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7日

84歲

84歲的老人家該是什麼樣子?影片中的Babara,會不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84歲時可以是什麼樣子?
連結看影片:http://share.youthwant.com.tw/sh.php?do=D&id=33001858

老實說,看著影片,我是蠻心驚膽跳的。84歲的身影清晰可見,劈腿、旋轉看的我是膽顫心驚,很害怕她一個不小心摔下來,全身骨折,倒地不起。但轉頭一想,是誰說84歲該是什麼樣?得是什麼樣?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那是我腦袋裡的想法?是我從小聽來的老人家該如何?是如何?但,那是真的嗎?不能被挑戰嗎?

如果以賽斯所謂"我創造自己的實相"來說,那是因為我相信,所以它成真,若我不相信,我要挑戰它,有沒有機會?

倒不是每個人都要學Babara跳舞,但起碼我們可以想想,我們在晚年是否還能保有我們年輕時的興趣,愛好,穿著.....?如果不行,那是為什麼?是誰說的?

我曾在佛羅里達的海灘看到過一位八十幾歲的老人家,穿著五彩繽紛的比基尼,在沙灘上自在的走著,四處跟人打招呼。我看著很驚訝,但還真是羨慕呢!

以我從小得到的價值觀,八十幾歲老人家,是含飴弄孫,穿著保守的婦人服。比基尼的打扮,大概永遠不會出現在我腦裡的八十幾歲老人身上。但現實社會裡,就是有人可以跳出社會的認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有個不一樣的未來?

2007年3月26日

你確定你知道的是真相嗎?

朋友問我,怎麼好一段時間沒看到我在部落格上寫新文章了?

不是不想寫,生活中每天發生的事,我都有很多感觸。只是越來越發現,寫下來的東西,不能把我所有的感受、想法表達,只能成為一種概念,而看我文章的朋友,藉由那不完全的概念,加上自己的解釋,往往和實際狀況有相當的誤差。

就像一個朋友說的,她每次生兒子的氣,就打電話和另一個朋友訴苦,而那位朋友,每次看他兒子的眼光,就彷彿他兒子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孝子。但他兒子在生活裡,只有百分之一的時間是那樣讓人不喜歡,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很棒的,但他的朋友沒有意識到這一部分,而她也忽略了提醒朋友。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我的身上。我總愛跟別人講我的感受、我的想法,和其他人的互動。但我清楚知道,我在不同關係,不同環境,不同狀態下,我表達的多少和深淺都不同。雖然都是我的好朋友,但每個人的包容度、接納度不同,傾聽能力也不一樣,而每個人從我嘴裡得到的,加上她(他)個人的詮釋,再跟別人說,或從別人嘴裡再回到我這裡時,很多事情都變調了,也是麻煩事一樁。

黃檗禪師曾提過,「當體便是,動念即乖」(此心直接體驗就是,如果想用心智去思維它,就會背離它)(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臨濟宗義玄禪師也說過,「逢佛殺佛,逢祖殺祖」(臨濟語錄)。聖經中也提到,「耶穌回答那人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馬太十二‧48)其實都在要我們放下我們執著僵化的認定,直接體悟生活

一位朋友,常常拿著他讀書後的心得及體會到處宣說。我很佩服他能將書中的含意融會貫通。但我總覺得他是在炫耀自己的知識和瞭解,而未真正將之用於自己的生活上。那是我的看法,也許也未必正確,也許他有許多覺察和體悟,只是沒跟我說罷了。只是我常看到他把焦點放在別人,而非他自己身上,那讓我蠻難受的。

我想,也是這些情形,讓我越來越不想再說什麼了,雖然在氣氛對時,我還是會呱啦呱啦說,但也真看人事時地物,才能決定。

就像我在我的部落格裡的心情分享。從去年十一月我生日到現在,不過四個多月時間,我自己都發現自己已走過三個階段。從第一個階段,對自己還不是完全肯定和自信,還要從外在知道別人對我的看法,到第二個階段,讀了金剛經,從空性中解開許多疑惑,不再向外要觀點,卻看到自己還有許多執著、情緒和需求。到現在認為要從生活中更多直接的體悟,回到自己身上多做一些功課。但發現自己的經驗常常會和腦中的概念有衝突,需要更多、更深的覺察和平衡。一個階段跟著一個階段,我一直在變化著。也一直看著自己持續的轉化中。

你要說哪個是我?其實都是我,也都不是我,語言永遠沒辦法呈現整全的狀況。出來的話語,對聽者、看者來說,已離開全然的我,而只是那一個時間點下的我。而聽者、看者對我的觀感卻會可能在那次交會中就固著了。若沒有再次的溝通或瞭解,我可能就會被標籤化為某種個性或某一種類型的人。

在不同的時間點,面對不同人事物,周圍人看到的會是不同樣的我,以過去的我來解釋現在的我,已經不合時宜,但現在的我,又那麼真真切切的從過去而來。概念,那能真正表達一切!

