行。至於其他人的意見,就當個參考吧!
圖為北京藻鑒堂的親王圈禁處
at 12/12/2006 06:35:00 上午 1 comments
Labels: 心情點滴
扮演心靈治療師的角色會不會對我自己的靈性成長產生危險?可不可能在幫助人們的同時也讓我的自我溶解?我覺得在我裏面有一種微妙的爭鬥正在進行著。在我裏面,有一部分的我很清楚,而另外一部分的我卻不想要清楚,它們之間有一種微妙的爭鬥。在你的引導之下,我學習到,當我在使用我洞察別人的能力時,我不要去駕馭別人,但是我是否仍然在駕馭我自己?
莎卡布利雅,心靈治療師的角色是一件非常微妙和複雜的事。首先,治療師本身跟他所要去幫助的人都遭受到同樣的難題。治療師只是一個技術人員,他可以假裝和欺騙自己說他是一個師父——那是作為一個治療師最大的危險,但是只要有一點點的瞭解,事情就會有所不同。
首先,不要以幫助別人來思考,因為那會使你想成你是一個救世主,或是一個師父,如此一來,自我就從後門再度進入了,你就變得比較重要,你變成了團體的中心,每一個人都尊敬你。
放棄「幫助」這個概念,不是「幫助」,而是「分享」。你分享你的洞見,你分享一切你所有的。學員並不是比你低劣的人。治療師和被治療的人兩者都乘坐同一條船,治療師只不過是有比較多的知識。要意識到「你的知識是借來的」這個事實,一刻都不要忘記說任何你所知道的還不是你自己的經驗,這種想法將會對參加你團體的人有幫助。
人是一個非常微妙的運作機構,事情會在雙方同時產生作用:治療師開始變成師父,因此他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摧毀了學員裏面的某些東西,因為學員也將只會學到技巧,他們之間將不會有愛的分享的友誼,或是一種信任的氣氛,而只是「你知道得多,我知道得少……但是再參加一些治療團體,我也會知道得跟你一樣多。」
學員慢慢、慢慢也會開始自己變成治療師,因為它不需要學位——至少在很多國家裏,心靈治療師還不需要學位。在某些國家裏,他們已經開始制定法規禁止各種沒有被認可的治療,只有拿治療師、心理分析、或心理治療學位的人才有資格帶領治療團體。
這種情形將會發生在幾乎每一個國家,因為治療已經變成一項生意,由一些沒有資格的人所把持。他們知道技巧,因為技巧是可以學習的,參加幾次團體之後,他們就知道了所有的技巧,然後他們就可以加進他們自己的方式,這是無法控制的……
但是你要記住:你一扮演一個幫助者的角色,那個被幫助者就永遠不會原諒你,因為你傷到他的自尊,傷到他的自我,然而那並不是你的意圖……你的意圖只是要膨脹你自己的自我,但是唯有當你傷到別人的自我,你的意圖才能夠達成,你無法只是膨脹你的自我而不傷到別人,你那較大的自我需要更多的空間,因此別人就必須收縮他們的空間和他們的人格來跟你相處。
打從一開始就必須是一個具有真實愛心的人……這一點是絕對需要的——沒有比愛更具有治療作用的。技術能夠有所幫助,但是真正的奇跡要透過愛才會發生。愛那些來參加治療的學員,要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不要裝出一副你比較高或比較神聖的樣子。
從一開始就把事情講清楚:這些是我所學到的技巧,其中有一些是我的經驗,我將會給你們這些技巧,我將會分享我的經驗,但你們並不是我的門徒,你們只是一些有需要的朋友。我有一些瞭解,但是並不多,我可以將它跟你們分享,或許你們之中有很多人也有你們自己的來自不同領域或不同方面的瞭解,你們也可以將那些經驗分享出來,使這個團體變得更豐富。
換句話說,我所說的是一個全新的治療觀念,治療師只是一個協調者,他只是試著使那個團體變得更寧靜、更安詳;他保持注意,使事情不要弄錯,他比較是一個監護人,而比較不是一個師父。
同時你必須把事情講清楚:「當我試著在分享我經驗的同時,我也是在學習。當我在聽你們講,那些不只是你們的問題,那些也是我的問題,而當我在說些什麼的時候,我不只是在說它,我同時也在聽。」
要鄭重聲明清楚說你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人。
這些話必須在團體訓練開始之前就要講,當團體進入比較深,而且繼續在探尋,這種態度必須一直保持。
你只是一個較為資深的人,只是比別人多走了幾步路,否則你沒有辦法幫助別人。他們將來也會學到那些技巧,他們自己也將會變成治療師,而世界上有足夠的傻瓜——有五十億的傻瓜,他們將會找到他們自己的跟隨者。
這是一般人共同的弱點——當人們開始尊敬你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想:「如果人們尊敬我,那麼在我裏面一定有某些偉大的東西。」他們有困難,他們為了人類的脆弱在受苦,但你也是人,犯錯絕對是人之常情,不要有任何譴責。帶著很大的愛心,幫助他們打開他們自己,而唯有當你打開你自己,你才能夠幫助他們也打開他們自己。
我知道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陌生人可以互相講一些事,而那些事他們從來不告訴他們所認識的人。你在火車上碰到一個人,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你不知道他要去那裏,你也不知道他從那裏來,但是人們卻開始分享。
我在國內馬不停蹄地旅行了有二十年的時間,我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會將他們的秘密告訴陌生人,因為陌生人不會用它來剝削。或許到了下一站,那個陌生人就走掉了,而你以後將永遠不會再看到他,他不會想要去破壞你的名譽或是做出任何對你有害的事。
分享你的秘密、你的弱點、和你脆弱的地方反而會使別人變得更有信心、更有愛心,而且對你更信任。你的信任會引起他們對你的信任,當他們看到你那麼天真、那麼敞開心靈、那麼友善,他們也會開始敞開他們自己,這是一個連鎖反應。
但是如果你變成一個師父……在我們這個社區裏面,有一些白癡的治療師已經成為師父,他們對他們自己的本性一無所知,他們對存在的奧秘一無所知,一切他們所知道的就只是一些頭腦的遊戲。如果到了最後你是受教于一個已經達成的人,那麼頭腦的遊戲也能夠有一些幫助。治療團體的確能夠使你更清楚一些事情,使你較不會混亂。
但是治療團體並不是結束。
它只是開始。
它是靜心的準備工作,就好像靜心是成道的準備工作一樣。
如果你能夠瞭解那些事情單純的運作,你將會發覺它並不困難,你將能夠更享受那個團體,因為如此一來,那個團體將能夠跟著你一起進入更深。你將不只是那個團體的老師,你也是一個學習者。
