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心中的蓮花
今年八月中旬至九月,台灣琉璃光養生世界邀請Maitra Laura女士,在台北舉行三梯次的潛能開發研習課程。Maitra自小即有第三眼的靈通能力,在加州琉璃光中心的課程中,常常帶領學員體會我們未能觸及的生命實相,本社將此次課程的精華以文字的方式讓大家能共同一探我們豐富的心靈世界。
你越注意什麼,就越創造什麼
你是否曾在內心最安靜的時刻,輕聲地問過自己,究竟這一生你的目標或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是健康?是快樂?是無限的智慧?甚至萬事萬物的和諧與平衡?當你大聲而肯定地說出你的目標或願望時,你就在創造它。這是宇宙力量運行的法則:當你心念集中於一個焦點時,你能吸引宇宙的力量和內在的生命潛能來實現它。因此常常檢視內在的信念極為重要,你相信什麼,你就創造什麼樣的經驗,那麼要如何吸引更大更高的力量呢?要訣是,目標越明晰、具體,所設定的內容層次越高,例如真理、愛、和平,那麼你就真的開始創造它,吸引這樣的能量到你身邊來。
聆聽內在的聲音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教導著聽從外來的指引,把別人的價值觀當做是自己的真理,造成了很大的痛苦與迷失,因為一件事對別人是好的,不見得對自己就是好的。每個生命在宇宙中都是獨特的,本性俱足的,如果,生命是一學習的過程,則每個生命所需的教材和課程都是獨特的,因此讓我們放下外在的一切,聽聽我們內在的靈魂在說些什麼。有人稱這內在的聲音和指引是靈魂的聲音,是內在的老師,是大我,或真我(higher self, true self)的聲音,或是宗教上所稱的佛性、自性。
這聲音告訴我們的訊息往往是異於常理、無邏輯,令向來善於批判分別的我們無法理解,有時必須在一段時間之後,才能了解它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原因是內在的聲音係存在於時空、經驗之外的領域。但是它所關心的是真理、靈性的成長和生命所要走的路。智慧的增長肇始於聆聽內在的聲音,那麼要如何暢通這內在的指引管道?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我們左右腦的運作。
左右腦平衡運作
我們平常思考、表達所用的是左腦的功能,左腦掌管理性思維,邏輯分析,是我們最為熟悉的那一部分。右腦掌管創造力,想像力、靈感、內我(inner self)、第三眼的活動、和過去世的記憶。最近美國醫學界發現,男人和女人其左右腦的路徑構造不太相同,男人左右腦連繫的路徑像崎嶇狹窄的小山路,而女人則是又寬又直的高速公路,然而不管男性、女性,創造力和靈感是一樣的。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從事的學術工作需要大量運用理性邏輯的分析、思惟,然而重要的理論之出現,往往來自右腦的靈感。左右腦合作的例子還包括作家、畫家、藝術家等等,他們從右腦接獲靈感,再由左腦表達出來,比如文字的敘述,色彩、線條的佈局。常常練習運用左右腦的路徑,可以使右腦的創造力和靈感更加清晰,而有效地運用在生活上。以下有五種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感受內在的訊息:
找一個安靜不受打擾的房間,盤坐或舒適地坐在椅子上,可以放點輕柔的音樂幫助放鬆。列出五個你所關心的問題,越是具體答案也越明晰。
深深地作幾次呼吸,從鼻吸入,從口吐氣,把所有緊繃的肌肉放鬆。告訴自己把下巴、臉頰的肌肉放鬆,也把肩膀上所承受的壓力放下,再將注意力移到下腹部,讓它完全放鬆,最後到膝蓋,將膝蓋前後的肌肉放鬆,使雙腿的能量可以很流暢地流向地心去。
等到身體完全放鬆後,開始觀想,想像出一個房間,牆壁上有許多公文檔案櫃,裡面有你想要的資料。房間中央有一把椅子,想像自己坐在上面。
以下你可選擇任一方法:
想像你前方有個電視螢幕,椅子前有張茶几,茶几上有搖控器,此時心中默想第一個問題,然後按下搖控器的開關,你將從螢幕上看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茶几上有具電話,此時心中默想第二個問題,然後拿起話筒說出問題,聽聽看話筒傳來些什麼訊息。
房間另一邊有一個桌子,桌上有本書,觀察一下書的樣子,將手放在書上,默想第三個問題,接著將書打開,答案即在上面。
地板中央有一個洞,將頭往下探,大聲說出你第四個問題,聽聽有什麼訊息回來。
最後坐回椅子上,感覺自己內在有個小宇宙,滿天的星星、銀河,向這美麗的宇宙大聲說出你第五個問題,觀察是否有任何訊息回來。
當你得到答案後,慢慢地將意識再帶回原來的時空,然後打開雙眼,用手按摩臉、手臂、或者起身活動一下手腳。
在這五個技巧中,並非人人皆能從每個技巧看到或聽到答案,只要其中有一、二種對你特別適用,以後可多用那種技巧練習。如果答案比較抽象,目前不易了解,不妨先記錄下來,日後也許能解開它表示意涵。
永恆的當下
想一想,每天我們重複做的事情,照鏡子、進出家裡的客廳、開車上下班、和同事打招呼……,但是我們真正從鏡中看到了自己嗎?我們真的看了客廳的一景一物嗎?每天走的那條路是否有所改變?當我們和熟識的朋友說話時,是否真的與他們的內心做真實的交流?當我們對生活中的人、事、物有了第一次的印象之後,我們往往依循著這個經驗去判斷、去回應,而停止用心真正的觀察。當人們有了某種經驗之後,往往會因循這個經驗,因為這樣子做,我們會感到安全:「哦!世界仍是我所熟知的樣子!」殊不知此種習慣性卻阻礙了意識的開展,無法接受改變或因對未知的恐懼而不願接受新的經驗。