也因為這樣,我需要更多的進入生活,體驗生命,為我自己,也為能與人說。

2007年3月21日

了解

你是在監獄的外面,籠子的外面,你可以張開你的翅膀,然後整個天空就是你的,所有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都是屬於你的,你可以消失而進入蔚藍的彼岸……放棄對這個籠子的執著,走出籠子,然後整個天空就是屬於你的。就像老鷹一樣,展開你的翅膀,飛越太陽。 在內在的天空、在內在的世界裡,自由是最高的價值,其他每一件事都是次要的,甚至連喜樂和狂喜都沒有像自由來得那麼重要。有千千萬萬個花朵,數不清的花朵,但是它們只有在自由的氣氛之下才會開花。

Osho Christianity, the Deadliest Poison and Zen? Chapter 6


註解: 這張圖片上的小鳥從好像是一個籠子的地方看出去,那裡沒有門,事實上,那些欄杆正在消失。那些欄杆是一個幻象,這隻小鳥被別人的慈悲、自由、和鼓勵所召喚,牠正張開牠的翅膀,準備作第一次的飛翔。 當我們達到一種新的了解,知道說那個籠子一直都是開著的,天空一直都在那裡讓我們去探索,這種情況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使我們覺得有些猶疑不定,那是很自然的,但是不要讓它蓋住我們去經驗的機會,因為跟那個猶疑不定併列的可能有輕鬆和值得探索的另一面。以此時的甜美和溫和來行動,感覺內在的蠢蠢欲動,張開你的翅膀,成為自由的。

2007年3月18日

感人的攝影佳作【俺爹俺娘】


平凡的生活裡,處處可見彼此的珍惜及情意,感人至深!

焦波,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圖片庫藝術總監,南開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執委,博學會士。近百次獲得國際、國家級、省級攝影比賽獎、新聞獎。 《俺爹俺娘》從焦波給爹娘拍攝的萬餘張照片中精選出120幅,配以樸實文字,記錄了兩個世紀老人30年間的生活片斷,真實、質樸,影印出一個個真情瞬間,編織出一個遊子思念家鄉、想念爹娘的圖片散文故事。

焦波,用他的照相機,做了一件讓每個為人子女者震撼的事情——他永遠留住了自己的父母。當他把自己父母一生的音容相貌展現在中國美術館,媒體評論:"感動京城,轟動全國""是近年來惟一讓人落淚的影展",幾十萬觀眾哭了。每個人,透過照片,都能看到自己父母顫微的身影,看到一種無言的震撼。在這個紛雜重利的社會裏,能讓如此眾多的人集體潸然淚下,是多麼地讓人慨嘆。許多人留言:什麼時候能把這些照片結集,出一本書,讓我們撫摸我們的心靈,回望我們的父母,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種溫暖和力量……

將父母留住,讓震撼凝固。如今,《俺爹俺娘》已經正式出版了。我們想讓中國人再次集體感動,我們想讓中國人再次感受一種溫情和朝拜。儘管,這種感動日漸稀少來之不易。

我們想到了您,我們想透過您,感動每一個讀者,感動這個社會的角角落落。我們想為這個社會的和諧、溫暖作一個文化人力所能及的事情。

當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您也許能感知不同的溫情:親情、鄉情、愛情……不錯,每個人透過《俺爹俺娘》的一生,都會感受到不同的情愫,我們一生,是離不了"情"字的。

隨意道來的平凡人的平常事,讀者隨手翻到哪里,都可以隨時看起來。如嘮家常,說來道去都成語。平凡人的生活,平常心,平常事總能咂出人生味道。

本文圖片摘自《俺爹俺娘》,焦波著,華藝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

2007年3月7日

對身體的自信

如果她可以對自己身體的呈現如此自在,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妄自菲薄!

還是來自於對自己身體的自信吧!

從小我們收到社會對女性身材的期待和要求;從他人如何評價我們之中,我們學會如何看自己,也將之回歸到我們對自己及周邊女性身材的要求。老實講,實在不是個健康及尊重的方式。

是個好時機重新思考自己對自己的身材的看法了,不只是身材,還有自己的自我形象及自我概念,都該拿出來好好檢視一下,看看現在還適不適用?是不是該調整一下,給自己一個機會,有些省思及挑戰!

2007年3月4日

蔣家天下

朋友寄來一篇文章,我蠻有感慨的,也放上部落格做些分享吧!


38個行館 153條中正路
■ 洪維健

二二八大屠殺元凶蔣介石,以及中正紀念堂等,最近話題正熱。我過去因為對蔣介石有多少行館感到好奇,經過多方訪查、蒐集資料後,拍了一部紀錄片「風雲行館」,讓老蔣的二十七個行館完整呈現。這次看到大家的討論,除了完全同意社會大眾的看法之外,更希望大家注意另一個事實:蔣介石不光是佔用這麼多公共建築,事實上,連他母親都還在繼續佔用我們的公共建築,日月潭邊上的「慈恩塔」。

慈恩塔是蔣介石在一九七○年九月動工興建紀念他過世的母親,九二一大地震之後,還重新修砌,至今沒有復原的災區和災民,不知作何感想?