季伯倫的先知阿爾馬斯塔伐有一段很美的描述,當有人問說:「請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學習的事……」他說:「因為你問,所以我回答,但是要記住,我一方面在回答,同時我也跟你一起在聽。」
我坐在講臺上,但是我同時也是坐在你們中間,我並沒有什麼特別,這種態度將能夠把人們拉近。如果你認為你有什麼特別,這種觀念將會造成距離,任何自我的滿足都會破壞愛的氣氛。我要再度重申:沒有比愛更偉大的治療。
愛那些來參加你團體的學員,以他們現在的樣子來愛他們,而不是以他們應該怎麼樣來愛他們。他們一生當中受過各種從宗教、政治、社會、神學、和哲學的導師而來的苦,他們都說:如果你能夠按照我所說的,我將會愛你。如果你能夠變成由他們的觀念所塑造出來的形象,他們將會愛你。唯有當他們完全扼殺你、摧毀你,按照他們的觀念來塑造你,他們才會愛你。
所有的宗教對人類都是這樣在做。
沒有人沒有受到傷害。
而這些人一直認為他們是在幫助,他們帶著一種很確定的想要幫助你的態度來提供給你理想、意識型態、原則、和戒律,因為他們認為如果沒有給你這些東西,你將會誤入歧途。他們沒有辦法信任你的自由,他們沒有辦法尊敬你的尊嚴,他們把你貶得太厲害了,然而卻沒有人抗議。
我想起一個朋友所講的話,他是一個偉大的醫生,我不知道他目前是否還活著:六年來我一直都沒有他的任何消息,他是以前我所住的那個城市最有名的醫生。
他告訴我:「我一生的經驗是:醫生的功能並不是在治癒病人,是病人治癒他自己,醫生只是給予一個愛的氣氛和給病人希望。醫生只是給予信心,並且使病人恢復想活久一點的渴望,所有他的醫藥都只是次要的幫助。」如果那個人已經失去了求生意志,根據他一生的經驗,是沒有任何醫藥或是任何東西可以幫助的。
在心靈治療師的情況也是一樣,治療師並不是要治療人們的心理問題,他可以只是創造出一個愛的氣氛,在那個氣氛之下,他們可以打開他們所壓抑的無意識的想像、壓抑、幻象、欲望等,而不必有任何擔心說他們將會被取笑,他們可以完全確定說大家都會對他很慈悲、很有愛心。整個團體應該以一個治療的情況來運作。
治療師只是一個協調人,他將那些心理上有病或是有困擾的人集合在一起,注意照顧使事情不要弄錯,如果他能夠用一些概念、一些洞見、和一些觀察來支持他們,他必須很清楚地說:這只是我的知識,而不是我的經驗。除非你真的有那個經驗。
如果你很真誠、很真實、很誠實、很實在,你將永遠不會陷入變成一個師父或是一個救世主的陷阱——那個陷阱很容易就會掉進去。你一變成師父或是救世土的那個片刻……事實上你不是——你就無法幫助那些人,你就變成只是在剝削那些人——透過他們的弱點和問題來剝削他們。
整個世界上心理分析的運動就是目前正在進行的最為剝削的實驗。沒有人受到幫助,每一個人都被剝削很多。沒有人受到幫助是因為心理分析師和心理治療家的緣故……心理學分出許多分支,但他們都是在做同樣的工作:他們都將你貶為病人,而他們是醫生。
問題是他們本身也遭受了同樣的疾病之苦。一年幾乎有兩次,每一個心理分析師都會到另外的心理分析師那裏去接受幫助。這是一個很大的共謀。聽取各種瘋狂的事情,除非你已經超越了頭腦以及它的問題,否則你自己也將會發瘋,你自己將會遭受跟你病人同樣的問題之苦。不是你治癒他們,反而是他們使你生病,但是那個責任你應該負。
把愛、敞開心靈、和真誠帶到……在他們開始打開他們的心扉之前——他們將心緊緊地關住,讓別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問題——心理治療師的第一個功能就是打開他的心,讓學員知道說他跟他們一樣也是人,他跟他們一樣有同樣的弱點、同樣的色欲、同樣的對權利和金錢的欲望,他也會有焦慮和痛苦,也會有對死亡的恐懼。
全然打開你的心。
那將能夠幫助別人來信任你,因為你不是一個偽裝者。救世主、先知、使者、提爾山克(耆那教大師)、和神仙下凡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現在,他們之中沒有一個可以被接受。在現在,如果他們之中有任何一個出現,人們甚至不會丟石頭將他砸死,人們只會嘲弄他們,人們只會告訴他說:「你真愚蠢,你可以拯救整個人類這個觀念是瘋狂的。先拯救你自己,然後我們將會看到你的光、你的壯麗、和你的燦爛。」
然後信任就會自然產生。
它不必要求。
它就好像來自山區新鮮的微風,或是來自海洋的潮浪,你不必對它做什麼,你只要在正當時刻及正當地方在那裏跟它配合就可以了。
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人能夠拯救你。
我要告訴你:成為你自己的拯救者。
幫助也是可能的,但是要有一個條件:它必須跟著愛而來,它必須跟著感激而來,說「感謝你信任我,願意把你的心打開。」
心靈治療師的功能……莎卡布利雅的確非常複雜——白癡就是會這樣!那個情況幾乎就象屠夫要動外科手術;他們知道怎麼去切,但是那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夠變成腦部的外科手術醫生。他們可以殺牛或殺其他各種動物,但是他們的功能是在服務死亡,而心靈治療師是在服務生命,他必須藉著親自去經驗它們,藉著進入他本身內心的寧靜來創造出對生命肯定的價值。
你越深入你自己,你就越能夠深入別人的心,它剛好是一樣的,因為你的心和別人的心並不是非常不同的東西。如果你瞭解你自己的本性,你就能夠瞭解每一個人的本性,然後你就了解說你也曾經愚蠢過,你也曾經無知過,你也曾經墮落過好幾次,你也曾經犯下很多罪惡來傷害你自己和傷害別人,所以如果別人也犯了同樣的錯誤,那是不需要去加以譴責的。他們必須被弄得更覺知,然後由他們自己來,你不要以某種架構來塑造他們。
那麼成為一個心靈治療師就是一種喜悅,因為你能夠知道人的內在——那是生命所隱藏的地方。藉著知道別人,你也能夠更知道你自己,這是一種良性迴圈。
你對你的病人或學員敞開你自己,他們也對你敞開他們自己,這能夠幫助你變得更敞開,這也能夠幫助他們變得更敞開,很快地,將不會有治療師,也不會有病人,而只有一個具有愛心互相幫助的團體。
除非治療師喪失在團體當中,否則他就不是一個成功的治療師,那就是我的準則。
莎卡布利雅,你說:「在你的引導之下,我學習到,當我在使用我洞察別人的能力時,我不要去駕馭別人,但是我是否仍然在駕馭我自己?」它們並非兩件事,駕馭就是駕馭,不論你是駕馭別人或是駕馭你自己都一樣。如果你在駕馭你自己,那麼以某種微妙的方法,你也會去駕馭別人,它怎麼能夠不是這樣呢?,第一個你必須放棄的駕馭並不是對別人的駕馭,因為他們是否要接受你的駕馭,那還不能夠確定。第一個你必須放棄的是你對你自己的駕馭。為什麼要把你自己變成一個犯人?為什麼要努力在你的周圍創造出一個監獄,然後你走到哪里就將它帶到哪里?