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亦是如此,比如在七年前對某人的印象和評價仍決定你現在面對他時所抱持的態度。我們抓住舊的傷口和經驗,而不願改變,而我們始終無法用愛和寬恕來化解,雖然傷痛之事早已過去。因此,可以說我們常常是個活在過去的人,我們看不到現在,即使它充滿了喜悅和愛。然而過去是一場夢幻,未來也從未來臨,我們真正擁有的是每個永恆的當下。當我們吃蘋果時,就專注地吃它,不要想著昨天發生的事,也無須憂慮明天將會如何,也許你會驚訝地發現,吃蘋果是件如此美妙的事。真正的快樂是在我們的內心,不管當下是快樂的,是悲傷的,它都會過去,在這生命之流之下,是無限的平安和喜悅。
無限上升的能量
人體有七個主要的能量中心,我們稱之為氣輪(chakra),心是漩渦狀的能量中心,能量由此進出,是為人體能量進出的門戶。
一、第一輪,又稱海底輪,位於脊椎底部,它和生存問題有關,比如說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問題,在台灣大多數的人並沒有這一輪的問題,然而在非洲或其他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他們每天面對生存的危機,這就直接和第一輪有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輪還和拙火有關,拙火俗稱生命之火,潛藏在脊椎底部,精神修持者若能啟動拙火的能量,沿著脊椎通過七輪,往頭頂上方衝去,會達到開悟的狀態。
二、第二輪,又稱丹田輪,此輪掌管將生命能量均勻分布到全身,因此和健康有相當大的關連,此外它又和性能量有直接的關係,事實上性能量是一種創造性的生命力量,我們利用它創造出新的生命,我們可利用它來創造事業,或發展藝術創作,也可以只是簡單地把它用在性行為上。
三、太陽神經叢,又稱臍輪,此輪和情緒有直接的關係,當一個人生氣或悲傷時,常會感到胃部不舒服,事實上是太陽神經叢的能量受到阻塞,此輪又和個人的力量或稱利益自己的力量有關,也是所謂權力中心,一個權力慾望很重的人,他會運用這輪的力量去影響他人。
以上三輪是屬於人體中比較動物層次的本性,但目前地球上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大多靠著這三個輪在生活,但隨著新時代來臨,會運用高層力量的人將會越來越多,比如在世界各國領袖中,有越來越多的領袖是真誠地關心大眾福祉,追求世界和平。
四、心輪,代表無條件的慈悲,愛心和宇宙的大愛,這和個人之間的情愛不相同,但不意味擁有宇宙性大愛的人就沒有個人的感情生活,反而個人的情感,會因心輪的開啟而提昇其品質。
五、喉輪,和真實的表達及利益所有生命的意志有關,當它完全開展時,會完成臣服於內在的覺性和真理。
六、天目輪第三眼,與想像力、抽象精神概念的理解有關,也和智慧的展開有關。
七、頂輪,人與宇宙意識有關,也代表了一個人對精神事物的體驗,身心靈及宇宙整體的整合,如果人的頂輪開展時,他會經驗到內在獨特的靈性,這是遠超過言語所能形容的境界,因他已超越這個物質世界而擴展為無限的生命,這使得他個人的生命有了存在的目的,並且充滿了信心與和平。
除此之外,在人的靈光中(aura),還可細分出許多細微體,相對於七個輪,依序為肉體,以太光體、情緒體、星光體、低層理性體、高層理性體及佛性體,有的說法甚至細分到八十七層,事實上這些細微光體是渾然一體,存在相同的空間內,而非有界限的由內向外地分層次。值得一提的是以太光體(ethic body),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已死亡,就看他以太光體是否已完全離開。在美國,曾經有人實驗,在人死亡前後,人體的重量有些微的改變,他們稱之為靈魂的重量,但事實上乃是以太光體。另外有一個名詞是星光體出遊(Travel of Astral body),在晚上睡覺時,我們星光體常常離開身體到不同的時空去旅行,有的是去拜訪朋友,或是去幫助某些人、事、物,或是你所關心的國家,有的是去和靈界的老師們學習某些東西。因此在晚上睡覺前可以告訴自己,比如你想去探訪一個你在遠方的朋友,或者是去完成某件事,我們白天醒來不見得記得這些經驗,但我們的確透過星光體的旅行去遊歷了一番。
心靈世界之遼闊遠在我們想像之外,生命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經驗、不斷學習、又不斷超越、擴展的過程,當我們用一個更大的視角,更大的架構來看萬事萬物,我們乍然了悟,若非是愛,我們不會在這裡。
主要輪與身體有關部位Major Chakras & Areas of the Body They Nourish
Chakra
輪
顏色
腺體
身體有關部位
Crown
頂 輪
墨藍色
松果腺
上腦、右眼
Head
天目輪
紫紅色
腦下垂體
下腦、左眼、耳、鼻、神經系統
Throat
喉輪
天藍色
甲狀腺
支氣管、聲帶、肺、食道
Heart
心輪
綠色
胸腺
心、血、循環系統
Solar Plexus
臍輪
黃色
胰臟
胃、肝、膽、神經系統
Sacral
丹田輪
橘紅色
生殖系
生殖系統
Base
海底輪
紅色
腎上腺
脊椎、腎
(摘錄自琉離光雜誌2005年一月及二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