當然,我們可以用輕鬆的心情來看歷史的荒謬,就像台灣到處都有中正路,很多人都批評過,我花了七年時間一一追查,甚至去馬祖東引查看一條沒有戶籍記載的私設中正路,發現在蔣家父子在世的時候,為了避諱禁忌,中正路不能分段,怕蔣介石被碎屍萬段;不能有中正西路,怕蔣介石歸西;不能有中正北路,怕蔣介石敗北;最後統計出來,台灣竟然一共有一五三條中正路,難怪外國人來台,經常被到處都有的中正路搞得頭昏腦脹。

事實上,蔣介石的行館除了我拍過的二十七個,還有十一個沒有被影像紀錄過,我已經逐一找了出來,並且用影像全紀錄,只要財力許可,就要繼續出版,讓台灣人知道,蔣家父子先後統治台灣三十九年,留下老蔣三十八個行館,還有一五三條中正路。

我還實地調查、統計出來,小蔣當權十三年,給自己蓋了十三個秘密花園或者行館,這也是讓人無法接受的事實。

如今,兩蔣行館一個接著一個荒廢,或者改頭換面,然而,對於他們的「祖媽」王老太太,也在台灣佔有一些公共建築,我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了?(作者為紀錄片導演,短片〔綠色玫瑰〕曾獲義大利另類影展首獎)

就讓歷史回歸歷史吧!

發掘老蔣有三十八個行館,一五三條中正路,小蔣十三個秘密花園 或行館,及日月潭邊上紀念老蔣過世母親的「慈恩塔」,又如何呢? 除了多一些話題罵蔣家父子外,對後世的我們,幫助是什麼?

在當時的環境,蔣家父子勿寧是把自己就當成皇帝了。想想中國過去家天下的皇帝們,建行館,行宮,為父母修塔建廟,不都是很常見的嗎? 在那時,老百姓還津津樂道,引以為榮,這不就是那時的狀況嗎?

已經發生的事,不過就是見證當時的歷史。如今斯人已逝,何必拿那些來大做文章?目的何在?意圖何在?

還是好好想想,活著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吧!讓我們自己過的更好,讓我們的子孫過的更好,才是我們該著力的地方吧!

2007年3月2日

靜心(Meditation)

才說在生活中修行,就抽到這張卡,是巧合?還是......

注意每一件事,沒有「大」,也沒有「小」,一切都是神聖的。你在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找到神。
  
有一個門徒在修行了一段時間之後跑去找一休禪師,當天剛好在下雨,他將鞋子和雨傘放在外面之後進到屋子裡面去。在他向一休行見面禮之後,一休問他說他將雨傘放在鞋子的左邊或右邊。
  
這是怎麼樣的問題?你在期待師父問關於神的事,關於亢達里尼上升、能量中心打開,以及「光」出現在你的頭部之類的事!但是一休卻問這件非常平凡的事,鞋子和雨傘跟靈性有什麼開係?
  
但是在它裡面其有某種非常有價值的束西,那個問題是有意義的。但是那個門徒記不得,誰會去管說你將鞋子擺在雨傘的左邊或右邊?
  
但光是這件事就夠了--那個門徒被拒絕了,一休說:「那麼你回去再靜心七年。」
  
「 七年!」那個門徒說:「 就為了這件小小的錯誤?」
  
「 錯誤不分大小,」一休說 : 「這表示你還沒有很靜心地在生活,就這樣而已。」
  
不要在事情與事情之間做出任何差別,不要說這件事是微不足道的,而那件事是非常非常靈性的。注意、小心,這樣每一件事都可以成為靈性的; 如果你不注意、不小心,那麼每一件事都會變成非靈性的。
  
靈性是由你所給予的,它是你給世界的禮物,當一個像一休這樣的師父碰觸到他的雨傘,那支雨傘可以跟任何東西一樣地神聖。靜心的力量是如煉金術般的,它能夠將賤金屬蛻變成貴金屬。當你在剝一個橘子的皮,要好像你在指揮一個交響樂團一樣,那麼你就能夠越來越接近。當你變得越來越靜心,你就越能夠在每一個地方看到神。在最終的頂峰,每一樣東西都是神性的。

摘自「放輕鬆些!」第二卷

2007年3月1日

生活中的修行


厲害吧!這些全是拿毛線織成的 !

以前看這樣的手工藝品,會驚嘆它的巧奪天工,但也會覺得做的人真是浪費時間,花那麼多時間,做出和現實世界一樣的東西,為什麼不直接買真品就好?那彷彿像是把一張照片畫成畫,還要全然相像,太無謂了! 還不如直接去影印算了。
.
現在倒是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
除了成品的質感及保存和原物不同外,對做的人來說,也會是很不同的經驗和學習,也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感呢!
.
似乎生命中的所有行住坐臥,都可以成為一種修行,專注力及耐力的培養,全然融入其中的當下。若能加上有意識的覺察觀照,自己所有的行為處事,全都在其中躍然而出。
.
為什麼不呢!做什麼事都好,手工藝、家事、工作、閱讀 、助人 .....,專注於每一個當下,看著自己的起心動念,跟隨著每一個過程移動,生活就是修行啊!