首先要學習自由的全然喜悅,就好像一隻小鳥在浩瀚的天空中翱翔,你的自由將會成為別人蛻變的力量。
駕馭是非常醜陋的。
將它留給政客去搞,他們根本沒有羞恥之心,他們生活在陰溝裏,但是他們卻認為他們生活在皇宮。他們的整個生活就是陰溝裏的生活,他們生在那裏,也死在那裏,他們是首相、總統、國王、皇后……
有一次,有人問一個非常具有份量的埃及詩人說:「世界上有多少個國王?」在那個時候……他說:「只有五個國王,一個在英國,四個在撲克牌裏。」現在它可以被改變:有五個皇后,一個在英國,四個在撲克牌裏……但是他們並沒有更多的東西,他們只是試著去達成更多更多的權力來滿足他們內在的空虛。
從外面看,內在是空的。
從內在看,整個世界是空的。
只有你的內在是洋溢的,但那些洋溢的東西是看不見的:你本性的芬芳、愛、喜樂、狂喜、寧靜、慈悲,沒有一樣東西能夠用眼睛看。那就是為什麼如果你從外在看,似乎每一樣東西都是空的,然後有一個很大的渴望會升起,要如何來填滿它?用金錢、權力、聲望、或是藉著成為一個總統或首相……總是要做些什麼來填滿它!一個人無法帶著內在的空虛來生活。
但是這些人並沒有進入內在,他們只是從外面看,而問題在於:從外在,你只能夠看到客體,但愛並不是一個客體、喜樂並不是一個客體、成道並不是一個客體、瞭解並不是一個客體、智慧並不是一個客體,一切在人的存在及生命裏面偉大的東西都是主體的,而不是客體的,但是從外在你只能夠看到客體。
那會給你一個很想用任何垃圾來填滿內在空虛的感覺。有些人用借來的知識來填滿那個空虛,有些人用自我虐待來填滿那個空虛——他們會變成「聖人」,有些人變成好象乞丐一樣乞求要變成首相,或是變成總統。到處都有空虛的人非常想要去駕馭別人,因為那會給予一個感覺說他們並不空虛。
一個門徒會開始從內在探尋他的主體性,然後他會發現很大的財富、無窮盡的財富,唯有到那個時候,你才會停止駕馭你自己,以及停止駕馭別人,因為那根本不需要,到了那個時候,你的整個努力就會是去使每一個人都覺知到他自己的個體性、他自己的自由,以及他本身廣大的、無窮盡的喜樂、滿足、和和平的泉源。
對我而言,如果治療是在為靜心準備基礎,那麼這個治療就是對的……那個基礎是為病人和治療師兩者準備的。在某一個點上,治療必須轉變成靜心,而靜心在某一個點上必須轉變為成道。人具有這麼大的潛力,卻依然保持是一個乞丐……
有時候當我想到別人的時候,我覺得非常傷心,他們並不是乞丐,但是他們的所做所為卻像乞丐,而且他們並不準備放棄他們的乞求,因為他們害怕說他們所擁有的就只有那麼多。除非他們放棄他們的乞求,否則他們將永遠無法知道他們是國王,他們的王國是內在的。
莎卡布利雅,如果你已經停止駕馭別人,但是你仍然在懷疑說或許你已經開始在駕馭你自己,那麼事情並沒有改變,你誤解了整個訊息。
貝克和莎莉躺在床上。「喂!貝克,」莎莉說:「幫我一個忙,把窗戶開起來,外面很冷。」
「如果把窗戶關起來,外面就會變溫暖嗎?」貝克問。
試著正確地來瞭解我。
小大衛德只有六歲就開始在問一些尷尬的問題,弄得連父母親都無法回答,所以他們就叫他們較大的兒子來幫他解釋什麼是小鳥和蜜蜂。
犯錯和誤解是人之常情,但是莎卡布利雅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可以使用新的治療觀念,她可以變成一個前衛的治療師。但是到處都有很多白癡,只要你開始去做一些愚蠢的事情,什麼事都可以,就會有人來跟隨你。
就在一個星期以前,在拉加斯坦有一個十八歲大的女孩成為寡婦——也許她才在六個月或一年以前結婚——她跳進喪葬的火堆完成古印度的「沙提」(sati)儀式。Sati這個字很美,它的意思是「一個能夠為真理而死的人」。它來自sat,sat的意思是「真理」,那個隱含的意思是她非常愛那個人,以致於那個人變成了她的神,如果沒有那個人,生命就變得沒有意義,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公開自殺的行為。
這是違反印度法律的,但是有千千萬萬人去到那裏,那裏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村子,一團又一團的人去到那裏崇拜,因為那個女人做了一項偉大的靈性行為。不但沒有依法來懲罰那個女孩子的家人,政府還為擁入那裏的千千萬萬人作規劃,那個地方因此而開了很多商店、餐廳、客棧、和旅館,不久它將會成為一個大城市,一個紀念的城市,因為有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受到高度制約的年輕女孩自殺了,她自殺的理由是因為遵循了某些理想,而那些理想簡直是愚蠢。
它裏面根本沒有靈性。如果她的行為有靈性在裏面,那麼為什麼在這一萬年裏面從來沒有一個男人跳進他太太的喪葬火堆裏?這些男人在經典裏面寫說這個儀式是一個偉大的靈性行為——但只是為女人嗎?
它不是一個靈性的行為,它是一個非常狡猾的駕馭別人的行為。當男人活著的時候,他一直在監視著他的太太,使她成為一個奴隸,他擔心說在他過世之後,誰曉得?他太太可能會愛上別人,而他已經沒辦法怎麼樣了,因此最好創造出一個意識形態,好讓太太也能夠跳進喪葬火堆,然後那個傻瓜就會覺得非常滿意,因為這麼一來,他就不必擔心了。
我感到很驚訝……報紙也報導它,政府官員也為它規劃,沒有人去管說它是不合法的,它是不合邏輯的,它是男性主義的意識形態,它是超乎想像的一種駕馭,連死後你都還想駕馭!然而象這種誤解的事情一直一直在繼續著……
一個小女孩在公園那裏哭,有一個年老的紳士問她為什麼哭。
她說:「我要像我哥哥有的那個可以突出來,然後放下來,然後再突出來的那一根。」
聽完了她的話之後,那個年老的紳士也開始哭。
有一天晚上,一個人在一條暗街被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攔住,那個人手上拿了一個東西。
「對不起,先生,」那個人喃喃而語說:「請留幾塊錢給一個已經失去工作、太太、家庭、以及其他每一樣東西的人。」接著他舉起他的手說:一切我所剩的就只有這枝槍。」
莎卡布利雅,試著盡可能深入去瞭解你自己,在這個之後才談治療。除非你已經透過靜心和寧靜來精煉過你的本質……我不是說要叫你停止治療師的工作,我是說要蛻變它的品質,使它成為一項很真實的工作。打開你的心,告訴他們你的弱點,告訴他們你的問題,聽取他們的意見,看看他們能不能幫助你,一旦學員瞭解到說治療師並不是一個自我主義者,他們也會變得很謙虛,他們也會打開他們的心,那麼你就可以幫助他們。
但是永遠永遠都要記住:治療本身是不完整的,即使是完美的治療也只不過是第一步,如果沒有第二步的話,它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要把病人帶到他們可以開始走向靜心的點。唯有當你的病人開始去探尋靜心,你的治療才算完整。在他們的心裏創造出一個對靜心很大的渴望,然後告訴他們說靜心也只是一個步驟,是第二步,它本身也是不夠的,除非它引導你到成道,那是整個努力的最高點。我信任你,你有能力做到這樣。
一個從敖得薩來的猶太人跟一個俄國沙皇的軍官坐在同一個火車的小房間裏,那個軍官帶著一隻豬。那個軍官故意要煩擾那個猶太人,所以一直叫那一隻豬的名字「莫易協」。「莫易協!坐著!莫易協!來這裏!莫易協!去那裏。」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著,直到火車開到基輔,最後那個猶太人已經受夠了,所以他說:「你知道嗎?上尉,你那只豬取了一個猶太人的名字,那是一個很大的羞恥。」
「你為什麼會這樣說呢?猶太人。」那個軍官故意裝出笑臉說。
「嗯,如果它不是取了一個猶太人的名字的話,它或許可以當上沙皇陸軍的軍官。」
每一件事都有一個界限!
使治療的界限那個點成為靜心的開始,使靜心的界限那個點成為成道的開始。當然,成道並不是任何事情的一個步驟,你只是消失而進入宇宙意識,你變成只是一個露珠,從荷葉溜入大海,但那是一個偉大的經驗……它使生命終於變得有意義,它讓你變成宇宙的一部分——你的自我使你跟宇宙分開。
它非常容易,跟這個寧靜一樣容易……
沒有人會想到說有好幾千人坐在這裏……
你只要走入正確的方向,你只要發展出一個正確方向的感覺,然後每一樣東西都可以變成達到更高意識狀態的踏腳石。我一直在使用每一種方法,但那個方向是一樣的,我使用了很多種靜心方法,表面上那些方法看起來有所不同,有一百一十二種靜心方法,它們看起來各不相同,所以你或許會認為:「怎麼可能所有這些不同的方法都導致靜心?」
但是它們的確可以引導……就好象一條線穿過一個花圈,你只能夠看到花,而看不到那條線,那一百一十二朵花有一條線穿著,那一條線就是觀照、觀察、觀看、和覺知。
所以,盡你的可能去幫助病人瞭解他們的問題,但是要讓他們瞭解清楚,即使這些問題都解決,你還是同一個人,明天你將會開始創造出同樣的問題——或許是以不同的方式,或許是帶著不同的色彩。
所以你的治療應該變成對靜心的敞開,這樣的話,你的治療就會非常有價值,否則它只是一個頭腦的遊戲。
好了,維摩。
是的,師父。
(摘錄自密宗譚崔的精神與性)
at 12/12/2006 05:59: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心理專業
學習新習性、創造新契機
陳清葦
有時,人不禁要問,當一個「男人」就真的要堅毅與勇敢嗎?他們也有情緒和感覺嗎?
其實,男人也有非常感性的一面,但卻常『不知』如何表達,或因『害怕被拒絕』而畏怯溝通,或因『挫敗經驗』而不願嘗試流露情感。時日一久,男人就漸漸與自己的情緒與感覺產生疏離。
很多男人認為:「解決事情最重要,談情緒感覺有什麼幫助?」,或者說「就算把感覺說出來又如何?問題也不會因此就消失或解決。」
其實,情緒的穩定平和與否,會影響人對事件的觀察、詮釋,進而影響其思考、決策判斷、對人對事的態度,甚至與身體的健康也有極大的關連。
生活中,人都難免受情緒影響。調適方式,除徹底找尋原因及抒解管道及方法外,有的人選擇委屈自我承受,有的人選擇溝通但情感表達有障礙(不知用何詞彙可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有的人隱約中有些感覺,但因無法明白確知因由(不知自己的真實感受或真實需求),而壓抑下來。
試圖想像,男人若長期習慣性的讓自己處於這樣的壓抑狀態中,他的健康(不論是生理或心理)會好嗎?想法會正向光明嗎?處事的態度會積極正面嗎?生活會充滿希望與活力嗎?
答案可能都是否定的。而男人在家中常居重要地位,他們的情緒、感受往往也是全家人情緒感受的首要指標,深深影響家人的幸福快樂。這也是男人也需要重視心理健康並積極成長學習的因素。
但,若男性也常遭遇溝通障礙或情緒困擾,為何男性選擇向諮商人員求助,或參加心理工作坊學習的仍屬少數呢?
一般大眾對心理工作坊或諮商有著很深的誤解,尤其是男性,以為那是「有問題的人才要去」,或是「瞭解自己,有何難處,哪需要去花這個時間及金錢?」。但實際狀況是,心理理論或許易懂,但心理探索與讀書不同,必需實際去經驗、感受、體悟、吸收,才能使其轉化成生命的一部份。就像學習開車無法只靠書本或教練口頭傳授而學會,心理探索更有其特有的步驟與方法,需要專人引導。
而令人感到疑惑的是,男性朋友們在身體生病時大可自在的去看醫生,但心理有干擾,需要學習新方法或新習慣時,卻覺得那是很沒面子的事,以至或迴避,或貶輕問題,或找各種理由來解釋以當解決。
但事實上,干擾我們情緒的事件若未透過有效方式深入瞭解並徹底解決,有些負向經驗會以不同的面貌不斷在生活中復發,一直到當事者感覺麻痺、成為隱藏的阻礙,或醞釀為一個蠢蠢欲爆的情緒火山。
人的心理,會被過去的正或負向經驗影響,或因特質、性別或遺傳的不同而遭受不同的待遇,另外自身與社會環境的條件不同其發展也會不同。而人經由環境的長期影響與塑造,所養成的習慣性行為,即所謂的「制約」,往往在這期間形成而不自覺。
當制約產生負向影響力時(例如恐懼制約),生活可能就會被干擾。有時,我們會以為困擾來自眼前發生的問題,而事實卻是受到過去的某些經驗的影響。正因如此,若能設法瞭解過去經驗的運作與影響,並盡力移除負向經驗的制約,生活會更有效能,對身心健康也大有助益。
然而,一個舊有的習慣或想法的轉換與改變,是需要時間與耐性的。然而成年男性往往非常講究效果及效率,常檢視付出是否效益,投入與產出是否值得,這也是學習團體中較少男性的原因之一。
其實,有很多中年男性對生活是充滿無力感或壓力的,「為什麼我知道該如何做,也想努力的去做,但就是沒有辦法做,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類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去釐清。釐清解決之餘,更重要的是自我接納與給自己更多的「允許」。我們內在常有一個自動化思考的機制,超出我們可以覺知的範圍,當生命中的改變與未知發生時,它會因「害怕」或「沒有經驗」而自動的產生阻撓力量;這時,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覺察是必要的。
嘗試著找到阻礙力量的來源或要因之餘,如果一時仍找不到辦法處理,學習退一步也無妨。也可以用創意的方法試試不同的可能性,不需固著於舊有或傳統、單一的方式。有時,處理事情不非一定要嚴肅,更多時候,用「玩」的心情與方式,也會帶出意想不到的結果。
每個堅毅與勇敢的男人,都曾有過一些夢想,都曾有許多的感性情感與思緒,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各種的打擊或挫敗,讓他們漸漸的放棄了。邀請男性朋友,重拾夢想與理想,檢查舊有的習慣模式在生活中所產生的影響結果,再做「新」的嘗試、「心」的學習,看看自己生命與潛能中還蘊藏有什麼讓人振奮的可能性。
at 12/11/2006 07:09: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自我管理
at 12/11/2006 06:43: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自我管理
上帝把兩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上帝還給羊群找了兩種天敵,一種是獅子,一種是狼。上帝對羊群說:「如果你們要狼,就給一隻,任它隨意咬你們。如果你們要獅子,就給兩頭,你們可以在兩頭獅子中任選一頭,還可以隨時更換。」
這道題的問題就是:如果你也在羊群中,你是選狼還是選獅子? 原因是什麼?
很容易做出選擇吧?記住你選的是什麼。
南邊那群羊想,獅子比狼兇猛得多,還是要狼吧。於是,它們就要了一隻狼。北邊那群羊想,獅子雖然比狼兇猛得多,但我們有選擇權,還是要獅子吧。於是,它們就要了兩頭獅子。
那隻狼進了南邊的羊群後,就開始吃羊。狼身體小,食量也小,一隻羊夠它吃幾天了。這樣羊群幾天才被追殺一次。北邊那群羊挑選了一頭獅子,另一頭則留在上帝那裡。這頭獅子進入羊群後,也開始吃羊。獅子不但比狼兇猛,而且食量驚人,每天都要吃一隻羊。這樣羊群就天天都要被追殺,驚恐萬狀。羊群趕緊請上帝換一頭獅子。不料,上帝保管的那頭獅子一直沒有吃東西,正飢餓難耐,它撲進羊群,比前面那頭獅子咬得更瘋狂。羊群一天到晚只是逃命,連草都快吃不成了。
南邊的羊群慶幸自己選對了天敵,又嘲笑北邊的羊群沒有眼光。北邊的羊群非常後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換天敵,改要一隻狼。上帝說:「天敵一旦確定,就不能更改,必須世代相隨,你們唯一的權利是在兩頭獅子中選擇。」
北邊的羊群只好把兩頭獅子不斷更換。可兩頭獅子同樣凶殘,換哪一頭都比南邊的羊群悲慘得多,它們索性不換了,讓一頭獅子吃得膘肥體壯,另一頭獅子則餓得精瘦。眼看那頭瘦獅子快要餓死了,羊群才請上帝換一頭。
這頭瘦獅子經過長時間的飢餓後,慢慢悟出了一個道理:自己雖然兇猛異常,一百隻羊都不是對手,可是自己的命運是操縱在羊群手裡的。羊群隨時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裡,讓自己飽受飢餓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餓死。想通這個道理後,瘦獅子就對羊群特別客氣,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羊群喜出望外,有幾隻小羊提議乾脆固定要瘦獅子,不要那頭肥獅子了。一隻老公羊提醒說:「瘦獅子是怕我們送它回上帝那裡挨餓,才對我們這麼好。萬一肥獅子餓死了,我們沒有了選擇的餘地,瘦獅子很快就會恢復凶殘的本性。」羊群覺得老羊說得有理,為了不讓另一頭獅子餓死,它們趕緊把它換回來。
原先膘肥體壯的那頭獅子,已經餓得只剩下皮包骨頭了,並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運是操縱在羊群手裡的道理。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點,它竟百般討好起羊群來。而那頭被送交給上帝的獅子,則難過得流下了眼淚。
北邊的羊群在經歷了重重磨難後,終於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南邊的那群羊的處境卻越來越悲慘了,那隻狼因為沒有競爭對手,羊群又無法更換它,它就胡作非為,每天都要咬死幾十隻羊,這隻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心裡的血。它還不准羊叫,哪只叫就立刻咬死哪只。南邊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歎:「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要兩頭獅子。」
你選的是什麼呢?
這是一道非常簡單的選擇題,據我多次親自嘗試的經驗,如果拿來問歐美的朋友,大多數人都會選獅子,但是如果拿來問我們自己中國人,大多數人都會選狼。
領悟到了嗎? 握有決定權的才有生機,否則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兒了…!
(轉貼自薛炎及乃繁轉寄的郵件)
at 12/09/2006 11:05: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自我探索
又把部落格的樣式改了。 希望自己能像貓頭鷹一樣有智慧,有更多自我覺察的分享。
發現自己有許多的變化。每天都有很多很多的覺察和洞見。生命真的是好有趣,光是看自己,就看不完,自己的起心動念,自己的行為處事,固著、彈性,獨立、歸屬,許多看似對立的個性,同時存在我的身上。看似類似的發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深入中,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組合,也從中看到無限調整的契機....
最近因為有閒,就有了更多和自己在一起的時間。觀察自己,看一些有深度的書,到醫院當義工,讓自己生活有多一些不同的視野。看到生命的過程,每個當下都充滿了美感;即便在醫院,那一個生老病死的地方;人的善良,有心,都帶給我好大的感動。沒有目的的做事,享受當下的過程,一切都充滿了真,善,美。
張艾嘉有首歌「忙與盲」。人太忙, 心就亡了,眼也瞎了。身邊發生的事變成無法引起自己的注意,需要加重口味,才能吸引自己,那是很悲哀的事。人不該是這樣的,生活裡有太多太多趣味,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可以看、聽、嗅、嚐、感、思。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每時每刻都會發現新東西。
這兩天開始下雪,從玻璃窗向外望去,片片的雪花隨著風動,各有各的姿彩,光禿的樹枝在這樣的景致裡,充滿了無限禪意,忍不住要讚嘆大自然的奧妙。
我喜歡蔣勳在他的「天地有大美」那本書裡寫到─我們必定是自己先有了心靈的空間,才能有容納他人的空間;我們必定是自己先感受到了美,才能把美與眾人分享。在另一本「美的覺醒」中他也提到─每個人完成自我,才是心靈的自由狀態;每一個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完成自己,那就是美,完全不必有相對性。
「自我完成」,不就是我一直在說的發現自己,回歸自己,活出自己?
我一直覺得,如果我們自己沒辦法活出我們講出來的方式,我們的生命只活了一半。我看到很多老師,很多所謂的專家,他們很會說,很會教,但回到他們的生活裡,他們常常做不到他們所教導的事物。知識若不能和生命結合,那是死的,不是活生生的,那有什麼意義?
說是這樣說,我自己大概也只能做到百分之七、八十,我想是因為我們都還是humanbeing吧!我們都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修練的地方。但我們有沒有覺察到?願不願意承認? 願不願意改變?
在「和尚遇到鑽石」那本書裡,麥可‧羅區建議了許多方法,在每一天早晨靜默,每週一天的圓圈靜謐日,兩星期的森林圓圈日裡實踐。在美國風行好一陣子的「感官復甦」, 為的是讓自己復甦如嬰孩般單純、回復感官的敏銳度,覺察能量的自然流動。而現在流行的靜坐、瑜珈、慢活....,我發現好像所有的方法都要回歸到對自我的覺察,都在幫助我們靜下來,慢下來,和自己有真正的接觸。
似乎,回到自己是世界上所有行事的基礎,但卻是最被遺忘的。能不能給自己一些時間,不要用忙做藉口,讓自己的心死了...........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回到自己,就是「深呼吸」。當我們深呼吸的時候,自然就會慢下來,靜下來。呼吸的頻率越慢,越長,就越容易讓自己沈澱。若能再加上清醒的覺察,注意空氣的進出鼻間,關照自己的身心變化,對自己就會有更多的瞭解,要做出適合的決定就更為容易。。
只有死人是不會變的。「變」是永遠不變的原則。四時的變化,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在分子結構,心態,心境都有所不同,身邊的人、事、物,也因著我們的心境在變化著。看著所有的變化,接納一切的存在;以覺察之眼,觀察體會每時每刻自我、他人、環境的狀態,找到當中的平衡及和諧,美感因而產生。
at 12/08/2006 09:00: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心情點滴
還是進不了我的yaho信箱。永久封鎖。yahoo說基於安全理由,建議我開一個新信箱。
我也不知道還有沒有什麼方法,或許這是老天故意安排的。
也好,就讓一切都從頭來過,能聯絡上的就聯絡,聯絡不上的,就再想辦法吧!
搞不好,老天爺就是要藉此機會讓我和朋友們有不同的連結,那些真的想找我或我真的想找的朋友,一定有辦法聯絡到的。不是嗎?
061206
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我truthtang的yahoo信箱沒辦法進去。
我在yahoo總共有五個信箱,其他四個都沒問題,但這個最主要對外聯繫的信箱,今天怎樣就是進不去。
正確的密碼,回答了所有確認身份的問題,仍然無法處理。我懷疑有人進入我的信箱,改了我的資料,但這也只是猜測,沒辦法證實。
我寄了一封信給yahoo,看看有沒有解決的方法。
之前曾經有一次,有人進到耘心坊的yahoo信箱,用那個郵箱,發了一封沒有內容的求助信給所有我名單上的人,我不曉得這一次是不是也是同樣的人,同樣的惡作劇? 假設是有人惡作劇,我好奇的是,他/她的目的是什麼?我問自己,最近是否得罪了人?我實在想不出,有誰需要用這樣的方法來作弄我?開玩笑?
這真是個很奇怪的狀況,我有一些些的焦慮。主要是,我所有朋友的聯絡地址還有一些未處理的信件都在truthtang的信箱裡。如果最後的結果是那個信箱再也進不去,我可以怎樣找回我那些朋友的聯絡方法? 怎樣可以把該回的信回覆? 我也擔心,有人會用我的名義發信給我的朋友,或者用我信箱裡的名單去做些什麼?那實在有點傷腦筋。 但這樣的狀況,也讓我注意到,我沒有把朋友的名單留一份存底,沒有立即就把該處理的信件處理,我想那是未來需要記得和注意的。
我注意到,這樣的事發生,我想的是被駭客入侵,而不是其他的可能。我很好奇,這個想法是怎麼來的? 不曉得,老天想要藉這樣的事,提醒我什麼?
at 12/07/2006 08:50:00 下午 3 comments
Labels: 心情點滴
有人問睦州大師:我們每天要穿衣服、吃飯——怎樣才能從這一切中解脫出來?
睦州回答說:我們穿衣服、我們吃飯。
問的人說:我不明白。
睦州答道:如果你不明白,那麼就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飯。
at 12/06/2006 07:45: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生活靈修
前天看到台灣新聞上出現筆名「藍絲絨」的知名兩性女作家李性蓁,疑因感情問題,以割腕方式自殺未遂,出院多日後,在北縣淡水租屋處留下遺書後,燒炭自殺,結束卅八歲的青春年華。
作者:錢靜怡
前言
最近幾年因經濟不景氣引發的聳動性自殺行為、自殺方式的多樣性、報章雜誌爭相報導自殺人數增加的消息,頓時間自殺的議題開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1年12月13日表示,在東亞/西太平洋地區,每天有超過一千人因自殺結束了性命,且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大多數國家,包括蒙古、中國到澳洲、紐西蘭和太平洋島國等37個國家都受到自殺問題的影響,並提出自殺的主要原因是快速的社會經濟變遷、都市化和家庭結合的破裂(薛珮臻編譯,2001.12.14)。衛生署民國89年公佈國人十大死亡原因與死亡率顯示,「自殺」是青年主要死因的第三位,壯年主要死因的第四位,中年主要死因的第七位,老年主要死因的第十四位,愈年輕者自殺死亡的相對排名愈前面,不管如何,自殺這個議題對任何年齡層來說都需要被重視。隨著自殺議題的普遍化及掌控自我生命的權力高漲,助人專業工作者面臨更複雜更具風險的挑戰,若能有效預防自殺企圖個案,協助其解除危機,不僅避免生命的喪失,亦減少尚活著的親屬朋友的負擔與社會影響。雖然國內外有關自殺行為的原因及調查研究之文獻多不勝數,但卻少有文獻探討治療師該如何面對具自殺企圖者或自殺倖存者,本篇欲即從認知行為治療的角度切入,探討自殺常見的信念、臨床上的診斷、從認知行為的概念如何看待自殺及治療的步驟與策略。
自殺意涵
「美國心理健康國際協會的自殺預防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Center for Suicide Prevention)將自殺依其致命性、死亡意圖分為(Wekstein,1979):(一) 自殺意念(suicide ideas or suicide ideation):個人開始有想要自我結束生 命的想法或計畫,但尚未行動。(二) 自殺企圖(suicide attempt):個人表現出會危及自我生命的行動,但未導 致死亡。 (三)完成自殺(completed suicide):個人表現終結自生命的行動而致死。Beck, Kovacs & Weissman(1979)認為自殺行為乃是連續性的演變過程, 先有自殺意念,之後才出現自殺計畫、自殺徵兆、自殺企圖,最後完成自殺行動。在進入認知行為治療之前應先檢視自殺常見的信念或迷思。(一) 談論自殺企圖就能減低危險:實際上對了解其自殺想法有幫助但不能減低 風險。(二) 姿態不嚴重:自殺企圖的嚴重性視個體採取的方式與死亡有多接近,自殺的操縱企圖不保證就沒有風險,有自殺企圖者通常會透露死了算了、想死的想法或方式、留字條、寫願望、送貴重東西給人的舉動但卻沒有明顯的原因。(三) 自殺企圖是種求助的警訊:若真視為求助的訊號,那可能低估個案目前面臨問題的嚴重性,其背後可能隱藏其生活選擇性變少、問題解決能力耗竭、身處情境使他待在自殺企圖的風險中。(四)假日是自殺高危險日:研究顯示與假日無關,春季的自殺率較高。(五) 詢問自殺有關內容就暗示個案:實際上個案有自殺的想法就有並不因為被詢問而產生,與個案用直接、討論自殺意圖態度反倒減低可能的風險。 (六) 所有的自殺方法都會致死:研究顯示自殺的方法在性別有差異,男性較主動、女性較被動,男性因生涯議題、女性因人際困難而自殺。(七) 個案有權力決定自己的生命:其實少有個案是在自由選擇下要自殺的,多被不適應的想法引導,生活的選擇變少、不自由而想去死,因此治療目標在增強個案的自由意志。(八) 個案易受家人曾自殺之影響:環境的事件、兒時經驗、早期父母失落的經驗、重要他人的示範與自殺的風險較高有關。(九) 當個案較不憂鬱時自殺的企圖較低:正好相反,憂鬱情況較好轉時,身心有較多的能量,因此反倒自殺的風險較高。(十) 自殺具傳染性:群體自殺報導太廣泛,而自殺似乎與青少年三個核心因素有關,他們認為自殺是浪漫的行為、嗑藥或酒後的釋放、無望與強烈的做作型人格傾向。(十一)藥物能停止自殺行為:有時三環抗憂鬱劑的使用過量反倒致命。(十二)住院對自殺個案是需要的:住院讓病人較安全環境下生活,按時服藥、有其它專業分擔、離開對個案有壓力的環境,但也有負面的影響,如與支持系統分開,對精神病院產生烙印。
自殺之臨床衡鑑
由於自殺行為有其複雜的動力與過程,認知取向強調情緒的混亂和因應皆歸因於認知功能,若能改變其不適應的認知將引導情緒與行為的進步(Orbach, 1999)。因此臨床衡鑑了解個案的自殺意念是最主要的方向,治療師必須小心敏感地的了解個案傳達的意義,如”我想要死”、”我還能怎樣呢?”個案也可能隨時修正自己的願望,因此必須覺察個案的認知而非僅專注於讓個案獲得撫慰,此外,衡鑑潛在的自殺個案可以從下述的問題了解其認知與行為,如「以前曾有過自殺企圖嗎?最近一次何時?頻率如何?當時情境?是否有家族史?父母或祖父母曾有自殺企圖嗎?成功了嗎?」 除了上述的問話可以運用之外,貝克憂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無望感量表(The Hopelessness Scale, HS)、自殺意念量表(The Scale of Suicidal Ideation, SSI)都可以用來評量個案目前的狀態,如憂鬱程度、無望感及自殺意念,其中,認知模式視無望感為自殺的最主要成分,藉由評估及不同時間測驗分數的改變,來了解與發展個案自殺想法的概念,自殺意念可在治療療程中隨時做評量。重要的是,治療師儘可能去注意任何可能讓個案致死的潛在行為。
自殺行為的特徵
自殺最主要成分為無望感(Beck, 1985),自殺行為關聯到個人內在的意圖,而意圖形成又與個人內在動機需求與環境危險子共同作用的因素有關。從自殺的動機與行為約略可區分為四類(Freeman & Reinecke,1993),第一類為「無望型自殺」(hopeless suicider),此類型個案對生命充滿矛盾,時常感到無助沒有選擇權、情緒憂鬱、生氣、罪惡、害怕、害羞、孤寂、憤怒,無力改變一切、對未來不確定與不舒服,不是自殺就是活在無止盡的痛苦中,自殺可能與其宗教信念不符,但與其它選擇相較,寧可選擇自殺。第二種是「做作型自殺」(histrionic suicider),此類個案具有娛樂的高需求、當感到焦慮、緊張、渴望、無聊,就會想辦法尋找刺激,如嗑藥、喝酒、飆車,可能倒致身體上的危險或生命的消逝、甚至將自殺企圖當做刺激的來源,此類個案為操控關係、引起注意或報復他人做出自傷行為。第三種是「精神症自殺」(psychotic suicider),因幻聽或妄想指使而自殺,除了受症狀干擾導致自殺行為,個案還可能因受不了長期治療,對未來悲觀、失去信心選擇不歸路。第四種是「理性自殺」(rational suicider),最常見於癌症病患,在長期症狀或化療引的劇烈疼痛下,做出因免除疼痛而結束生命的決定。上述四種型態有可能重疊出現在同一人身上,了解類型可以幫助我們辨別與預測不同動機的個案其處境脈胳的不同及問題的根源不同,在協助個案的方向上亦需做不同的考量。
自殺行為的治療目標與策略
治療目標
治療師使用認知治療前必須對認知模式有清楚且完整的了解,尤其是以認知為立基了解個案的自殺意念與意圖。最初的目標就是要很快地與自殺個案建立關係,治療師要能讓個案接收到自己是個可信賴、具支持、有資源、可利用、與個案同在的個體,用開放、較直接的方式搜集個案無望感覺、憂鬱程度與個人史等資料。在此要注意的是個案剛開始的能量或許很低,因此治療師必須主動重建個案的思考、行為與感覺。建立關係後,治療師便將焦點放在無望感,用主動積極的合作方式來協助個案發展其它的選擇與可能,也讓個案感覺自己是治療成員的一份子。
治療介入處理的技巧
認知治療技術中的「蘇格拉底式對話」幫助個案用合適的反應來因應不適應想法,透過問句,治療師提供個案一些想法、假設、促成個案去思考、感覺與經驗,並挑戰其自動化想法,此外,以下介紹的技術可以幫助自殺個案建立一個較強的因應技巧。
(一)
界定語彙:個案通常會過度類化為自己貼上自我貶損的標籤,如:「我是個失敗者」、「我有罪」,治療師會要求個案界定使用語彙的意義,如「失敗者的意義為何?」「什麼是有罪?」,請個案清楚界定以替代理所當然。
(二)
詢問證據:個案會用不適應想法去詮釋事件,並選擇性提取支持其自殺式的觀點而忽略其它的資訊,治療師透過教導、詢問證據(如有什麼證據支持你的想法?是否還有其它的可能?)來鬆動個案根深蒂固的信念與想法
(三)
再歸因:有些人際困難、離婚、分手的個案常有「都是我的錯」的想法或有些個案將大部份的責任歸咎他人,此時治療師幫助個案再歸因其責任,減少自我責備與增強自尊。
(四)
減災難化:治療師可以透過「有什麼最壞的事會發生?」、「如果真的發生,你三個月後的生活與現在有何不同?」,幫助個案看到自己過於強調情境的災難化。
(五)
檢視選擇權與其它的可能:治療師若老認為自殺是不能接受、錯的,那麼將與個案對立,因此與個案合作找出更多的選擇以面對生命存在的可能。
(六)
幻想結果:治療師要求個案想像他所關心情境的影像,透過語言傳達的過程,個案會覺察其不合理的想法。若想法的結果真實,治療師便與個案一起評估危險並發展因應策略。
(七)
表列活著與死去的優缺點:經由詢問的方式,治療師幫助個案表列其優缺點,放棄”全有全無”的觀點,逐漸產生較寬廣的視野,亦協助治療師了解與尊重個案為何想自殺的原因。表例如下:
活著好處
有變好的機會可以嘗試讓自己好好活著看到小孩成大
死去好處
不再是家累不再痛苦憂鬱不用再掙扎
活著壞處
造成家人的痛苦我很痛苦
死去壞處
無法挽回的決定對家人來說,我的死,是很可怕難過沒有機會變好
(八)
化逆境為順境:對個案來說失去工作似乎是個災難,治療師藉由詢問反映如” 工作沒了,你也考慮其它的工作,上次你曾談到要找新工作,那麼這些呢?”可以讓個案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或許也是轉換生涯的好機會。
(九)
標記扭曲(labeling of distortions):辨認想法的錯誤,找出在自動化想法 中特定的認知扭曲並標記起來是很有用的。
(十)
引導找出關聯:治療師透過簡單的問句,如「然後呢?」、「那什麼意思?」、「那時發生什麼?」幫助個案探索特別的生活經驗,以找出個案想法、心像間的關聯性。
(十一)
矛盾意向或誇張法:治療師透過極端化想法幫助個案用較中庸的方式面對其信念。如:個案:沒人可以幫我,沒人會關心我治療師:沒人?沒有人在這世上!個案:嗯,我父母關心,但沒別人了!治療師:我們來看看,並非沒有人關心,你的父母就會,還有別人嗎?
(十二)
量化:自殺個案面對事情總用”全有全無”的觀點,量化可以幫助個案產生不同的觀點。
(十三)
置換心像:個案的心像與夢境在治療中都是很有用的媒介,若個案有不適應心像,可幫其搜集較有效具功能的因應心像來置換較負向的心像。
(十四)
外化聲音: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個案將不適應相法說出來,治療師示範較合適的反應,循序漸進將愈益困難的不適應想法說出然後回應,藉此修正並辨識不適應想法的本質、內容、及搜集介入的策略。
(十五)
認知預演:藉由個案的心像,轉換為練習特定的行為。
(十六)
自我教導:如為「精神症自殺」聽到的是”割腕、割腕”,可拒絕並說:”我不必那樣做,我不要、我要活、我要活” ,治療師幫助個案去回應及學會自我教導的語言是很重要的。
(十七)
思考中斷:對具有生命威脅的自殺個案來說,思考中斷要在”開始”時運用,治療師教導個案去想像一個停止的訊號,聽見鈴聲、想到”停”這個字,治療師拍打桌子以停止個案的自殺意念。
(十八)
聚焦:可用一個中性的想法阻斷個案不適應的想法,如數數,從17加17,一直加到183。
(十九)
直接駁斥:有時直接駁斥是需要的,尤其當個案正產生自殺企圖時,治師必須直接、快速的去挑戰其無望感,此外駁斥、爭論的使用都必須小心。
(二十)
認知失調:治療師的目標在引發個案的焦慮(如親情、宗教戒律)幫助其用較有效但非自殺的方式解決問題,再用較適當的方式解決認知失調。
改變自殺想法與意念是治療的焦點,但對較憂鬱和生活枯燥乏味的個案來說,行為-認知的治療取向亦可改變其不適應的行為。目標即在利用直接行為的策略和技術改變自殺行為,並藉此搜集有關自殺的資料為之後的認知改變做準備。治療師利用「事先規畫每日去做的事情(activity scheduling)來打發時間,避免落入無望感中,從規畫中給目標、意義,暫時減低自殺的可能性,讓生活較有結構,並從活動中證實自己的能力,做完紀錄後加以評量有幾分愉悅感?幾分成就感?(mastery and pleasure ratings),讓個案從最簡單的工作得到成功的經驗,然後循序漸進完成更難的工作(graded task assignment)藉此增強個案的功能,並進一步改變個案「我沒用、我無能」的負面想法。另外對有懼曠症、社交恐懼症的個案來說,將治療情境帶到實際的生活中練習是更有效的介入策略,此外,運用放鬆技巧、冥想、呼吸練習、給予家庭作業都可能減低個案的自殺意念,增加適應的想法與行為。
相關研究
Salkovskis, Atha, & Storer(1990)(引自Orbach,1999)比較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技術的實驗組與未處理的控制組在自殺行為有何不同的研究,結果發現經由教導辨識問題、排列優先順序、收集不同的解決方法、界定目標、策略監控及保持彈性的實驗組比控制組較晚出現自殺行為,但18個月後這樣的發現並不顯著。Brent et al.(1997)(引自Orbach,1999)報告認知行為治療比系統性家庭介入來得有效,支持性治療對臨床徵狀的復原有進步,但對自殺或功能性狀態沒有太大的幫助。另外,Linehan et al.(1991)(引自Orbach,1999)也發現認知介入對疑似自殺的18至45歲的女性來說,減少其住院日數,但對改進其憂鬱、無望感、自殺意念與活著的意義上無顯著進步,系統性認知介入一年對改進自殺和憂鬱的效果也很有限。此外,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是較有療效的治療模式,十二至十四週的每週療程可有效降低憂鬱青少年的自殺意念,以詢問的方式讓個案探討自己不合理的想法,幫助個案發現並修正其自動化的負向思考、假設與信念,並以較直接的方式與個案溝通,增加個案面對問題時的問題解決能力,並尋找替代方法的能力,若治療數週症狀無明顯改變,則考慮加入藥物使用,兩年以上的認知行為治療,經研究指出與其它治療方式,如家族治療、支持系統治療並無差異(引自柯慧珍,民91)。從筆者搜集到的有限文獻來看,認知行為治療對改變自殺意念或自殺行為似乎較傾向有短暫的效果但無長期顯著效果之發現,可能原因是自殺意念或行為的原因過於複雜,搜集的文獻太少、文獻中所提及的治療策略、療效評估的方式皆未能清楚描述,此外若能依據Freeman & Reinecke(1993將自殺的動機與行為分為「無望型自殺」、「做作型自殺」、「精神症自殺」、「理性自殺」這四類進行認知行治療的相關研究,對療效的評估可能可以更精準些。面對有自殺意念或行為之個案,治療師必須迅速地個案建立關係、衡鑑其自殺的危險程度,讓個案了解無望感是導致自殺最主要的成份,在療程中利用認知與行為的介入策略,透過與個案的對話討論自殺時的負向自動化想法,試著以合理客觀的想法取代原有想法,讓個案學會自殺以外的其它可能選擇,以上的資料提供給輔導自殺意念及自殺倖存者之諮商人員參考。
參考資料:
1.
柯慧珍、洪友雯、方格正、郭穎樺、陳仲鉉、劉怡汝(民91)。校園自殺的防制兒-三級預防模式。學生輔導,80,96-111。
2.
薛珮臻編譯(2001.12.14)。東亞和澳洲,每天超過一千人自殺。源自http://www.trustmed.com.tw/20011206031.html
3.
Beck, A.T., Kovacs, M. & Weissman, A. (1979). Assessment of suicide intention: The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7(2), 343-352.
4.
Freeman, A., Simon, K. M. 7 Beutler, L. E. (1989). Comprehensive Handbook of Cognitive Therapy. New York: Plenum Press.
5.
Freeman, A. & Reincke, M. (1993). Cognitive therapy of suicidal behavior. NY: Springer.
6.
Orbach, I (1999). Brief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ed and Suicidal Adolescents: A Critical Comment.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4), 593-596.
7.
Wekstein, l. (1979). Handbook of Suicidology. NY: Brunner/Mazel.
at 12/04/2006 11:57:00 下午 0 comments
Labels: 心理專業
印地安酋長的心靈宣言 How Can One Sell the Air: Chief Seattle's Vision (取材自網路)
19世紀,美國拓展領土已達北美洲西北角,當地居住著許多印地安部落。美國政府欲以15 萬美元買下位於現今華盛頓州普傑峽灣 (Puget Sound of Washington)的二百萬英畝土地。 當時,索瓜米希族(Suquamish)的酋長西雅圖(Chief Seattle,or Seathl)答以一篇動人與意味深遠的聲明,闡述了人與土地、萬物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篇聲明發生的時間約在1851 年。本篇現今被公認是環境保育上極重要的一份聲明。 英文版:http://www.geocities.com/smewmao/vcenter/eseattle.html
『你們怎麼能夠買賣天空、土地的溫柔、羚羊的奔馳?設若空氣的清新與水的漣漪並不屬我們所有,我們如何賣給你們?當野牛已經死盡,你們能再把牠們買回來嗎?』 一百多年前,一位印地安酋長,一段發人省思的演說,喚醒在人們心中沈睡已久的靈魂。他呼求人與人應該和諧相處,種族之間應和平且平等;人與土地要融為一體,每個人都要感受大地的呼吸。
一百多年後,劇作家佩瑞受到西雅圖酋長演說的啟發,重新寫作「怎麼能夠出賣空氣?」以更為敏感、尖銳的心面對天地,注入新的靈魂,延續了西雅圖酋長的信念。
您怎麼能夠買賣穹蒼與土地的溫馨?多奇怪的想法啊!假如我們並不擁有空氣的清新與流水的光耀,您怎能買下它們呢? 對我的人民而言,大地的每一部份都是聖潔的。 每一枝燦爛的松針、每一處沙濱、每一片密林中的薄靄、每一隻跳躍及嗡嗡作響的蟲兒,在我人民的記憶與經驗中都是神聖的。
樹中流動著的汁液,載負著紅人們的記憶。當白人的鬼魂在繁星之中遊蕩時,他們早已遺忘他們出生的家園。但我們的靈魂從不曾忘懷這片美麗的大地,因為她是紅人的母親。我們是大地的一部份,而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份。芳香撲鼻的花朵是我們的姊妹,鹿兒、馬群和雄鷹都是我們的兄弟。巖峻的山峰、芳馨草原上的露水、小馬暖暖的體溫、以及我們人類,都是一家人。
所以,當偉大的白人領袖自華盛頓傳話來,說他想要買我們的土地時,他對我們的要求實在太多了。偉大的領袖傳話說,他會為我們保留一片土地,讓我們得以舒服地過日子。他將成為我們的父兄,而我們將是他的子民。 因此,我們得考慮你們的要求。
但,這並不容易呀!因為這塊土地對我們而言是非常神聖。銀波盪漾的河水並不只是水,而是我們先祖們的血液。
倘若我們把土地賣給你們,你們必需要記住,這是神聖的土地。而你們也必定要教導你們的子孫,它是聖潔的,每一片清澈 湖水的朦朧倒影裡,都述說一個故事及我們人民生活中的點點回憶。
那河水嗚咽的彽迴,是 我們先袓的聲音。 河,是我們的兄弟,滿足了我們的乾渴。河,載負著我們的獨木舟,並養育我們的子孫。 如果我們將土地賣給你們,你們必定要教導你們的子孫,它是我們的手足,也是你們的弟兄,因此,你們一定要善待河,一如你們善待你們的兄弟一樣。
我們知道,白人不能體會我們的想法。每一片大地對他們而言,看來都是一樣的。因為他是個異鄉客,夜晚偷偷來襲,並從土地上拿走任何他想要的東西。大地不是他的兄弟,而是他的敵人,當他征服之後,便又離去。他無視於父祖的墳地,他不在乎。他剝奪了子孫的土地,一點都不在乎祖先們的勞苦與後代生存的權力。他對待他的母親--大地,及兄弟,就如同綿羊與耀眼的首飾一樣,可以隨意地買賣與掠奪。他的貪婪將毀滅大地,而最後留下來 的,將只是一片荒蕪。
我真的不懂。我們之間的生活方式是如此不同。你們城市的景象刺痛了紅人們的眼睛。但也許因為紅人們是野蠻人而無法理解吧!在白人的城鎮裡找不到寧靜。沒有一個地方能聽到春天枝葉迎風招展的聲音,或是蟲兒挀翅的歡鳴。但也許因為我是個野蠻人而無法理解吧! 這些喧鬧聲看來只會污損我們的耳朵。
假如不能聽到夜鷹孤寂的叫聲,或是夜晚池畔青蛙的爭鳴。那會是怎麼樣的生活呢?我是紅人,所以不明白。印地安人喜歡微風拂過池面的輕柔細語,以及被午後陣雨所洗淨、或是被松翼所薰香的風的味道。大氣對紅人而言是珍貴的,因為野獸、森林、人類及萬物都分享著同樣的氣息。
白人似乎不在意他們所呼吸的空氣。就好像死了幾天的人,已經對惡臭毫無知覺。但是,倘若我們將土地賣給你們,您們一定要記住,大氣對我們而言是珍貴的,衪與衪所養育的萬物共享著這份靈氣。 風,送來了我們祖先的第一口氣,也帶走了他們最後一聲的嘆息。假如我們將土地賣給了 你們,你們務必維持祂的獨特與聖潔,使祂成為一塊即使是白人也可以品嘗被花草所薰香的風的地方。
因此,我們得考慮你們的要求。假如我們接受的話,我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白人必需對待大地上的野獸如自已的兄弟一般。我只是個野人,並不瞭解其它的想法。我曾經目 睹被路過火車上的白人所射殺的千萬頭野牛,牠們的屍體被棄置於大草原之上任其腐敗。我只是個野人,無法明白這冒著煙的鐵馬居然會比我們為了生存而殺死的野牛更為重要。
人沒 有了野獸會變得怎麼樣呢?倘若所有的動物都消失了,人類將死於心靈最深處的空虛寂寞。現在發生在野獸身上的事,很快地就會發生在人類的身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關連的。你們必須教導你們的子孫,在他們腳下的土地,是我們先民的遺蹟。因此,他們才會尊敬 這塊土地,告訴你們的孩子們,因為有著我們生命的存在,才使得大地更加地豐富。讓你們的孩子知道,大地是我們的母親,我們向來如此教育著我們的子孫。任何發生在大地上的,都會同樣地降臨在大地孩子身上。
假如人們唾棄了大地,其實他們就是唾棄了自己。我們知道,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屬於大地。我們知道,每一件事物都是有關連的,就 好像血緣緊緊結合著一家人。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有著關連的。
現在發生在大地的事,必將應驗到人類來。人類並不是編織生命之網的主宰,他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絲線而已。他對大地做了什麼,都會回應到自己身上。雖然白人的上與他並肩齊步,和他交談一如他的朋友,但白人也無法豁免於相同的命運。畢竟,我們都是兄弟。 我們知道一件事: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白人必將發現我們的上帝是同一位! 你們現在也許認為,因為你們擁有神,所以也可以占有我們的土地,但是不能這樣。祂是眾人的神,祂的慈悲平等地分享給紅人與白人。大地對祂而言是珍貴的,對大地的傷害,是對造物主的輕蔑。白人也終將滅絕,甚至有可能比其它種族還快。如果你弄髒了自己的環境,總有一天會窒息在你所丟棄的垃圾之中。
但即使您們死了,上帝也會給你們榮耀,因為祂帶領你們到這片土地來,又不知為何給了你們統治紅人與土地的權力。 這樣的命運對我們來說真是難解。尤其當野牛被屠殺,野馬被訓服,當森林中最隱密的角落也充滿了人味,原始的山陵景象被電話線所破壞時,我們真是不明白啊!叢林哪兒去了? 消失了! 老鷹哪兒去了? 不見了! 美好的生活已經結束, 殘喘求生的日子開始!
〔註一〕白人領袖:指當時的美國第十四任總統 Franklin Pierce (1804-1869)
at 12/04/2006 11:05:00 上午 0 comments
Labels: 生活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